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2)
- 2023(7497)
- 2022(6231)
- 2021(5544)
- 2020(4690)
- 2019(10532)
- 2018(9919)
- 2017(18477)
- 2016(10168)
- 2015(10847)
- 2014(10180)
- 2013(9884)
- 2012(9149)
- 2011(8275)
- 2010(8237)
- 2009(7359)
- 2008(7383)
- 2007(6363)
- 2006(5622)
- 2005(4663)
- 学科
- 济(39175)
- 经济(39130)
- 管理(25766)
- 业(25397)
- 企(19334)
- 企业(19334)
- 方法(17460)
- 数学(15538)
- 数学方法(15351)
- 学(11962)
- 农(11261)
- 贸(9165)
- 贸易(9165)
- 财(9041)
- 中国(8921)
- 易(8819)
- 业经(8728)
- 农业(7897)
- 环境(6915)
- 地方(6883)
- 技术(6423)
- 制(5835)
- 关系(5701)
- 务(5528)
- 财务(5524)
- 财务管理(5516)
- 产业(5443)
- 划(5418)
- 融(5324)
- 金融(5322)
- 机构
- 大学(149683)
- 学院(147887)
- 济(56710)
- 经济(55755)
- 研究(55298)
- 管理(52607)
- 理学(47104)
- 理学院(46432)
- 管理学(45325)
- 管理学院(45077)
- 科学(40039)
- 农(39444)
- 中国(38198)
- 农业(31853)
- 业大(31457)
- 京(31282)
- 所(30398)
- 研究所(28761)
- 中心(23663)
- 财(23137)
- 农业大学(21483)
- 江(21410)
- 院(19978)
- 财经(19665)
- 范(18990)
- 北京(18842)
- 师范(18579)
- 室(18212)
- 经(18113)
- 科学院(18018)
- 基金
- 项目(112165)
- 科学(86611)
- 基金(82497)
- 家(77719)
- 国家(77131)
- 研究(70272)
- 科学基金(63443)
- 社会(45381)
- 自然(44819)
- 基金项目(44417)
- 自然科(43819)
- 自然科学(43795)
- 省(43702)
- 社会科(43090)
- 社会科学(43078)
- 自然科学基金(43040)
- 划(38425)
- 资助(32783)
- 教育(31740)
- 重点(26432)
- 计划(24954)
- 编号(24910)
- 发(23933)
- 部(23759)
- 创(23588)
- 科研(22851)
- 科技(22738)
- 创新(22229)
- 业(21016)
- 国家社会(19718)
共检索到199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丹 王冬梅 任远 周思思
河流中漂浮物的存在对水质以及船只的航行造成了严重威胁,而滨岸带植物对河流漂浮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拦截过滤作用。通过对漓江桂林-阳朔段沿线调查,筛选出漓江岸滩上拦截漂浮物较多的3种典型植被,选择典型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对样地内植被形态参数及所拦截漂浮物进行研究,探讨3种植被对漂浮物的拦截效果,并定量分析影响漂浮物拦截效果的因素,对揭示漓江滨岸带非点源污染调控、提高水资源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结果表明:1)拦截的4类漂浮物中枯草类最多(85.32%),枯枝类其次(11.44%),塑料类第3(2.33%),其他类最少(0.91%)。2)3种植被拦截漂浮物能力表现为水杨梅>一叶萩>枫杨。3)柔韧...
关键词:
漓江 植被 漂浮物 拦截效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涛 陈传胜 肖波 申小波
植被过滤带可显著减少农田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是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最佳管理措施,而数学模型是设计植被过滤带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浑水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1 m、2 m、3 m)和不同坡度(3.3%、6.7%、10%)的草本植被过滤带对径流和泥沙的拦截效果,并对VFSMOD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植被过滤带拦截效果中坡度和宽度二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VFSMOD模型对径流和泥沙浓度的模拟偏差在8%和12%以内,Nash-Sutcliffe-Effi ciency系数分别为0.85和0.93,表明该模型可对植被过滤带拦截径流和泥沙的效果进行较好的模拟;同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凯 邓潇 周航 龙坚 李欣阳 董霞 刘文辉 侯红波 彭佩钦 廖柏寒
为拦截灌溉水Cd,设计实施了水平潜流与表面流两种工艺组合的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在水稻生育期净化处理灌溉水,结合田间水稻种植小区试验,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逐月采集水样,同时多次采集水稻和土壤样品,监测分析样品Cd含量,探讨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中Cd的净化效率及对米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年监测,人工湿地系统进水Cd浓度范围为0.034~0.644μg/L,平均浓度为0.232μg/L,经过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Cd浓度范围为0.001~0.189μg/L,平均浓度为0.059μg/L。一级、二级和三级人工湿地系统对灌溉水中Cd的去除率分别为50.21%、14.06%和7.81%,人工湿地系统总去除率达72.06%;与未净化灌溉水相比,经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处理后灌溉的水稻糙米Cd含量下降了10.50%~24.51%。研究表明,植物塘人工湿地系统能有效拦截去除灌溉水中的Cd,减少该途径对稻田土壤Cd输入通量,并降低糙米中Cd累积量。本结果可为典型稻田重金属污染灌溉水的净化及湿地植物的选择、减少稻田重金属输入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星 文仕知 陈永华 郝君 刘凯 吴子剑
为建立锰污染土壤渗漏液和径流收集处理系统,在湘潭锰矿废弃地开展了植物筛选试验。5个月植物生长的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草成活率低,花叶芦竹、菖蒲生长量下降,而再力花、苎麻、紫叶美人蕉、芦苇、香蒲、夹竹桃、梭鱼草、水葱和德国鸢尾长势良好,其地上部分锰的含量多高于1 000 mg/kg,锌、铜、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锰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大于1,可作为锰污染土壤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的备选植物。菖蒲的锰、锌、铜、镉和花叶芦竹的锌、铜、镉含量地上组织与根部的比值小于1,说明其转移和利用重金属的能力弱,重金属元素在根部积累而导致植物中毒。苎麻单株地上部分锰的吸收量高达217.8 mg,其次是再力花,紫叶美人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锋 杜露 柳俊 王玉竹 陈永华
【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作为大多数植物的共生真菌,对植物富集重金属和提高植物耐受性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数和侵染率对不同矿渣处理模式的土壤相关指标、植物生长指标、根系形态、土壤重金属流失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变化,揭示AMF对4种处理模式生态拦截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栾树为主要供试植物,设计4个处理组:CK(100%矿渣)、K0(90%矿渣+5%蘑菇渣+5%CaCO3)、S(栾树)、CP(栾树+夹竹桃+香根草),通过模拟矿山玻璃装置系统进行实验。【结果】1)4种矿渣处理模式的AMF土壤孢子密度CP>S>K0>CK,4种矿渣处理模式的土壤孔隙度、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与孢子数变化趋势一致。脲酶、磷酸酶随着改良剂的增加和植物的种植而增加,与孢子数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总体呈现出CK>K0>CP>S组的规律,且差异性显著,与4个处理组AMF孢子数呈现负相关。2)S组与CP组株高、生物量差异明显,S组AMF与植物生物量显著相关,复合种植后,AMF与植物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相关与地下生物量极显著相关,植物根系形态提升明显。3)Pb流失量呈现出CK>K0>S>CP的规律,与AMF孢子数负相关,添加改良剂后,土壤Pb流失量大幅度降低。栽种栾树后,土壤流失量逐渐趋于稳定,Zn流失量呈现出K0>CK>S>CP的规律,添加改良剂后,孢子数增加,Zn流失量高于空白组,种植栾树,AMF提升明显,Zn流失量显著减少,稳定性增加。【结论】AMF对土壤的酸碱度具有调节作用,同时AMF对植物的生长与发育存在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植物复合种植根系更复杂,更能促进AMF的生长和传播以及增加植物之间的养分和水分共享,还能够渗透入土壤深层影响Pb和Zn元素的迁移和转化。植物Zn、Pb含量主要集中在根系部分,AMF与流入植物的Zn、Pb金属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茎叶上。地下部分AMF对Zn元素的影响显著,在栾树生长阶段AMF作用主要体现在是提高Zn的迁移与转化,以及将其转运至地上茎叶部分,但该作用对于Pb元素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珊珊 赵清贺 曹梓豪 张祎帆
景观渗透性指数反映景观保持水土的能力,可为景观功能评价提供新途径。本研究以北江干流河岸植被缓冲带为例,在阐述景观渗透性指数计算原理的基础上,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植被数据源,以30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地形数据源,结合USLE模型,对景观渗透性指数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分析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景观渗透性指数分析在研究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渗透性值与侵蚀模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区景观渗透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1995—2015年,整体呈增加趋势,而韶关、南雄和清远等地景观渗透性值较高并呈波动性变化;林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渗透性指数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景观渗透性指数在北江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应用及其水土保持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柴然 冯娟 陈碧鹃 夏斌 孙雪梅 王晓晓 陈聚法 崔正国 曲克明
为了解山东省青岛市崂山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6~2017年的春、夏、秋3个季节在该海域设置15个监测站位进行调查,并同步监测海区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2门31属69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绝对优势门类,共25属60种,甲藻门(Pyrrophyta)有6属9种。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变化范围为(732.10~1142.19)×10~4 cell/m~3,平均为937.15×10~4 cell/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变化明显,2016年最高峰出现在秋季;2017年最高峰出现在夏季;空间分布上,春、夏2个季节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较好,表明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稳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变化不大,2016和2017年相似性高达70%左右,但夏、秋季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季节变化较大,相似性仅为40%左右,这主要与环境因子变化有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平均值与化学需氧量(COD)的相关系数最高,最高值为0.536,其次与之相关的双因子组为pH与COD、COD与无机氮(DIN)、溶解氧(DO)与COD。因此,崂山近岸海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关键限制因子为COD、pH、DIN和DO。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崂山近岸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沛生 刘正文 韩博平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影响湖泊内源负荷的主要因子之一。大型水生植物在抑制沉积物再悬浮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浮叶植物生长区内外的沉积物再悬浮速率、沉积物总氮含量和水中总氮浓度,探讨太湖湖滨带浮叶植物菱(Trapa quadrispinosaRoxb)对沉积物中氮素再悬浮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菱对沉积物的再悬浮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研究期间,菱生长区内的平均沉积物再悬浮速率为218.46g dw m-2d-1,生长区外为658.13 g dw m-2d-1。随着沉积物的再悬浮,在生长区内平均每天每平方米有719.63mg N(每年每平方米262.66 g)被带入...
关键词:
太湖 氮再悬浮 浮叶植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廷林 戴栋超 王震 解岳 钟建红
阐述了漂浮栽培植物修复系统的技术原理、特点与系统组成,研究了在该系统中种植美人蕉和旱伞草2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这些植物对城市河湖水体中氮、磷等的净化效果。尝试了将漂浮栽培植物与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结合起来,并研究了植物与生物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美人蕉和风车草在漂浮植物修复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漂浮栽培植物与软性填料的组合系统对水中CODMn的去除率达46%以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沐婵 张艳军 钱荣青 李泉清 李晓亮
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当前星云湖沿岸池塘水生生态系统内较为典型的主要漂浮植物,为了探讨其对星云湖入湖河水氮磷等养分的净化效应,以期对星云湖的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微区试验与大区定点(池塘区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和大薸2种漂浮植物对星云湖入湖河水的养分含量具有较好的吸收净化效果,而且净化效果表现出了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水葫芦的冬前(10~11月采样)全株干重、N吸收量、P吸收量分别为2.60 kg/m2、55.10 g/m2、17.65 g/m2,但经历冬季后(...
关键词:
漂浮植物 星云湖 入湖河水 净化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红兵 杨知建 肖润林 张树楠 刘锋 向佐湘 单武雄
通过沟渠中种植观赏植物梭鱼草,研究了不同时间沟渠中梭鱼草段与无植物段拦截净化氮磷的效果以及梭鱼草自身氮磷含量、生物量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梭鱼草段与无植物段都会净化沟渠水中的氮磷含量,全氮、全磷含量的降低(3.37%-3.33%)一般要高于硝态氮、铵态氮的变化(-3.66%-7.14%),梭鱼草段拦截氮磷的能力(6.82%-33.33%)明显高于无植物段的自然净化(-3.66%-6.67%);降雨后,沟渠水中全氮、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铵态氮含量变化则不稳定,全磷含量在雨后第2d含量达到最高,然后趋于平稳;梭鱼草氮磷含量以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在10月份达到最高值,可确定此时为其最佳...
关键词:
梭鱼草 沟渠 拦截 氮磷 收割时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中 贺超英 吴舒辞
机动目标的拦截问题可以用"追逃游戏"模型描述,考虑追击者的惯性、控制量有限等动力学特征时,拦截位置和控制量的确定是非常困难的.针对平面机动目标的拦截问题,以机器人拦截足球为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拦截算法——改进的"预测-规划-执行"法,通过预测机动目标的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地确定粗略拦截位置的试探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机器人的控制速度和精确拦截位置,控制机器人朝拦截位置运动.最后,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并应用于机器人足球比赛,仿真计算表明,算法可以准确有效地拦截运动目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少香 于克锋 霍元子 张建恒 吴海龙 吴青 崔建军 张林慧 何培民
测定了江苏滨海县海域漂浮浒苔(Ulva prolifera)的光合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光合速率)和组织含碳量,并分析了浒苔暴发海区水体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浓度及pH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浒苔漂到滨海海域时藻体状态良好,藻体Fv/Fm达到0.67,Yield为0.57,总光合速率为66.99μmol(C)·g-1(FW)·h-1,叶绿素a和b的含量分别为0.91 mg·g-1和0.65mg·g-1,Rubisco活性达到11.39μmol(CO2)·g-1(FW)·min-1;2)覆盖区域不同位点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成 吴永波 余昱莹 李文霞
为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氮素的截留效率,以太湖流域平缓坡地上人工林河岸缓冲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河岸缓冲带宽度(5, 15, 30, 40 m),不同植物类型(‘南林95’杨Populus×euramericana ‘Nanlin 95’林、中山杉Taxodium hybrid ‘Zhongshanshan’林、南林杨95-中山杉混交林)对不同深度径流水及土壤中氮素的截留效果。结果表明:15 m宽的河岸缓冲带即能很好地截留各形态氮素, 40 m缓冲带对径流水中硝态氮、铵态氮、总氮的截留率分别达68.8%, 68.7%和66.0%;同一宽度条件下,缓冲带对40 cm深径流水中铵态氮、总氮的截留率较高,分别达71.4%和69.1%,对20 cm深径流水中硝态氮截留率较高,达70.6%;森林土壤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主要在中层土壤,对总氮截留主要在表层土壤;杨树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截留率较高(P<0.05),达77.4%和66.3%;杨树-中山杉混交林缓冲带对总氮的截留率较高(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伟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王超 吕娅维 李宏光
采用5叶1心期烟苗,每株接蚜9头,繁殖烟蚜,按蜂蚜比1∶50接入成蜂,研究了封闭式和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以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采用封闭式接蜂的方法僵蚜数量较高,达428.20头/株,与采用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233.97头/株)有显著差异。采用封闭式接蜂方法繁殖烟蚜茧蜂,研究了蜂蚜比1∶50和1∶100在不同接蜂时机(株蚜量150、250、350、450和550头/株)条件下,结果表明,接蜂时机与接蜂量是影响僵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2者对繁蜂效果的影响均显著。在蜂蚜比为1∶50、株蚜量为350头/株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累计僵蚜量可达627.47头/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