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8)
- 2023(6648)
- 2022(5962)
- 2021(5397)
- 2020(4863)
- 2019(11642)
- 2018(11493)
- 2017(22070)
- 2016(12410)
- 2015(14195)
- 2014(14525)
- 2013(14685)
- 2012(14039)
- 2011(12860)
- 2010(12973)
- 2009(12049)
- 2008(12284)
- 2007(11224)
- 2006(9635)
- 2005(8515)
- 学科
- 济(53614)
- 经济(53554)
- 业(32086)
- 管理(31901)
- 方法(26796)
- 企(25507)
- 企业(25507)
- 数学(23631)
- 数学方法(23392)
- 农(15054)
- 学(14079)
- 财(13377)
- 中国(12515)
- 地方(10801)
- 业经(10337)
- 农业(9972)
- 贸(9848)
- 贸易(9847)
- 制(9540)
- 易(9527)
- 务(8558)
- 财务(8526)
- 财务管理(8501)
- 和(8372)
- 理论(8097)
- 企业财务(8034)
- 环境(7510)
- 银(7397)
- 银行(7362)
- 融(7208)
- 机构
- 大学(187484)
- 学院(186136)
- 济(73205)
- 经济(71480)
- 管理(68533)
- 研究(66336)
- 理学(58893)
- 理学院(58181)
- 管理学(56976)
- 管理学院(56637)
- 中国(48946)
- 科学(44681)
- 农(41302)
- 京(40145)
- 所(36315)
- 业大(33484)
- 研究所(33373)
- 财(33084)
- 农业(33020)
- 中心(30223)
- 江(28789)
- 财经(26296)
- 北京(25302)
- 范(24549)
- 师范(24212)
- 经(23728)
- 院(23526)
- 州(22525)
- 经济学(22265)
- 省(21830)
- 基金
- 项目(124136)
- 科学(94743)
- 基金(87889)
- 研究(85210)
- 家(79433)
- 国家(78793)
- 科学基金(64742)
- 社会(51226)
- 省(49437)
- 社会科(48391)
- 社会科学(48369)
- 基金项目(47101)
- 自然(44090)
- 自然科(42972)
- 自然科学(42954)
- 划(42558)
- 自然科学基金(42162)
- 教育(39306)
- 资助(36757)
- 编号(34622)
- 重点(28874)
- 成果(28132)
- 部(27241)
- 发(27111)
- 计划(25537)
- 创(25153)
- 科研(24609)
- 课题(24268)
- 创新(23647)
- 科技(23180)
共检索到270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洪伟
采用层次分析法 ,于 2 0 0 2年对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各效益均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间隔带状采伐更新中 ,1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 ,其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最高 ,2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第二 ,而 3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方式 ,其经济效益最高。林下套种更新方式中 ,林带间伐后林下更新方式 ,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比直接在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高。对于只能进行林下套种更新的木麻黄基干林带 ,根据林带郁闭度作适当间伐调整 ,并选用适应于沿海沙地生长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树种在林下套种 ,可使其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义雄 郑达贤 方祖光 谢皎如 沙济琴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 3a的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 3 5 0 2 5t·hm- 2 ,其净初级生产力为 2 3 91 8t·hm- 2 a- 1 。其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1 0H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1 5H内。林带风速平均降低 2 4 3 % ,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1 1 % ,蒸发量平均降低 1 5 7% ,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 1 1 % ;降水量增加 46 1mm。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提高 1 5 % ,大麦千粒重增加 7% ,粗淀粉含量提高 4 8%。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
关键词:
木麻黄 生物量 生产力 生态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功富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林种间调控方法对海岸带多树种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清海 叶功富 林益明
采用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惠安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热值,揭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物质热值、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凋落物起始干物质热值为21.67kJ·g-1,经过3个月平缓下降后其值为21.40kJ·g-1,到第10个月干物质热值为20.48kJ·g-1,达到最低点,与起始值相差1.19kJ·g-1,随后干物质热值开始回升,第12个月的干物质热值为20.83kJ·g-1,年平均每月降低0.07kJ·g-1;去灰分热值与干物质热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开始的22.78kJ·g-1,到第9个月的最小值21.89kJ·g-1,与起始值相差0.89kJ·g-1,随后的回升速度...
关键词:
木麻黄 热值 凋落物 分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叶功富 徐俊森 林武星 陈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和惠安县赤湖林场 ,通过对海岸风口木麻黄基干林带典型调查、防风效能流动观测和更新改造技术系列研究 ,提出依据地貌类型、海风强弱、微地形、林木生长、林带结构特征和防风效能等相结合的基干林带类型分类系统 ,把当地林带分为 9种主要类型 ,并提出基干林带分类更新理论。由于基干林带分类理论研究的突破 ,带动了林带更新方式和造林技术的不断创新 ,有力地推动了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造林的顺利发展。在林带更新方式方面 ,按照不同类型林带研究结果 ,提出带内隔带、林冠下造林和疏伐套种更新方式等 ,以及应用时的更新带宽度、郁闭度和疏伐强度的控制等各项关键技术。根据树种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朱炜 林捷 林武星 付忠华
对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的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胸径、冠幅和树高 ,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显著的影响 ,而枝下高的影响很小。把得分值小于 0 440的一代木麻黄基干林带 (指生长后期的林带 )定义为低效防风林带 ,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另外 ,把防风效能的预测值 0 .61 3作为判断基干林带进入防护成熟初期和防护成熟末期的阈值。
关键词:
木麻黄 基干林带 防风效能 数量化理论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谭芳林 林武星 陈胜 李永林
从 2 0 0 0年 5月起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临海风口干旱沙地进行 3年试验研究 ,从 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择惠 1#、粤 70 1#、东 980 1#等 3个造林保存率达 6 1 9%~ 6 9 5 %的无性系 ,在此类特殊困难立地防护林植物材料选择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对风口沙地前沿高地和后沿低洼地 2种微地形条件木麻黄无性系造林效果的比较分析 ,后者造林保存率提高约 5 % ,且林木生长较快。 2种微地形条件林木根系生长状况 ,风口前沿高地林木根系分布深、数量多、结构密集、吸收根系网络发达 ,有助于逃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并揭示根系分布深度、数量、密集程度、网络结构与土壤含水率大体呈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水松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自 1 998年 5月以来 ,在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和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基干林带前沿风口干旱沙地 ,进行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配套技术研究。经 2年试验研究 ,在分析风口困难立地造林失败主要原因基础上 ,从木麻黄抗逆品系选择应用 ,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方式 ,采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浆、提早造林季节、选择大雨天冒雨造林、大苗深栽等抗旱造林配套技术以及旱季培土抚育保墒、浇水保苗和筑沙堤设风障防潮防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造林方法 ,在造林屡次失败的风口沙地木麻黄造林保存率提高到 80 %~ 90 %。在造林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海岸带风口困难立地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李志真 叶功富 林捷 高美玲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
木麻黄 连栽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酶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光玉 胡松 肖前辉 银勇平
以海南省216株木麻黄解析木数据为研究对象,计算了胸高形数、实验形数与相对高nh处的正形数(n=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等11种形数。采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3种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形数的变异程度。根据相对高处直径与胸径的相关关系,建立了3/10h直径预测模型,并对f_(3/10)、f′ _(3/10) 、f_(1.3)与f_∈的材积估算结果进行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析方法均显示3/10h处的形数变异性最小,即3/10h处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 芬1 2 姜清彬2 马英姿1 仲崇禄2 张 勇2 陈 羽2 陈 珍2
摘 要:对 7 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 ,在 25℃,5℃,0℃,-5℃和 -10℃温度下处理 24 h,重复 3 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 10 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 9 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 7 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 7 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 18402 > 18268> 18119 > 18267 > 18128 >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芬 姜清彬 马英姿 仲崇禄 张勇 陈羽 陈珍
对7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离体小枝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梯度低温处理,在25℃,5℃,0℃,-5℃和-10℃温度下处理24 h,重复3次,每个种源的每个处理采集10株苗的枝条,测定了渗透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9个耐寒指标。通过半致死温度评价了7个种源的耐寒能力,并通过耐寒指标的特征结合相关分析对耐寒指标进行筛选。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耐寒指标进一步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短枝木麻黄的半致死温度对7个种源进行排序,耐寒能力按种源号依次为18402>18268>18119>18267>18128>18015>18244。用逐步回归的方式建立短枝木麻黄的耐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清海 叶功富 林益明
应用GR-3500型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沿海中部惠安县崇武林场1989年造的海岸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热值和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现存生物量为152·60t·hm-2,净生产力为10·17t·hm-2a-1,凋落物的年归还量为14·17t·hm-2a-1。木麻黄各组分干质量热值为19·26~20·53kJ·g-1,平均为19·70kJ·g-1,灰分含量为1·20%~11·92%,平均5·23%。整个林分能量现存量为2986·92GJ·hm-2,各组分的分布为干(43·30%)>根(24·10%)>枝(13·60%)>皮(10%)>小枝(6·60%)>枯枝(1·60%)>果(0·80%)。能量的归还量...
关键词:
能量 木麻黄 人工林 退化沙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广才 张振文 时新宁 于卫平 马晖 伍光林
滴灌是一项新兴的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产值高的经济作物和经济林。将滴灌应用于沙地防护林,并对其节水、节能、省工及投资效益做了初步探讨。滴灌在多树种上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渠灌相比,滴灌可提高树高生长量11 54%,节水59 1%,节能40 5%,省工50 9%。
关键词:
滴灌 沙地防护林 节水灌溉 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功富 罗美娟 林金木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