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2)
2023(13258)
2022(11530)
2021(10709)
2020(9093)
2019(20566)
2018(20424)
2017(38702)
2016(21493)
2015(23974)
2014(23739)
2013(23379)
2012(21341)
2011(19162)
2010(18755)
2009(16689)
2008(16172)
2007(13820)
2006(11857)
2005(9978)
作者
(65290)
(54206)
(54038)
(51052)
(34565)
(26339)
(24227)
(21614)
(20631)
(19075)
(18452)
(18273)
(17350)
(16988)
(16924)
(16697)
(16615)
(16213)
(15494)
(15436)
(13966)
(13264)
(13193)
(12333)
(12240)
(12204)
(12100)
(11884)
(11012)
(10982)
学科
(78504)
经济(78421)
管理(60584)
(59189)
(48804)
企业(48804)
方法(38881)
数学(33902)
数学方法(33536)
(21777)
(20103)
中国(19778)
(19124)
技术(18499)
业经(17676)
(15440)
贸易(15436)
地方(15025)
(15005)
农业(14969)
理论(14792)
环境(13218)
(12624)
(12551)
(12467)
财务(12402)
财务管理(12386)
企业财务(11720)
(11349)
教育(11111)
机构
大学(302458)
学院(301456)
管理(118741)
(112052)
经济(109546)
理学(104415)
理学院(103240)
研究(102008)
管理学(101291)
管理学院(100789)
中国(70929)
科学(69530)
(64285)
(60660)
业大(54685)
(53018)
研究所(49379)
农业(48507)
(47064)
中心(45202)
(42556)
北京(40036)
财经(39167)
(39116)
师范(38530)
(37042)
技术(36104)
(35814)
(34729)
农业大学(32666)
基金
项目(220286)
科学(169894)
基金(157124)
研究(153037)
(141307)
国家(140158)
科学基金(118073)
社会(93344)
社会科(88420)
社会科学(88394)
(88154)
基金项目(84885)
自然(80750)
自然科(78835)
自然科学(78810)
自然科学基金(77385)
(74599)
教育(70796)
资助(64285)
编号(61622)
重点(49915)
成果(47863)
(47015)
(46728)
(46420)
创新(43616)
计划(43403)
科研(43016)
课题(42744)
大学(39921)
期刊
(114127)
经济(114127)
研究(80640)
学报(59877)
中国(54764)
(53413)
科学(51461)
大学(43417)
学学(41315)
管理(40810)
农业(37460)
教育(35120)
(33844)
技术(27490)
(19916)
业经(19521)
(19190)
金融(19190)
经济研究(18418)
科技(18239)
财经(18170)
业大(16976)
(15986)
图书(15442)
(15422)
技术经济(15351)
问题(14965)
林业(13903)
理论(13884)
农业大学(13694)
共检索到416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伟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王超  吕娅维  李宏光  
采用5叶1心期烟苗,每株接蚜9头,繁殖烟蚜,按蜂蚜比1∶50接入成蜂,研究了封闭式和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以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采用封闭式接蜂的方法僵蚜数量较高,达428.20头/株,与采用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233.97头/株)有显著差异。采用封闭式接蜂方法繁殖烟蚜茧蜂,研究了蜂蚜比1∶50和1∶100在不同接蜂时机(株蚜量150、250、350、450和550头/株)条件下,结果表明,接蜂时机与接蜂量是影响僵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2者对繁蜂效果的影响均显著。在蜂蚜比为1∶50、株蚜量为350头/株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累计僵蚜量可达627.47头/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光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吕娅维  王超  吴伟  
为明确漂浮烟苗密度对繁蚜繁蜂效果的影响,进行了4种烟苗密度与苗间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关系研究。结果显示,54株/盘苗密度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81、90与162株/盘;81和90株/盘间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162株/盘;4种密度烟苗间的温度和湿度无明显差异。4种密度烟苗的烟蚜及烟蚜茧蜂繁殖结果表明,接蚜18 d,90株/盘的盘蚜量显著高于81株/盘和54株/盘的盘蚜量,与密度162株/盘无显著差异,但其僵蚜数量显著高于162株/盘的数量。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环境条件下,苗间光照强度与蚜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温度、湿度与蚜量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伟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陈华祥  王超  吴道琴  李宏光  
【目的】为明确漂浮烟苗立体繁蜂方法的繁蜂效果。【方法】比较了立体繁蜂与常规漂浮烟苗的繁蜂量,分析了3层繁蜂架层间繁蜂效果与层间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关系。【结果】繁蜂架上层的繁蜂量(456.93头/株)极显著(P<0.01),层间光照强度与繁蜂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光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吕娅维  王超  吴伟  
采用90株/盘的烟苗密度培育烟苗,研究了3叶1心期、4叶1心期和5叶1心期烟苗在不同接蚜量条件下烟蚜的繁殖数量。结果表明,接蚜时烟苗生长期和接蚜量是影响烟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二者对繁蚜效果的影响皆显著。在烟苗生长时期为5叶1心、接蚜量为9头/株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蚜效果,累计繁蚜量可达2839头/株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虹  石宝才  张芝利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文颖  张燕  郑方强  墨铁路  刘同先  许永玉  
【目的】明确变温对烟蚜茧蜂低温存活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僵蚜经低温贮藏后羽化率的差异,寻找烟蚜茧蜂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最适条件及寄主。【方法】以烟蚜和麦二叉蚜僵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变温(4℃22 h/20℃2 h,4℃46 h/20℃2 h,4℃70 h/20℃2 h)处理后,比较烟蚜茧蜂羽化率、雄虫比和后足胫节长度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变温处理的僵蚜与恒定低温(4℃)处理相比,烟蚜茧蜂的羽化率有所提高,寄主为烟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22 h/20℃2 h(T1)处理2周后最高,为78.33%;寄主为麦二叉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46 h/20℃2 h(T2)处理1周后最高,为68.33%。雄虫比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红梅  徐兴才  王燕  陈福寿  杨艳鲜  陈宗麒  
关键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珍珍  顾钢  刘长明  
测定了烟蚜及其天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差异.1和5日龄烟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90和-23.54℃.低龄烟蚜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高龄烟蚜.被寄生后4 d内,烟蚜过冷却点从-23.70℃上升到-22.57℃,但被寄生后第5天烟蚜的过冷却点(-23.09℃)有所回落.被寄生烟蚜的过冷却点较未被寄生烟蚜高.僵化3 d内僵蚜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雌、雄蜂的过冷却点也不存在显著差异.1日龄僵蚜和烟蚜茧蜂雌成蜂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52和-21.05℃.因此,僵蚜的过冷却点较低,是进行冷藏的合适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虹  石宝才  牛玉志  张芝利  
通过解剖、观察、记录烟蚜茧蜂(AghidiusgifuensisAshmead)与菜蚜茧蜂(Diaeretiellarapae(M’Intosh)各个虫态、接蜂至形成僵蚜和接蜂到出蜂的发育历期,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两种蚜茧蜂各上态及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由此推算出在北京地区烟蚜茧蜂常年平均发生17代,最多19代;菜蚜茧蜂平均17代,最多18代,最少16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志娟  陈丹  范秀娟  刘莉  程云吉  张长华  任广伟  刘向东  
【目的】明确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及低温冷藏对其触角的影响,为烟蚜茧蜂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羽化的烟蚜茧蜂雌、雄蜂触角的超微结构,比较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差异。将处于老熟幼虫期的烟蚜茧蜂在4℃低温下分别冷藏7、14、21和28 d,冷藏后用乙醇对样品进行脱水处理,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触角外部形态及触角感觉器的影响。【结果】烟蚜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外部形态相似,均属于丝状触角。雄蜂触角平均长度略长于雌蜂,雌蜂触角多为17节,雄蜂触角多为19节。成蜂触角上共有6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刺形感觉器、板形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军灵  郑敏琳  杨建全  黄居昌  季清娥  陈家骅  
当成蜂饲养密度为3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数量占总出蜂量的60.34%;随着成蜂饲养密度的增大,子代雌蜂比例逐渐降低;当成蜂饲养密度达7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降至38.30%.当寄主橘小实蝇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为5∶1时,寄主发育至蛹期的数量和羽化的寄生蜂数量分别为10.25粒和8.88只;随着寄主卵比例的增大,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也随之增多;当寄主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增至25∶1后,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不再增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忠  陈永年  周志成  李小一  李玲  王兵万  黄金清  
根据在湖南烟区近10年的系统调查观察,了解了烟蚜的越冬动态、烟田内种群消长规律及数量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气象、品种、天敌等因子与烟蚜发生的关系,提出利用冬季气温预测迁飞蚜量(黄皿诱蚜量)、利用3~5月黄皿诱蚜量预测烟草移栽至现蕾期烟田百株蚜量及利用多元回归预测蚜量发生趋势等测报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商显坤  韦德卫  周兴华  曾涛  曾宪儒  王助引  
利用植物源农药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优点,测定了有毒植物鸦胆子叶、枝条、种子提取物对烟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甲醇提取物对烟蚜均有较高的触杀活性,其中鸦胆子种子提取物的活性最高,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为98.79%;在胃毒及选择性忌避活性测定中,鸦胆子叶提取物对烟蚜的胃毒活性最大,处理48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87.11%,处理24 h后的选择性忌避率为85.9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广伟  王凤龙  王秀芳  王永  
研究了感染CMV,PVY后的烟草对介体烟蚜的种群及蜜露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PVY病株有助于介体烟蚜种群数量的增长;CMV病株在接蚜初期,不利于烟蚜若蚜的存活与发育,但到后期种群数量与健株之间无明显差异。24 h内,以PVY病株上烟蚜的蜜露排泄量最大,健株次之;CMV病株最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线茹  罗梅浩  党润生  
1987~1992年在网室内进行了烟蚜危害烟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开始受害的烟草,现蕾期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加强,种类增多;随烟蚜侵害水平的提高,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强度减弱,总氮和蔗糖含量升高,还原糖含量略有增加;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现蕾期推迟8~15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