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4)
2023(13780)
2022(12133)
2021(11291)
2020(9247)
2019(21091)
2018(20891)
2017(39933)
2016(21720)
2015(24069)
2014(23466)
2013(23104)
2012(20910)
2011(18791)
2010(18533)
2009(16937)
2008(15917)
2007(13488)
2006(11706)
2005(9806)
作者
(61211)
(50840)
(50449)
(48065)
(32395)
(24429)
(22874)
(20037)
(19424)
(17912)
(17578)
(17054)
(15919)
(15777)
(15768)
(15388)
(15249)
(15082)
(14638)
(14546)
(12587)
(12204)
(12090)
(11646)
(11475)
(11204)
(11187)
(11175)
(10125)
(10087)
学科
(85317)
经济(85227)
管理(59320)
(54020)
(44161)
企业(44161)
方法(38233)
数学(33324)
数学方法(32957)
中国(23672)
(22562)
地方(21583)
(19468)
(19313)
业经(18614)
农业(15286)
环境(15162)
(14596)
贸易(14587)
(14036)
理论(13857)
(13336)
(12825)
技术(12600)
(12084)
财务(12020)
财务管理(12003)
(11806)
企业财务(11328)
(10583)
机构
学院(297211)
大学(296087)
管理(118644)
(112583)
经济(109967)
理学(103881)
理学院(102630)
管理学(100707)
管理学院(100198)
研究(98967)
中国(70286)
科学(65152)
(62952)
(49424)
(49074)
(46494)
(46053)
业大(45722)
研究所(45401)
中心(44612)
(41654)
师范(41241)
财经(40661)
北京(38409)
(37139)
(36954)
农业(36579)
(34846)
师范大学(33546)
经济学(33158)
基金
项目(216010)
科学(170743)
基金(156804)
研究(155875)
(137125)
国家(136056)
科学基金(117837)
社会(97929)
社会科(92773)
社会科学(92749)
(85746)
基金项目(85213)
自然(78592)
自然科(76724)
自然科学(76709)
自然科学基金(75277)
(71873)
教育(70654)
编号(63798)
资助(62923)
成果(49371)
重点(48572)
(46309)
(46238)
(44673)
课题(43666)
创新(41654)
科研(41296)
国家社会(39620)
大学(39411)
期刊
(120379)
经济(120379)
研究(83835)
中国(50491)
学报(47695)
科学(44547)
(41109)
管理(40663)
(35165)
大学(35026)
学学(33111)
教育(31632)
农业(29187)
技术(24277)
业经(21248)
(20793)
金融(20793)
经济研究(19222)
财经(18323)
问题(16719)
资源(16461)
图书(15920)
(15548)
科技(15012)
(14736)
理论(14288)
现代(13823)
商业(13341)
实践(13326)
(13326)
共检索到414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波   何寿奎  
城市江河的溢价是社会经济对自然生态价值判断在城市社会场的价格表现,通过江河溢价的计量分析,有利于明晰滨水空间复兴和高质量发展关键的经济因素。研究以重庆中心区为例,采用2018—2021年的住宅价格面板数据,通过特征价格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生态绅士化视角探讨城市江河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空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江河已成为影响住宅价格的重要因素,即使滨水资源丰富的重庆,“不稀罕”滨江住宅现象已经改变;江河的溢价在时空的梯度差异,体现了滨水空间从生产生活功能向生态文化内涵的升级,凸显了文化和生态的价值;优质的滨水资源带来的住宅“中高档化”,具有一定分化效应,但梯度差异不大。研究最后从滨水空间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空间秩序提出了规划建议,符合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原则及和谐发展的理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立  陈朴  
信息不对称时,地方政府债务期限结构和利率溢价之间会出现不同于金融理论推导的反向关系,即债务利率溢价上升,发行人倾向于发行更短期限的债务。同时,这种反向关系会受到地方政府区域经济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如土地价格、政策等经济风险因素或不确定因素会改变债务期限与利率溢价之间的反向关系敏感度。本文利用31个省份10年(2009~2018年)政府债券或其融资平台债券发行期限和利率溢价数据实证检验了本文的假说,并提出建立健全中央财政监督机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融资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鸿飞  
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是城市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表现载体,其滨水独特性和地域色彩文化正是构成城市景观印象的主要部分。文章以兰州市河谷滨水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在依托黄河地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地域实体基础色彩进行全方位调研分析,总结出适合兰州市地域特色的基调色彩,并结合区域内不同功能主体特色,构建具有文化内涵的滨河景观空间分区色彩体系,提出山水城市滨水生态空间营建与色脉传承发展的优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琳   朱璇  
“一带一路”为西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定量评估和考察物流效率并剖析其影响因素对推动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SBM-DEA模型测度了西部地区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物流效率,而后构建了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物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西部13个物流枢纽节点城市的物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对外开放度能够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从空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来看,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城镇化不仅会降低本地的物流效率,还会抑制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同样,政府干预也会降低周边地区的物流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和完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加强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梦思  付晨  祝遵凌  
南勐河是穿越双江县城的主要河流。结合场地特性、周边用地、交通、文化以及自然植被情况,对南勐河滨河空间进行规划,从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完善功能需求。以"民族的项链城市的脉搏"为理念,以"双江特色现代滨河风光带、城市生态双廊道"为目标,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分别对各景观元素进行规划,构建"点-线-点"循环结构、"两带五段"的景观格局。重点将"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塑造富有双江特色的滨水景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树强  孟娣  
文章以京津冀及周边3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全局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该区域的空气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该区域的中南部城市为环境污染集聚区,两者验证了产业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纳入空间溢出效应的必要性。据此,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标量化产业转型水平,进而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综合测度了产业转型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该区域城市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顶点的左侧,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亟待协调;产业转型具有明显的环境改善正效应,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环境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加快推进该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协调环境和经济关系的政策重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凡  伍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滨水地区的繁荣、衰败以及复兴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物质空间环境脉络变迁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以政策引导与多方合作、文化事件介入、工业地块转型及城市资本再分配等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黄浦江滨江更新的"西岸模式",并对城市开发公司作为更新推手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后工业时代城市滨水区发展的困境及对未来的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祝根  李晓蕾  黄蕊  唐健  
城市潜在蓄水空间开发策略是在国内城市空间与内涝特点的现实条件下对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联系性思考。以城市排水、城市内涝和空间利用的现实问题为基础,提出小规模、分散式和重点化的开发原则和相应的开发程序,提出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现状相结合的排、蓄、用设计策略,为相关城市提升蓄水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有针对性地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焦新颖  李伟  陶卓霖  喻忠磊  宋金平  张文新  
本文应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5、2009、2013年3期分区县、分行业产值数据,采用结合GIS的偏离份额模型,分析北京市2004-2008年、2008-2012年和2004-2012年3个时段中心城与新城间产业空间演化情况,并预测2012-2020年产业空间演化趋势。研究发现:1北京工业向新城扩散明显,尤其是向顺义、通州、亦庄和房山,呈弧形向东向南扩展;2商业、生产性服务业虽出现向城市发展新区新城转移趋势,但在中心城区集聚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在市域内呈圈层式分布,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呈轴向扩展;3房地产业扩散明显,朝阳、通州、大兴发展突出,总体呈环状扩展;3公共服务业向新城扩展显著,但高质量的教育、卫生、文化资源仍集聚于中心城区。从总体上看,北京产业空间演化以工业外溢为主,房地产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也有显著扩散,但生产性服务业和商业扩散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之利  苏彤  葛佳敏  王霞  
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当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着手。森林具有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森林碳汇将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碳汇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碳汇发展很难实现区域上的完全分割,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便成为探讨中国碳汇发展的必然前提。本文基于森林碳汇核算公式推导出碳汇空间效应模型,根据1990—2015年全球1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国间的森林碳汇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国森林碳汇的发展往往无法独善其身。非政府组织活跃度能够促进本国森林碳汇的发展,但具有负向的外溢效应;森林面积的增长虽然对本国碳储量密度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对邻国具有较大的正向溢出效应;薪柴的使用会对环境有正向反馈作用,并对其他国家也能带来正向影响,表明森林可进行适量但不过度的砍伐。鉴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森林碳汇发展造成了间接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制定具体的碳汇发展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其他国家带来的间接影响,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他国家制定共同应对策略,协调促进森林碳汇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俞兴祥  
从视觉环境角度分析了广州滨江路沿线建筑高度和间距及公共滨水步行空间的尺度,从而为滨水建筑高度和间距及步行空间的控制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洋  陈宇琳  张元龄  谢佳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出行比例持续下滑。本文在文献、访谈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哥本哈根半个世纪以来机动化挑战下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积极制定自行车交通政策、坚持城市TOD紧凑开发与有机更新、限制小汽车交通发展、完善自行车系统自身建设和养护、开展自行车交通评估与反馈,重视自行车形象提升与特色宣传6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当前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复兴之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如林  卢新宇  孙鹏  孙伟  
城市滨水区更新与复兴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热点。本文以杭州市江河交汇区城市设计为例探索城市滨水区的更新设计。规划以"文化休闲、现代活力、生态和谐"为设计理念,着力打造多功能滨水公共空间以及宜居的滨水住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毅  吴颖  周正祥  
本文在分析轨道PPP项目溢价回收的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公共交通项目溢价测算的思路与方法,选用资产价值分析方法,建立PPP项目溢价还原函数测算模型,对长沙地铁2号线的部分站点及其周边地块进行溢价测算实证研究,提出了基于城市轨道PPP项目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改进空间和溢价回收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