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
2023(1620)
2022(1158)
2021(914)
2020(609)
2019(1449)
2018(1347)
2017(2091)
2016(1239)
2015(1256)
2014(1137)
2013(1150)
2012(1208)
2011(1076)
2010(1049)
2009(1018)
2008(930)
2007(883)
2006(820)
2005(801)
作者
(5245)
(4459)
(4364)
(4123)
(2857)
(2050)
(1921)
(1715)
(1614)
(1578)
(1543)
(1536)
(1499)
(1472)
(1450)
(1444)
(1438)
(1357)
(1292)
(1259)
(1187)
(1141)
(1133)
(1041)
(1035)
(982)
(974)
(954)
(943)
(943)
学科
管理(4740)
(4209)
经济(4207)
环境(4117)
(3297)
(3139)
(2732)
企业(2732)
(2281)
资源(1951)
规划(1912)
环境规划(1896)
(1612)
(1426)
部门(1414)
门环(1408)
技术(1362)
中国(1344)
水产(1274)
生态(1274)
业经(1251)
(1208)
方法(1124)
技术管理(1036)
(1016)
金融(1015)
利用(996)
开发(960)
地方(939)
农业(892)
机构
学院(20060)
大学(19924)
研究(9079)
科学(7233)
管理(6716)
(6677)
经济(6530)
(6338)
中国(6232)
理学(5777)
理学院(5716)
管理学(5575)
管理学院(5555)
(5424)
农业(5286)
研究所(5190)
业大(4849)
(4054)
(3797)
(3783)
实验(3639)
中心(3636)
(3573)
实验室(3499)
(3405)
研究院(3359)
重点(3321)
技术(3229)
农业大学(3101)
(3065)
基金
项目(15974)
科学(12087)
基金(11170)
(11170)
国家(11083)
研究(9291)
科学基金(8969)
(6826)
自然(6572)
自然科(6417)
自然科学(6413)
自然科学基金(6285)
(5889)
基金项目(5842)
社会(5704)
社会科(5441)
社会科学(5438)
资助(4568)
计划(4158)
科技(4135)
重点(4022)
(3918)
(3632)
(3507)
教育(3486)
科研(3447)
专项(3400)
创新(3325)
(3217)
发展(2824)
期刊
(7242)
经济(7242)
学报(6485)
(5191)
科学(4887)
大学(4301)
学学(4212)
研究(4210)
中国(3879)
农业(3600)
管理(2405)
业大(1931)
(1916)
(1667)
渔业(1628)
水产(1592)
林业(1545)
农业大学(1532)
技术(1481)
科技(1444)
(1440)
(1340)
金融(1340)
资源(1255)
教育(1246)
业经(1222)
生态(1176)
中国农业(1063)
自然(1042)
经济研究(911)
共检索到28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群芳  何培民  冯子慧  汤文仲  李晓云  张婷  王阳阳  蔡春尔  霍元子  马家海  
以引起绿潮灾害的漂浮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为材料,对其繁殖过程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漂浮浒苔多以配子体形式出现。每平方厘米单层藻体叶片可以产生2.84×10P6P~6.62×10P6P个孢子或1.14×10P7P~2.65×10P7P个配子,放散的生殖细胞中91.6%~96.4%可以成功萌发形成新的藻体,在绿潮暴发高峰期,平均1 g浒苔藻体30%的叶片所形成的生殖细胞囊完全放散生殖细胞后,可以产生0.84×10P8P~8.21×10P8 P株新藻体。漂浮浒苔强大的繁殖力是生物量快速扩增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沿海绿潮暴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伟  马家海  胡翔  杨建强  张天夫  陈斌斌  徐韧  叶属峰  
我国黄海海域连续3年爆发大规模的绿潮,漂浮的绿藻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生物量迅速增长,海域覆盖面积呈倍数扩增。选取漂浮绿藻中的优势种浒苔(Ulva prolifera)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繁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平方厘米藻体能够产生大约5.35×106个游孢子或1.07×107个配子;在繁殖高峰的5-8月间,一株成熟藻体25%左右的部分能够放散生殖细胞,产生约1.15×107个游孢子或2.31×107个配子。漂浮浒苔在此期间主要以单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为主要繁殖方式,其中以单性生殖最为常见。其配子具有明显的正趋光性,合子具有负趋光性。漂浮浒苔的游孢子、配子或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均能发育成一株新的藻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青  张建恒  赵升  刘材材  张林慧  季晓  宋文鹏  徐韧  何培民  
研究了绿潮暴发过程漂浮浒苔藻体独特悬挂分枝现象,及其对高光强逆境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性。2012-2014年连续3年跟踪监测黄海绿潮漂浮浒苔漂移过程,发现海面漂浮藻体多为气囊主枝,因受高光强胁迫大部分逐渐变白死亡,而水下悬挂分枝藻体可以躲避高光强逆境胁迫生存下来。进一步对青岛海域漂浮浒苔气囊主枝与悬挂分枝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显微细胞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海面漂浮藻体气囊主枝多呈白绿色,F_v/F_m平均约为0.29,叶绿素含量约为0.32 mg/g,细胞质多数发生偏移或萎缩变色,且部分细胞形成生殖细胞囊或已放散出生殖细胞;而悬挂分枝多呈绿色且F_v/F_m较高平均为0.6,叶绿素含量高达0.87m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曹佳春  吴青  张建恒  吴海龙  何青  施定基  马家海  何培民  
研究了黄海青岛海区漂浮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并进行状态等级评价,为今后黄海绿潮暴发趋势预警预测和生长潜力评估奠定基础。首先根据藻体状态对应其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差异,初步将藻体分为4个等级:Ⅰ级健康藻体,藻体呈绿色(G),Fv/Fm为0.70~0.75;Ⅱ级亚健康藻体,藻体呈黄绿色(GY),Fv/Fm为0.60~0.69;Ⅲ级半健康藻体,藻体呈黄色(Y),Fv/Fm为0.41~0.59;Ⅳ级衰老藻体,藻体呈白色(W),Fv/Fm为0~0.40。对2011年青岛近岸海域的漂浮浒苔藻体状态等级进行测定和评价,发现各采样点藻体处于以下3个不同等级:Ⅱ级亚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斌斌  马家海  高嵩  孙彬  胡翔  杨建强  
对所采集筛选的漂浮绿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培养实验,并对筛选的绿潮漂浮种进行了ITS序列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并未见有孢子或配子产生;对漂浮种的定期形态学显微观察也未见有成熟孢子囊或配子囊形成,但藻体的生物量一直处于增加状态。在实验条件下,生物量在30 d内增加约31倍。ITS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QF1和QF2均被分在LPP复合体中,且亲缘关系较近,应属同一种类,但在外形上相差甚大。藻体的生长增殖一般情况下被并入自然生长,属于藻体自身长大。但实验藻体如其他绿潮优势种一样,均具有大量的分枝。分枝在从母体断裂或脱落后,成为新的母体进而进行增殖。这应当作为自体营养繁殖而成为绿潮漂浮种的另一种增殖方式,也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雅萌  徐军田  李信书  姚东瑞  刘兆普  
为了探讨原位状态下不同增殖方式得到的绿潮藻浒苔生物体的差异,通过原位围隔实验,分别获取漂浮浒苔释放的孢子萌发形成的藻体(ST)和浒苔自身营养增殖得到的藻体(VT),通过比较这两种浒苔的生长、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的不同,来估测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ST的生长速率比VT显著高出61.27%,并且ST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max)、光合效率(α)和光合活性(P/R)比VT分别显著高出25.33%、14.93%和134.69%,而呼吸作用速率和光补偿点比VT显著低了45.7%和52.2%,这表明ST与VT相比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另外,VT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显著高于ST,在高光下尤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慧  张建恒  赵升  吴青  宋文鹏  刘材材  徐韧  何培民  
我国黄海绿潮每年周期性暴发,不仅对江苏、山东沿岸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也产生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绿潮漂移至北黄海后迅速消亡的实际情况,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海上监测、室内实验等手段,对2014年青岛海区绿潮漂移过程、分布海域、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生长速率和藻体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探究总结了黄海绿潮藻衰亡规律。结果显示:5月底绿潮开始影响青岛海区,6月至7月中上旬,绿潮影响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峰值后,覆盖面积逐渐减小,直至8月中旬,青岛及周边海区的漂浮藻体逐渐消失;2014年7月青岛海区围隔实验显示,藻体生物量日生长率仅2%/d左右,偶尔出现负增长现象;海区漂浮藻体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少香  于克锋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吴青  崔建军  张林慧  何培民  
测定了江苏滨海县海域漂浮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光合速率)和组织含碳量,并分析了浒苔暴发海区水体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浓度及pH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浒苔漂到滨海海域时藻体状态良好,藻体Fv/Fm达到0.67,Yield为0.57,总光合速率为66.99μmol(C)·g-1(FW)·h-1,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为0.91 mg·g-1和0.65mg·g-1,Rubisco活性达到11.39μmol(CO2)·g-1(FW)·min-1;2)覆盖区域不同位点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应成琦  张婷  李信书  田千桃  霍元子  马家海  徐韧  王金辉  何培民  
2008年6-7月在青岛近海海域再次发生大量浒苔漂浮现象,并且江苏连云港、如东近海海域也发生了浒苔漂浮现象。实验分别对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采集样本进行了nrDNA的ITS全长序列和18S rDNA序列分析及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主要漂浮种类QD-01(青岛)、QD-02(青岛)、QD-03(青岛)、LY-01(连云港)、RD-02(如东)5个样品的ITS全长序列相似性为100%,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三地沿海浒苔漂浮主要种类为同一种浒苔。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个判断。根据相似性比对和BLAST分析结果,如东海域浒苔漂浮种类还发现少量另外2种绿藻(RD-01...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韩红宾  韦章良  霍元子  陈群芳  张建恒  何培民  于克锋  
通过比较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浒苔(Ulva prolifera)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影响,来探究适合浒苔孢子/配子放散和萌发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浒苔孢子/配子放散的温度和光照强度范围分别为20~30℃和180~300μmol·m~(-2)·s~(-1)。在温度25℃、光照强度240μmol·m~(-2)·s~(-1)时,浒苔孢子/配子的放散量最大。浒苔孢子/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15~25℃和40~160μmol·m~(-2)·s~(-1),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20℃和120μmol·m~(-2)·s~(-1)。本实验揭示了黄海绿潮优势种浒苔繁殖与生长的环境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罗民波  刘峰  
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已经连续发生了9年,呈现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暴发趋势,给我国沿海城市的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居民生活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此外,绿潮近几年也陆续在我国沿海多地暴发。本文依据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了南黄海浒苔绿潮发生发展的关键过程和重要机制,分析了绿潮发生的关键要素,以期为制定积极有效绿潮监控和防治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南黄海浒苔绿潮的连续发生凸显了我国沿海海洋环境近十几年日益恶化的状况;有效改变当前灾害频发现状,还需要我们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信书  徐军田  姚东瑞  何培民  
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导致的氮(N)和磷(P)增加,是绿潮藻浒苔快速增长的物质基础,而浒苔在海洋中的生长密度也会对浒苔的快速生长产生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起始生物量浓度,研究不同生长密度与N、P对浒苔生长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探讨浒苔暴发性增长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起始生物量越大,浒苔的相对生长率就越低,而N、P对浒苔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并且N、P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低密度时,+N+P处理的浒苔,最大生长速率可以达到0.75,其加倍时间仅为0.92 d,这个生长速率足可以维持浒苔在早期的暴发性增长。+N或+P都显著提高浒苔光合色素水平,这也导致+N+P组的最大光合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睿  吴敏  蔡春尔  霍元子  何培民  
研究了浒苔对赤潮微藻——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浒苔新鲜组织对赤潮异湾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效应;一次性添加浒苔培养过滤液对赤潮异湾藻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半连续添加浒苔培养过滤液对赤潮异湾藻生长具有显著的克生作用;浒苔干粉末和甲醇抽提液均对赤潮异湾藻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赤潮异湾藻生长的物质很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浒苔组织内,向环境中分泌的克生物质较少。因而,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赤潮异湾藻生长的关键。同时,克生作用存在着明显的浓度效应,当抑制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才表现出明显的克生作用,在阈值之上浓度越高克生作用越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红宾  华梁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韦章良  陈群芳  何培民  
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黄海绿潮暴发前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绿藻显微繁殖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月的调查中,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密度高值区均集中在如东近岸紫菜养殖海域。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在时间分布上呈逐渐升高的趋势。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调查海域平均绿藻显微繁殖体数量分别为56、71、471、550和1 049 ind/L。应用ITS序列与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江苏紫菜养殖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种类组成为浒苔(Ulva prolifera)和曲浒苔(Ulva flexuosa)。通过对调查海域绿藻显微繁殖体种类构成比例分析发现,在绿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颖颖  董晓柯  李光成  阎斌伦  王长海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对抑藻物质EPME(methanol extracts of Enteromorpha prolifera)进行分离,通过监测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细胞数量,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分离组分的抑藻活性。结果表明,EPME经液液萃取法分离,获得4个组分Ⅰ、Ⅱ、Ⅲ和Ⅳ,得率分别为29.0%、19.0%、12.7%和5.45%。其中,仅组分Ⅱ具有明显的抑藻活性。当浓度为1.0 g/L时,组分Ⅱ对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3.4%、44.9%和54.3%。组分Ⅱ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获得5种组分,组分Ⅱ-A、Ⅱ-B、Ⅱ-C、Ⅱ-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