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8)
- 2023(17817)
- 2022(15551)
- 2021(14680)
- 2020(12269)
- 2019(28120)
- 2018(27739)
- 2017(53002)
- 2016(28707)
- 2015(32246)
- 2014(31939)
- 2013(31403)
- 2012(28930)
- 2011(26038)
- 2010(25794)
- 2009(24180)
- 2008(23319)
- 2007(20076)
- 2006(17797)
- 2005(15719)
- 学科
- 济(114515)
- 经济(114355)
- 管理(82446)
- 业(75520)
- 企(62477)
- 企业(62477)
- 方法(49943)
- 数学(42625)
- 数学方法(42191)
- 中国(32432)
- 农(30894)
- 财(30068)
- 业经(25593)
- 制(24416)
- 学(24356)
- 地方(23358)
- 贸(22580)
- 贸易(22564)
- 易(21902)
- 农业(20438)
- 理论(18743)
- 环境(18440)
- 银(18089)
- 银行(18045)
- 务(18012)
- 财务(17938)
- 财务管理(17903)
- 和(17833)
- 融(17402)
- 金融(17397)
- 机构
- 大学(403269)
- 学院(400998)
- 济(162881)
- 经济(159513)
- 管理(155660)
- 研究(138887)
- 理学(134346)
- 理学院(132747)
- 管理学(130562)
- 管理学院(129818)
- 中国(104564)
- 京(86337)
- 科学(84370)
- 财(75999)
- 所(68904)
- 研究所(62804)
- 中心(61865)
- 农(61816)
- 财经(60619)
- 江(57596)
- 业大(57219)
- 经(55154)
- 范(54975)
- 北京(54840)
- 师范(54526)
- 院(50598)
- 经济学(49862)
- 农业(48301)
- 州(46727)
- 财经大学(45114)
- 基金
- 项目(273667)
- 科学(216003)
- 研究(202242)
- 基金(199597)
- 家(173728)
- 国家(172318)
- 科学基金(147844)
- 社会(128937)
- 社会科(122057)
- 社会科学(122032)
- 基金项目(106071)
- 省(104379)
- 自然(95000)
- 自然科(92740)
- 自然科学(92717)
- 教育(92676)
- 自然科学基金(91058)
- 划(88623)
- 编号(82225)
- 资助(81763)
- 成果(66933)
- 重点(61454)
- 部(61238)
- 发(58489)
- 创(56725)
- 课题(56558)
- 国家社会(53303)
- 创新(52966)
- 教育部(52894)
- 制(52187)
- 期刊
- 济(180504)
- 经济(180504)
- 研究(121017)
- 中国(77723)
- 学报(61539)
- 科学(58545)
- 财(57724)
- 管理(56626)
- 农(56556)
- 大学(46954)
- 教育(45043)
- 学学(43940)
- 农业(39184)
- 融(34062)
- 金融(34062)
- 技术(32645)
- 财经(29541)
- 经济研究(29365)
- 业经(28965)
- 经(25417)
- 问题(23522)
- 业(20777)
- 图书(20161)
- 贸(19751)
- 科技(18442)
- 资源(18395)
- 版(18272)
- 理论(18243)
- 技术经济(17945)
- 世界(17864)
共检索到592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文辉 钱俊希
旅游地演化历来是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然而近年来学界对其机制的理解较为缺乏理论创新。强调演化历史过程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注行为主体以及他们的行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地理学,可为理解旅游地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启发。综合两者的理论主张,本文以我国香港长洲岛为例,构建并验证了一个基于路径依赖、多元主体行为、跨尺度情境变迁三维度的旅游地演化机制研究框架,并对各维度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长洲岛旅游地的演化经历了路径创建和分支与旅游业浮现、路径转型与旅游业早期成长、路径升级与旅游业壮大、路径扩展与产品创新4个阶段。长洲旅游地演化是一个宏观情境变迁、中观产业转型、微观主体行为的辩证互动的非线性、动态、复杂的过程,该过程根植于跨尺度、多因素的社会-空间情境,被多元能动主体的行为和实践塑造,并受过往演化路径的制约,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所构建的研究框架可为未来旅游地演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其研究结论亦可为旅游地管控提供一定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其静 杨钊 蒋鹏飞 刘昌琪 何开玲
文章基于空间数据分析验证一种廊道型乡村旅游地蔓藤有机生长模式,其业态生长可划分为3个阶段:(1)集镇和景区依托阶段,“藤”发育,“枝叶”出现,旅游业态生长主要受居民点距离、景区密度和资源密度影响,有一定接待基础的集镇和景区周边业态集聚明显,廊道主要起过境通勤作用,旅游业态以餐饮和购物为主;(2)景区和主廊辐射阶段,“藤”快速生长,“枝叶”互动频繁,其生长主要受景区密度、资源密度和主廊距离影响,廊道作用开始凸显,随着景区、廊道及节点不断发育,景区周边成为业态集聚核心,并沿主廊向外呈“轴线式”辐射,业态结构“食降住涨”,廊道由过境通勤向旅游目的地转型;(3)支线蔓延阶段,“藤”成熟,“枝干”蔓延,主廊距离成为仅次于景区密度的核心影响因子,业态向支线蔓延明显,支线的空间、生态等价值得到释放,主廊和支线结构分层的生态位显著。总体上,廊道旅游地业态数量呈“波浪型”上升曲线,业态结构由餐饮向住宿等复合多元功能转型提高了廊道旅游地生命韧性。资源、廊道、社会、区位以及自然是其业态生长的决定性因素,资源是业态生长的核心,廊道影响力逐步加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晶晶 陆林 杨效忠 操文斌
随着我国海滨(岛)旅游业的发展,浙江省舟山群岛将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而目前其旅游空间结构非均衡性明显,限制了区域联动发展。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一体化是区域联系发展的关键之一,其途径在于构建层级性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最后分析了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旅游地空间结构 一体化 舟山群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陆林 天娜 虞虎 朱冬芳 汪莹
湖泊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湖泊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论文探讨了湖泊旅游地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湖泊旅游地发展具有易受干扰性、流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Butler生命周期理论,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1970—1990年),旅游地仅有少量的旅游者和旅游设施,湖泊生态系统处于自然状态;2参与阶段(1991—2005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发展观光旅游,建设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湖泊资源利用模式;3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政府和外部资本推动太平湖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关键词:
湖泊旅游 旅游地演化 生命周期 太平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慧强 高苹 赵德宇 席建超
网络化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本文以野三坡旅游地为案例,基于Arc GIS与UCINET软件平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从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以及网络结构演化三方面入手,揭示了1986—2015年野三坡旅游目的地网络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发现:①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日趋形成,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联系逐渐增强,但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以百里峡景区(核心景区)为核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②整个网络的中心性呈现下降趋势,网络结构趋于均衡,网络节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核心景区与中心城镇相较于周边的乡村社区与特色园区来说中心性指数更高,占据核心地位。③野三坡旅游地网络演化经历了单核集聚-双核共生-多核等级化-链式全域化四个空间过程,交通网络及可达性、旅游消费者、社区参与与旅游企业、政府政策与规划是影响旅游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四个重要因素。景区、城区、社区以及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旅游地网络研究的最小单元,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空间演化 影响因素 网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志国 王义龙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消费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针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动力机制的把握影响着旅游地生命周期调控的可操作性。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有效手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调控,延长其生命周期,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旅游产业集聚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视角,研究了苟各庄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聚落旅游产业集聚本质上是各种旅游业态类型不断丰富和集聚的过程,以住宿接待为主的核心业态的规模扩展和档次提升为主导,伴随着与之相配套的延伸业态和外围业态等相关旅游产业链条的不断植入和集聚;(2)各类旅游业态集中分布在靠近景区与村庄入口的前半部分,并对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其中核心业态和延伸业态主要偏向于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选择,外围业态则重点对于交通区位选择比较敏感;(3)旅游产业集聚是自然地理条件、利益相关者、规模经济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旅游消费是一种空间消费,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业态集聚演化为旅游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地理学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旅游产业集聚是影响乡村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空间分析以及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地利用视角,研究了苟各庄村旅游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聚落旅游产业集聚本质上是各种旅游业态类型不断丰富和集聚的过程,以住宿接待为主的核心业态的规模扩展和档次提升为主导,伴随着与之相配套的延伸业态和外围业态等相关旅游产业链条的不断植入和集聚;(2)各类旅游业态集中分布在靠近景区与村庄入口的前半部分,并对交通区位和景观区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其中核心业态和延伸业态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春宇 黄震方 毛卫东
现阶段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相关研究成果一方面很难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个案论争,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深入研究系统演化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规律性,从而无法形成理论研究体系与范式。有鉴于此,本文作者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在明确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涵义的基础上,以旅游地最根本矛盾——供求关系为线索构建系统演化模型,在辨析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歧问题的基础上诠释了旅游地复杂系统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海波 汤腊梅 许春晓
本文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发现重游者的重游动机有场所依恋、私人事务、差旅活动、寻求新奇和满意经历等5个;基于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场所依恋型、私人事务型、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等4种类型。各类型重游者在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以及部分历时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场所依恋型与私人事务型重游者在期望比和各时段重游意愿上均显著高于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场所依恋型的总体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寻求新奇型和差旅活动型。相比其上次到访,各类型重游者在人均和六要素花费、停留时间以及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星明 朱媛媛 胡娟 时朋飞 LIU Juanita C.
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地本质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从旅游地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寻求旅游地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基于空间生产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活态性,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和功能演化是由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基本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文化场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真实场景,体现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吴瀚 殷程强 胡姗
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关系到旅游地治理网络稳定性,多元主体参与旅游地治理已构成旅游社区研究的重要命题。研究发现:千岛湖核心景区和边缘景区的旅游发展状况、治理结构和治理困境呈现出明显差异,政府管理部门是旅游地治理网络的关键行动者。中心湖区形成政府"管委会—国企"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治理不协调;进贤村形成整体租赁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旅游市场开发与社区利益和生态环保冲突;屏湖村形成社区主导型治理模式,核心问题是治理结构缺乏政府与市场指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千岛湖旅游地包含"政府、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媒体""五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性框架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网络图,以期为千岛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福才 黄颖华
哪些驱动因素影响以及怎样影响旅游者的目的地忠诚,这是目的地营销的关键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旅游者目的地忠诚驱动模型及若干个假设。通过对内地访港旅游者的问卷调研,厘清了目的地忠诚与旅游质量、感知价值、满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感知价值是驱动目的地忠诚的关键因素;旅游质量是忠诚的基础因素;满意对忠诚的驱动最为直接,但影响力相对较弱。
关键词:
目的地忠诚 驱动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兴柱 查艳艳 陆林
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旅游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聚居空间演变进程。随着不同主体对稀缺聚居空间资源的竞争,引起土地资源利用、人居环境变化与社会公平发展等问题。旅游地聚居现象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综览国内外旅游地聚居空间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过程、理论解释、驱动机制、社会效应4个方面展开综述。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经历外部扩展和内部重组双重过程,呈现从非旅游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型、利用主体聚居面临着分化重组的分布格局、社会空间分异等特征。国内外关于逆城市化、旅游城市化和流动性转型等理论为旅
关键词:
旅游地 聚居空间 研究进展 述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小海 黄震方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构建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利益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显著;利益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古镇保护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居民不参与利益分配,导致居民收益和文化保护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科层制度视角下旅游地水资源治理的演变研究——以哈尼梯田为例
旅游地游客游憩体验与重游意愿作用机制研究——以宜兴为例
基于旅行社的旅游供应链最优价格策略研究与协调机制分析——以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为例
海岛型旅游地空间形态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5个旅游岛为例
香港国际直接投资与出入境旅游的关系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以千岛湖生态功能区为例
相对剥夺视角下的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研究——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
旅游感知视角下红色旅游地满意度评价——以井冈山为例
新旅游资源观下的乡村旅游地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研究——以江西省中源乡为例
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以徽杭古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