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5)
2023(13320)
2022(11493)
2021(10497)
2020(8705)
2019(19791)
2018(19723)
2017(37898)
2016(20922)
2015(22996)
2014(22741)
2013(22675)
2012(20742)
2011(18619)
2010(18101)
2009(16120)
2008(15443)
2007(13155)
2006(11365)
2005(9542)
作者
(62511)
(52104)
(51550)
(48852)
(32868)
(25100)
(23187)
(20720)
(19752)
(18265)
(17735)
(17471)
(16452)
(16195)
(16077)
(15899)
(15888)
(15537)
(14907)
(14603)
(13289)
(12484)
(12359)
(11791)
(11644)
(11561)
(11465)
(11369)
(10568)
(10439)
学科
(79283)
经济(79193)
管理(61086)
(55892)
(46064)
企业(46064)
方法(38231)
数学(33289)
数学方法(32969)
(21875)
(21147)
(19604)
中国(19413)
环境(18605)
业经(17656)
地方(15639)
(15116)
贸易(15112)
农业(14793)
(14663)
(13867)
技术(13200)
(13194)
(12882)
财务(12823)
财务管理(12805)
(12531)
理论(12330)
企业财务(12144)
(11016)
机构
大学(293346)
学院(291735)
管理(118344)
(111022)
经济(108656)
理学(103982)
理学院(102831)
管理学(100997)
管理学院(100513)
研究(97729)
中国(69893)
科学(65950)
(61961)
(57049)
业大(52309)
(49865)
(47387)
研究所(46399)
农业(45368)
中心(43757)
(40415)
财经(39373)
北京(38446)
(37144)
师范(36644)
(35952)
(35875)
(32809)
经济学(32231)
经济管理(31111)
基金
项目(214541)
科学(166742)
基金(155651)
研究(148904)
(139201)
国家(138083)
科学基金(117172)
社会(92899)
社会科(88038)
社会科学(88012)
(84516)
基金项目(84454)
自然(79973)
自然科(78042)
自然科学(78017)
自然科学基金(76606)
(71950)
教育(66742)
资助(63021)
编号(59239)
重点(48096)
(45827)
(45518)
成果(45340)
(44805)
科研(42041)
计划(42034)
创新(41856)
课题(40117)
大学(38737)
期刊
(113717)
经济(113717)
研究(77991)
学报(56086)
(50561)
中国(49788)
科学(49034)
大学(40796)
管理(39600)
学学(38948)
农业(35028)
(33898)
教育(26717)
技术(22757)
(20546)
金融(20546)
业经(19946)
(18148)
经济研究(17969)
财经(17909)
科技(16580)
业大(15620)
(15176)
(15096)
问题(15087)
资源(14328)
图书(14324)
技术经济(13803)
理论(13726)
林业(13685)
共检索到400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寒冰  马利静  秦俊  
以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prostrata’)、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铺设、有机肥和粉碎秸秆3种土壤盐碱地改良方法中,有机肥的施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该措施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碳储量的增加;不同土壤处理的有机碳矿化规律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前期碳释放量大,后期释放量少,当埋入4cm厚的碎石隔离层,施入20kg/m2有机肥和2k...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利  韩烈保  张清  苏德荣  
对天津诺维信公司排放出的再生水进行化学评价,确定其水质为重盐碱水,试验中配成的混水水质介于中等水与盐碱水之间.用这两种水分别浇灌天津滨海盐碱绿地土壤,土壤中ESP、SAR、Cl-均比淡水灌溉土壤有显著提升;再生水浇灌的土壤已接近轻度碱化土,且有加深的趋势;混水灌溉土壤较好,但长期灌溉后,也有轻微碱化的趋势.不同植物对再生水浇灌后的反应不同,其中国槐、草坪草耐性较强,暂时不造成危害.用磷石膏修复再生水后,处理水的化学指标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再生水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需注意监测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康敏  杨秀清  潘文利  于雷  
试验于1989年至1995年设置在辽宁渤海湾泥质海岸的轻、中、重盐碱土和苏打盐渍土4块试验地上。在盘锦市大洼县拦海防潮堤含盐量为10g/kg的重盐土上筛选柽柳为先锋树种,五年后土壤盐分下降到4g/kg左右。凌海市建业乡苏打盐渍土上沙枣可为抗碱耐涝先锋树种。在中盐碱地,群众杨、109柳与紫穗槐混交树高比纯林分别提高3%、10%;胸径提高12%、25%。轻盐碱地可栽种群众杨、绒毛白蜡、109柳、刺槐,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程晓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紧缺,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盐碱地,认识到盐碱地的利用不仅可开垦为农业用地,也可以成为风景宜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尤其对滨海地区城市拓展具有重要价值。过往人们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对盐碱地改良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有效并低成本的进行盐碱地的景观建设,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在认识盐碱地特性的基础上,借鉴了盐碱地景观建设的优秀案例,思考与探讨了当前盐碱地利用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盐碱地改良的常用技术、手法与形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凯  张秀梅  李向军  刘小京  
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9.59g/L)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灌溉水量为180mm,咸水融化入渗完成后覆以地膜以防止返盐(T),以不灌溉同期覆膜的地块作为对照1(CK1),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地块作为对照2(CK2)。种植作物为棉花。结果表明,冬季咸水灌溉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春季咸水冰融水入渗后,T处理0~20cm土壤表层含盐量由灌水前的0.69%降低到0.39%,脱盐效率为43.5%,显著高于CK1和CK2;而CK1和CK2由于受冬季土壤冻融积盐和春季强烈蒸发影响,0~20cm土壤表层出现强烈的积盐,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从0.63%和0.58%增加到1.44%和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京磊  贾春林  张进红  管聪  杨燕  郭璇  王国良  高润  吴波  
为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在滨海盐碱地改良方面的作用及其饲用价值,本研究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了田间试验和家庭农场饲喂试验,研究了柳枝稷不同种植密度和年限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以及柳枝稷饲喂对鲁波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较于种植以前,1 m×1 m种植密度的柳枝稷,在种植4年后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5%(P=0.09),盐分含量显著降低了59%(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奔  黄贤金  陈志刚  吕晓  王佳丽  徐慧  张墨逸  
利用江苏省滨海盐碱区2个县级市4个行政村13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农户盐碱地改良技术选择意愿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农户特征、家庭特征、政策导向、社会环境4个方面分析农户选择盐碱地改良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丰、东台2市以秸秆还田为代表的化学生物改良技术普及率较高;家庭农业人口多,农业纯收入大的农户更加意愿进行盐碱地技术改良;非农就业情况影响农户盐碱地改良的行为决策;农业政策诸如补贴、农业保险、贷款因素等对改良技术选择的影响有限;东台、大丰2市影响农户盐碱改良技术的意愿的因素大体一致,部分因子在影响方向和显著程度上稍有不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春江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了3.5%、3.9%和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C、D处理。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蒋秀娟  
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从内陆到沿海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盐碱土的特殊性,导致该类土壤植被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差。再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仍在逐年加剧,已经严重制约着滨海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合理开发改良盐碱地,在盐碱地区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滨海盐碱地区生态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定性分析、案例总结等研究方法,在滨海盐碱地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以下探讨:1.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冬  桂丕  李化山  彭冲  张波  王丽  周桂英  裴福云  
【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了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出盐碱地经济、高效、生态的改良培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复合改良剂与台田浅地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的脱盐改土效果。【方法】本文以滨海重度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CK(对照,无任何改良措施)、A(暗管排盐工程)、G1(铁汉生态改良剂)、G2(禾康改良剂)、T(台田浅池水利排盐工程)、TG1(台田浅池+铁汉生态改良剂)、TG2(台田浅池+禾康改良剂) 6个处理下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盐碱指标、土壤养分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1)不同处理均降低土壤容重、土壤pH和盐分,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TG1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脱盐效应最显著,其pH和含盐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3. 38%、77. 85%,而其他处理的盐碱指标仍高于园林种植土建议值,综合改良措施(TG1、TG2)优于单纯的水利排盐工程措施(A、T)和施加化学改良剂(G1、G2);(2)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 89~18. 22 g/kg,TG1最高(22. 60 g/kg),其次是TG2、G1(> 15. 50 g/kg),约为对照的2. 5倍;虽然TG1、TG2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23. 70~38. 70 mg/kg,但土壤有效磷含量却显著降低,G1、G2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A、T处理则显著降低28. 26%、46. 09%;(3)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成活率显著高于G2、A,CK处理仅有柽柳存活,柽柳可作为滨海盐碱地综合生态原土改良先锋植物; T、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1、G2与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盐碱地土壤结构改善、脱盐改土、土壤培肥和植物生长的综合改良土壤的目的,复合改良剂与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TG1处理是盐碱地改良和园林生态植被构建的最优推荐选择,TG2次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潘洁  肖辉  程文娟  杨勇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山  朱逢海  黄松飞  管永华  王正辉  
为尽快改良、利用盐碱滩地,江苏省如东县于1986年开始在海涂滩地进行养淡水鱼改土的试验。1971年围滩,1986年检测的待垦盐碱滩地,土壤含盐量高达3.20‰,植被只有稀落的盐蒿、獐毛草等耐盐性强的植物。198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东阁  徐久升  王宇  展广军  魏晓敏  
采用盆栽与蒸渗仪对比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使植株叶水势、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主要影响表现在光合产物的减少,进而降低了水稻茎秆中淀粉的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加速了淀粉的水解,促进了贮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分蘖期遭受水分胁迫使胁迫期水稻分蘖数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明显减小。拔节孕穗期遭受水分胁迫在单阶段胁迫中减产幅度最大,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紧随其后,分蘖、拔节孕穗期连续中度胁迫减产幅度超过任一时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文竹   孙禧   邵旭升   热由索姆   王艮梅   张焕朝   项剑  
【目的】研究外源钙添加对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碱土过程中土壤CO_2排放和土壤碳库的影响,以期为滨海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与固碳潜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施用玉米秸秆生物炭+鸡粪(BM)以及水稻秸秆+鸡粪(SM)的基础上,以氢氧化钙和硅酸钙作为钙源,按照等钙量原则,分别设置了6种处理:不施用硅酸钙和氢氧化钙(CK)、施用12.4 g·kg~(-1)硅酸钙(Ca1)、施用24.8 g·kg~(-1)硅酸钙(Ca2)、施用7.9 g·kg~(-1)氢氧化钙(Ca3)、施用15.8 g·kg~(-1)氢氧化钙(Ca4)以及施用12.4 g·kg~(-1)硅酸钙+7.9 g·kg~(-1)氢氧化钙(Ca5),进行1个月的培养试验。【结果】培养期间外源钙的添加能显著降低CO_2累积排放;有机物料的施用会导致土壤有机碳(SOC)的损失,外源钙的添加不会显著影响SOC矿化但会导致土壤无机碳(SIC)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弥补SOC的损失,增加土壤的总碳量,实现土壤固碳的目的,适当增加氢氧化钙的添加量对固碳量有促进作用;外源钙添加导致的减排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吸收矿化产生的CO_2,并转化为碳酸钙的形式而固定。【结论】在改良盐碱土的过程中,有机物料配施硅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改良措施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海燕  李传荣  许景伟  郑莉  李春艳  王卫东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