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2)
- 2023(11005)
- 2022(9037)
- 2021(8430)
- 2020(7251)
- 2019(16306)
- 2018(16334)
- 2017(31313)
- 2016(16748)
- 2015(18644)
- 2014(18467)
- 2013(17915)
- 2012(16238)
- 2011(14089)
- 2010(14814)
- 2009(14118)
- 2008(14469)
- 2007(13289)
- 2006(11612)
- 2005(10613)
- 学科
- 业(83145)
- 企(78670)
- 企业(78670)
- 济(74610)
- 经济(74522)
- 管理(68946)
- 方法(34865)
- 业经(28023)
- 数学(26428)
- 数学方法(25827)
- 财(24252)
- 农(22904)
- 技术(20653)
- 务(19454)
- 财务(19416)
- 财务管理(19396)
- 企业财务(18293)
- 中国(17054)
- 理论(16833)
- 农业(16568)
- 制(15035)
- 策(14980)
- 划(14441)
- 和(13947)
- 技术管理(13797)
- 经营(12665)
- 企业经济(12543)
- 贸(12035)
- 贸易(12022)
- 体(11859)
- 机构
- 学院(242615)
- 大学(235356)
- 管理(101425)
- 济(99323)
- 经济(97399)
- 理学(86998)
- 理学院(86216)
- 管理学(84577)
- 管理学院(84137)
- 研究(71110)
- 中国(58393)
- 京(49516)
- 财(46335)
- 科学(42968)
- 农(38806)
- 江(38185)
- 财经(36347)
- 所(35306)
- 业大(34364)
- 中心(33628)
- 经(32856)
- 研究所(31484)
- 北京(30915)
- 农业(30452)
- 州(30307)
- 经济学(28571)
- 商学(28538)
- 商学院(28271)
- 范(27070)
- 技术(26868)
- 基金
- 项目(154974)
- 科学(124311)
- 研究(114531)
- 基金(112516)
- 家(96700)
- 国家(95800)
- 科学基金(85326)
- 社会(73024)
- 社会科(69356)
- 社会科学(69338)
- 省(63923)
- 基金项目(58821)
- 自然(55913)
- 自然科(54828)
- 自然科学(54817)
- 自然科学基金(53901)
- 教育(52908)
- 划(51261)
- 资助(46346)
- 编号(46074)
- 创(38792)
- 业(36140)
- 成果(35835)
- 创新(35142)
- 重点(34443)
- 部(33183)
- 发(33115)
- 课题(31659)
- 制(29838)
- 国家社会(29693)
- 期刊
- 济(114703)
- 经济(114703)
- 研究(68178)
- 中国(49803)
- 管理(46019)
- 财(40812)
- 农(36908)
- 科学(32461)
- 学报(31742)
- 技术(27316)
- 教育(26144)
- 农业(25571)
- 大学(25460)
- 学学(24107)
- 业经(21218)
- 融(21020)
- 金融(21020)
- 财经(18510)
- 经济研究(17516)
- 业(16812)
- 技术经济(16293)
- 经(16126)
- 问题(14047)
- 策(13726)
- 统计(13644)
- 科技(13108)
- 财会(13068)
- 现代(12573)
- 商业(12214)
- 决策(11331)
共检索到36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燕空
一、企业创新的涵义根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创新"是指企业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之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学者对企业创新的定义都有所不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伟 王莉晓
[目的 /意义]依据颠覆性技术发展早期特征建立弱信号识别指标体系,基于不同信号的特征差异和多源数据视角设计多信号过滤器,实现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 /过程]构建颠覆性技术弱信号识别漏斗模型,选取新颖性、弱信号潜力性特征指标设计主流技术信号过滤器,选取持续性、高价值性特征指标设计噪声信号过滤器,选取突变性、前瞻性特征指标设计渐进性创新弱信号过滤器,分层过滤掉主流技术信号、噪声信号和渐进性创新弱信号,筛选出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结果 /结论 ]选取储氢领域开展实证分析,通过对储氢领域颠覆性技术弱信号识别结果进行战略规划及权威报告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殿镇 李志刚 刘振
知识漏斗模型的三个阶段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步骤不谋而合,知识漏斗模型为探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背后的逻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工具与分析视角,知识漏斗模型不但可以从整体上诠释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全貌,而且还能从具体细微层面揭示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所蕴含的两种不同活动,以及有效整合这两种活动的思维方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书松
当前组织道德的管理价值备受关注,领导者作为道德榜样发挥对部属的道德影响力被人们寄予厚望。本文基于趋避动机理论框架,按照从环境刺激到自我认同的演进逻辑,探讨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阻抑机制。本文认为,物理阻抑、社会阻抑和认知阻抑是约束领导者道德榜样示范作用的主要障碍,并共同造成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的"漏斗效应"。针对三大阻抑机制,本文构建一个领导者道德影响力下行效应的综合作用模型,并在最后讨论理论意义、管理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黄辉 许杏 季红连 黄雯静 罗欣 牙丽珍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加之新冠疫情的冲击,商业银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面临信贷需求减弱、资产质量恶化、盈利能力弱化等新挑战。为帮助组织应对新风险挑战,GX银行内部审计基于PDCA循环理论,结合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以“审计漏斗”模型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实施路径。该路径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计算出组织的风险阈值,筛选出组织当前最重要风险,揭示组织风险隐患,并通过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向组织管理层提交管理建议书等手段实现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实现“靶向”审计,最终助力组织充分应对新风险挑战,实现稳健发展。
关键词:
地方金融 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风险防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俊峻
技能竞赛作为检验高职教学成果、办学水平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因此创建一个合理高效的人才选拔机制至关重要。在人才选拔中可以引用生产系统中有效的漏斗管理手段设置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过滤层,层层把关,层层过滤,及时发现选拔过程中的瓶颈与障碍,并根据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选拔出精英强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云龙 向刚
文章采取多视角赋权法构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评价模型,并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为例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制度结构要素能有效地增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结论。
关键词:
企业持续创新动力 多视角赋权 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华灯峰 樊一阳 王芳
我国保险产品创新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和保险业的发展。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保险产品很难进行产权保护,容易被其他保险企业复制和推广。本文建立了基于期权的保险创新价值模型,并分别对创新企业和跟随企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有效产权保护的情况下,跟随企业由于不用承担开发阶段的高额成本和风险,将会获得远高于创新企业的推广价值,使得创新企业损失惨重。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保险企业创新产品"搭便车"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政府政策建议和企业创新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林海 郑丕谔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维 傅毓维 张铁男
自主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对企业的自主创新风险进行预警研究十分必要。文章在建立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构建了自主创新风险预警模型,对齐齐哈尔的1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应用此模型进行了自主创新风险预警分析。文章依据系统聚类法设定了4个风险评价等级,对16家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风险预警评价。
关键词:
熵 自主创新 风险预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林雷芳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刚 侯广辉 廖桂铭
发展颠覆性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而如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识别优选匹配的颠覆性技术与产业,无疑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在对现有主要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进行系统文献梳理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漏斗”多阶段筛选评估路径。研究发现,高效的颠覆性技术筛选评估路径应该是权变的,不存在一个最优的识别筛选评估模式,而要考虑该模式所适用的特定背景;在颠覆性技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程度在不断降低,信息资源的获取就越容易,因此需要采用更为精确的评估方法;制定精准的颠覆性技术培育政策需要综合考量所处的“创新漏斗”阶段、利益相关者以及识别方法之间的匹配权变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平 李秀芬
本文利用构造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企业纵向和横向合作技术创新中的激励问题。认为企业合作目标的不确定性与业绩考核指标是影响企业纵向合作创新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企业横向合作创新的激励问题,应当根据合作双方的技术力量对合作报酬的给付方式进行选择。
关键词:
激励问题 纵向合作创新 横向合作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彦明 刘兵军
现代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规则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传统企业组织主要依赖垂直的行政控制、行政命令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沟通,它们已经远不能适应复杂的企业环境,从而引发多种的组织冲突。合作型组织作为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理念和组织形式,其管理方式和理念应用到我国各种金融企业集团中,是加强企业内信息沟通、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合作型组织 规则 金融企业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