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18)
2023(10020)
2022(9078)
2021(8719)
2020(7355)
2019(17094)
2018(17046)
2017(33366)
2016(18178)
2015(20502)
2014(20493)
2013(20357)
2012(18670)
2011(16734)
2010(16556)
2009(15085)
2008(14644)
2007(12592)
2006(11099)
2005(9394)
作者
(52733)
(43688)
(43389)
(41314)
(27908)
(21008)
(19698)
(17319)
(16493)
(15417)
(15143)
(14570)
(13936)
(13842)
(13426)
(13192)
(13185)
(13031)
(12552)
(12295)
(10912)
(10631)
(10466)
(9868)
(9731)
(9716)
(9706)
(9569)
(8715)
(8702)
学科
(71245)
经济(71164)
管理(51461)
(49039)
(40920)
企业(40920)
方法(34971)
数学(29341)
数学方法(29009)
(19137)
(17325)
(16850)
中国(16441)
业经(15863)
地方(14827)
农业(13108)
理论(13068)
(12195)
贸易(12190)
(11969)
(11820)
(11357)
环境(11344)
技术(11064)
(11053)
财务(10993)
财务管理(10976)
企业财务(10425)
(9952)
教育(9616)
机构
大学(260149)
学院(258440)
管理(107785)
(97284)
经济(95077)
理学(94307)
理学院(93263)
管理学(91692)
管理学院(91236)
研究(83647)
中国(60305)
(55359)
科学(54546)
(43457)
(41712)
(41053)
业大(40192)
研究所(38486)
中心(37413)
(35977)
财经(35890)
(35689)
师范(35337)
北京(34968)
(32595)
农业(32280)
(30680)
(29773)
师范大学(28859)
经济学(27659)
基金
项目(182989)
科学(143718)
研究(133023)
基金(132919)
(115919)
国家(114953)
科学基金(98962)
社会(82323)
社会科(77858)
社会科学(77839)
基金项目(72213)
(71102)
自然(66140)
自然科(64558)
自然科学(64547)
自然科学基金(63373)
教育(60474)
(60161)
资助(55201)
编号(54753)
成果(43478)
重点(40314)
(40181)
(38635)
(37706)
课题(36715)
科研(35086)
创新(35039)
教育部(34269)
大学(33938)
期刊
(103505)
经济(103505)
研究(71794)
中国(42340)
学报(41022)
科学(39157)
管理(36801)
(36429)
大学(30585)
(30418)
学学(28772)
教育(27103)
农业(25787)
技术(20746)
业经(17835)
(17720)
金融(17720)
财经(16207)
经济研究(15347)
图书(14362)
问题(13810)
(13655)
理论(13157)
科技(12955)
(12768)
资源(12425)
实践(12297)
(12297)
技术经济(11939)
(11459)
共检索到358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慧   何玥明   高彩霞   张梦真  
在以符号和审美为表征的后现代消费时代,游客需求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深层次、多元化的沉浸体验转变。我国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业态单一、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由此引发了新一轮旅游目的地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网络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借助Harvey的时空修复理论对秦皇岛滨海旅游空间的迭代更新和演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阿那亚以“资本-空间”动态交互方式完成传统滨海旅游地时空修复,一方面资本通过对景观的嵌入式改造,催化了地理空间的价值延伸与再生产,另一方面空间以生产要素的形式进入生产体系参与资本的循环;(2)纵观时空修复过程可知,阿那亚通过空间赋能、社群运营与身份认同等实践方式重塑了人居环境,使传统滨海目的地转化为具有符号、秩序以及情感等多维价值面向的旅居共同体,共筑多元化社群的精神文化家园。随着旅居时代的到来,流于表面的观光游览也不再能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内容创新、服务联结与属地文化营造才是传统滨海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关键。该研究旨在从时空修复与价值重塑的视角出发,对传统滨海旅游地发展转型展开探索性案例研究,为滨海旅游产品迭代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普  葛全胜  齐晓波  王凯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滨海旅游目的地优势之一,气候要素对旅游决策、旅游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这一典型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引力模型的、整合经济因素和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海岸线长度等非经济因素的旅游需求模型,着重分析气候因素对赴琼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数、降水对旅游需求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低于经济因素。夏季,温度对赴琼旅游需求有正向作用,影响仅次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负作用于旅游需求,其影响占到了第三的位置;冬季温度和日照时数对旅游需求影响不显著,可能和游客先验的"海南无冬季"印象有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岚  许志晖  丁登山  
本文利用1995~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资料,采用亲景度分析法,分析了台胞对大陆60个旅游城市选择的空间偏好的变化,等结果为台胞大陆旅游市场预测及营销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鹏  张威  钮闻哲  
旅游屏蔽现象已经成为非优势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竞争力塑造中的制约瓶颈。本文基于旅游屏蔽理论,通过概念理清、研究脉络梳理,从主、客、媒三个层面提出了信息流屏蔽、竞争力屏蔽和利益屏蔽的屏蔽盾模型,揭示了屏蔽现象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与脉络。竞争力屏蔽是目的地资源禀赋差异的外在表象,利益屏蔽是目的地治理中的利益博弈,信息流屏蔽是目的地营销中的信息失真。基于该模型,本文探究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符号、资源禀赋与形象定位和旅游线路设计对屏蔽现象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品牌个性突出、形象叠加、个性化市场定位、室内外旅游产品融合等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和重构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翟石艳  王铮  
文章基于实验经济学和计算机实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思想,以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为案例。首先设定研究目标,进而提出了实验的前提假设。采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网络服务技术,构建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实验平台,展开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进行大尺度旅游目的地选择时,被试者表现出不断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且与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型无关。(2)被试者经过一定实验学习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趋势。然而,有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决策失误。案例研究的成功进一步表明,实验人文地理学思想方法和研究手段对于典型人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晶晶  章锦河  周珺  熊杰  
文章回顾了感知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通过多维度感知距离的辨析,进一步明晰了感知距离的定义与内涵;总结了感知距离在行为研究中作为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及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感知距离的科学测量方法及其适用性;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还发现其存在理论研究体系不够完善,作用于行为的机制探索不够全面,动态的、细分情境因素的探索不够深入,对于不可视空间、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测量技术还相对缺乏,实践成果较少等方面的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完善研究的基本思路,包括进一步明确所研究的行为、提炼行为特征、确定研究尺度、阐明作用机制、提升与开发测量技术、积累丰富实践成果等。基于这一完善思路,提出了进一步探析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规律的研究方向,包括:综合考虑"时空压缩"带来的现实条件变化;从旅游行为特征出发,验证感知距离可能对旅游者行为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作用机制的探讨;细分尺度与情境,引入"距离范围"的概念,探索距离范围的界定标准,从而把握不同距离范围旅游者差异化的行为特征;最后,不断优化测量技术,进一步改善数据质量,从实践层面不断丰富案例地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章尚正  阿拉斯泰尔.莫里森  严澄  
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迫切需要把市场营销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大旅游目的地之间营销模式及13个营销要点的对比分析,通过对美国DMO营销趋势的考察,提出中国旅游营销必须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8个领域:营销专业化,加大营销投入,加强网络营销,调整营销战略,注重游客市场调查,提高目的地服务质量,改进培训与教育,建立专业营销机构与加强跨地区协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曲颖  周曦  
"记忆"效应和"说服"效应是口号设计的两大核心诉求,但当前研究多基于其中某单一视角来确立口号指导原则。为探究这一做法的科学性,本文以国内海滨旅游目的地口号为素材,关注八条重要口号特点,探究这些特点(整体上和品牌熟悉调节下)在"记忆"效应(口号识别)和"说服"效应(目的地访问意愿)上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使用修饰性词语"和"包含目的地名称"兼具记忆和说服的双驱动功效;但"品牌熟悉"显著调节了诸多口号特点的作用效度以及这两个变量的双驱动功效。研究得到的重要启示包括:当前学界对口号的单一效应研究范式及相关口号特点效应的认识存在缺陷;熟悉和不熟悉品牌的口号在实现设计的双驱动功效上形成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莹雪  
本文依据PSR框架模型,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划分了生态安全度等级。以珠海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珠海市20062015年间的生态安全度A均大于1,属于很安全的等级;生态安全度略有波动,总体上生态安全度呈上升趋势。珠海市20062015年间资源环境压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资源环境质量呈现好转趋势、人文响应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莹雪#副教授  郑海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认为:在对旅游地的生态影响、旅游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进行专门和系统的评价较少,尤其对滨海旅游地较少涉及。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滨海旅游地生态系统特征,阐述了生态安全条件下滨海旅游的内涵,并按照旅游地生态安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响应三方面选择指标构建了滨海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琼达  赵宏杰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春晓  于海波  屠金歌  李辉  
认识引导旅游者的决策过程,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核心问题。然而,现有的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大多是静态横切面研究,并未深入挖掘整个决策过程中游客偏好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选取单身青年游客作为调查对象,基于选择域理论对其决策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并首次增加了旅行后的访谈设计,最终获得了31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决策纵向访谈样本。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比较性分析,提炼出了未来激活域、后期拒绝域以及即兴域三个新的选择域,构建了三阶段合计11个选择域的旅游目的地决策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进一步的语义网络分析,揭示了影响游客决策因素的动态变化特点:从多元核心到单一因素主导的聚拢过程(多元—时间—交通),从抽象层次向具体细节过渡的具象过程,以及从正向吸引性因素到情境限制性因素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服务改进和营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