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1)
- 2023(14490)
- 2022(12556)
- 2021(11641)
- 2020(9621)
- 2019(21982)
- 2018(21965)
- 2017(41977)
- 2016(22641)
- 2015(25542)
- 2014(25902)
- 2013(25742)
- 2012(24086)
- 2011(21925)
- 2010(22152)
- 2009(20378)
- 2008(19726)
- 2007(17361)
- 2006(15688)
- 2005(14184)
- 学科
- 济(112041)
- 经济(111942)
- 管理(61242)
- 业(57655)
- 企(47055)
- 企业(47055)
- 方法(41822)
- 数学(34495)
- 数学方法(34158)
- 中国(29680)
- 地方(29105)
- 农(26215)
- 业经(24479)
- 学(23011)
- 财(19945)
- 农业(18176)
- 理论(17393)
- 地方经济(16805)
- 和(16745)
- 制(16689)
- 贸(16570)
- 贸易(16556)
- 环境(16119)
- 易(15884)
- 融(15411)
- 金融(15409)
- 银(15293)
- 银行(15254)
- 发(14771)
- 行(14767)
- 机构
- 大学(330094)
- 学院(329612)
- 济(136516)
- 经济(133526)
- 管理(127828)
- 研究(117708)
- 理学(109241)
- 理学院(107929)
- 管理学(106207)
- 管理学院(105608)
- 中国(87015)
- 科学(72185)
- 京(72097)
- 财(60140)
- 所(59811)
- 研究所(54211)
- 中心(51604)
- 农(51138)
- 江(49150)
- 财经(47632)
- 范(47076)
- 北京(46712)
- 师范(46665)
- 业大(46503)
- 经(43078)
- 院(42455)
- 经济学(40725)
- 州(40332)
- 农业(39566)
- 师范大学(37843)
- 基金
- 项目(217595)
- 科学(170586)
- 研究(161839)
- 基金(155723)
- 家(134874)
- 国家(133673)
- 科学基金(114138)
- 社会(101750)
- 社会科(96348)
- 社会科学(96324)
- 省(85374)
- 基金项目(82886)
- 教育(73331)
- 自然(72498)
- 划(71426)
- 自然科(70716)
- 自然科学(70704)
- 自然科学基金(69410)
- 编号(66434)
- 资助(64251)
- 成果(54629)
- 发(50927)
- 重点(48647)
- 部(47363)
- 课题(46456)
- 创(44492)
- 创新(41415)
- 国家社会(41122)
- 发展(41022)
- 教育部(40623)
- 期刊
- 济(163011)
- 经济(163011)
- 研究(104165)
- 中国(66023)
- 学报(49610)
- 管理(48917)
- 科学(47528)
- 农(47302)
- 财(43066)
- 教育(39900)
- 大学(37578)
- 学学(35074)
- 农业(33170)
- 融(29614)
- 金融(29614)
- 技术(29379)
- 业经(26145)
- 经济研究(25974)
- 财经(23478)
- 问题(20763)
- 经(20164)
- 图书(18848)
- 技术经济(17251)
- 业(16948)
- 理论(15959)
- 科技(15617)
- 现代(15385)
- 商业(15312)
- 资源(14820)
- 世界(14645)
共检索到50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培培 许淑杰
清兵入关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满族在短短三十年间,用铁蹄征服了广阔的土地,建立起稳固的政权。这样的力量,令人震惊。满族的崛起不仅在于强有力的军事,更为重要的是其前期经济的发展和积累。满族经济的发展为其军事力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滕瑶、滕绍箴所著《满族游牧经济》 (经济管理出版社)一书就这问题展开了探讨,对满族游牧经济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游牧经济 历史与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文德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经济生活,就经济类型看,古今数百个民族和族体,大致可划分为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其中,游牧民族和半游牧民族占居很大的比重。在我国北方、西北、西南、东北周边万里的广大地区,历史上曾居住过狄、戎、匈奴(包括其支系铁弗、屠各、卢水胡)、东胡、乌桓、鲜卑(包括其支系拓跋、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段氏、柔然、契丹、奚)、氏、羌、丁零(高车、敕勒、坚昆)、乌孙、月氏、突厥(沙陀、突骑施)、回鹘、吐蕃、女真、蒙古等许多从事游牧、半游牧的民族。目前,居住在上述地区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藏、土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建革
本文以民国时期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对蒙古草原地区的调查资料为基础 ,从人与草原环境的关系出发 ,通过分析游牧民冬、夏营地的分区和畜群周期性的移动规律 ,对蒙民传统的游牧业经济及游牧社会做出了初步的分析。本文一个重要的发现是 :传统游牧形态是一个多层次的游牧圈结构 ,其目的是为了在基本的草原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实现最大化的草原利用。在避免局部过牧化的同时 ,达到生产的最大化。“打圈子”的游牧业要求与一定的草原地域进行社会整合 ,蒙族社会也经历了一个从聚落游牧到小规模游牧的发展过程。到清代和近代 ,游牧社会在旗———佐领为基础的地域社会上 ,实现其游牧圈与地缘社会的整合。
关键词:
蒙古族 游牧业 草原生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巍 王录仓 王生荣 李得发
协调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进少数民族游牧民人口聚居区的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藏区游牧民定居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是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牧民生活质量、结束牧民游牧历史、减轻政府管理成本、推进牧区走向小康的重要途径。论文在回溯合作市游牧牧民定居基础上,选择经济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区位条件14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合作市41个行政村(3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管辖的2个村民小组)的综合实力进行测算,按照实力大小将全部村庄划分为四级。对比发现,其中城郊村庄实力明显优于周边乡镇,牧区优于半农半牧区;游牧民定居点选择往往选择发展实力和条件较好的村庄;根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韩茂莉
游牧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经济生活方式 ,包括以逐水草而居为基本特征的游牧方式 ,以及依各有分地为原则确定的游牧空间。数千年内草原民族依照这两项基准在草原上建立了生活秩序与空间秩序 ,并以此为基础推动草原社会政治、经济乃至于军事的发展。
关键词:
历史时期 草原民族 游牧方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明
满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大量特色的风俗文化,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满族文化。满族的民俗习惯,带给人们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源自于由满族所统治的封建王朝清朝。由赵佐贤、张佳生编著,白山出版社出版的《满族文化资源与开发》一书全面描绘了满族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婚嫁习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学、音乐文化、舞蹈文化、游艺文化、祭祀文化以及旅游文化方面,并针对这些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深度的探讨。笔者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伦理思想研究》(16B2X083)以及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化翻译视域下吉林省满族文化旅游外宣英译研究》(JJKH20211393SK)的研究结合该书对满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以及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齐红深
满族是满州族的简称,在历史文献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称满族,并相沿成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正式规定,称满州族为满族。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史料表明,满族及其先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是居住偏远而又同中原最早发生联系的一个伟大的民族。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也是满族文化、教育的摇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霞
乡村旅游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类型,学术界对此研究尚少,特别是对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区如何发展这种新兴旅游的探讨更是十分罕见。本文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探讨了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及其优势,并为这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生态资源丰富 经济欠发达 乡村旅游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世新
本文借鉴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文化理论,正确认识青海藏区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搞好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国外经济文化理论 青海藏区 社会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娟娟 高新才
在草地生态严重退化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启动了游牧人口定居工程,因地制宜地运行相宜的定居机制是保证工程效应发挥的关键之一。本文提出甘南游牧人口定居的机制应当是由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动力、运行、稳定和效益等四大机制共同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猛强 吴明海
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文治"措施强化其统治,为满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优待并重用满、蒙、汉等民族的知识分子。他加强文化建设,下令完善老满文,使之更便于使用;大力推行教育,规定满洲贵族子弟入学年龄,强制其入学读书,以使其"忠君亲上",提高素质;开科取士,培养官吏;制定"国语骑射"教育政策,以保护本民族文化。他建章立制,教化百姓,严禁赌博,劝导戒烟、戒酒,禁止乱伦婚。他遵守传统,信奉萨满教,以开放的胸怀接纳藏传佛教,同时严厉打击邪教,惩处不法僧侣及巫觋,使新生不久的满洲共同体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信仰。
关键词:
皇太极 教育思想 教化社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立中 盖志毅
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牧区 经济与生态 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孟凡东 王伟
在分析畜牧生态经济内涵及我国畜牧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在思想上重视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对畜牧生态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技术体系建设,完善畜牧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培育生态畜产品市场,鼓励龙头企业走国际化之路。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牧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哲
《干旱·游牧·草原》一书是中国和日本两国学者共同研究的成果。在这本书中,一方面能看到国外学者对中国草原畜牧业的看法、评价和研究方法,另方面能看到一些过去研究不够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熊和平
人在课程中所遭受的不同境遇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想的变迁。自西方近代以来,"圈养"式课程与"游牧"式课程企图用不同的方式关照人的命运,都难以真正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传记"式课程为我们理解课程及其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迪:课程即人生传记过程,课程就在生活中。课程只有回归生活本身,才能促成"人"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