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8)
- 2023(12786)
- 2022(11163)
- 2021(10754)
- 2020(9009)
- 2019(21242)
- 2018(21427)
- 2017(41416)
- 2016(22591)
- 2015(25656)
- 2014(25885)
- 2013(25422)
- 2012(23262)
- 2011(20729)
- 2010(20818)
- 2009(18663)
- 2008(17963)
- 2007(15670)
- 2006(13480)
- 2005(11551)
- 学科
- 济(87598)
- 经济(87513)
- 管理(62417)
- 业(58245)
- 企(48504)
- 企业(48504)
- 方法(42923)
- 数学(37717)
- 数学方法(36982)
- 农(23850)
- 中国(21226)
- 学(20429)
- 地方(19896)
- 财(19821)
- 业经(19313)
- 农业(15923)
- 理论(15886)
- 贸(15042)
- 贸易(15033)
- 易(14486)
- 和(14377)
- 制(14346)
- 环境(13572)
- 技术(13383)
- 务(12813)
- 财务(12723)
- 财务管理(12696)
- 企业财务(11879)
- 划(11834)
- 银(11360)
- 机构
- 大学(312108)
- 学院(311538)
- 管理(124711)
- 济(113774)
- 经济(110938)
- 理学(108449)
- 理学院(107175)
- 管理学(104840)
- 管理学院(104295)
- 研究(101680)
- 中国(75389)
- 科学(68100)
- 京(67964)
- 农(52705)
- 所(51825)
- 财(50794)
- 业大(50073)
- 研究所(47670)
- 中心(47068)
- 江(45897)
- 北京(42922)
- 范(42428)
- 师范(41977)
- 农业(41547)
- 财经(41049)
- 州(37966)
- 院(37618)
- 经(37287)
- 技术(35270)
- 师范大学(33870)
- 基金
- 项目(220011)
- 科学(170968)
- 研究(157567)
- 基金(157070)
- 家(137953)
- 国家(136831)
- 科学基金(117130)
- 社会(94937)
- 社会科(89768)
- 社会科学(89739)
- 省(86904)
- 基金项目(84118)
- 自然(79677)
- 自然科(77795)
- 自然科学(77777)
- 自然科学基金(76313)
- 划(74076)
- 教育(72846)
- 资助(65908)
- 编号(65783)
- 成果(52059)
- 重点(49364)
- 部(46943)
- 发(46386)
- 创(45329)
- 课题(45032)
- 科研(42489)
- 创新(42231)
- 计划(41226)
- 大学(40644)
- 期刊
- 济(124306)
- 经济(124306)
- 研究(86405)
- 中国(59302)
- 学报(52239)
- 科学(47632)
- 农(46784)
- 管理(45061)
- 大学(38692)
- 财(38420)
- 教育(36974)
- 学学(36199)
- 农业(32859)
- 技术(29795)
- 融(23119)
- 金融(23119)
- 业经(21237)
- 图书(19320)
- 经济研究(18803)
- 财经(18532)
- 业(17252)
- 资源(16758)
- 问题(16083)
- 科技(15837)
- 经(15712)
- 版(15221)
- 理论(15203)
- 技术经济(15149)
- 实践(14234)
- 践(14234)
共检索到448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耀杰 张峰 张国明 张化 徐品泓 王静爱
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配置的综合研究是土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滨海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其利用变化与优化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制定了滨海盐碱地盐化程度分级分类标准,提出了依据区域盐碱程度和耕层土壤全盐含量进行土地利用优化的对策和"台田-浅池"优化利用模式。黄骅1986年-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耕地增加14.31%,建设用地增长93.95﹪,未利用地减少23.07%。2006年,黄骅非盐碱耕地、轻度、中度、重度以上盐碱耕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4.67%、27.01%、12.55%和5.77%。盐碱地开垦是黄骅耕地增长的主要方式。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彤 何玲 张俊梅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国明 史培军 岳耀杰 张化 于长水
本文以环渤海区域河北省黄骅市中捷农场的盐碱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台田-浅池土地利用新模式,同时在台田底部设计了4种脱盐工程处理,通过分析2年各底部排盐措施的排盐效果,得出结论:不同底部排盐措施处理下,经过两年种植后的台田土壤表层、耕层以及1m土体的脱盐情况以底部弧形覆膜+埋设排盐暗管排盐措施最为明显,1m土体脱盐率达35.6%;底部苇把+棉花秆覆盖处理也有较好脱盐效果,脱盐率为25.6%;底部弧形覆膜+耕层地秸秆覆盖处理1m土体脱盐率为20.4%;这3种处理具有相同脱盐特征,均为表层>1m土体>耕作层;底部铺设苇板处理和对照处理土壤盐分未降反增,且增加情况为耕层>1m土体>表层。初步证明修建台田...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蒋秀娟
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土地资源,从内陆到沿海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盐碱土的特殊性,导致该类土壤植被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差。再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盐渍化仍在逐年加剧,已经严重制约着滨海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合理开发改良盐碱地,在盐碱地区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对于推动滨海盐碱地区生态可持续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定性分析、案例总结等研究方法,在滨海盐碱地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以下探讨:1.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吉方 董双林 文良印 张美昭 张兆琪
于1998年4~9月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为鲤、草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鲢、鳙设计了4种混养模式。经测定,淡水白鲳模式(FP)、草鱼模式(GC)和罗非鱼模式(TH)模式的光能利用率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GC和TH的光能利用率相对较高;总能量转化率以鲤模式(CC)和FP较高,TH最低;饲料能转化效率在FP最高,TH最低,而且各放养模式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下降;FP的N利用率很高,TH最低,N和P利用率在4种模式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各模式的产投比都随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C、TH的产投比在吃食性鱼类放养密度最大时有所下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寒冰 马利静 秦俊
以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prostrata’)、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铺设、有机肥和粉碎秸秆3种土壤盐碱地改良方法中,有机肥的施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该措施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碳储量的增加;不同土壤处理的有机碳矿化规律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前期碳释放量大,后期释放量少,当埋入4cm厚的碎石隔离层,施入20kg/m2有机肥和2k...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程晓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紧缺,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盐碱地,认识到盐碱地的利用不仅可开垦为农业用地,也可以成为风景宜人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尤其对滨海地区城市拓展具有重要价值。过往人们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对盐碱地改良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何有效并低成本的进行盐碱地的景观建设,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在认识盐碱地特性的基础上,借鉴了盐碱地景观建设的优秀案例,思考与探讨了当前盐碱地利用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盐碱地改良的常用技术、手法与形式,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景观营造 排盐设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凯 张秀梅 李向军 刘小京
冬季利用地下苦咸水(9.59g/L)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咸水结冰灌溉,灌溉水量为180mm,咸水融化入渗完成后覆以地膜以防止返盐(T),以不灌溉同期覆膜的地块作为对照1(CK1),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地块作为对照2(CK2)。种植作物为棉花。结果表明,冬季咸水灌溉结冰、春季咸水冰融化入渗后土壤各层次脱盐效果明显。春季咸水冰融水入渗后,T处理0~20cm土壤表层含盐量由灌水前的0.69%降低到0.39%,脱盐效率为43.5%,显著高于CK1和CK2;而CK1和CK2由于受冬季土壤冻融积盐和春季强烈蒸发影响,0~20cm土壤表层出现强烈的积盐,土壤平均含盐量分别从0.63%和0.58%增加到1.44%和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康敏 杨秀清 潘文利 于雷
试验于1989年至1995年设置在辽宁渤海湾泥质海岸的轻、中、重盐碱土和苏打盐渍土4块试验地上。在盘锦市大洼县拦海防潮堤含盐量为10g/kg的重盐土上筛选柽柳为先锋树种,五年后土壤盐分下降到4g/kg左右。凌海市建业乡苏打盐渍土上沙枣可为抗碱耐涝先锋树种。在中盐碱地,群众杨、109柳与紫穗槐混交树高比纯林分别提高3%、10%;胸径提高12%、25%。轻盐碱地可栽种群众杨、绒毛白蜡、109柳、刺槐,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造林,土壤改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春江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了3.5%、3.9%和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C、D处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缴建华 吴会民 谢刚 杨华 李彤
2007年在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淡水试验站开展了滨海型盐碱地封闭循环水养鱼池塘水质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氨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逐渐升高,在养殖后期达到了4mg/L左右;亚硝态氮的浓度随养殖的进行在0.04~0.20mg/L之间波动变化;活性磷含量在养殖中期高于养殖前期和后期,最高值为0.55mg/L,最低值为0.10mg/L;pH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先升高再下降最后又升高,最高值为9.34,最低值为7.65。研究还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覆膜池塘的氨氮、亚硝态氮、活性磷含量和浮游植物种类及生物量都高于不覆膜池塘。
关键词:
盐碱地 封闭循环水池塘 覆膜池塘 水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立艳 潘洁 肖辉 程文娟 杨勇
为了揭示不同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之间的盐分差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4种耐盐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各土层可溶性盐分和盐分离子的测定分析,研究了4种耐盐植物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和主要盐分离子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对表层土壤具有明显的脱盐效果,其中田菁对表层及0~80 cm土层的脱盐效果最好。10月份时耐盐植物处理表层土脱盐效果顺序为田菁>苏丹草>苜蓿>碱蓬;0~80 cm整体各处理的脱盐顺序为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HCO3-、Cl-和SO42-均在对照的0~10 cm土层中含量最高,耐盐植物根际土壤0~10,10~20 cm土层中Na+和Cl-含量要...
关键词:
土壤 耐盐植物 可溶性盐分 盐分离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会民 张韦 梁传辉 樊振中 谢刚 高勇 缴建华
利用9口滨海型盐碱地型池塘,以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为主养鱼,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400、600、800尾/亩)下池塘能量生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个密度组池塘水体光合作用效率差异显著,800尾/亩组显著高于400尾/亩组(P<0.05);在各输入能的转换效率中,光合能毛产转换效率和净产转换效率、鱼种能毛产转换效率和净产转换效率差异显著(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东阁 徐久升 王宇 展广军 魏晓敏
采用盆栽与蒸渗仪对比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使植株叶水势、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主要影响表现在光合产物的减少,进而降低了水稻茎秆中淀粉的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加速了淀粉的水解,促进了贮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分蘖期遭受水分胁迫使胁迫期水稻分蘖数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明显减小。拔节孕穗期遭受水分胁迫在单阶段胁迫中减产幅度最大,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紧随其后,分蘖、拔节孕穗期连续中度胁迫减产幅度超过任一时期。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水稻形态 生理 生化 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海燕 李传荣 许景伟 郑莉 李春艳 王卫东
对垦利县黄河口镇枣园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酶活性下降。脲酶与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0.943;脲酶与多酚氧化酶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为0.377;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多酚氧化酶与其他3种酶的相关性不大。土壤酶与土壤养分、pH值、土壤微生物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脲酶与土壤养分、pH值和固氮菌、真菌、细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44以上;多酚氧化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系数较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pH值、纤维素分解菌和真菌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在0.451以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