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4)
2023(6920)
2022(5815)
2021(5201)
2020(4338)
2019(9469)
2018(8954)
2017(16674)
2016(9489)
2015(10134)
2014(9671)
2013(9505)
2012(8934)
2011(8083)
2010(7878)
2009(7237)
2008(7067)
2007(6217)
2006(5538)
2005(4952)
作者
(33391)
(27939)
(27895)
(26119)
(18003)
(13772)
(12317)
(10941)
(10804)
(9775)
(9746)
(9384)
(9376)
(9049)
(8895)
(8709)
(8586)
(8456)
(8238)
(8138)
(7469)
(7047)
(6855)
(6446)
(6415)
(6387)
(6185)
(6053)
(5870)
(5801)
学科
(33798)
经济(33746)
管理(24822)
(24300)
(18938)
企业(18938)
方法(16120)
数学(14312)
数学方法(14141)
(11938)
(10081)
(9443)
中国(8886)
(8211)
贸易(8210)
(8015)
业经(7658)
农业(6986)
(6871)
技术(5931)
环境(5713)
(5713)
银行(5648)
(5583)
财务(5579)
财务管理(5565)
(5343)
企业财务(5296)
地方(5258)
(5237)
机构
大学(139603)
学院(137097)
研究(55131)
(51640)
经济(50650)
管理(46926)
(41986)
理学(41356)
科学(40806)
理学院(40777)
管理学(39739)
管理学院(39543)
中国(39061)
农业(34076)
业大(31848)
(31815)
(30324)
研究所(29751)
中心(23707)
农业大学(22289)
(21991)
(21123)
(20639)
(20079)
(19501)
北京(18679)
(18586)
实验(18054)
科学院(17961)
财经(17794)
基金
项目(102179)
科学(77540)
基金(74847)
(72247)
国家(71686)
研究(60334)
科学基金(57966)
自然(42666)
自然科(41725)
自然科学(41700)
自然科学基金(40989)
(40310)
基金项目(39672)
社会(38071)
社会科(36048)
社会科学(36036)
(35573)
资助(30776)
教育(26919)
计划(24591)
重点(24062)
科技(22970)
(21464)
(21435)
(21433)
科研(21425)
(20588)
编号(20309)
创新(20170)
(19046)
期刊
(51416)
经济(51416)
学报(40999)
(36756)
研究(35201)
科学(31641)
大学(28566)
学学(27713)
中国(26801)
农业(24632)
管理(16558)
(16166)
(13307)
业大(12965)
农业大学(10920)
(10748)
金融(10748)
(10040)
经济研究(9483)
教育(9178)
林业(8967)
财经(8888)
科技(8863)
技术(8556)
业经(8485)
(7615)
自然(7313)
中国农业(7269)
问题(7072)
自然科(6378)
共检索到197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之和  陈明洲  顾红梅  范秀娟  
研究了不同漂洗工艺和抗冻剂对几种西非鱼鱼糜冻藏后凝胶特性和白度的影响。结果发现 ,用NaHCO3、柠檬酸和CaCl2 溶液进行漂洗可明显提高鱼糜制品的硬度和凝胶强度 ,但对弹性的影响不大 ,因而凝胶强度的增加主要是由硬度的变化引起的 ;用NaHCO3 和NaClO漂洗可明显提高鱼糜的白度 ,尤其是对红色肉含量较高的鱼类 ;抗冻剂能明显提高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淑华  陈兴才  门金秋  
研究了漂洗和擂溃工艺对鳙鱼鱼糜凝胶强度的影响,得出鳙鱼鱼糜凝胶强度较大的漂洗工艺为:先用清水漂洗2次再用2.5 g.L-1盐水漂洗3次,每次漂洗水量为鱼肉质量的6倍,漂洗时间3 min,漂洗水温10-14℃,漂洗水pH在8附近.擂溃工艺为:擂溃温度15℃左右,擂溃时间20-30 min.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钱娟  王继宏  田鑫  李燕  
以低盐罗非鱼鱼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漂洗方式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漂洗对低盐罗非鱼鱼糜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传统漂洗方式下的鱼糜凝胶具有最大凝胶强度,碱盐水洗和未漂洗鱼糜凝胶的强度分别次之,TCA可溶性肽的含量和鱼糜凝胶的蛋白溶解率则依次增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图谱显示传统漂洗方式制备的鱼糜拥有较宽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谱带,且拥有更加致密、均一的超微结构。因此,传统漂洗方式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低盐罗非鱼鱼糜凝胶制品的品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淑玮  高瑞昌  赵元晖  曾名湧  冯秋凤  陈依萍  
本研究以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对鲟鱼鱼糜的漂洗工艺进行了优化,对鱼糜漂洗前后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水分分布、凝胶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鲟鱼鱼糜的最佳漂洗工艺为:水漂洗1次,盐水漂洗1次,盐的质量分数为0.25%,漂洗时间为1 min。鲟鱼鱼糜经漂洗后,其盐溶性蛋白比例显著升高(P<0.01);鱼糜中的水分受到的束缚力增加,自由度减小,形成了更为致密的凝胶网状结构;破断力、凹陷距离、凝胶强度、持水力、白度等表征凝胶性能和鱼糜品质的指标明显提升。研究表明,采用恰当的漂洗工艺可显著提高鲟鱼鱼糜的品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立伟  熊善柏  李莎莎  刘茹  
为了比较4种变性淀粉与商业抗冻剂(4%蔗糖+4%山梨醇)对鲢鱼糜在冻结过程(-20、-80℃下静止冻结)中的影响,对冻结速率、冻结相变热特性参数、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鱼糜在-80℃下的冻结速率均显著高于-20℃下;同一冻结温度下,几种添加物均会降低鱼糜的冻结速率及冻结相变焓,而提高冷冻鱼糜凝胶的持水性能,且变性淀粉组的持水性都显著高于商业抗冻剂组(P<0.05)。在-80℃冻结时,添加交联酯化淀粉与醋酸酯化淀粉的鱼糜的冻结速率相近,且均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在2种冻结温度下,醋酸酯化淀粉组的凝胶强度均与商业抗冻剂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琳琳  常忠义  高红亮  田沛霖  韦妮  步国建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维生素E(VE)和茶多酚(TP)对罗非鱼非漂洗鱼糜的抗氧化作用,为其在非漂洗鱼糜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3种抗氧化效果较好的抗氧化剂TBHQ、VE和TP,以不同量(TBHQ为0.2,0.4和0.6g/kg;VE为0.2,0.4,0.6和0.8g/kg;TP为0.4,0.8,1.2和1.6g/kg)添加至罗非鱼非漂洗鱼糜中,于-20℃冰箱中冷冻保藏,定期取样测定样品的2-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作为判定鱼糜氧化程度的指标,筛选出TBHQ、VE和TP的最适添加量;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抗氧化剂;通过协同试验探究抗氧化剂之间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飞华  陆海霞  陈青  励建荣  
考察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3因素,应用质构仪,得到了梅鱼鱼糜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等特性参数,并以凝胶强度为指标,对超高压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超高压处理条件,即:压力300MPa、保压时间15min、协同温度20℃,所得凝胶强度为363.15g.cm。分析凝胶特性结果得到:压力在200MPa时,梅鱼鱼糜已经开始形成凝胶;保压时间5min以后,凝胶特性无显著性影响;随着协同处理温度的升高,凝胶特性显著降低。压力、保压时间、协同温度3因素对凝胶强度的影响顺序为压力>协同温度>保压时间。压力大于300MPa、保压时间大于5min时,超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丽  朱玉安  刘友明  熊善柏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加热速率对草鱼和鲢鱼糜动态流变性质的影响,并根据非等温动力学模型计算出鱼糜凝胶的凝胶化温度和凝胶活化能。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研究的加热速率范围内,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加,草鱼和鲢鱼糜的弹性模量(G′)和耗能模量(G″)均呈降低趋势,而损耗角正切值(tanδ)则呈增加趋势。增加加热速率使得草鱼和白鲢鱼糜的凝胶化温度(tgel)升高,凝胶活化能(Ea)下降。同一加热速率下,草鱼的凝胶化温度高于鲢,但凝胶活化能低于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之和  陶妍  刘振华  
对白鲢的漂洗鱼糜和未 漂洗碎鱼肉从化学组成成 分上分析比较, 发现碎鱼肉经过漂洗后, 由于除去了大部分水溶 性蛋白质、盐溶性蛋白质相对增加, 因而总蛋白含 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而脂肪和灰分则明显下降。金属元素中 Na 、 K、 Fe 、 Zn 、 Pb 含量下降, 而 Ca 却明显增加, 必需氨基酸含量在漂洗鱼糜和未漂洗碎鱼肉中基本相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梅  刘茹  熊善柏  谢笔钧  
采用3种植物来源经过5种变性处理的16种变性淀粉加工鱼糜制品,通过对变性淀粉物化特性及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测定,研究了变性淀粉来源、变性方式及其物化特性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的变性方式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破断强度和咀嚼性的影响显著,而淀粉来源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不明显。5种变性淀粉中羟丙基化淀粉和交联酯化淀粉较适宜于鱼糜制品的加工,而氧化淀粉则不能改善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与变性淀粉的胶稠度、失水率、溶解率、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膨胀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鱼糜制品中添加凝胶形成能力好、溶解率小、持水能力强、膨胀能力大的变性淀粉,有利于改善鱼糜制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茜  夏文水  
将壳聚糖添加到鲢鱼糜制品中,测定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全质构(TPA)、失水率和色泽,研究壳聚糖的脱乙酰度(DD)、分子量(MW)以及添加量对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采用电镜扫描观察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壳聚糖DD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影响较大,DD为64%时,凝胶强度提高了约34%,失水率减少了29.1%;壳聚糖MW对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影响小;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强度、TPA都有明显的增加,失水率减少(P<0.05),添加1.0%壳聚糖的鱼糜凝胶强度与添加4.0%淀粉的鱼糜凝胶强度相当;微观结构可看出壳聚糖与鱼糜形成网络结构。结果说明壳聚糖是鱼糜制品良好的品质改良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昕  陈晴  田志航  冯倩  苏采薇  王锡昌  施文正  
为探究超声预处理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凝胶特性变化与蛋白二级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规律,本研究对鲢鱼糜进行超声预处理,探究超声过程中(0~50 min)凝胶强度、色泽、水分分布、微观结构、蛋白分子量以及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处理10 min,鱼糜凝胶强度显著提高,束缚水的能力增强,凝胶网络结构更为致密;但随超声时间的增加,凝胶劣化,不易流动水转变为自由水。凝胶电泳及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超声时间增加,鱼糜中盐溶性蛋白未发生降解或聚集;二级结构中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可知,超声预处理促进盐溶性蛋白质结构展开,更利于鱼糜在加工过程中形成均匀的网络结构,提高凝胶强度以及保水能力。研究表明,适量超声预处理可以通过改变鱼糜蛋白结构,改善鱼糜凝胶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浩  洪佳敏  李丹辰  梁鹏  陈丽娇  程文健  
以蓝圆鲹为对象,研究普通肉、暗色肉和混合肉在盐水漂洗和碱盐水漂洗两种方法下,对鱼糜的pH、持水性、白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3种鱼肉最适的漂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3种鱼肉在最佳漂洗方法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普通肉适合用0.2%盐水漂洗,暗色肉适合用0.4%碱盐水漂洗,混合肉适合用0.3%碱盐水漂洗;与盐水漂洗对比,碱盐水漂洗能显著提高蓝圆鲹鱼糜的白度,改善pH,降低鱼糜的持水性和质构特性(P<0.05).流变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普通肉鱼糜的品质要好于混合肉鱼糜,暗色肉鱼糜的品质最差.温度扫描结果显示,蓝圆鯵鱼糜形成过程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46℃之前;第2阶段出现在46-52℃,为凝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栋  楼倚洋  安玥琦  尤娟  尹涛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臭氧处理对冷冻鱼糜保质期内的蛋白氧化和风味影响,以鲢为原料,采用臭氧漂洗制备新鲜和冷冻的鱼糜,分别测定盐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活性巯基、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电子鼻、电子舌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C-IMS)测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结果显示,臭氧漂洗新鲜鱼糜的水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盐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冷冻贮藏后,水溶性、盐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臭氧漂洗新鲜鱼糜活性巯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冷冻贮藏后,活性巯基含量也有显著下降,但与臭氧漂洗相比,下降幅度较小。臭氧漂洗鱼糜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冷冻贮藏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幅度下降。电子鼻、电子舌检测结果显示,冷冻鱼糜与新鲜鱼糜的气味、滋味可以有效区分开,但臭氧漂洗鱼糜与清水漂洗鱼糜不能有效区分。GCIMS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臭氧漂洗鱼糜检测出的不饱和醇类数量明显低于自来水漂洗鱼糜,并且在冷冻后醇类物质减少,醛类物质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臭氧漂洗初步运用到鱼糜及鱼糜制品等水产加工业中,可以改善鱼糜品质及风味,但在鱼糜冷冻贮藏过程中影响较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宏  丁玉琴  尤娟  熊善柏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段加热方式制备鱼糜凝胶,研究pH值对添加L-精氨酸的草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L-精氨酸试验组比较,添加0.65%L-精氨酸后,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白度值显著降低;与未经酸调节试验组比较,经酸调节处理后,鱼糜凝胶的白度值显著升高,而持水性、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均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说明,L-精氨酸改善草鱼糜的凝胶性能是由它的强碱性及其基团与蛋白质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共同所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