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3)
- 2023(14069)
- 2022(11990)
- 2021(11299)
- 2020(9237)
- 2019(21499)
- 2018(21629)
- 2017(41092)
- 2016(22346)
- 2015(25306)
- 2014(25548)
- 2013(25209)
- 2012(23311)
- 2011(21100)
- 2010(21317)
- 2009(19207)
- 2008(18797)
- 2007(16574)
- 2006(14681)
- 2005(13095)
- 学科
- 济(91022)
- 经济(90932)
- 管理(61436)
- 业(59431)
- 企(48275)
- 企业(48275)
- 方法(37066)
- 数学(31384)
- 数学方法(30925)
- 中国(27019)
- 农(25231)
- 地方(24216)
- 业经(21663)
- 学(20654)
- 财(19634)
- 农业(17189)
- 理论(16354)
- 贸(15843)
- 贸易(15828)
- 制(15652)
- 易(15263)
- 技术(15241)
- 和(15170)
- 银(14742)
- 银行(14698)
- 环境(14581)
- 行(14105)
- 融(14100)
- 金融(14097)
- 发(13407)
- 机构
- 学院(315907)
- 大学(314547)
- 管理(123146)
- 济(119139)
- 经济(116221)
- 研究(108823)
- 理学(105602)
- 理学院(104350)
- 管理学(102370)
- 管理学院(101807)
- 中国(80969)
- 科学(70015)
- 京(69398)
- 所(55836)
- 财(54025)
- 农(53717)
- 研究所(50867)
- 中心(49252)
- 业大(48666)
- 江(47452)
- 北京(44643)
- 范(43817)
- 师范(43323)
- 财经(42564)
- 农业(41942)
- 院(39841)
- 州(39427)
- 经(38503)
- 技术(36994)
- 师范大学(34698)
- 基金
- 项目(213379)
- 科学(165661)
- 研究(157003)
- 基金(150243)
- 家(131327)
- 国家(130159)
- 科学基金(110749)
- 社会(94561)
- 社会科(89448)
- 社会科学(89423)
- 省(85708)
- 基金项目(79944)
- 自然(72630)
- 教育(72440)
- 划(71955)
- 自然科(70898)
- 自然科学(70880)
- 自然科学基金(69561)
- 编号(65817)
- 资助(62378)
- 成果(53693)
- 发(49242)
- 重点(47919)
- 课题(46300)
- 部(45454)
- 创(44437)
- 创新(41344)
- 科研(40502)
- 项目编号(40147)
- 大学(39186)
- 期刊
- 济(138115)
- 经济(138115)
- 研究(93873)
- 中国(66240)
- 学报(51294)
- 农(49666)
- 管理(47131)
- 科学(47117)
- 教育(42901)
- 财(39734)
- 大学(38383)
- 学学(35860)
- 农业(35060)
- 技术(30441)
- 融(27641)
- 金融(27641)
- 业经(24299)
- 经济研究(21340)
- 财经(19577)
- 图书(19294)
- 业(18298)
- 问题(17354)
- 经(16584)
- 科技(16307)
- 理论(15545)
- 技术经济(15293)
- 版(14503)
- 实践(14394)
- 践(14394)
- 现代(14368)
共检索到474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北忠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 (大豆发酵食品 )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 ,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 ,会产生温度梯度 ,且气体组分不均匀 ,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 ,使物料均匀发酵 ,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 4 50 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 2株根霉为发酵剂 ,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 ,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 ;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 ,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 ,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关键词:
固态发酵 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根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再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反应器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的去除率高达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友郡 孟宇翔 任竹青
为提高生物反应器对堆肥臭气的去除效果,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先研究了该反应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模拟臭气的处理效果,然后以猪粪和木屑为原材料进行堆肥试验,探究该反应器对实际堆肥过程中产生臭气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超声波空化效应能提高对氨气的吸收率,超声雾化比传统喷淋模式去除氨气的效率提高10%左右;为解决体系内高氨氮的问题,将活性污泥进行耐高氨氮驯化后在反应器中挂膜,发现体系内微生物降解氨氮的能力明显提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反应器去除氨气的最佳工艺条件。堆肥试验表明,氨气释放与堆肥温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堆肥第5天达到峰值(76.3 mg/m~3),同时,猪粪堆肥中氨气释放也与pH、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有关;反应器对堆肥氨气峰值的去除率为80.6%;对其他时段的氨气去除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且反应器出气口的氨气质量浓度小于5 mg/m~3,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超声雾化生物反应器对于堆肥产生的氨气能起到良好的去除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玉茹 谢方平 王修善 李旭 刘大为
针对番茄种子质量轻、形状不规则、粒径小,难以实现精量排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滚筒式排种器,主要由正压吹种装置、凸形滚筒、种箱、激振器等部件组成。排种器滚筒内负压产生的吸附力,吸附番茄种子随滚筒转动,至投种位置时在正压气吹的作用下完成排种。确定滚筒直径142 mm、长度345 mm,周向吸种孔数20个、轴向吸种孔数10个,孔距33.3 mm、孔径1.2 mm。以吸种负压、滚筒转速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排种器的最优工作参数为吸种负压530 Pa、滚筒转速5 r/min、振动频率68 Hz,此时排种器漏播率为3.7%,重播率为3.2%,单粒率为93.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义 吕育财 李宁 郭金玲 田毅红 龚大春
利用以炭纤维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酵母废水,通过逐步提高进料浓度的方式,对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d,进料COD浓度由启动时2 798mg/L分阶段提升至5 596和13 990mg/L的过程中,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分别为0.06、0.14和0.37L/(L·d),平均甲烷含量分别为57%、71%和74%,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64%和65%,反应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当进料CO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江 余登苑
分析了滚筒式静电选种机实现种子分级的机理,并推导出种子在选种机中的理论运动轨迹,说明了静电分选的可能性。通过试验也发现,滚筒式静电选种机能够按种子的生命力进行清选分极,同时,静电分选的过程也是静电场对种子进行静电处理的过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俊 夏俊芳 张居敏 胡毅
针对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设计了一种稻麦通用型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滚筒采用对剖式结构,可从径向拆装,简化拆装过程、减少对密封件的影响。以黄华占和郑麦9023为播种对象,以空穴率、合格率和重播率为排种性能评价指标,对窝眼形状、滚筒转速、吸种负压和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通过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对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显示:圆锥形窝眼更适合水稻种子,类椭球形窝眼更适合小麦种子;充种区种层高度对排种性能影响不显著,滚筒转速和吸种负压对排种性能有明显影响;分析得到的水稻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17r/min、吸种负压4.6kPa、种层高度40mm;小麦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21r/min、吸种负压4.2kPa、种层高度40mm。对该参数组合下的排种性能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6.81%和4.61%,小麦的排种合格率和空穴率分别为81.84%和7.83%,与优化预测结果相吻合,且各项指标满足播种基本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姗姗 廖庆喜 王都 姚露 雷小龙 王磊 邢鹤琛
为提高油菜气力滚筒式精量集排器的充种性能,设计1种滚花排种滚筒,确定了滚花排种滚筒的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区强制带动层种子的力学模型。EDEM仿真分析滚花结构、排种滚筒转速和充填高度对种群充填角、拖带角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滚花排种滚筒拖带角随排种滚筒转速增大而增大,且大于无滚花排种滚筒;种群充填角随排种滚筒与种群间的摩擦力增加而增加。同时,随排种滚筒转速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法向力和切向力以及种群速度线性增加;随充填高度的增加,种群所受合力和种群速度线性增加,且排种滚筒转速或充填高度一定时,滚花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美萍 林志城 张驰 江文 何芳练 杨柳 韦绍龙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亚鹏 郭立 杨丽诗 杨育凯 姜松 周发林 江世贵 黄建华
采用一种新型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常用饵料微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的培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培养过程中藻密度、异养菌与弧菌(Vibrios)数量及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负压光生物反应器培养下威氏海链藻的生长速度快,培养第4天达到平台期,藻密度最大值可达到1.5×10~6个/mL,最大比生长率可达1.37;弧菌与异养菌数量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分别为(0.19~2.70)×10~4 cfu/mL和(0.071~0.93)×10~6 cfu/mL,藻与细菌表现出相互竞争抑制的效果,在指数增长期藻对细菌抑制较强,特别是对弧菌的抑制,在平台期与衰败期藻对弧菌与异养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藻液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随藻密度增加而上升,最高值分别达到0.24 mg/L和0.37 mg/L,指数增长期藻密度与氨氮和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采用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威氏海链藻,可以大大缩短培养周期,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培养效率和藻液质量,但需要在投喂幼体前对藻液进行充分曝气来降低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该反应器是一种适合饵料微藻培养的系统。研究结果为负压光生物反应器作为微藻生物饵料培养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艳婷 徐莉娜 郭霄飞 朱敏 南晓洁 李银生 郭尚
【目的】对采自山西吕梁山南段的关帝山地区的桦褐孔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和固态发酵研究。【方法】通过对山西桦褐孔菌形态特征鉴定、分子生物学分析、环境条件研究、品质鉴定等来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采用山西常见的10种杂粮谷物对桦褐孔菌进行了固态发酵研究。【结果】发现山西桦褐孔菌形态与采自大兴安岭的桦褐孔菌相比基本一致,环境条件相差很大,而品质则不分高下,尤其是多糖含量与钾元素含量极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结论】试验采用的10种杂粮谷物都可以用来作为"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发酵过程中的菌丝体生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同一发酵基质中的不同阶段,其生长速度有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桦菌谷物发酵食品原料"时,可以根据其生长特点选择特定的装料量和发酵时间,来减少生产投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并获得最优质的桦褐孔菌谷物发酵产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萍 马惠玲 陈长友 杜宏强
以鲜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菌种为混合野生苹果酵母YA+YC,适宜发酵时间为5d;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每克苹果渣添加0.3334μmol/s,最佳酶解时间为6h,在此酶解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原料还原糖净增率为27.7%;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采用果胶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共同预处理时效果最好,苹果渣的乙醇产率达65mL/kg。
关键词:
苹果渣 酒精发酵 发酵工艺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许哲 陈洪武 Hak Kyeong Kim Sang Bong Kim
发酵过程生物参数的在线检测,是获得发酵过程生物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合理最优控制的基础。但是,目前许多生物量只能离线检测,不能够为实时的控制系统利用。因此提出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生物反应器浓度在线检测系统,系统由反应液循环与控制装置、反应液浓度光学检测装置、图像采集与处理装置、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处理软件组成。通过与分光光度计的实验比较,证实了所设计的系统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浓度的在线测量,为实现发酵过程生物参数的在线检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培旺 刘凯凯 陈明江 王振伟 张爱民
设计一种适用于棉秆等硬质茎秆,配套打捆机作业的滚筒式铡切机构。该机构采用先破碎后铡切的滚筒式刀组和安装于机架上的定刀配合作业将棉秆切断。滚筒式刀组采用破碎板与铡切刀在圆周上交错布置的方式,实现对棉秆先破碎后铡切的作业,减轻铡切刀的磨损,降低铡切作业功耗。根据棉秆特性,确定关键部件的参数,并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铡切刀进行静强度校核和对滚筒式铡切机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铡切刀的应力、应变分布和滚筒式铡切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铡切刀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螺栓孔处,分别为234.6×106 N/m2和7.521×10-4 mm,铡切刀材料选用65Mn钢材,可满足性能要求;滚筒式铡切机构的最低阶固有频率为53.675Hz,高于其工作激励频率6.5 Hz,不会形成共振。对该机构的主要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铡切滚筒以185r/min旋转时,棉秆的铡切长度合格率为95.31%,消耗功率约30kW。
关键词:
棉秆 滚筒式铡切机构 破碎板 铡切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