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
2023(21)
2022(12)
2021(10)
2020(11)
2019(10)
2018(17)
2017(12)
2016(8)
2015(12)
2014(15)
2013(18)
2012(13)
2011(14)
2010(24)
2009(24)
2008(9)
2007(7)
2006(9)
2005(11)
作者
(43)
(39)
(37)
(33)
(20)
(18)
(17)
(16)
(14)
(13)
(12)
(12)
(12)
(10)
(10)
(10)
(9)
(9)
(9)
(9)
(9)
(8)
(8)
(8)
(8)
(8)
(8)
(8)
(8)
(8)
学科
(74)
经济(73)
地方(58)
管理(52)
(39)
(30)
企业(30)
(27)
技术(23)
环境(23)
农业(22)
地方经济(22)
(22)
(21)
中国(20)
技术管理(18)
(17)
业经(16)
(15)
资源(15)
财政(14)
(13)
农业经济(13)
(12)
城市(11)
制度(10)
(10)
环境规划(10)
生态(10)
开发(9)
机构
学院(175)
大学(143)
(88)
研究(62)
管理(62)
(58)
经济(55)
(53)
(52)
理学(51)
理学院(51)
管理学(49)
管理学院(49)
(48)
中国(46)
(43)
科学(40)
(40)
(39)
中心(36)
业大(34)
(30)
(30)
(30)
(28)
农业(27)
师范(27)
(27)
北京(25)
研究所(25)
基金
项目(110)
科学(91)
研究(82)
基金(65)
国家(57)
(57)
(56)
社会(50)
科学基金(50)
社会科(49)
社会科学(49)
(40)
基金项目(38)
(35)
自然(35)
课题(34)
教育(32)
自然科(32)
自然科学(32)
编号(30)
自然科学基金(30)
(28)
发展(28)
(28)
(26)
(25)
(25)
科研(24)
(24)
规划(23)
期刊
(117)
经济(117)
中国(87)
研究(58)
(35)
(32)
金融(32)
(31)
学报(30)
科学(23)
农业(22)
大学(19)
学学(19)
教育(19)
业经(18)
(18)
管理(18)
财政(18)
城市(16)
(15)
(15)
生态(15)
资源(15)
(14)
农村(13)
(13)
林业(13)
技术(12)
(12)
浙江(12)
共检索到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云江  
山东省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在滨州境内绵延94公里,是全国唯一流经市中心的地级城市。滨州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个走在前”的总要求,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推动各方资金、资源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加速流动,赋能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康洁  于法稳  
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而共同富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为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依托企业、产业园等主体以技术要素联动提高效率,多措并举加快绿色金融撬动,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促进资源优配驱动,实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等。最后,从组织、资金、人才、技术和法制五个层面构建了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调推进的保障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瑞  董锋  安泰龙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黄河流域9个省份2013年、2015年及2017年绿色发展水平,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阻碍绿色发展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较小;各准则层的绿色发展水平也在逐渐提升。(2)各准则层阻碍绿色发展前三的因素一直是产业绿色化、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层影响绿色发展前五的因素是科学技术支出占GDP比重、工业高加工度化系数、第三产业比重、单位国土面积林业投资完成强度和工业污染治理支出占GDP比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瑞  董锋  安泰龙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法测度黄河流域9个省份2013年、2015年及2017年绿色发展水平,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阻碍绿色发展的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9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较小;各准则层的绿色发展水平也在逐渐提升。(2)各准则层阻碍绿色发展前三的因素一直是产业绿色化、经济发展质量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层影响绿色发展前五的因素是科学技术支出占GDP比重、工业高加工度化系数、第三产业比重、单位国土面积林业投资完成强度和工业污染治理支出占GDP比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琦  
面对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人们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渐尝试进行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之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磊  黄秉杰  
文章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两个主要城市东营市和滨州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集成的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量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划分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两市2005—2009年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别计算了两市各子系统与其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联度。结果发现,不仅两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影响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也不同。经济发展是拉动东营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而社会发展是推动滨州市可持续发展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金杰   周山  
本文梳理了滨州市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财政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参考滨州市县和城乡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预算、决算资料,分析了滨州市县财政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审计视角下优化财政供给质量、推动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期助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秀芳  
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黄金期,促进洲内中心城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但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还是略显动力不足。文章以滨州市为例,分析黄河三角洲开发给新农村带来的环境变化,结合经典的SWOT环境分析工具,对影响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透析,梳理得出黄河三角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优势农产品等;同时也面临单品贡献率低、投入不够和扶持不足等劣势,以及受价格波动和白色污染的威胁。文章提出协同战略、整合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等六条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发挥党员服务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霞   张杰飞   李洁   修长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导向,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情况尤其值得重视。基于黄河流域沿线5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法和泰尔指数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和时空演进分析,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及三大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游和下游区域的绝对差异趋于缩小态势,上游略有扩大,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游差异是区域内差异的主要根源。(4)样本期内主要障碍因素基本未发生变化,但障碍因素排序及障碍度波动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霞   张杰飞   李洁   修长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导向,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情况尤其值得重视。基于黄河流域沿线54个地级市数据,运用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法和泰尔指数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进行测算和时空演进分析,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障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显示:(1)黄河流域及三大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下游>上游>中游”的空间分布格局。(2)中游和下游区域的绝对差异趋于缩小态势,上游略有扩大,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3)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游差异是区域内差异的主要根源。(4)样本期内主要障碍因素基本未发生变化,但障碍因素排序及障碍度波动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琦  钱勇生  曾俊伟  广晓平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战略提出的绿色交通建设,构建多样化的绿色城市交通体系,是解决我国河谷型城市一系列交通问题的根本之策。文章根据河谷型城市交通现状特征,从经济、社会和自然方面解析绿色交通系统各内涵要素,选取西部地区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值,构建绿色交通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兰州市2011—2017年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绿色交通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不高,其发展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速。根据评价结果,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和河谷型城市特征,为河谷型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提高河谷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并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城市交通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红  钟秉林  李奇  韦小满  
2003年起开展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针对高校生均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莲  许杰  
本文就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3 年改革与解困的目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尽快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的建议与对策。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辽阳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取得的成果,查找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论证辽阳市建立社会保障复式预算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汉英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被称为中华母亲河。在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流域自西向东跨越我国三大地形阶梯,并分属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经济地带,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黄河流域既包括上游的三江源、祁连山等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