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9)
- 2023(6473)
- 2022(5431)
- 2021(4821)
- 2020(4020)
- 2019(8830)
- 2018(8365)
- 2017(15813)
- 2016(8709)
- 2015(9323)
- 2014(8797)
- 2013(8697)
- 2012(8081)
- 2011(7312)
- 2010(7071)
- 2009(6311)
- 2008(6185)
- 2007(5333)
- 2006(4645)
- 2005(4000)
- 学科
- 济(33163)
- 经济(33117)
- 管理(24959)
- 业(24321)
- 企(18730)
- 企业(18730)
- 方法(16010)
- 数学(14413)
- 数学方法(14275)
- 农(10259)
- 财(9233)
- 学(9033)
- 贸(8552)
- 贸易(8550)
- 中国(8420)
- 易(8356)
- 业经(7376)
- 农业(6944)
- 制(6058)
- 技术(5743)
- 务(5575)
- 环境(5574)
- 财务(5572)
- 财务管理(5560)
- 企业财务(5304)
- 地方(5122)
- 划(4941)
- 银(4921)
- 银行(4880)
- 融(4801)
- 机构
- 大学(126769)
- 学院(124700)
- 济(51232)
- 经济(50375)
- 研究(47047)
- 管理(46288)
- 理学(41166)
- 理学院(40671)
- 管理学(39826)
- 管理学院(39646)
- 农(34582)
- 中国(33749)
- 科学(32935)
- 农业(28234)
- 业大(27110)
- 京(27005)
- 所(25806)
- 研究所(24105)
- 财(20913)
- 中心(20687)
- 农业大学(18974)
- 江(17949)
- 财经(17219)
- 院(16923)
- 北京(16374)
- 经(15916)
- 经济学(15782)
- 省(15708)
- 科学院(15311)
- 室(15089)
- 基金
- 项目(93514)
- 科学(72731)
- 基金(69926)
- 家(66077)
- 国家(65556)
- 研究(57753)
- 科学基金(54347)
- 自然(38936)
- 自然科(38086)
- 自然科学(38069)
- 社会(38057)
- 自然科学基金(37448)
- 基金项目(37303)
- 省(36142)
- 社会科(36132)
- 社会科学(36120)
- 划(31861)
- 资助(28202)
- 教育(25736)
- 重点(21690)
- 计划(21030)
- 部(20148)
- 编号(20022)
- 创(19993)
- 发(19762)
- 科研(19142)
- 科技(18816)
- 创新(18792)
- 业(18650)
- 农(16625)
共检索到17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清 韩衍青 王笑笑 徐宝才 周辉 周光宏
以精选猪后腿肉的股四头肌为主要原料,研究2种滚揉方式即连续滚揉和间歇滚揉(滚揉15 min,暂停15 min),4种有效滚揉运行时间(4、6、8和10 h)对猪肉火腿系水性(蒸煮损失率、压榨失水率、杀菌失水率)、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滚揉方式对猪肉火腿的蒸煮损失率无显著性影响,连续式滚揉制得的猪肉火腿的压榨失水率和杀菌失水率显著大于间歇式滚揉制得的,而间歇式滚揉制得的火腿的系水性则优于连续式滚揉制得的。间歇式滚揉制得的火腿的咀嚼度、亮度值(L*)显著大于连续式滚揉的。滚揉方式对其他质构指标和红度值(a*)影响不大。间歇式滚揉所制得的火腿的感官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韬 周光宏 徐幸莲
24头杂交猪常规屠宰后将胴体随机分成3组(每组8头),分别采用常规冷却24 h(0~4℃,风速2.5 m.s-1),快速冷却(-20℃,风速2.5 m.s-1)1 h和2 h后转入0~4℃冷却至宰后24 h。肉质测定结果显示:快速冷却1 h和2 h可减缓背最长肌pH的下降速率,加快其温度的下降,提高a*值、肌浆蛋白和肌肉总蛋白溶解性,对L*值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没有影响;快速冷却1 h可以提高持水性、嫩度,减少肌束内肌细胞外空隙面积;快速冷却2 h使肌束内肌细胞外空隙面积增大,对持水性、嫩度影响不显著。这表明采用快速冷却1 h可以改善肉的品质。
关键词:
快速冷却 胴体 肉质 猪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秀芳 孔保华 郭园园 刘骞
【目的】反复冷冻-解冻对猪肉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肉类保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猪肉背最长肌经过反复冻结(-26℃,7d)、解冻(18℃室温流水解冻)后,测定肌肉解冻损失(thawing loss,TL)、煮制损失(cooking loss,CL)、剪切力(cutting force,CF)、微观结构、肉的颜色((L*,a*和b*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等指标。【结果】随着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猪肉的TL、CL、TBARS、L*和b*值明显增大(P<0.05),肌纤维排列混乱断裂、肌纤维间隙增大、...
关键词:
冷冻-解冻循环 猪肉 微观结构 品质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宪超 白云 贾旭 刘丹 徐幸莲 周光宏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射频加热和蒸煮加热对西式火腿品质以及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并阐明2种加热方式影响肉制品品质的机制。[方法]将猪肉与腌制液斩拌成肉糜,腌制24 h,制作成西式火腿后分成2组,分别采用射频加热和蒸煮加热方式加热到中心温度为74℃,然后流水冷却。测定西式火腿的蒸煮得率及质构特性;测定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巯基、二硫键、游离胺基含量及表面疏水性。[结果]射频加热组的西式火腿蒸煮得率和硬度极显著低于蒸煮加热组(P<0.01)。射频加热组肌原纤维蛋白的游离胺基、巯基含量分别为0.86和60.22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昕 黄峰 张春江 胡宏海 陈文波 张泓
【目的】探讨静态变压腌制的优越性,阐明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提高腌制肉制品品质。【方法】采用静态变压腌制(试验组)、常压腌制(对照1)、真空腌制(对照2)和加压腌制(对照3)4种方式对猪肉进行腌制,分析腌制效果(食盐含量、腌制吸收率)、p H、食用品质(水分含量、离心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色泽、剪切力与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肌纤维束微观结构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就腌制吸收率而言,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4 h无显著差异,4 h后试验组的腌制吸收率较其他三者显著提高(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修歌 刘娜 彭麟 季辉 阮祥春 江善祥
[目的]探讨日粮中添加辅酶Q10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方法]70头体质量65kg的PIC育肥猪,随机分成辅酶Q10高(20mg·kg-1)、中(10mg·kg-1)、低(5mg·kg-1)3个剂量组、维生素E组(50mg·kg-1)和空白对照组共5组,试验期40d。饲养结束时每组随机取3头屠宰,取背最长肌以测定各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贮存期间,高、中剂量组背最长肌的红度(a*)值、总色素含量和氧合肌红蛋白(MbO2)含量显著增加(P<0.05),高铁肌红蛋白(MetMb)显著降低(P<0.05)。高、中剂量组与维生素E组相比,a*值升高且MetMb降低,在贮存1~2和72h时差异均显...
关键词:
辅酶Q10 育肥猪 肉色 肉质 抗氧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红
本文利用系统类变量分析法对猪肉的营养品质、安全卫生品质、保健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剖析,探讨了影响猪肉产品质量的因素,指出中高档猪肉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体化经营是未来我国中高档猪肉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猪肉产品质量 猪肉产业链 一体化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卫青 周光宏 徐幸莲
【目的】限制蒸煮腌肉发展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冷藏期间褪色导致商品价值的降低以及货架期的缩短,本研究以西式蒸煮火腿切片为对象,研究其货架期褪色与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的关系,揭示肉品中含氮化合物对血红素色素及产品表观色泽稳定性的影响,为腌制、蒸煮类肉制品的色泽稳定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西式蒸煮火腿切片的色泽参数以及多种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同时进行跟踪监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方法阐释产品贮藏期间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与色泽变化之间的关系,公共因子的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结果】试验中检测到8种生物胺和16种游离氨基酸,生物胺在冷藏期间变化不显著,苏氨酸(Thr)...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栾惠德 胡红燕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较快自2015年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迎来了一波强劲反弹,截至2015年7月24日,22省份生猪平均价格累计上涨52.9%。猪肉平均价格由最低的19.63元/千克,上升至25.94元/千克,涨幅达到32.1%。7月第三周较第二周上涨了7.4%,呈加速上涨趋势。国家统计局统计的50个大中城市猪肉后臀尖平均价从3月下旬的23.16元/千克升至7月中旬的28.04元/千克,7月前两旬猪肉价格上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硕 邓思星 王林洁 李剑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中国猪肉市场波动剧烈,产销价格分化明显。为探究疫病如何影响不同区域产销价格变动,本文以北京及其主要外埠产区(河北、河南、辽宁、吉林)为例,基于滚动协整分析方法构建动态误差修正模型,从区域流通视角探究生猪及猪肉价格空间动态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产销价格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和阶段性差异,在受到疫病冲击时,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大幅降低;(2)产销价格传导机制存在空间非对称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产区—销区"单向传导,但在误差修正机制作用下,疫病对销区价格的间接冲击有所减弱。因此,有必要优化疫病预警机制,完善环保与生猪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销协调的生态养殖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彬 陈映 李强 钟志君 谭娅 张顺华 朱砺
[目的]通过对5个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猪只的肉质性状比较,探究品种和性别对肉质性状的影响效应。[方法]对5个品种共87头达适宜屠宰体重的商品猪进行屠宰,测定肉质性状后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除了屠宰后45 min的pH值(pH_1),剪切力无显著差异外(P>0.05),品种效应对于屠宰后24 h的pH值(pH_2)、肉色(L值)、熟肉率、滴水损失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杜凉杂交猪母猪的肉质性状优于公猪。表现为母猪的pH_2显著高于公猪(P<0.05)。凉山猪公猪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母猪(P<0.05),说明在个别品种的某些性状中存在性别效应,而在其他品种中没有呈现相同的规律。[结论]品种对猪肉质性能影响差异显著,性别对个别品种的肉质性状存在影响。
关键词:
猪肉 品种 性别 交互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金梅 张秀娟 麦健鹏 丘瑞芸
采用2×4阶乘情景实验法及多元协方差分析技术,研究生鲜猪肉的品牌知名度、质量安全认证对顾客感知安全、质量、尝试可能性和购买可能性的主影响和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名度、安全认证对顾客感知的安全、质量、尝试可能性和购买可能性有主影响,也对尝试可能性有显著的交互影响。此外,顾客在广州的居住时间和顾客的受教育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品牌知名度 安全认证 消费行为 生鲜猪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金梅 袁合庆 张秀娟
本文采用3x2x2阶乘情景实验法及多元协方差分析技术,研究了生鲜猪肉的产业链整合、喂养料、饲养方式对顾客安全感知、质量感知、品尝可能性和购买可能性的主影响和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因素确实对顾客的安全、质量感知以及尝试和购买可能性有显著的主影响,产业链整合、喂养料、顾客年龄对感知的安全、尝试和购买可能性有显著的交互影响。此外,顾客的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猪肉消费因素。最后,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晓娜 李兴民 刘毅 南庆贤
为找到对猪肉脂肪氧化和色泽变化影响较小的光源及光照度范围,为冷却肉的合理贮存、流通条件的确定提供依据,在(4±2)℃和(9±1)℃贮存条件下,采用避光、白炽灯和日光灯,进行了不同光源照明实验,并在(4±2)℃、日光灯照明贮存条件下,60~2 000 lx光照度范围内设置6种处理,进行了不同光照度实验。结果表明:在(4±2)℃温度下贮存时,不同光源各处理TBA(硫代巴比妥酸)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红度值a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白炽灯照射下a值最低。说明光源种类对猪肉脂肪氧化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光照加快了猪肉的变色速度,故在此温度下贮存应采用日光灯照明。(9±1)℃时,...
关键词:
猪肉 光照 脂肪氧化 色泽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婷 王振宇 李铮 林祖松 李祥 田建文 张德权
【目的】研究大麦饲喂对大河乌猪干腌火腿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的作用,为大河乌猪养殖管理和肉制品加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长白猪×大河乌猪"二元杂交的仔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麦饲喂(玉米饲喂为对照)到100 kg(180日龄)、130 kg(210日龄)、160 kg(250日龄)后,选用其后腿肉为原料,按照传统工艺二次撒盐加工成干腌火腿,食盐添加量为原料肉重的8%,取含有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的肉块,绞碎后测定食盐、蛋白质、水分、肌内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蛋白质氧化、脂肪氧化水平的差异。【结果】与饲喂玉米相比,从100—160 kg,大麦型日粮组的大河乌猪干腌火腿脂肪含量降低了2%—4%,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