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5)
2023(8994)
2022(7341)
2021(6502)
2020(5411)
2019(11681)
2018(11860)
2017(21441)
2016(11932)
2015(13343)
2014(13604)
2013(12933)
2012(11779)
2011(10604)
2010(10697)
2009(10135)
2008(9882)
2007(9216)
2006(8116)
2005(7561)
作者
(36167)
(30243)
(29983)
(28698)
(18970)
(14248)
(13648)
(11548)
(11285)
(10800)
(10443)
(10059)
(9891)
(9694)
(9597)
(9269)
(9124)
(8946)
(8842)
(8516)
(7658)
(7568)
(7337)
(6849)
(6834)
(6736)
(6656)
(6554)
(6176)
(6125)
学科
管理(44248)
(41979)
经济(41900)
(38096)
(33009)
企业(33009)
方法(15189)
(14392)
技术(14354)
(14104)
数学(12686)
(12474)
数学方法(12455)
中国(12435)
(11439)
业经(10985)
环境(10777)
(10591)
(8929)
银行(8895)
(8702)
(8539)
金融(8532)
(8522)
(8513)
财务(8459)
财务管理(8439)
体制(8259)
技术管理(8228)
理论(8175)
机构
学院(172153)
大学(170942)
(67283)
经济(65653)
管理(63053)
研究(59394)
理学(53472)
理学院(52917)
管理学(51924)
管理学院(51611)
中国(44227)
科学(36569)
(36227)
(34072)
(31290)
(30312)
(28014)
研究所(27288)
中心(27222)
业大(27151)
财经(25933)
农业(24595)
(23360)
北京(22398)
(22018)
技术(22002)
(21519)
(21093)
师范(20771)
经济学(20572)
基金
项目(116070)
科学(90961)
研究(84988)
基金(82870)
(73083)
国家(72494)
科学基金(61763)
社会(53863)
社会科(51083)
社会科学(51069)
(47564)
基金项目(43165)
教育(39397)
自然(39119)
(39066)
自然科(38196)
自然科学(38184)
自然科学基金(37471)
编号(33742)
资助(33195)
成果(28109)
(26865)
重点(26640)
(25431)
(25367)
(25064)
课题(24969)
创新(24042)
国家社会(22671)
科研(21867)
期刊
(78420)
经济(78420)
研究(49998)
中国(41475)
学报(30262)
(29548)
(28454)
科学(26425)
管理(25858)
大学(23139)
学学(22034)
教育(21993)
农业(19839)
技术(18841)
(15488)
金融(15488)
财经(13301)
业经(12542)
经济研究(11951)
(11459)
科技(10340)
(10092)
问题(9617)
(9417)
技术经济(9222)
业大(8396)
(8217)
论坛(8217)
职业(8023)
财会(7440)
共检索到265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磊  吴丽芳  何飞飞  杨春梅  余蓉培  单芹丽  阮继伟  汪国鲜  屈云慧  
【目的】研究满天星染色体鉴定方法,在对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鉴定的基础上探讨满天星多倍体育种的可行性。【方法】以满天星品种‘云星75’组培苗的根尖和茎尖为试验材料,利用压片法比较不同材料、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满天星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对4个满天星主栽品种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还以二倍体品种‘千万星’为材料进行了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采用对二氯苯对组培苗茎尖预处理4 h是满天星最适合的染色体制片方法,‘云星75’、‘繁星’、‘日出’为四倍体(4n=68),‘千万星’为二倍体(2n=34);用0.05%的秋水仙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毅科  杜胜利  王鸣  
以黄瓜卷须为材料,对黄瓜染色体制片中的一些主要参数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黄瓜染色体制片的系统操作规程。研究发现,黄瓜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与植株倍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黄瓜倍性鉴定的间接指标,其中单倍体染色中心直径平均为5 1μm,双单倍体为13 3μm,单倍体异染色质数目平均5 0,双单倍体为11 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文娟  郭小菲  姜立娜  蔡祖国  赵一鹏  
以菜用大黄根尖为材料,探讨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溶液、解离时间对菜用大黄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2个菜用大黄品种RAMB和RO进行了核型分析,以期为菜用大黄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上午8:00取材,用冰水混合物预处理24 h,然后在60℃条件下用1 mol/L HCl解离15 min,最后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3~5 min,此时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RAMB和RO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其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44=36m+8sm和2n=4x=44=32m+12sm,核型均为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57.46%和58.60%,核型对称程度均较高,这表明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桂芳  任改婷  周佐葡  雷利锋  刘春  张黎  
以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Mojo’品种的组培苗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比较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于08:45-09:15取材,用0.002 mol·L-18-羟基喹啉或0.07mmol·L-1放线菌酮预处理4h所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白鹤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30,为二倍体,‘Mojo’品种有B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30=20m+6m(SAT)+2sm+2sm(SAT)(B染色体),其中3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艳萍  杨明  郭孟璧  张庆滢  梁淑敏  陈璇  郭鸿彦  
以大麻种子根尖和雄花花蕾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对大麻染色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去壁低渗法较常规压片法更易获得分散细胞,且染色体制片背景清晰;对大麻根尖有丝分裂不同时期进行观察,在种子发芽46 h时取材,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最多;染色体2n=20,38,40,80等不同倍性的大麻染色体细胞均有存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雨  刘焕臻  孙国语  易嘉欣  李开隆  
【目的】为优化美洲黑杨×大青杨染色体制片方案,研究不同因素对美洲黑杨×大青杨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同时为杨树遗传进化、亲缘关系、倍性鉴定、良种选育等研究提供细胞学上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美洲黑杨×大青杨杂种的根尖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分析比较根的不同发育长度、预处理方式、酸解时间和酸解温度对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1)在根生长达到1.5 cm时取其根尖,可以获得较多的中期分裂相且适合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较多;预处理时采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在0℃下处理2 h,获得的染色体形态清晰、分散性良好且长度适宜;解离时采用1 mol/L盐酸在60℃下酸解10 min或者在25℃下酸解18 min,根尖硬度适中更易于压片,染色体易着色,染色后对比度高,获得染色体形态结构较好且无杂质。2)美洲黑杨×大青杨杂种染色体数目为38条,基数为19,核型公式为2n=2x=38=32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在1.35%~4.37%之间,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L+10M2+10M1+10S,第3对染色体短臂上附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6.61%,属于1B核型。【结论】优化了美洲黑杨×大青杨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案,发现了美洲黑杨×大青杨为二倍体,核型属于较对称类型,进化上处于较原始的位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勇  王跃华  苏国武  王晓蓉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陈杰  唐军荣  田斌  周军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滇杨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滇杨多倍体新种质。结果表明:滇杨叶柄预培养5 d后,转接在附加有40%秋水仙素的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处理2 d,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变率高达50.96%。MS+IBA0.10 mg/L+NAA0.10 mg/L为滇杨多倍化组培苗的最佳生根培养方案。对10株性状变异明显的多倍化滇杨植株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4株为四倍体,另6株仍为嵌合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梅  张蜀宁  孔艳娥  张丽丽  
以青花菜为材料,筛选染色体制片流程,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根尖长度为13~15mm时,中期分裂相最多;在4种预处理中,0.002 mol.L-18-羟基喹啉预处理2.5 h效果最好;青花菜染色体数为2n=18,核型公式为:2n=2x=18=8m+10sm(2SAT),其中第1、2、5、6、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m),第6对染色体具有随体,第3、4、7、8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青花菜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9.05%±0.56%)~(13.63%±0.06%),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8M2+10M1。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2.13%±3.37%)~(4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志渊  杨丽英  王馨  李林玉  杨斌  马维思  严世武  李绍平  
关键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建波  魏利平  杨建敏  宫向红  孙逢贤  戴继勋  
文蛤染色体核型及三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APRELIMINARYSTUDYONTHEKARYOTYPEANDTRIPLOIDINDUCTIONINMERETRIXMERETRIX常建波魏利平杨建敏宫向红孙逢贤(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烟台264000)Ch...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玥玥  陈智勇  黄丽芳  邓果特  蒋建雄  易自力  
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五节芒的离体再生体系:幼穗的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4.0 mg/L 2,4–D+0.1 mg/L 6–BA,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1.0mg/L IAA+0.1 mg/L IBA+1.0 mg/L CCC。比较不同浓度秋水仙碱溶液对五节芒愈伤组织诱变的效果,结果显示,以1 000 mg/L秋水仙碱处理愈伤组织72 h,诱导率可达12.48%,形态特征、DNA含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诱导获得的再生植株为五节芒四倍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鹏  林威  康向阳  
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规律的基础上 ,就非离体状态下施加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雄花芽诱导杜仲花粉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杜仲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为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时期 ,而秋水仙碱的有效处理浓度为 0 1%~ 0 2 % ,有效处理时间为 2 4~ 36h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采用 0 2 %的秋水仙碱溶液持续处理 2 4h ,或采用 0 1%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 36h ,获得的平均 2n花粉比率最高 ,分别为 2 7 6 %和 2 3 2 % ,其中最高处理可达 4 9 5 % .与白杨等树种离体水培状态下施加理化处理诱导 2n花粉相比 ,由于杜仲同一花芽内小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启伦  
利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米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中5个关键因子(取材时间、根尖长度、α-溴萘水溶液预处理时间、解离时间和α-溴萘水溶液的体积分数)及其处理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根尖长度外,其余4个处理因子对染色体制片效果有极显著影响.此外,基于回归方程的统计选优方法获得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各处理因子的适宜范围,即取材时间8:00,根尖长度1.49~1.81 cm,97.62%~99.38%的α-溴萘水溶液预处理4.16~4.66 h和60℃1 mol/L HCl解离11.25~11.55 min,将取得较好的玉米染色体制片效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烨  崔艳红  孔德仓  曹明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离体多倍体育种是枣树育种的重要方法,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枣树离体多倍体育种体系,加快枣树多倍体种质的创制。【方法】以茶壶枣无菌叶片为材料,将预培养不同天数(7~20 d)的叶片固定后制成石蜡切片,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适宜的预培养时间。在此基础上,将叶片不定芽再生技术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在叶片预培养8、9、10、11 d后,分别用70和9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48和72 h,并对处理后得到的不定芽进行流式细胞术倍性检测。【结果】通过对叶片最佳预培养时间的细胞学研究可以得出,茶壶枣无菌叶片在预培养8~9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在此时期用秋水仙素对叶片进行处理,可大大提高诱导率,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嵌合体和混倍体的出现。染色体加倍试验发现,在预培养8 d后,用7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其诱导率最高,达4.11%,并成功获得8株多倍体植株。通过流式细胞术确定这8株多倍体均为纯合四倍体。【结论】本研究探索出了将茶壶枣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与秋水仙素染色体加倍技术相结合,人工诱导茶壶枣多倍体的技术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