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7)
2023(8484)
2022(7666)
2021(7346)
2020(6149)
2019(14405)
2018(14463)
2017(28251)
2016(15394)
2015(17386)
2014(17356)
2013(17133)
2012(15520)
2011(13843)
2010(13574)
2009(12192)
2008(11614)
2007(9775)
2006(8416)
2005(7033)
作者
(43882)
(36193)
(35938)
(34182)
(22985)
(17387)
(16352)
(14441)
(13741)
(12772)
(12545)
(11974)
(11275)
(11268)
(11129)
(10994)
(10878)
(10829)
(10218)
(10127)
(9057)
(8687)
(8642)
(8177)
(8061)
(8053)
(8006)
(7904)
(7227)
(7226)
学科
(58365)
经济(58299)
管理(43658)
(41300)
(34948)
企业(34948)
方法(29587)
数学(25559)
数学方法(25278)
(15144)
中国(14198)
(13833)
(13621)
业经(13047)
地方(12165)
理论(10501)
(10265)
农业(10241)
(10000)
贸易(9994)
技术(9696)
(9683)
环境(9548)
(9236)
财务(9179)
财务管理(9165)
(8977)
企业财务(8684)
教育(8650)
(8419)
机构
大学(214117)
学院(212229)
管理(89723)
(79071)
理学(78905)
理学院(78052)
经济(77235)
管理学(76737)
管理学院(76369)
研究(67647)
中国(47858)
(45598)
科学(44367)
(34343)
业大(33606)
(33403)
(32956)
研究所(30895)
中心(30269)
北京(28744)
(28692)
财经(28591)
(28338)
师范(28108)
(26065)
农业(25873)
(24919)
(24045)
师范大学(22876)
商学(22597)
基金
项目(154093)
科学(120570)
研究(112659)
基金(111283)
(96682)
国家(95870)
科学基金(82635)
社会(68777)
社会科(65060)
社会科学(65040)
基金项目(60506)
(60416)
自然(55288)
自然科(53972)
自然科学(53959)
自然科学基金(52966)
教育(51248)
(50847)
编号(46795)
资助(45629)
成果(37180)
重点(33757)
(33443)
(32121)
(32084)
课题(31358)
创新(29787)
科研(29683)
项目编号(29161)
大学(28742)
期刊
(82227)
经济(82227)
研究(59862)
中国(34766)
学报(34450)
科学(31885)
管理(31182)
(29535)
大学(25639)
学学(24035)
(24025)
教育(23960)
农业(21294)
技术(18101)
业经(14044)
(13892)
金融(13892)
图书(13077)
财经(12756)
经济研究(12524)
理论(11627)
科技(11444)
实践(11023)
(11023)
问题(10709)
(10630)
(10576)
情报(10291)
技术经济(10096)
现代(9741)
共检索到290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伟  杨奕  马绍宾  李江  
以石蜡切片法、抑制物生物鉴定法及对比分析法开展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果实成熟时胚发育不完整,停留于球形胚阶段,胚的发育程度在果实成熟后不受采收时间的影响;滇重楼种子能正常吸水,不存在由于透水性差而引发的休眠;滇重楼外种皮和胚乳的水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带外种皮的滇重楼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种子萌发时间显著延后,滇重楼外种皮抑制胚的形态后熟。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滇重楼种子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李天来  倪伟东  
从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种子的形态、种皮电镜观察、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是导致天女木兰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但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和胚乳中;种子成熟时胚乳中高浓度的ABA、IAA及低浓度的GA3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丹  孙传清  屠乃美  
种子休眠是内在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种子结构、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等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内在原因;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外源 GA3,ABA 及可溶性糖分均具有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休眠和促进发芽的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影响休眠的遗传位点进行定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婷  刘鹏  徐根娣  
【目的】通过从种皮及内源抑制物两个方面探索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种子休眠原因,找出其萌发难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照完整种皮,设置了刀割种皮和去除种皮的处理,以探究种皮对栝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分种皮和种仁两部分分别用水、甲醇、乙醚提取其中萌发抑制物,并以白菜种子作为生物鉴定材料,测定其在各种提取物作为萌发基质下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苗高、根长及鲜重,以求确定抑制物的分布、极性并初步推测抑制物类型。另外,用GA3处理栝楼种子,并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比试验,以求探索栝楼促萌措施。【结果】去种皮处理组与对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张艳丽  王雁  刘秀贤  万友名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1)经7天常温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种子于第140天发根,第288天发芽,至发芽结束共490天,发芽率35%左右。2)温度对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具显著影响,低于10℃及高于25℃培养的种子均不能发根,15℃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佳;15℃及20℃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理想。3)各处理与对照的发根率均可达96%以上。4)GA3处理大花黄牡丹生根种子可起到显著的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其中以300mg·L-1处理效果最佳。5)综合考虑上胚轴及下胚轴休眠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婕  张子晗  侯秋彦  喻方圆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晓华  黎念林  金玲  朱秋桂  徐本美  
对秤锤树种子基本性状作了测定, 并对种子进行酸蚀、药剂处理和低温层积等实验处理。结果表明, 种皮占种子风干质量的88 % ~94 % , 透水性良好; 种子经浓硫酸处理2 d , 再用500 mg· L- 1 赤霉酸( G A3) 处理后, 在室外低温层积一冬, 发芽率可达4006 % , 对照种子则未萌发。秤锤树种子的休眠, 除了种皮机械束缚和透气性差的原因外, 种胚还需要一段低温的生理后熟过程, 属于综合休眠类型。图2 表3 参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思睿  高逸超  赵航  汪晓峰  刘雪萍  
为了研究低温层积处理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层积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生活力和抗氧化酶系统测定、胚轴发育观察、抑制物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香叶树种子层积时间的增长,种子萌发力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层积过程中水分条件的变化对层积结果有较大影响;香叶树的萌发抑制因素主要来源于种皮的内源抑制物,种胚存在后熟作用,而低温层积处理对香叶树种子较快打破休眠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佑勋  段小平  
该文对银鹊树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鹊树种子成熟时胚形态发育正常,但种子无论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恒温或变温中均不能萌发;离体胚培养时,发育不正常,子叶能长大、胚轴能伸长并增粗,而胚根却不伸长,说明种子的胚根具休眠特性。内果皮和外种皮含抑制物质和透气性差是引起胚根休眠的主要因素。低温(5℃)层积120d可以解除休眠,但在恒温中无论给予光照和黑暗条件仍不能萌发,最适的萌发条件是光照下30℃(日)/20℃(夜),其次是30℃(日)/15℃(夜)变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秀莲  郝其梅  
为了解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种子的休眠原因以及掌握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对紫梗籽银桂'Zigeng Ziyin'种子种皮和种实的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和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籽萌发的物质,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综合前期研究结果,认为桂花种子的休眠不是外源休眠和综合休眠,而是由于由抑制物质引起的内源休眠。赤霉素处理结合低温层积可有效解除种子的休眠,其中以1000mg·L-1赤霉素浸种,低温层积75d的发芽率最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秀琴  安蒲瑷  李庆梅  
研究结果表明:紫荆种子用浓H2SO4酸蚀30min后,再于13~17℃条件下混湿沙层积20~30d即可解除休眠。最佳发芽条件为20℃夜/30℃昼,黑暗变温培养,其发芽率82%,成苗率80%,发芽指数9.41,活力指数73.78,根茎长7.92cm/株。若用250mg/L赤霉素水溶液浸泡种子24h,可代替湿沙层积,即发芽率90%,成苗率83%,发芽指数9.09,活力指数71.00,根茎长8.81cm/株。很明显地促进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钧林  
>F0.01=5.99)。经LSR检验,变温层积(20~25℃45d+2~5℃ 45d)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且与其它各层积处理的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5℃层积90d、70d及对照(2~15℃层积90d)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2~5℃层积30d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2%(表2)。以上试验小结为:(1)成熟且发育完善的肉花卫矛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条件下不能发芽,种皮透气性差是肉花卫矛种子休眠的原因。(2)层积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20~25℃45d+2~5℃45d变温层积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解除了种子休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洋  郭娇  王娟  李青丰  
[目的]确定乌苏里鼠李种子休眠类型,探索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种质资源利用、种子扩繁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018年9月采集的乌苏里鼠李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吸水特性、休眠特性以及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确定种子的休眠类型;用体积分数98%H_2SO_4、质量分数5.5%NaClO、热水和不同浓度(1,2,3 mol/L)NaOH对乌苏里鼠李种子进行处理,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结果]乌苏里鼠李种子成熟后,种皮为黄褐色至黑褐色,种皮有蜡质,种子长形卵圆状,表皮光亮、质地坚实、结构致密、种胚紧密;千粒质量为(19.6±1.0) g;纵径为(5.0±0.2) mm,横径为(3.8±0.2) mm。在室温条件下,乌苏里鼠李种子的吸水率随浸种时间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表明其种皮透水性良好,对种子的吸水阻碍较小。乌苏里鼠李种子的生活力平均值为96%,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0%,种子本身具有休眠特性。随着乌苏里鼠李种子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内源抑制物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增加,对白菜种子根长的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采用体积分数98%H_2SO_4和质量分数5.5%NaClO处理乌苏里鼠李种子,均不能解除其种子休眠;分别采用40~60℃热水浸种20 min或者1~3 mol/L NaOH浸种20~120 min,均具有破解其种子休眠的作用。[结论]种皮障碍和内源抑制物是限制乌苏里鼠李种子发芽的主要原因,乌苏里鼠李种子属于综合休眠型;40℃热水处理20 min或1 mol/L NaOH处理40min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