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7)
2023(3466)
2022(2772)
2021(3052)
2020(2296)
2019(5695)
2018(6082)
2017(9209)
2016(6325)
2015(7046)
2014(7454)
2013(6249)
2012(5697)
2011(5228)
2010(5656)
2009(4910)
2008(4868)
2007(4247)
2006(4077)
2005(3932)
作者
(13479)
(11059)
(11044)
(11029)
(7048)
(5316)
(5301)
(4533)
(4177)
(4096)
(3849)
(3700)
(3652)
(3622)
(3618)
(3534)
(3439)
(3303)
(3252)
(3252)
(3173)
(2755)
(2699)
(2669)
(2621)
(2574)
(2559)
(2377)
(2349)
(2267)
学科
教育(19183)
(12340)
经济(12307)
中国(11534)
管理(9637)
教学(7361)
理论(7293)
(7211)
(6618)
(5832)
企业(5832)
(5192)
(4713)
(4600)
体制(4561)
(4093)
(4059)
(4046)
(3942)
税收(3915)
(3886)
发展(3833)
学法(3762)
教学法(3762)
(3711)
研究(3683)
改革(3623)
(3362)
银行(3362)
思想(3353)
机构
大学(73635)
学院(68607)
研究(30529)
教育(27600)
(21036)
(20873)
师范(20798)
经济(20241)
管理(18437)
(18091)
中国(17506)
师范大学(17378)
科学(15728)
(14982)
理学(14779)
理学院(14492)
管理学(14098)
管理学院(13923)
(13609)
研究所(13245)
职业(13216)
(12974)
北京(12972)
中心(12211)
技术(12029)
(11045)
教育学(10656)
(9757)
职业技术(9031)
财经(8955)
基金
研究(37818)
项目(37670)
科学(30886)
教育(26835)
基金(22577)
社会(20479)
成果(19391)
编号(19003)
社会科(18952)
社会科学(18949)
(18444)
国家(18085)
课题(17194)
(15770)
(15651)
(15036)
科学基金(14527)
规划(12083)
(11240)
项目编号(11216)
(11182)
研究成果(10520)
(10520)
基金项目(10357)
重点(10179)
(10080)
(10030)
阶段(10010)
教育部(9937)
年度(9439)
期刊
教育(49232)
研究(37361)
中国(29898)
(27735)
经济(27735)
职业(12258)
(10690)
技术(10614)
技术教育(8043)
职业技术(8043)
职业技术教育(8043)
管理(7367)
大学(6887)
(6850)
金融(6850)
学报(6790)
(6703)
科学(6441)
高等(6181)
(5745)
论坛(5745)
高等教育(5363)
成人(5176)
成人教育(5176)
(4857)
财经(4786)
学学(4329)
经济研究(4277)
(4223)
农业(4156)
共检索到131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明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该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什么为起点,步骤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大众型高校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取向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适应社会需求上,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如何改革?在社会需求中个人需求应占据何种位置,如何考虑个人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分别展开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2009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意向,引发了学术界内外的热烈讨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该如何应对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以什么为起点,步骤有哪些?面对日益严峻的生存困境,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大多数的大众型高校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取向才能摆脱困境,求得发展?在适应社会需求上,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应如何改革?在社会需求中个人需求应占据何种位置,如何考虑个人需求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分别展开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江隆基同志是我国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功勋卓著的教育领导者和教育实践家。他终生精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把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由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拐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深刻把握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统筹好"四个一流"建设,开拓我国本科教育新思路,用新理念、新措施、新标准、新机制、新技术、新保障、新文化引领并带动中国高等教育新发展;必须走向理论指导发展的新阶段,组建高等教育智库联盟,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服务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纪宝成  
邓小平同志不久前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深刻地总结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教训,就我国当前改革与发展、就我们实践当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战略思想和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些重要谈话,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条件下在中国实践当中的新的发展,是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今后发展的道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地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必将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2 0世纪下半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常面对的主题。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社会 (制度 )变革是改革的主导因素 ;改革过程往往是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大学 ;改革的内容以体制改革尤为引人注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丽娜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对教育信息的多种需求,探讨了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对教育信息需求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在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屈伯川诞辰100周年之际,缅怀、学习、研究、宣传屈伯川博士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屈伯川博士是大连理工大学开基创业一代的杰出代表,他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为后人传颂的历史贡献。学习宣传屈伯川博士"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抓好重点大学的建设,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影响","重视以德为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级建设者","依靠第一流的教师办第一流大学","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富有远见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对我们今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二阶段(1985-1993):改革调整期1985年颁布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四阶段(1999至今):质量关注期1999年初《高等教育法》生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始实施,6月《素质教育决定》公布后,高等教育改革全速驶上快车道,进入超常规模发展阶段,其代表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比1998年猛增了47.4%,并在1999至2004年间保持了年均26.1%的增幅,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年增幅。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是1998年的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2%,全口径在校生数为25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