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0)
- 2023(1969)
- 2022(1460)
- 2021(1256)
- 2020(883)
- 2019(1985)
- 2018(1850)
- 2017(3048)
- 2016(1826)
- 2015(1817)
- 2014(1783)
- 2013(1821)
- 2012(1920)
- 2011(1775)
- 2010(1690)
- 2009(1520)
- 2008(1536)
- 2007(1477)
- 2006(1287)
- 2005(1238)
- 学科
- 济(5721)
- 经济(5718)
- 管理(5098)
- 环境(4319)
- 学(4210)
- 业(3532)
- 企(2960)
- 企业(2960)
- 划(2345)
- 资源(2040)
- 规划(2009)
- 环境规划(1966)
- 农(1826)
- 中国(1781)
- 发(1770)
- 方法(1691)
- 地方(1540)
- 生态(1487)
- 部门(1461)
- 门环(1457)
- 业经(1423)
- 和(1409)
- 水产(1392)
- 数学(1350)
- 技术(1333)
- 数学方法(1289)
- 融(1217)
- 金融(1216)
- 贸(1188)
- 贸易(1188)
- 机构
- 大学(27607)
- 学院(27582)
- 研究(13291)
- 科学(11189)
- 农(10805)
- 中国(9005)
- 农业(8774)
- 所(8296)
- 业大(8090)
- 研究所(7883)
- 济(7875)
- 经济(7642)
- 管理(7638)
- 京(6287)
- 理学(6271)
- 理学院(6158)
- 室(6057)
- 管理学(5853)
- 管理学院(5819)
- 实验(5792)
- 省(5744)
- 实验室(5586)
- 中心(5398)
- 农业大学(5387)
- 院(5307)
- 重点(5277)
- 江(5175)
- 业(5072)
- 技术(4649)
- 研究院(4596)
共检索到4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小京 张秀梅 孙焕荣 郭凯 封晓辉 谢志霞 巨兆强
‘海柽1号’是对滨海地区中华柽柳筛选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得到的良种。该品种枝叶浓密,生长期长,开花少,干性强,生长迅速,景观效果优良,同时该品种高耐盐,耐干旱和水淹,且易扦插繁殖,成林技术简单,是滨海重盐碱地景观绿化的优良材料。
关键词:
柽柳 品种 耐盐 海柽1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冬 桂丕 李化山 彭冲 张波 王丽 周桂英 裴福云
【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了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出盐碱地经济、高效、生态的改良培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复合改良剂与台田浅地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的脱盐改土效果。【方法】本文以滨海重度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CK(对照,无任何改良措施)、A(暗管排盐工程)、G1(铁汉生态改良剂)、G2(禾康改良剂)、T(台田浅池水利排盐工程)、TG1(台田浅池+铁汉生态改良剂)、TG2(台田浅池+禾康改良剂) 6个处理下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盐碱指标、土壤养分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1)不同处理均降低土壤容重、土壤pH和盐分,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TG1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脱盐效应最显著,其pH和含盐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3. 38%、77. 85%,而其他处理的盐碱指标仍高于园林种植土建议值,综合改良措施(TG1、TG2)优于单纯的水利排盐工程措施(A、T)和施加化学改良剂(G1、G2);(2)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 89~18. 22 g/kg,TG1最高(22. 60 g/kg),其次是TG2、G1(> 15. 50 g/kg),约为对照的2. 5倍;虽然TG1、TG2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23. 70~38. 70 mg/kg,但土壤有效磷含量却显著降低,G1、G2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A、T处理则显著降低28. 26%、46. 09%;(3)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成活率显著高于G2、A,CK处理仅有柽柳存活,柽柳可作为滨海盐碱地综合生态原土改良先锋植物; T、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1、G2与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盐碱地土壤结构改善、脱盐改土、土壤培肥和植物生长的综合改良土壤的目的,复合改良剂与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TG1处理是盐碱地改良和园林生态植被构建的最优推荐选择,TG2次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怀玉 张万钧 黄明勇 郭育文 杨永利 王斗天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依据“允许深度”建立“浅密式”排盐设施并配以相应的管理后 ,连续 10a的观测数据表明 :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符合正态分布 ;1m土体内不同土层的含盐量及 1m土体的总含盐量随治理时间的延长按照指数规律平稳地减少 ,盐分的表聚性逐渐减弱 ,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变小 ;同时 ,土壤盐分的主组成分由NaCl向Na2 SO4 转变 .土壤盐分的演变规律表明 :通过“浅密式”排盐系统 ,可在不到 5a的时间内 ,便在 97.5 %置信度的保证下 ,将开发区土壤的含盐量控制在 0 .2 %以下 ,基本上解除了土壤盐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万钧 龙怀玉 郭育文 黄明勇 杨永利 王斗天
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 ,天津滨海地区土壤剖面上盐分的运动具有周期性 ,而且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耐盐植物 .该文根据“临界深度”理论提出了用来指导该地区在园林绿化建设时治理盐土的“允许积盐”概念 ,其基本含义是如果积盐阶段并没有使植物根系活动层的盐分增加到马上危害植物的程度 ,即为随后的脱盐过程所消除 ,那么这种积盐是可以允许发生的 .相对应地 ,在确定排盐系统的埋深时 ,存在一个“允许深度” .天津开发区具有土壤基质软、潜水埋深浅、海水容易回浸等特殊水文地质条件 ,盐土的治理只能选择“允许深度”作为铺设排盐管的指导依据 ,并与开发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适应 ,建立了“浅密式”排盐系统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京磊 贾春林 张进红 管聪 杨燕 郭璇 王国良 高润 吴波
为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滨海盐碱地改良方面的作用及其饲用价值,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和家庭农场饲喂试验,研究了柳枝稷不同种植密度和年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及柳枝稷饲喂对鲁波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种植以前,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在种植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5%(P=0.09),盐分含量显著降低了59%(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会民 张韦 梁传辉 樊振中 谢刚 高勇 缴建华
利用9口滨海型盐碱地型池塘,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为主养鱼,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400、600、800尾/亩)下池塘能量生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密度组池塘水体光合作用效率差异显著,800尾/亩组显著高于400尾/亩组(P<0.05);在各输入能的转换效率中,光合能毛产转换效率和净产转换效率、鱼种能毛产转换效率和净产转换效率差异显著(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寒冰 马利静 秦俊
以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prostrata’)、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铺设、有机肥和粉碎秸秆3种土壤盐碱地改良方法中,有机肥的施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该措施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碳储量的增加;不同土壤处理的有机碳矿化规律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前期碳释放量大,后期释放量少,当埋入4cm厚的碎石隔离层,施入20kg/m2有机肥和2k...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缴建华 吴会民 谢刚 杨华 李彤
2007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开展了滨海型盐碱地封闭循环水养鱼池塘水质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氨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逐渐升高,在养殖后期达到了4mg/L左右;亚硝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在0.04~0.20mg/L之间波动变化;活性磷含量在养殖中期高于养殖前期和后期,最高值为0.55mg/L,最低值为0.10mg/L;pH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又升高,最高值为9.34,最低值为7.65。研究还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覆膜池塘的氨氮、亚硝态氮、活性磷含量和浮游植物种类及生物量都高于不覆膜池塘。
关键词:
盐碱地 封闭循环水池塘 覆膜池塘 水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刘振林 代波 杨晴 赵晴晴 杨俊明
‘滨海翠’是海滨地区中华柽柳天然变异单株选育得到。该品种速生、干性强,枝叶繁茂,叶色深绿,落叶期晚,不开花,观赏价值高;耐盐碱,耐干旱和水湿;易扦插繁殖,栽培造林技术简单,是滨海重盐碱地生态景观绿化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滨海翠 新品种 柽柳 耐盐 不开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康敏 杨秀清 潘文利 于雷
试验于1989年至1995年设置在辽宁渤海湾泥质海岸的轻、中、重盐碱土和苏打盐渍土4块试验地上。在盘锦市大洼县拦海防潮堤含盐量为10g/kg的重盐土上筛选柽柳为先锋树种,五年后土壤盐分下降到4g/kg左右。凌海市建业乡苏打盐渍土上沙枣可为抗碱耐涝先锋树种。在中盐碱地,群众杨、109柳与紫穗槐混交树高比纯林分别提高3%、10%;胸径提高12%、25%。轻盐碱地可栽种群众杨、绒毛白蜡、109柳、刺槐,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造林,土壤改良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程晓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紧缺,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盐碱地,认识到盐碱地的利用不仅可开垦为农业用地,也可以成为风景宜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尤其对滨海地区城市拓展具有重要价值。过往人们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对盐碱地改良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有效并低成本的进行盐碱地的景观建设,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在认识盐碱地特性的基础上,借鉴了盐碱地景观建设的优秀案例,思考与探讨了当前盐碱地利用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盐碱地改良的常用技术、手法与形式,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景观营造 排盐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凯 张秀梅 李向军 刘小京
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9.59g/L)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灌溉水量为180mm,咸水融化入渗完成后覆以地膜以防止返盐(T),以不灌溉同期覆膜的地块作为对照1(CK1),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地块作为对照2(CK2)。种植作物为棉花。结果表明,冬季咸水灌溉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春季咸水冰融水入渗后,T处理0~20cm土壤表层含盐量由灌水前的0.69%降低到0.39%,脱盐效率为43.5%,显著高于CK1和CK2;而CK1和CK2由于受冬季土壤冻融积盐和春季强烈蒸发影响,0~20cm土壤表层出现强烈的积盐,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从0.63%和0.58%增加到1.44%和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利 韩烈保 张清 苏德荣
对天津诺维信公司排放出的再生水进行化学评价,确定其水质为重盐碱水,试验中配成的混水水质介于中等水与盐碱水之间.用这两种水分别浇灌天津滨海盐碱绿地土壤,土壤中ESP、SAR、Cl-均比淡水灌溉土壤有显著提升;再生水浇灌的土壤已接近轻度碱化土,且有加深的趋势;混水灌溉土壤较好,但长期灌溉后,也有轻微碱化的趋势.不同植物对再生水浇灌后的反应不同,其中国槐、草坪草耐性较强,暂时不造成危害.用磷石膏修复再生水后,处理水的化学指标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再生水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需注意监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春江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了3.5%、3.9%和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C、D处理。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蒋秀娟
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从内陆到沿海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盐碱土的特殊性,导致该类土壤植被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差。再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仍在逐年加剧,已经严重制约着滨海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合理开发改良盐碱地,在盐碱地区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滨海盐碱地区生态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定性分析、案例总结等研究方法,在滨海盐碱地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以下探讨:1.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