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2)
- 2023(8540)
- 2022(7235)
- 2021(6611)
- 2020(5597)
- 2019(12624)
- 2018(12375)
- 2017(24219)
- 2016(13235)
- 2015(14789)
- 2014(14788)
- 2013(14726)
- 2012(13539)
- 2011(12315)
- 2010(12370)
- 2009(11874)
- 2008(12273)
- 2007(11243)
- 2006(9989)
- 2005(9366)
- 学科
- 济(51491)
- 经济(51396)
- 管理(46834)
- 业(43874)
- 企(38999)
- 企业(38999)
- 方法(22593)
- 财(19355)
- 数学(18943)
- 数学方法(18726)
- 制(17115)
- 中国(13594)
- 农(12715)
- 务(12653)
- 财务(12629)
- 业经(12604)
- 财务管理(12598)
- 学(12353)
- 企业财务(11820)
- 体(11783)
- 银(10723)
- 银行(10692)
- 行(10161)
- 体制(10141)
- 融(9971)
- 金融(9969)
- 贸(9736)
- 贸易(9732)
- 易(9532)
- 技术(8712)
- 机构
- 大学(199051)
- 学院(196227)
- 济(81618)
- 经济(79890)
- 管理(72926)
- 研究(69885)
- 理学(62534)
- 理学院(61845)
- 管理学(60812)
- 管理学院(60449)
- 中国(52797)
- 财(42905)
- 科学(42450)
- 京(41943)
- 所(36547)
- 农(36069)
- 财经(33102)
- 研究所(32931)
- 中心(30946)
- 江(30820)
- 经(30061)
- 业大(29951)
- 农业(28515)
- 北京(26166)
- 经济学(25809)
- 院(25219)
- 财经大学(24908)
- 州(23782)
- 经济学院(23091)
- 范(22934)
- 基金
- 项目(129563)
- 科学(102262)
- 基金(96372)
- 研究(90213)
- 家(85994)
- 国家(85345)
- 科学基金(72584)
- 社会(58597)
- 社会科(55661)
- 社会科学(55646)
- 基金项目(49876)
- 省(49510)
- 自然(48456)
- 自然科(47384)
- 自然科学(47363)
- 自然科学基金(46593)
- 划(42647)
- 教育(41840)
- 资助(40617)
- 编号(33840)
- 重点(29921)
- 部(29718)
- 成果(28844)
- 制(28244)
- 创(27039)
- 发(26610)
- 创新(25443)
- 教育部(25436)
- 性(25335)
- 科研(25316)
共检索到299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渭文 蒋传海
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效用折扣或者消费者喜欢尝试不同的商品特性,因此消费者追求消费多样化,重复消费同一种商品会产生滞留成本。文章采用两期动态博弈框架,研究滞留成本的存在对于企业竞争性歧视定价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此后又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定价机制选择问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歧视定价机制下,企业会奖励忠诚的消费者,即企业会对重复购买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忠诚消费者)给予价格优惠,而对新顾客索取高价;(2)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性定价降低了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当企业可以在歧视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机制之间进行选择时,每个企业选择歧视性定价机制是均衡结...
关键词:
多样化购买 滞留成本 歧视定价 统一定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司银元 杨文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合理地运用价格歧视策略,展开营销活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构建两阶段双寡头博弈模型,主要研究转移成本和优惠券的存在对厂商价格竞争和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转移成本是厂商价格歧视的内在原因,在博弈第一阶段,厂商为争取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在博弈第二阶段,转移成本与优惠券的存在加剧了厂商两期的价格竞争;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降低了厂商利润和社会福利,增加了消费者剩余;歧视定价是厂商最终的均衡策略。因而,建议企业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实行价格歧视、提供个性化商品服务、综合考虑价格歧视与服务差异化等策略,可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提升企业收益水平。
关键词:
模型 转移成本 历史购买信息 价格歧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传海
本文在存在网络效应和转移成本的市场条件下,构建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厂商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历史进行竞争性歧视定价的商业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转移成本是厂商可以实施价格歧视的内在原因;在歧视定价均衡中,厂商在第二期会通过给予价格优惠吸引竞争对手的消费者转移,并在第一期为争取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网络效应加剧了企业两期的价格竞争。就市场绩效而言,网络效应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厂商利润的下降;而转移成本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则是负面的。此外和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降低社会总福利。因此以社会总福利为目标的公共政策,应着重于降低转移成本,并限制厂商使用歧视定价的营销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传海 杨万中 朱蓓
在一些同时存在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和拥塞效应的行业,寡头厂商广泛使用基于消费者购买历史进行歧视定价的商业模式,文章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针对这类行业和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厂商实施歧视定价源于消费者寻求多样化购买,而且消费者寻求多样化和拥塞效应会导致厂商每一期产生"默契合谋"。与统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会增加消费者福利,降低社会总福利。进一步的定价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寡头厂商都会选择获利较少的歧视性定价策略,陷入"囚徒困境"的境地。对于文章所研究的行业,厂商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使用这种定价策略,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万中
通过在Hotelling空间差异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转移成本构建非对称企业竞争博弈模型。主要研究在非对称情况下,两企业在一致定价与价格歧视下竞争的均衡结果。还对两种不同定价体制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价格歧视是否强化竞争。研究发现价格歧视对竞争的效应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受到两企业不对称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产品差异 转移成本 价格歧视 非对称竞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廷涛
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行为规制的核心要件是竞争损害。竞争损害因竞争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区分为一线竞争与二线竞争。欧盟反垄断法理论及欧盟委员会指南虽肯定价格歧视的竞争损害适用经济效率标准,但欧盟法院未能践行以经济效率为基础的合理规则的适用,仍适用形式的准本身违法规则,体现了经济学的经济效率与法学对话的分离。我国司法实践应扬弃欧盟反垄断法形式主义保护竞争者的弊端,借鉴欧盟反垄断法指南及学者关于竞争损害认定所依据的经济效率理论,从而在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适用上恢复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
关键词:
价格歧视 竞争损害 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超 杨云红
利用各家银行在每个地级市的分支机构数量构造HHI指数作为度量银行竞争程度的指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考查了商业银行竞争对金融所有制歧视、信贷配置效率和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竞争能够显著减轻金融所有制歧视,促进了银行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并有效改善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银行竞争对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生产率改善有更显著的效果,而会促使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这些结果表明竞争能够提高银行信贷配置的效率,并且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喻言
在反垄断视角下研究中间品市场价格歧视行为是对价格歧视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下游垄断竞争市场和非线性定价方式对纵向产业链中中间品不同定价方式的均衡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规制机构合理规制相关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反垄断法》中相应的法律条款加以补充和细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要家 吕萃
如何判定寡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是反垄断理论与政策的难点问题。采用差别产品寡头三级价格歧视模型分析发现,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取决于产品差别化"竞争弱化效应"和价格歧视"竞争促进效应"的共同作用,寡头三级价格歧视并不注定所有消费者支付低价格和企业利润下降。寡头三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者选择偏好的影响,并且消费者福利与社会总福利往往呈现出非同步变化的特点,带来更复杂的福利权衡。反垄断法应科学界定价格歧视,执法应采用"形式审查"与"效应审查"相结合的复合审查机制,并优先保护消费者利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佳佳 熊中楷
文章在广告影响需求条件下,考虑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竞争下的新产品动态定价问题,提出了一个竞争性动态定价策略。当顾客不仅考虑当前的价格和广告水平而且也考虑以往的交易价格和广告水平条件下,提出了一个具有"学习"功能的竞争性需求函数。运用多周期动态博弈理论给出了均衡的销售价格和广告水平,分析了三种情形下(竞争双方仅有价格竞争而广告竞争强度为0、竞争双方既有价格竞争又有广告竞争且广告竞争强度大于0小于1和竞争双方存在价格竞争而广告竞争强度为1)竞争双方的动态定价策略。结果发现企业可以选择五种定价策略——提高价格、降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群锋
文章首次就进口竞争对我国制造业性别工资歧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主或经理人以牺牲部分利润为条件以满足其最优歧视性偏好;随着进口竞争加剧,降低了在位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使企业无法维持原来的歧视水平,因此必须降低歧视偏好、提高女性雇佣水平,进而引起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人工资的提升。使用经典的Oaxaca工资分解法,以进口渗透率为进口竞争代理变量,在高低进口竞争样本上就两种工资基准分别进行分解,得到结果均表明,高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显著低于低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进口竞争程度越高,性别工资歧视系数越低,表明进口竞争显著缓解了制造业性别工资歧视。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加大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力度,持续推进国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以释放女性工人的市场价值和潜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助力推进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群锋
文章首次就进口竞争对我国制造业性别工资歧视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企业主或经理人以牺牲部分利润为条件以满足其最优歧视性偏好;随着进口竞争加剧,降低了在位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使企业无法维持原来的歧视水平,因此必须降低歧视偏好、提高女性雇佣水平,进而引起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工人工资的提升。使用经典的Oaxaca工资分解法,以进口渗透率为进口竞争代理变量,在高低进口竞争样本上就两种工资基准分别进行分解,得到结果均表明,高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显著低于低进口竞争下的歧视系数;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乐
从"政府提供货物"到国有企业补贴,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当中将补贴主体资格扩展至国有企业、对"事实上专向性"的承认与"外部基准"的广泛使用,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形成了隐性贸易壁垒。此种做法表面上看与其一贯鼓吹的竞争中立理念一脉相承,但与欧盟竞争中立实践相比照可知,美式反补贴调查实际要求国企在竞争中进行礼让,放弃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竞争中立理念,但在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当中,仍有必要借"中立"的理念对抗他国的歧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林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一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两个竞争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其中产品的需求依赖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水平。为了激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高服务水平,设计了物流成本共担机制,分析了分散式物流成本共担机制和集中式物流成本共担机制对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流成本共担有效改进了供应链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宗豪 吴冰洋
在银行业竞争中,转移成本能够锁定消费者,使银行能够对锁定的消费者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但是,转移成本也使银行对没有被锁定的消费者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发现,转移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并且转移成本越高,银行从信贷中获得的利润越高。但是,当存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竞争时,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银行的利润随着转移成本的增加而降低,转移成本没有给银行带来优势。
关键词:
转移成本 价格歧视 银行竞争 锁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