- 年份
- 2024(2651)
- 2023(3972)
- 2022(3291)
- 2021(2775)
- 2020(2230)
- 2019(4908)
- 2018(4779)
- 2017(8976)
- 2016(4504)
- 2015(5156)
- 2014(5249)
- 2013(5348)
- 2012(5334)
- 2011(5205)
- 2010(5441)
- 2009(5308)
- 2008(4896)
- 2007(4479)
- 2006(4364)
- 2005(4097)
- 学科
- 济(47907)
- 经济(47889)
- 地方(14188)
- 管理(12520)
- 方法(11582)
- 地方经济(11454)
- 数学(10200)
- 学(10196)
- 数学方法(10172)
- 业(8433)
- 中国(8189)
- 业经(7264)
- 企(6805)
- 企业(6805)
- 经济学(6228)
- 环境(5574)
- 农(5187)
- 和(4736)
- 融(4714)
- 金融(4714)
- 发(4708)
- 产业(4676)
- 体(4385)
- 制(4372)
- 资源(4194)
- 总论(4070)
- 理论(4057)
- 信息(3957)
- 财(3909)
- 农业(3785)
- 机构
- 大学(81789)
- 学院(80561)
- 济(46716)
- 经济(46027)
- 研究(32026)
- 管理(29005)
- 理学(24263)
- 理学院(23970)
- 管理学(23726)
- 管理学院(23560)
- 中国(22995)
- 财(18071)
- 科学(17240)
- 京(16391)
- 经济学(16172)
- 所(16139)
- 财经(14482)
- 研究所(14481)
- 经济学院(14144)
- 中心(13169)
- 经(12965)
- 江(12212)
- 范(10871)
- 师范(10804)
- 院(10782)
- 财经大学(10514)
- 北京(10423)
- 科学院(10001)
- 社会(9645)
- 州(9396)
- 基金
- 项目(47337)
- 科学(37793)
- 基金(35314)
- 研究(34946)
- 家(30051)
- 国家(29849)
- 科学基金(25658)
- 社会(25516)
- 社会科(24290)
- 社会科学(24283)
- 省(17964)
- 基金项目(17927)
- 教育(15204)
- 资助(14597)
- 自然(14360)
- 划(14304)
- 自然科(13983)
- 自然科学(13977)
- 自然科学基金(13728)
- 编号(12606)
- 发(11823)
- 济(11759)
- 经济(11657)
- 国家社会(11327)
- 重点(10841)
- 成果(10645)
- 部(10503)
- 发展(10233)
- 展(10106)
- 教育部(9418)
共检索到131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南
演化博弈和演化经济学是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经济学理论,但是,两者之间的学理关系却一直比较模糊,甚至常常被曲解,经济学家也很少深入阐释两种理论的关系。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两种理论的基本分析结构及其发展,尝试考察两种理论存在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揭示演化博弈在演化分析中的作用和局限,进一步展望两种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演化博弈 演化经济学 理论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惠平
从权利的贫困到农地权利的贫困的“穷人经济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只有基于史论结合的审视和现实的考量,才能寻求既定改革方略下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穷人 农地 公权 私权 博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德鹏 盛昭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虎涛
演化经济学在系统处理方法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是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导向的演化建模分析方法,而另一种则强调多层级本体论和涌现观,并对复杂系统建模持抵制态度,尽管在反对主流经济学微观还原论这一点上两者取得了一致,但建立在相似性理论基础上的复杂系统建模更适合对复杂性存在的描述,而强调比较的、历史的和阐释的多层级本体论和涌现观的系统分析方法则更接近经验事实。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涌现 演化 批判实在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金祥
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可持续发展决定了系统演化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经济学并不只是静态的理论和学科,而是经济认识系统、经济社会系统和经济知识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自组织演化系统。经济学的发展演化受当代系统论揭示出的自组织动力学原理支配,具有系统的社会目的性和内在目的性、确定性、随机性"四维一体"的动力机制。具体表现为:社会经济需求对经济学系统的选择、指引与调控,经济学系统为稳定存在与发展而寻求的系统优化目标,经济学系统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以及经济学系统演化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经济学 演化 目的性 确定性 随机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罗晰文
消费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早期的消费思想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消费思想,概述古典时期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消费与生产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古典经济学的消费思想进行简要评价。
关键词:
古典经济学 消费思想 消费 生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荣虎 黄健
经济学中的演化计算包括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元胞自动机、50年代的系统动力学、80年代的"演化经济学"、90年代的"复杂自适应系统"以及"复杂网络"研究方法。从这些流派的共性来看,经济学中的狭义演化计算应当是以计算模拟为基础,以微观个体为出发点或微观规律为出发点,以研究复杂经济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或结局为目的的方法。经济学中的演化计算实现了经济学和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科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融合。演化计算方法抛弃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严格的"理性"假设,并且从方法论层面上否定了传统的"还原论"方法。经济学中的演化计算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理论上的重点或热点:新的演化计算理论和工具的出现、复杂网...
关键词:
经济学 演化计算 方法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虎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缺少统一的基础性分析框架、对关键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演化经济学总体上仍处于一种无序态。要避免这种无序态,演化经济学须在层级区分、层级融合与核心理论构建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演化经济学的方法论决定了这种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有赖于演化经济学本身的发展,还依赖于其他相关学科的进展。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一般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宏力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炼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峰
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的机制是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对产业集群演化的异质性、多层次性和路径依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三大演化机制进行了阐述:"动态循环累进"自组织模式,制度演化机制,技术与环境协同进化机制。
关键词:
演化经济学 产业集群 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捷 李志强
企业文化理论作为管理理论的分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壮大,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提升竞争力的内生动因。以往的研究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基于管理学的研究范式上而过于狭窄。立足于演化经济学的全新视角,从演化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基于演化经济学的不同流派,从整体的、动态的和演化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及其演化进行探析。
关键词:
累积性因果 变异——选择 自发秩序 调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敬贵
引入经济的自然选择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主体的演化规律。分析了经济的自然选择与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的异同、自然选择的效率导向、市场的自然选择与微观经济主体演化、自然选择下的微观经济主体存留等问题,展示了一个分析企业发展的新视角。
关键词:
企业演化 自然选择 适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贞发 陈工
文章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思考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将企业能力理论、创新动力机制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有机地应用于分析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中。从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逻辑:从微观维度的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演化的能力,从中观维度研究集群内企业间互动的创新动力机制,从宏观维度研究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公共政策和社会资本。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演化 演化经济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杜树章 汪彤
本文以演化博弈论为工具来分析中国皇权社会"官"与"民"之间的博弈,结论是:由于民众的权利缺乏有效的保护,政府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约束,所有的"官"都选择非法加派,而所有的"民"都认可这种非法加派,这是演化稳定策略;对官僚集团内部同级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官僚群体中的所有人最终都会合谋进行非法加派,这也是一个演化稳定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解释了中国皇权社会"非法加派"现象失控的微观机制;同时也解释了历史上仅靠官僚集团的严刑峻法、自我监督来治理"非法加派"总是收效甚微的内在原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成虎 武佳琪 范灵瑜
本文运用犯罪经济学理论和演化博弈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犯罪经济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犯罪者,与监管机构无稳定的策略均衡点,防范互联网金融犯罪需要宽严并济的监管策略,将监管成本控制在低水平的同时提高犯罪查处概率和刑罚强度。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管理者,其演化策略受普通参与者收益、互联网金融平台消极管理(如隐瞒、包庇犯罪行为)产生的非法收益、平台内控机制的投入、监管机构公信力和治理犯罪投入的成本、犯罪的惩罚强度等因素共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