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3)
2023(6214)
2022(4976)
2021(4984)
2020(3691)
2019(8541)
2018(8478)
2017(15931)
2016(9033)
2015(9821)
2014(9767)
2013(9763)
2012(9170)
2011(8367)
2010(8691)
2009(7843)
2008(7673)
2007(6919)
2006(6273)
2005(5646)
作者
(23767)
(20864)
(20072)
(19194)
(12924)
(9997)
(9197)
(7983)
(7940)
(7238)
(7065)
(7028)
(6396)
(6343)
(6209)
(6186)
(6118)
(6103)
(5665)
(5514)
(5121)
(5058)
(5029)
(4947)
(4770)
(4719)
(4715)
(4311)
(4228)
(4215)
学科
(48844)
(38616)
经济(38577)
农业(32637)
(27003)
业经(14685)
管理(12690)
农业经济(12454)
地方(11977)
土地(11588)
中国(10572)
(10412)
(9622)
农村(9600)
(8711)
发展(8573)
(8560)
方法(7584)
建设(7372)
(7323)
收入(7035)
数学(6885)
数学方法(6817)
(6688)
劳动(6686)
(6541)
人口(6430)
及其(6342)
农业劳动(6328)
(6283)
机构
学院(118563)
大学(111290)
(47190)
经济(46058)
(44801)
管理(43113)
研究(42873)
理学(36513)
中国(36152)
理学院(36078)
管理学(35446)
管理学院(35242)
农业(33610)
科学(26254)
业大(25950)
(24767)
中心(22453)
(21407)
(20966)
农业大学(20698)
(19353)
研究所(19167)
(18621)
(18370)
师范(18248)
(17692)
(15755)
(15546)
北京(15155)
经济管理(14929)
基金
项目(77966)
研究(63011)
科学(60225)
基金(53211)
(45614)
国家(45009)
社会(38620)
科学基金(37807)
社会科(35810)
社会科学(35800)
(32947)
编号(29176)
基金项目(28994)
教育(27700)
(27494)
(26270)
成果(23281)
自然(21902)
自然科(21246)
自然科学(21242)
自然科学基金(20842)
课题(19821)
资助(19649)
(19173)
(17428)
重点(17076)
(16760)
(16493)
(16210)
发展(16054)
期刊
(65947)
经济(65947)
(53572)
中国(36925)
农业(36597)
研究(33673)
科学(18613)
业经(18585)
学报(18058)
教育(17199)
(16214)
(15870)
金融(15870)
大学(14886)
农业经济(14613)
学学(14161)
农村(14057)
(14057)
(12071)
技术(11049)
管理(10451)
问题(10148)
农村经济(9445)
(9253)
资源(9001)
世界(8663)
社会(8464)
经济问题(8087)
社会科(7782)
社会科学(7782)
共检索到194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忠林  韩立民  
近年来,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流转规模扩大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范围广泛化、流转形式多样化的显著特点,滕州市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媛  易和  彭程  
随着经济发展短板效应的日益显现,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愈来愈不可持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寻求经济提质增效势在必行。本文在对山东省滕州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提质增效的主体、引擎、方向、模式、路径及资金支撑等6个方面总结其成功转型的基本条件,并提出了促进山东省经济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吕蓉  
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大大加快,在8区县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土地流转区域范围得到不断拓展,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流转形式向多样化发展,流转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且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重视程度提高,土地流转形式更加规范化。文章在分析西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流转特征、以产权改革促进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选取西安市最具代表性的农村土地流转"高陵模式"为例,分析其具体的实践策略,总结出"高陵模式"中流转土地建农场、小面积土地流转给园区、不改变流地农业生产性质的三大现象。以土地流转"高陵模式"的实践经验为参考,探讨农村土地流转的战略意义,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机构、流转机制、配套体系等方面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路径研究,提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美岭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中央关注的焦点,中央不断深化农业改革,探索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三个阶段,从人民公社制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流转可以通过对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然而,我国目前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比例都较低。文章从产权理论、信息不对称、寻租理论、非农就业市场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杨  
农村土地流转是对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能够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是农业发达国家,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对加快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越南在保持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制定了农地终身使用并可继承的政策,开启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体制先河,并有效促进了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越南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框架,并在法律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与匹配,以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越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说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会成为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障碍。中国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的匹配性,并立足南北农村土地特质差异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国情,兼顾制度推广的普适性和特殊性要求,鼓励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仁友  尹爱田  赵文静  韩志琰  王文华  许利刚  井珊珊  马东平  徐厚丽  侯珺  
目的:研究滕州市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密度和强度,分析灾难性卫生支出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181户家庭,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用来分析家庭灾难性卫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卫生支出占家庭支付能力40%时,滕州市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发生率26.51%,家庭年纯收入、家庭内是否有慢性病患者、家庭是否负债是不同标准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结论:贫困人群灾难性卫生支出率发生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和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农村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信桂新  李妍均  
●以奖代补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并保证专款专用,从而保障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更好完成●确立明确的以奖代补标准是这一政策得以贯彻的核心以奖代补就是把专项经费集中起来重点使用,对工程项目完成比较好的地区和单位以奖励的方式给予补助的资金分配管理办法。由于以奖代补打破了平均主义,"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鼓励多干",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并保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前林  何伦志  
农村土地改革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越南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土地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在国情上,又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应适时制定中国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土地法;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土地产权法规,同时兼顾地方差异性;建立公开、透明、市场化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和明晰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尉郁  
当前,全国土地流转呈现出"规范化流转和规模化流转的趋势"。然而,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法律体系、服务体系以及市场机制,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流转意愿较低,农村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规模化流转困难。文章着重探讨国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以其对我国的土地流转提供借鉴和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凤霞  吕云峰  
本文旨在深入实际探讨我国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更好地指导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以期实现农村适度规模化经营,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奋斗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飞  孔祥智  
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成都2个县4个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实地调研。调研发现: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支持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加大了农业投入,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民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流转合同不规范,易发生流转价格纠纷,镇乡"服务中心"机构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小规模流转项目产业化程度低,部分业主盲目扩大流转规模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莹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现阶段,辽阳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还面临诸多难题,即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基础上,立足辽阳市情,针对性地提出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创新机制是辽阳市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张龙  
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土地流转优先权虽有法律条文的规定,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河北定州的一起农村土地流转案例中,资本角色、政府角色和农户角色分别采取了"依法建构""政策动员"和"趋同从众"等行动策略,并分别建构了"村里人"优先、"支持家乡建设与发展"以及"价格优势"等土地流转优先权的社会意义,通过这种社会建构顺利实现了大规模土地流转目标。从实践建构论的视角来解读农村土地流转中优先权的建构过程,得到的启示是:农村土地的属性是复杂的,既有权属关系问题,也存在社会边界问题。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仅要明确权属关系,关键还是要解决土地流转后的乡村产业和社会的整合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