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9)
2023(12254)
2022(10889)
2021(10240)
2020(8662)
2019(19974)
2018(19858)
2017(37825)
2016(21293)
2015(23766)
2014(23963)
2013(23658)
2012(21803)
2011(19605)
2010(19634)
2009(17791)
2008(17134)
2007(14799)
2006(12708)
2005(11099)
作者
(63892)
(53403)
(53120)
(50481)
(34181)
(25933)
(24114)
(21143)
(20594)
(19222)
(18542)
(18109)
(17277)
(17017)
(16616)
(16582)
(16158)
(15850)
(15435)
(15372)
(13586)
(13086)
(13055)
(12122)
(12000)
(11971)
(11873)
(11754)
(10978)
(10758)
学科
(86367)
经济(86291)
管理(55798)
(51818)
(42537)
企业(42537)
方法(41320)
数学(36507)
数学方法(35930)
地方(23596)
(21564)
(21493)
中国(20183)
业经(17315)
(17255)
农业(14752)
(14049)
贸易(14039)
环境(14021)
理论(13839)
(13781)
(13512)
地方经济(12834)
技术(12427)
(12074)
(11402)
(10865)
财务(10798)
财务管理(10781)
教育(10640)
机构
大学(297661)
学院(297263)
管理(116535)
(108668)
经济(106119)
研究(103412)
理学(102007)
理学院(100748)
管理学(98389)
管理学院(97879)
中国(72588)
科学(71601)
(64691)
(56473)
(54425)
业大(52151)
研究所(50609)
(47408)
(46149)
中心(46078)
农业(44584)
(40536)
北京(40101)
师范(40097)
(38406)
财经(37880)
(35817)
(34333)
技术(33888)
(33373)
基金
项目(217222)
科学(168123)
基金(154770)
研究(151207)
(138407)
国家(137309)
科学基金(115747)
社会(91386)
(87906)
社会科(86402)
社会科学(86377)
基金项目(82882)
自然(79638)
自然科(77676)
自然科学(77652)
自然科学基金(76150)
(73924)
教育(69305)
资助(65084)
编号(61200)
重点(49536)
成果(48602)
(46800)
(45861)
(44498)
课题(43307)
计划(42564)
科研(42365)
创新(41564)
大学(38926)
期刊
(114858)
经济(114858)
研究(80066)
学报(57041)
中国(53262)
科学(50172)
(49990)
大学(41053)
管理(40790)
学学(38984)
农业(35040)
教育(32929)
(31860)
技术(25595)
(20205)
金融(20205)
业经(19332)
(18337)
经济研究(17493)
财经(16886)
图书(16584)
科技(16512)
林业(15878)
资源(15796)
业大(15704)
(14930)
问题(14839)
(14186)
技术经济(14010)
理论(13815)
共检索到419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凌  徐广平  曾丹娟  刘铭  王三秋  张德楠  黄玉清  
测定解放钟枇杷、东魁杨梅、桂橙一号甜橙、翠冠梨4种果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性因子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果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指示了不同树种间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4种果树品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及单位面积叶N含量(Narea)种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此外,LDMC与SLA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单位面积叶N含量(Nmass)呈现极显著负相关;SLA与Nmass、Pn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果树种类在同一自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颖  朱铭强  李浩  亢福仁  张雄  卜耀军  
【目的】研究半干旱黄土丘陵区4种灌木树种在不同坡位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为该区人工植被建设中树种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北部吴起县境内人工栽培的灌木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算其光合特性、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阳坡不同坡位条件下4种灌木树种的适应性及差异。【结果】从4种灌木树种的光响应曲线看,均没有出现光抑制现象,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其光响应曲线的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祖力克艳·麻那甫  牙库甫江·马合木提  萨吉旦·阿卜杜克日木  巴特尔·巴克  帕提古力·麦麦提  
【目的】为了探讨短期沙尘胁迫下苹果、杏、红枣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机制。【方法】本文以无沙尘覆盖为对照,对苹果、杏、红枣等3种果树叶片进行了人工沙尘覆盖处理实验,以沙尘覆盖厚度分别为2、6、9、14、18 mg·cm-2,测定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结果表明,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3种果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_n)均下降,但下降度存在差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苹果和杏叶片蒸腾速率(T_r)均降低,而红枣的则相反,表明沙尘胁迫对果树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因不同果树而异;随沙尘覆盖厚度的增加,叶片胞间CO_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米彩红  刘增文  李茜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枯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极化的影响,为防治森林土壤退化和连栽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陕西黄陵县,选择刺槐、辽东栎和小叶杨3种典型人工阔叶纯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和枯落物(当年枯落叶及细根),分别设"土壤+枯落叶"、"土壤+根系"、"土壤+枯落叶+根系"和土壤不与任何枯落物混合(对照)4种处理方式,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共培养120d,分析枯落物分解对土壤生物学和化学性质极化的影响。【结果】1)在刺槐林地,枯落叶分解主要引起土壤pH值、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负向极化,根系分解主要引起pH值、速效磷含量负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步礼  常学礼  陈雅琳  宋彦华  杜宾成  
采用3S技术并根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DEM,确定出大沽夹河流域。同时用空间内插法计算了流域对应的大气降水量,通过选择烟台市大沽夹河流域内农业产值和作物单产量等因子,采用滑动平均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降水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对产值具有累积效应,主要表现在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上,分别在2a和10a滑动平均相关性极显著;呈线性回归关系,相互之间有较高的置信度。同时揭示了降水与流域内作物单产量相关性不大,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通过修建水利措施,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农用水资源的补给源,影响降水在单产量中的作用地位。并由此讨论了烟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葛波  庄家尧  常猛  张宇  
【研究意义】为了客观的反映森林对林内外气温的调节作用,本文探究了林分类型的不同林内外气温变化的特征。【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对铜山林场的麻栎(Quercus carruth)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的林内温度进行监测,以裸地(Nudation)作为对照,数据处理并分析林内外温度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春、夏、秋季的林内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冬季大;麻栎林、毛竹林、杉木林的林内气温季较差、年较差均小于裸地;各林分在春、夏、秋季均有降低林内气温的作用,其中毛竹林在春、秋季降低林内气温的效果最好(3.3、3.8℃);各林分均能有效地降低林内气温的年均值,各林分林内温度年均值的大小依次为:裸地、毛竹林、杉木林、麻栎林,其中,麻栎林的效果最为显著,能降低气温年均值0.5℃,毛竹林和杉木林的效果一般,能降低气温年均值0.3、0.4℃。森林有滞后林内气温最高温、次低温出现时间的作用,其中麻栎林的滞后作用较好,约为75 min,其次是杉木林、毛竹林。林内外月气温最高值、最低值的差值与林冠的覆盖率呈正相关关系;森林有降低林内最高温,提高林内最低温的作用,其中杉木林作用最为显著,麻栎林次之,毛竹林效果最差。【结论】该结论可为苏南地丘陵地区森林生态保护和林分选择提供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金星  李冬雪  漆良华  张旭东  杨  
我国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耕地有限且以山丘坡耕地为主,协调人地关系非常重要。长江流域是我国低山丘陵的主要分布区,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通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数量预测模型的建立,采用环境容量等级系数计算和等级划分方法,对基于水土流失和生态工程建设作用下的长江上游流域山丘区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的变化及其它人类活动对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在建立回归模型方程对宜宾市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温饱型、小康型及相对富裕型这3种生活类型所需的营养结构,对宜宾市土地可承载人口及土地承载力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宜宾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秧秧  石辉  邵明安  
以黄土丘陵区7种典型落叶乔灌木(山杨、辽东栎及刺槐,狼牙刺、黄刺玫、山桃和荆条)为对象,研究了其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与木质部解剖结构和木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7种乔灌木中,狼牙刺和黄刺玫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最强;其次为山桃、荆条和山杨;而刺槐和辽东栎抵抗空穴化形成的能力最弱。2)7种植物中,黄刺玫、山杨和山桃的导管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而辽东栎、刺槐和荆条的导管密度相对较小,最大值(黄刺玫)为最小值(刺槐)的近10倍;导管腔平均直径以刺槐为最大,而黄刺玫和狼牙刺的导管直径最小,最大值为最小值(黄刺玫)的3倍左右;导管密度和导管腔平均直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7种植物的木材密度介于0.4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忠禹  王兵  刘国彬  刘佳鑫  李兆松  
黄土丘陵区植被的恢复可能影响枯落物分布特征,进而对土壤性状产生影响。论文选取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群落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落4种典型植被样地,研究其枯落物坡面(坡长40~80 m)分布特征及自然条件混入土壤中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143.89~833.04 g/m2)、盖度(0.36~0.63)和厚度(0.77~2.03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柠条人工林>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178.80~657.21g/m2)和混入深度(1.33~2.29 cm)均表现为刺槐人工林>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比例(45.91%~74.02%)表现为铁杆蒿群落>柠条人工林>白羊草群落>刺槐人工林。2)4种典型植被样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和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均为坡下高于坡上,受径流冲刷和泥沙分离—输移—沉积过程的影响,枯落物地表蓄积量和土壤混入量在坡中波动较大;随枯落物地表盖度的增加,地表枯落物蓄积量呈指数函数增加(P<0.01),且随地表枯落物蓄积量的增加,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呈对数函数增加(P<0.01)。3)土壤容重、粘结力和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WAS-GMD)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降低(P<0.0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铁杆蒿群落和白羊草群落中均随土壤中枯落物混入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加(P<0.05)。该研究将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成效、修正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淑梅  雷廷武  
【目的】初损率是SCS-CN方法进行流域地表径流预报的基础输入参数之一,影响着径流模拟精度。论文通过研究确定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初损率取值,为SCS-CN方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SCS-CN方法中,初损率定义为初损量(Ia)与流域最大蓄水能力(S)的比值,通常取标准值0.2。然而,已有研究表明不同区域初损率取值存在差异。论文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桥子西沟小流域1987—2006年14场典型降雨事件,采用反算法(BC)和事件分析法(EA)确定流域初损率。【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初损率均小于标准值0.2,事件分析法计算值(0.17)与反算法计算值(0.1)相比略偏大。初损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俊  张明如  张利阳  吴刚  
植物种的选择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LI-6400xT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5种木本植物的光合日进程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火炬树Rhus typhin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最大净光合效率出现在中午12:00,均无光合午休现象;②比较5种木本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后发现,火炬树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其光能利用效率与臭椿、荆条的光能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余道  蒋亚萍  朱银红  
对漓江流域两种典型岩溶生态系统———典型峰林平原与典型峰丛洼地的自然特征研究对比表明,两者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岩溶形态(包括石峰与洞穴)、地势分布、水文网、土壤与植被、洪水灾害与系统输入输出功能等方面,其中岩溶形态、地势分布、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是两种系统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典型峰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外源水来源丰富,地下水分布均匀,土层成因多、分布广,具有城市发展、人群集聚的良好基础条件,但洪水灾害、枯季缺水、地面塌陷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问题;典型峰丛洼地山地多,地势高,缺乏外源水,地下水埋藏深,土地资源贫乏,导致生境条件恶劣,不适于人群集聚,自然村落发展条件处于明显劣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步秀芹  徐学选  康博文  郭劲松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of Artemisia sacrorum were studied using the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in Loess Plateau reg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_n) in A. sacrorum was single-peak curves from June to September. The diurnal vari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朝瀚  王艳云  周泽福  张光灿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采用C 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2年生杠柳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变化会影响到杠柳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过程。相对含水量为31.6%~84.9%时,杠柳可以维持较高光合生产力和较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杠柳维持正常生理和生长过程所需的最低相对含水量为21.7%。据此认为:杠柳对土壤水分的适应范围较广,适宜栽植在黄土丘陵区水分较少的阳坡、陡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小三  李芳东  陈建华  杜红岩  杨绍彬  
为了解仁用杏在河南省豫西黄土丘陵区的生长发育规律,并为仁用杏的栽培提供参考,选择"超仁"为研究对象,对仁用杏的叶片及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生长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叶片长、宽均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同时出现在4月7日和4月23日,叶片长、宽的生长曲线分别为:Y长=1.219936+0.355524 t+0.009224 t2-0.000657 t3,R2=0.996;Y宽=0.645753+0.3394784 t+0.002657 t2-0.000376 t3,R2=0.9958.叶面积有4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7日、4月17日、4月23日和4月27日,叶片的持续增长时间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