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2)
2023(6242)
2022(5572)
2021(4994)
2020(4497)
2019(10625)
2018(10498)
2017(21148)
2016(11673)
2015(13311)
2014(13562)
2013(13743)
2012(12886)
2011(11633)
2010(11743)
2009(11134)
2008(11430)
2007(10471)
2006(9075)
2005(8246)
作者
(34494)
(29078)
(28803)
(28052)
(18217)
(14009)
(13382)
(11306)
(10691)
(10418)
(9963)
(9670)
(9353)
(9267)
(9171)
(9139)
(9077)
(8637)
(8311)
(8283)
(7264)
(7197)
(7124)
(6661)
(6613)
(6597)
(6587)
(6342)
(5897)
(5862)
学科
(49296)
经济(49253)
管理(32202)
(31263)
(24692)
企业(24692)
方法(24400)
数学(22019)
数学方法(21844)
(21789)
税收(20332)
(20165)
(16499)
(13808)
中国(11561)
地方(10793)
(10165)
贸易(10163)
(9848)
(9789)
业经(9110)
(9055)
农业(8995)
(8678)
财务(8663)
财务管理(8641)
(8200)
企业财务(8119)
(7157)
银行(7131)
机构
大学(170197)
学院(169447)
(70656)
经济(69160)
管理(64513)
研究(56101)
理学(55518)
理学院(54922)
管理学(54044)
管理学院(53722)
中国(43223)
(37967)
(35320)
科学(35124)
(30734)
(29528)
财经(28865)
(26614)
研究所(26467)
中心(26295)
业大(26119)
(26001)
农业(24444)
北京(22349)
经济学(22071)
财经大学(21149)
(20817)
(20668)
师范(20459)
经济学院(20216)
基金
项目(108834)
科学(84313)
研究(78703)
基金(78233)
(68213)
国家(67701)
科学基金(57078)
社会(49206)
社会科(46702)
社会科学(46683)
(42732)
基金项目(41528)
自然(36536)
(36115)
教育(35696)
自然科(35658)
自然科学(35646)
自然科学基金(35023)
编号(32938)
资助(32572)
成果(27503)
重点(24634)
(24268)
(23679)
(22665)
课题(22036)
科研(21340)
创新(21330)
(20682)
教育部(20524)
期刊
(74845)
经济(74845)
研究(52905)
中国(30730)
(29966)
学报(27799)
(27394)
科学(23365)
管理(20510)
大学(19891)
学学(18812)
农业(18165)
(16103)
(15556)
教育(14360)
技术(14001)
(13845)
金融(13845)
税务(13794)
财经(13460)
经济研究(12530)
业经(11784)
(11423)
问题(10501)
(10197)
(9056)
技术经济(8890)
(8402)
理论(8399)
统计(8268)
共检索到25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孟咸华  乔苏平  王涵彦  
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由于国际税收协定对缔约国双方的居民纳税人提供了许多方面的利益,所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春  张昕  
近年来,滥用税收条约或协定(以下统称为税收协定)的现象,给国际税收领域带来了一连串复杂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国家税务当局的极大关注,并促使它们积极做出努力来寻求解决这类难题的方法。随着我国对外签订税收协定数目的不断增多,及时了解国际税收领域的这一新动向,对指导我们的反避税活动,实属必要。为此,本文拟就国外滥用国际税收协定的状况和许多国家的现行对策做一简要的分析。一、协定滥用现象的由来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在不同程度上允许资本自由进出其国境的政策。这一相对自由使得在国外投资成为可能,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申银军  闫许梅  
一、基本案情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A公司")是T国A集团于2006年8月25日在中国香港地区注册成立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3月,A集团、国内Y矿集团、YS煤炭拟分别按40%、41%、19%的投资比例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YSW煤矿。2006年8月,合资三方签订《合资建设YSW煤矿框架协议》,确定A集团按40%的比例补偿YS煤炭7 407.41万元的前期投资。2006年9月27日,A集团通过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京萍  
所得税制的国际化表现为世界各国所得税制的相互影响与趋同以及国际税收规则在国内所得税制中的应用。相比较而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国际化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国际税收的角度讨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国际化问题,从居民纳税人、国际双重征税的免除、来源地的界定以及国际避税的防范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侠  
税收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个人所得税既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又与国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是各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由于我国在个人所得税领域的税前扣除项目采取的是完全不考虑纳税人的自然状况、家庭负担的扣除方式等,导致了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违背,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对之,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靳东升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又进行了重新修改。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也越来越多。1993年全国个人所得税额仅8.75亿元,2004年已超过1500亿元,成为税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税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个人所得税也暴露出许多与现阶段发展不相适应的税收公平问题。本文提出了实现公平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假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凤梅  陈红燕  
文章以个人所得的不同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税收筹划的意义、必要性以及筹划的客观条件,引出税收筹划的内涵,再结合个人所得的具体形式加以例证,得出个人所得的具体筹划路径,为纳税个体提供一些税收帮助,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张雅璇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分项收入的分析与研究,是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的重要考量,也是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由分类计征方式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方式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2000-2012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性所得税收收入、经营性所得税收收入、财产性所得税收收入的基本数据和增长状况,分别测算、分析了这三大分项收入的占比结构、税收负担等关键维度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在下一步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分类计征方式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方式转变的改革框架下,应将工资性所得税收收入与经营性所得税收收入所包含的现有税目纳入综合计税的范畴;对财产性所得税收收入所包含的税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默如  
本文首先阐释了美国税制中个人所得税"指数化"的起源与现状;其次,分类解析了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要素随物价变动而"指数化"调整的具体规范,包括税基、税率、税额、优惠等方面;最后,对定期、定额、定率等的税收指数化调整程序与范围的经验与不足作出评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富强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宏观税收负担相当低 ,远远低于人均国民收入高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人均国民收入与我国处于同一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但微观税收负担又是相当的高 ,甚至高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后一状况 ,反映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来源于低收入的工薪阶层 ,而且在税收征管上存在着不少的漏洞。而前一状况 ,则说明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着较为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有助于将个人所得税的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的税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杰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争论焦点。课税单位的选择将对税收公平、婚姻中性、劳动供给等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主要理由与现实障碍,对课税单位与课征模式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并从现实国情出发,设计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杰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还是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争论焦点。课税单位的选择将对税收公平、婚姻中性、劳动供给等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主要理由与现实障碍,对课税单位与课征模式的对应关系进行考察,并从现实国情出发,设计相关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