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7)
- 2023(13801)
- 2022(12031)
- 2021(11241)
- 2020(9300)
- 2019(21499)
- 2018(21401)
- 2017(40983)
- 2016(22424)
- 2015(25393)
- 2014(25440)
- 2013(25212)
- 2012(23309)
- 2011(21028)
- 2010(20857)
- 2009(18974)
- 2008(18167)
- 2007(16106)
- 2006(14241)
- 2005(12160)
- 学科
- 济(92106)
- 经济(92018)
- 业(64893)
- 管理(57584)
- 农(49281)
- 企(42724)
- 企业(42724)
- 方法(37259)
- 农业(32894)
- 数学(32256)
- 数学方法(31913)
- 地方(25127)
- 业经(23653)
- 中国(23363)
- 财(19631)
- 学(19243)
- 制(16590)
- 贸(16247)
- 贸易(16234)
- 易(15729)
- 环境(14290)
- 技术(13702)
- 发(13630)
- 理论(13470)
- 和(13239)
- 策(12149)
- 银(12120)
- 银行(12084)
- 体(11812)
- 融(11791)
- 机构
- 学院(313072)
- 大学(309931)
- 管理(126154)
- 济(123533)
- 经济(120679)
- 理学(109757)
- 理学院(108532)
- 研究(107333)
- 管理学(106753)
- 管理学院(106200)
- 中国(80228)
- 农(69885)
- 科学(68219)
- 京(66260)
- 业大(54488)
- 所(53989)
- 农业(53561)
- 财(51742)
- 中心(50431)
- 研究所(49313)
- 江(47010)
- 范(43111)
- 师范(42779)
- 财经(41395)
- 北京(41293)
- 院(38876)
- 州(37823)
- 经(37715)
- 省(35469)
- 经济管理(35205)
- 基金
- 项目(220423)
- 科学(172481)
- 研究(163203)
- 基金(157744)
- 家(137411)
- 国家(136193)
- 科学基金(116597)
- 社会(101014)
- 社会科(95207)
- 社会科学(95181)
- 省(88560)
- 基金项目(85700)
- 自然(76093)
- 自然科(74169)
- 自然科学(74153)
- 划(72905)
- 自然科学基金(72780)
- 教育(72738)
- 编号(69122)
- 资助(63107)
- 成果(54699)
- 重点(49003)
- 发(48575)
- 部(47843)
- 课题(46318)
- 创(45317)
- 创新(42221)
- 科研(41610)
- 国家社会(40467)
- 大学(40105)
- 期刊
- 济(141392)
- 经济(141392)
- 研究(89680)
- 农(70876)
- 中国(62872)
- 学报(50818)
- 农业(48436)
- 科学(47499)
- 管理(41133)
- 大学(38560)
- 学学(36270)
- 财(36237)
- 教育(34761)
- 业经(28794)
- 融(27398)
- 金融(27398)
- 技术(26668)
- 业(23329)
- 问题(19912)
- 经济研究(19098)
- 财经(18098)
- 资源(17356)
- 图书(17290)
- 版(16554)
- 科技(15948)
- 经(15303)
- 理论(15162)
- 技术经济(14911)
- 农业经济(14846)
- 农村(14827)
共检索到46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秀美 潘瑜春 秦元伟 任艳敏
论文以山东省广饶县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选取广饶县1979、2007年两期耕地质量评价相关数据,以50 m×50 m栅格为评价单元,以综合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评价了广饶县两期耕地综合质量,并分析了从1979年到2007年广饶县耕地综合质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1979年耕地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三四等地,2007年耕地质量等级占主要比例的为一二等地;两期耕地质量等级分布规律相似,耕地质量等级都是从西南内陆到东北沿海逐步降低;从1979年到2007年,广饶县耕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耕地养分含量普遍提高,使得广饶县的耕地质量等级普遍提高,较大面积的三四等耕地转换为一二等耕地,特别是南部地区耕地质量...
关键词:
GIS 耕地质量 广饶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秀君
文章在深入调查、了解山东省广饶县近年来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后,分析争议特点及发生原因,研究提出了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意见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争议 权益维护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立前 李圣田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但是,我国现行的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定位在县级以上,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仅处于辅助地位,其功能有限,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与县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接的功能完善的乡镇就业服务体系,以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山东省广饶县花冠乡在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乡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
乡镇 公共就业服务 体系建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琳娜 宋金平
基于2004年SPOT多光谱影像、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等,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开展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采用RS技术,从SPOT多光谱影像中提取耕地质量评价因子,如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水分状况、土壤退化状况等不同信息的NDVI、DVI、RVI,结合坡度信息、土地利用程度等,构建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构建评价模型,旨在开展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即墨市耕地质量普遍较好。研究将该市耕地分为六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SPOT多光谱影像 耕地质量评价 即墨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晋南 赵庚星 张子雪 王静
小尺度耕地综合评价是小区域范围内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研究对影响山东省丁庄镇耕地质量的土壤养分状况、耕地立地条件、耕地理化性状和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和DELPHI法筛选评价因素,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模糊评价法确定耕地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①丁庄镇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一二级地占总面积的54.41%;②立地条件和理化性状较好,它们的一二级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8.26%和60.00%;③土壤污染较轻的一二级地占61.0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④耕地综合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其中一级地占总面积的21.17%,二级地占31...
关键词:
小尺度 GIS 耕地质量 丁庄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茂聪 褚金光
为解决财政投入大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教师总量超员与学科缺员的矛盾、教育装备标准低与区域总量过剩的矛盾、教育供给不足与教育需求旺盛的矛盾,山东省广饶县通过建立乡镇教育园区、中心城区教育园区,以及各类教育园区,即"组团+园区模式",在实现区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教育组团能够节省教师人力资本,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
区域教育 均衡发展 组团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宋民
阐述了山东省耕地数量的变化历程,对耕地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力,采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山东省耕地变化趋势,说明耕地面积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山东省要确保533.3万hm2基本农田的"底线"。
关键词:
山东省 耕地 动态变化趋势 驱动力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徐艳 齐伟
根据曲周县历年耕地数量变化统计数据和1986年土地利用现状以及1986~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曲周县耕地面积经历了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上升→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1949~1957年为耕地增加期,全县年平均递增率达到0.43%;1958~1961年为耕地急剧减少期,年均递减1.55%;1962~1974年为耕地缓慢减少期,年均递减0.47%;1975~1985年为耕地数量快速增加期,年均递增0.63%;1986~1999年为耕地数量相对稳定的阶段,耕地年均递减0.026%。人口变化、自然因素变化、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演变共同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系统。...
关键词:
集约化农区 耕地数量变化 驱动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徐艳 齐伟
以河北省曲周县为集约化农区的典型样区 ,利用统计资料和典型调查数据 ,对该县 1 973年到2 0 0 0年耕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县域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 ,曲周县耕地面积年均递减率为 0 0 2 6% ,但高产田面积、水浇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分别增加了 4 91倍、2 1 5倍和 7 2 6倍 ;耕地内部种植结构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稳定 ,玉米和棉花面积变化起伏大 ,蔬菜面积不断上升。耕地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建设占用 ,耕地质量提高主要是中低产田改造的结果 ,粮食产量提高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科学技术进步 ,间接驱动因素是农用土地政策的改革
关键词:
曲周县 耕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蚌蚌 温良友 胡莹洁 雷鸣 姚静韬 辛芸娜
研究目的:对耕地质量的科学认识是进行耕地利用、评价与保护的关键和核心,目前对耕地质量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基础地力和健康等方面,认识的维度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耕地质量的认识,因此,从耕地资源组成要素出发,基于要素—过程—功能角度,构建耕地质量理论框架,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与推理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概念,分析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组成要素特征;论述了耕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过程特征,构建了面向多功能的耕地质量要素—过程—功能质量认识框架;论述了耕地质量遗传与变异性、动态变化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研究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框架及其提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质量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付国珍 摆万奇
当前我国耕地面临粮食保障与耕地严重撂荒、耕地保护与普遍"占优补劣"、农产品安全与土壤环境污染等诸多现实矛盾,针对新问题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在梳理现有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内涵及概念;总结了针对农业生产能力、耕地潜力、土地适宜性、土壤及环境质量、可持续利用、分等定级等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综述了已有研究在国家、区域、地块三个尺度的进展;提出了耕地质量评价重点转移、结合农户视角的综合评价、时空变化监测网络构建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标准化评价四个发展方向,以期为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提升及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耕地 质量评价 标准化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淇韬 孔祥斌 郧文聚 陈伟强 辛芸娜 张青璞
研究目的:构建服务新时期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管理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方法:基于耕地质量定级基础理论和已有相关成果进行定级方法研究,并通过实地应用对本定级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构建了逐级修正的定级方法,并建立了定级评价指标体系;(2)该定级方法所得平山县耕地质量级别呈现东部平原较高、西部山区较低的态势,符合县域实际情况;(3)该方法用于13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定级评价,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93个级别,较因素法级别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逐级修正法具有合理可行性,能够更加灵敏和准确地反映土地整治成效,推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晓兵 孔祥斌 温良友 胡莹洁
科学准确地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因地制宜地构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是降低耕地细碎化的重要手段。以华北集约化农区典型县域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方法,在阐释耕地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结果表明:基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的曲周县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指标与耕地细碎化程度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但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中,曲周镇、河南疃镇和第四疃镇耕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依庄乡耕地细碎化程度较低;基于自然细碎化和产权细碎化特征及其成因,构建以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等土地整治工程与地块互换、地块合并和土地流转等土地权属调整方式为核心的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耕地细碎化整治过程应以村集体为基本单元,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还需通过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总体控制、县级政府的指导落实、乡镇政府的沟通协调等过程。因此,耕地细碎化整治应针对细碎化类型从景观尺度和农户尺度进行综合评判,基于耕地细碎化成因从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角度进行耕地细碎化整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书芳
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德州市于2006年建立了市、县(市、区)二级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为期5年的定期定点耕地质量监测活动,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连续的定性、定量的依据。概述了耕地质量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山东省德州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该市11个耕地土壤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规划等3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德州市 耕地质量 监测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鲁中平原高产农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的预测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农区林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山东省荷泽市为例
基于系统协调的集约化农区县域耕地健康评价——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富硒区耕地质量评价及利用分区研究——以福建省三元区为例
基于Moran′s I分析方法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研究——以广东省广宁县为例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以河南省鹿邑县为例
南方丘陵区新增耕地质量空间特征研究——以江西省宜春市为例
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
基于空间回归分析的滨海湿地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滨海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