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
- 2023(364)
- 2022(197)
- 2021(120)
- 2020(62)
- 2019(133)
- 2018(85)
- 2017(145)
- 2016(43)
- 2015(36)
- 2014(27)
- 2013(29)
- 2012(23)
- 2011(16)
- 2010(18)
- 2009(13)
- 2008(18)
- 2007(9)
- 2006(20)
- 2005(5)
- 学科
- 管理(1124)
- 环境(929)
- 业(858)
- 企(846)
- 企业(846)
- 技术(751)
- 技术管理(721)
- 划(673)
- 规划(655)
- 环境规划(654)
- 济(498)
- 经济(497)
- 部门(497)
- 门环(497)
- 发(227)
- 业经(214)
- 资源(171)
- 产业(170)
- 中国(169)
- 总论(161)
- 财(161)
- 信息(160)
- 信息产业(160)
- 融(149)
- 金融(149)
- 学(136)
- 银(129)
- 银行(129)
- 发展(128)
- 展(128)
- 机构
- 学院(1628)
- 大学(1553)
- 管理(880)
- 济(868)
- 经济(863)
- 理学(804)
- 理学院(803)
- 管理学(795)
- 管理学院(794)
- 研究(411)
- 财(331)
- 经济管理(294)
- 财经(285)
- 经济学(280)
- 中国(274)
- 经济学院(266)
- 经(262)
- 商学(254)
- 商学院(248)
- 科学(216)
- 财经大学(215)
- 业大(211)
- 京(207)
- 理工(204)
- 中心(198)
- 工大(192)
- 理工大(184)
- 理工大学(184)
- 科技(184)
- 江(183)
共检索到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志华 林峥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洪涛 武春友 郝芳华 金英学
综述了现有的绿水评估研究状况,并针对现有绿水研究中缺乏小尺度评估方法等问题,使用SWAT水文模型在小尺度建立了多角度评估绿水(包括绿水量的静态估算、绿水的时空分布估算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绿水估算)的方法。以碧流河上游地区为例,用此方法估算了绿水量,研究了绿水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绿水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绿水是水资源的最大组成部分,在绿水成分中绿水流是主要部分;②从时间角度看,全年中除了8月,绿水占优;③从空间角度看,绿水主要集中在主河道附近地区;④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绿水流量变化差异显著。基于SWAT水文模型模拟建立的绿水多角度评估方法,是引入绿水概念后进行小尺度绿水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匡华夫 孙小武 罗伏青 安贺选
为选育早熟优质耐低温苦瓜品种 ,以引进韩国的早熟品种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良早熟自交系h611为母本 ,邵阳地方品种鲫鱼苦瓜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J3 0 2 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苦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果实长圆锥形 ,皮绿色 ,单果重 5 0 0g ,单产 4 5 .0 7t/hm2 ;早熟、丰产 ,耐低温 ,又耐热抗病 ,适合保护地栽培及早春覆盖栽培 .2 0 0 0年 11月通过湖南省邵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碧翠苦瓜
关键词:
苦瓜 品种选育 一代杂种 碧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虎 田大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传富 刘俊国
蓝绿水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蓝绿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评价方面,在流域尺度上考虑气候因素的蓝绿水时空差异研究甚少。本文选取中国西北干旱内流河地区的黑河流域,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降水距平指数(M)2个指标确定典型年份,并分析不同典型年份(干旱年、湿润年、平水年)的流域蓝绿水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的蓝水与绿水的合计深度从降雨量较高的上游到降雨量较低的下游呈现递减趋势;2)蓝绿水总量在湿润年份(1998年,252.72亿m3)明显大于干旱年份(1978年,167.73亿m3);3)绿水系数,即蒸散发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在干旱年份(90.30%)明显高于湿润年份(85.41%)。同时...
关键词:
蓝水和绿水 典型年份 黑河流域 绿水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保国 黄峰
水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实现中国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的战略目标必然要求粮食的持续增产,而粮食增产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又是刚性的、不可减少的。在多部门用水需求加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业用水量是亟待解决的科学和决策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总结了以"蓝水"(耕地灌溉)和"绿水"(耕地降水)理念为核心的农业水管理分析范式的转变。在基于蓝水和绿水视角下的"广义农业可用水资源"的概念和计算基础上,分析了1998—2012年中国农业(种植业中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用水、耗水和水分生产力,并基于此提出了"农业用水红线"。根据研究时段内15年的中国粮食水分生产力的变化趋势,推导出2...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欣 董竹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管日益加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本文通过切入绿色创新的研究视角,以2008—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这一促进效应综合体现在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总量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通过外部资源效应和外部压力效应进而作用于绿色创新。结合市场调控型环境规制工具研究发现,在促进绿色创新的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与事前引导类环境规制工具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呈现互补效应、与事后惩罚类环境规制工具排污收费呈现替代效应。最后,基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弱的行业、重点污染监控企业和国有企业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激励效应更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辉 付月 李艺
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合法性理论,利用2013—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碳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绿色创新效应,主要表现为绿色专利数量和质量同步显著提升,且专利结构实现了优化;缓解融资约束和资本更新是碳信息披露绿色创新效应的传导机制;碳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效应在民营企业、重污染企业、低碳排放地区和低环境规制强度地区更显著;唯有实质性绿色创新才能提升制造业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且碳信息披露可以强化这一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为评估碳信息披露制度的运行效果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驱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悦 张会慧 周琳 魏殿文
以蓝莓品种‘美登’为试验材料,设30%~45%(TR1)、>45%~60%(TR2)和>60%(TR3)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以无灌溉为对照(CK),测定蓝莓园根围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蓝莓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TR2、TR3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蓝莓根围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TR1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K相比,各处理均可促进蓝莓植株生长、冠幅增加以及枝条伸长、增粗;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电子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秋玲 孟凡鑫 李芬 刘耕源 杨志峰
食物、能源、水是支撑人类发展的三大生命线资源,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其中一方变化对另外两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或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在经济活动聚集的城市表现尤为显著。传统的基于部门分割视角下的城市生态资源管理体系与政策,难以应对复杂的城市生态问题。尤其是当前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对城市的强大冲击,给城市资源供应链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而食物—能源—水关联视角为城市的韧性提升与生态管理提供了系统思路及新视角。城市蓝绿基础设施通过直接提供与食物、能源、水相关的生态效益,能够降低城市生态系统对不确定性扰动的暴露程度和脆弱性,可有力推动城市韧性的提升。通过系统综述及识别蓝绿基础设施对食物—能源—水关联影响的路径,构建了食物—能源—水关联视角下蓝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韧性的概念框架,强调蓝绿基础设施对城市韧性的关键驱动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蓝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策略,为韧性城市实践提供路径引导。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波
本文依据家庭桶装水消费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得出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后,饮水喜好则是桶装水消费的关键因素。另外,除收入以外,家庭人员的教育程度,平均年龄也显著影响桶装水消费。对一些定性指标的频数分析显示,质量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其他依次是品牌,服务,口感,价格,送水距离。
关键词:
桶装水 消费 影响 关注度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许虎 陈卫中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高标准保护海洋生态,高质量开发海洋资源,高视角探索“双碳”目标下绿色产业发展新路径,奋力开创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双促双赢”新局面。
关键词:
新动能 绿色发展 基因激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振清 聂文钰
本文基于2005—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评估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检验了环境信息披露对绿色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区域、规模和主导产业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对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对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但并未促进西部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绿色创新能力驱动效应存在规模异质性,提升效应大小依次为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城市;环境信息披露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非资源型城市。基于上述结论,从信息披露政策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等方面对中国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提出三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