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0)
2023(11293)
2022(9534)
2021(8729)
2020(7482)
2019(16516)
2018(16486)
2017(32679)
2016(17418)
2015(19402)
2014(19388)
2013(19042)
2012(17816)
2011(16363)
2010(17002)
2009(16559)
2008(16322)
2007(14715)
2006(13615)
2005(12663)
作者
(48654)
(40393)
(40006)
(38443)
(25880)
(19006)
(18425)
(15507)
(15309)
(14670)
(13818)
(13199)
(12839)
(12733)
(12622)
(12512)
(11976)
(11741)
(11575)
(11499)
(10159)
(9831)
(9757)
(9285)
(9235)
(9200)
(8831)
(8755)
(7928)
(7688)
学科
(89165)
经济(89096)
管理(52386)
(49782)
(38969)
企业(38969)
方法(31139)
数学(27825)
数学方法(27551)
中国(25250)
(22209)
(20825)
地方(20094)
(19321)
(17151)
银行(17147)
业经(16769)
(16422)
(15014)
金融(15013)
(14941)
贸易(14929)
(14503)
(13923)
(13619)
(13541)
财务(13515)
财务管理(13484)
地方经济(13406)
农业(13239)
机构
学院(255645)
大学(252348)
(119394)
经济(116949)
管理(96242)
研究(86066)
理学(80605)
理学院(79824)
管理学(78655)
管理学院(78174)
中国(72285)
(60857)
(52116)
财经(46692)
科学(45819)
(42506)
(42086)
中心(39394)
(39218)
经济学(38112)
研究所(37350)
财经大学(34337)
经济学院(33982)
北京(33821)
(32582)
(31551)
(31272)
师范(31059)
(30428)
业大(29333)
基金
项目(150284)
科学(118994)
研究(116208)
基金(108992)
(91590)
国家(90785)
科学基金(78447)
社会(76037)
社会科(72018)
社会科学(72002)
(57730)
基金项目(55608)
教育(53396)
编号(48197)
(47788)
自然(46963)
资助(46606)
自然科(45836)
自然科学(45824)
自然科学基金(44974)
成果(40879)
(34358)
课题(33730)
重点(33515)
(33401)
(31163)
国家社会(30988)
教育部(30467)
(30360)
人文(30087)
期刊
(144837)
经济(144837)
研究(89342)
中国(48462)
(46479)
管理(37909)
(35924)
金融(35924)
(30489)
科学(29137)
学报(28703)
经济研究(25137)
财经(24205)
教育(24168)
大学(23273)
业经(22306)
技术(22174)
学学(22124)
(20821)
农业(20163)
问题(18550)
(16231)
国际(14292)
技术经济(14118)
统计(13617)
理论(13328)
商业(12977)
现代(12495)
(11938)
世界(11889)
共检索到408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汤凤林  甘行琼  
近期我国经济呈增速趋缓、物价攀升的边际滞胀态势。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红利减少、储蓄—投资转化率低和制度不完善,引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业成本上涨和公众的高通胀预期。借鉴国内外有关滞胀治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劳动的收入份额,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投入,实行结构性减税,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完善产权、户籍、社保和行政法律制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力  李沂  肖继五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和扩散,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已远低于潜在增长率;而由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压力正逐步显现。在外需短期无法恢复、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滞胀的风险在逐步加大。VEC模型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共同决定我国通货膨胀率。当经济景气程度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现阶段应在有效监控经济景气程度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以便提高政策搭配效果,有效化解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面临极为复杂的局面,既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过早退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好政策调控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与主流经济学的"实物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货币经济"的分析方法,表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滞胀"的危险,提出以16%的名义GDP增长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调整失衡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迎联  
我国经济的深层隐患不仅是通胀问题,更是通胀、停滞与失业并存的"滞胀"问题。相关分析表明,滞胀的风险来自于"投资拉动、出口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货币超经济发行、流动性过剩、收入分配失衡、外部输入性以及不合理的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叠加作用。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内生型增长是今后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陈凌凌  金昊  赵向琴  
如何用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气候治理并化解经济绿色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平稳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议题。本文构建了包含企业碳排放环境外部性和金融部门摩擦的新凯恩斯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E-DSGE),评估了碳税和绿色再贷款政策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对棕色和绿色资产的差异化宏观审慎监管在缓解气候转型风险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碳税政策有助于减少排放,推动产业低碳转型,但在短期可能引发“滞胀”,同时会大幅冲击棕色资产价格,威胁金融稳定,存在一定的转型风险;(2)绿色再贷款政策的减排效果弱于碳税,但有助于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刺激产出和投资,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不易引发显著的转型风险;(3)碳税政策配合“棕色惩罚”和“绿色支持”的宏观审慎监管能够降低银行的气候风险敞口,有效缓解碳税引发的转型风险;(4)金融摩擦以及名义价格粘性是气候政策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关键机制,金融摩擦越大、价格粘性越小,气候政策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和转型风险越大;(5)碳税和绿色再贷款协调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能够进一步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卢大晶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明确地表示要反对通货膨胀,但仍然有不少国家在为求得经济快速增长或者刺激经济发展以扩大就业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走上了通货膨胀的道路。我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先后出现了两次较大的通货膨胀:一次是1984~1988年,另一次是1992~1993年,我们在边发展经济边治理通货膨胀中陷入“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总体上,全球主要经济体逐步企稳并正式步入复苏期,但主要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也给全球带来了输入性通胀压力,进而成为诱发我国复合式通胀压力的主因。面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以来,为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政府先后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其效果还不尽人意。为此,应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确定"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光  
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缓解利益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重点取向应是解决扩大就业、缩小贫富差距、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和证券投资方面转化等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旭  
本文分析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及存在问题,通过探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目标及其政策搭配,提出了世界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首要目标不应是经济高增长而是国际收支平衡,世界金融危机时期应实施低水平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内外均衡等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但宏观运行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这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潜在财政风险以及政策退出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对潜在风险,适当的政策选择是:以政策退出应对短期宏观波动风险,以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发展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的运行形势,指出了我国经济中存在的一些下行风险。随后,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物价运行的形势,发现我国本轮物价上涨具有以往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本文认为我国现在处于经济下行风险和物价上涨并存的态势,并对如何采取宏观政策调控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茂初  
“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总供给、资本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主要由宏观经济总供给决定方程、总需求决定方程及经济承受能力线三个基本假设构成。该模型可较顺畅地解释现代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现象。该模型对“滞胀”问题作出了普遍适用性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论述了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实施工具、相机抉择和两种政策的协调使用;并介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现状,阐述了我国政府如何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百珍  王德高  
本文以习近平同志关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讲话为主线,系统论述了新常态的概念、内容、标志及新常态经济的本质与特点。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去适应新常态,特别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当下,GDP增长下行压力增强,宏观政策需做出调整。引领新常态要求对宏观调控政策作相应实时的调整;注重宏观经济调控指导思想、手段、方式的实践与创新;把握宏观经济调控的新特点、新变化、新思路,适应宏观调控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