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1)
- 2023(5621)
- 2022(4744)
- 2021(4534)
- 2020(3962)
- 2019(8583)
- 2018(8593)
- 2017(14836)
- 2016(9145)
- 2015(10471)
- 2014(10722)
- 2013(10350)
- 2012(10020)
- 2011(9258)
- 2010(9537)
- 2009(8733)
- 2008(8882)
- 2007(8201)
- 2006(7300)
- 2005(6681)
- 学科
- 济(27061)
- 经济(27019)
- 管理(18713)
- 学(17271)
- 业(15684)
- 企(11922)
- 企业(11922)
- 教育(9307)
- 方法(9083)
- 农(8967)
- 制(8940)
- 中国(8786)
- 理论(7894)
- 数学(7003)
- 数学方法(6827)
- 财(6624)
- 体(6415)
- 业经(5833)
- 研究(5643)
- 银(5632)
- 农业(5586)
- 银行(5573)
- 融(5515)
- 金融(5506)
- 行(5391)
- 地方(5339)
- 和(5270)
- 度(5161)
- 制度(5154)
- 贸(4651)
- 机构
- 大学(138644)
- 学院(134948)
- 研究(59135)
- 科学(42901)
- 济(41553)
- 经济(40107)
- 中国(39568)
- 管理(39289)
- 农(39172)
- 所(34024)
- 京(32456)
- 理学(32422)
- 理学院(31770)
- 研究所(31636)
- 农业(31493)
- 管理学(30643)
- 管理学院(30405)
- 业大(28589)
- 中心(24674)
- 江(23633)
- 省(21738)
- 院(21595)
- 范(21154)
- 师范(20714)
- 北京(20614)
- 财(20143)
- 技术(20097)
- 农业大学(19916)
- 室(19786)
- 州(18130)
- 基金
- 项目(91527)
- 科学(66866)
- 基金(61164)
- 研究(60547)
- 家(58232)
- 国家(57746)
- 科学基金(44495)
- 省(38211)
- 划(33257)
- 社会(32215)
- 自然(31705)
- 基金项目(31458)
- 自然科(30859)
- 自然科学(30833)
- 自然科学基金(30272)
- 社会科(29996)
- 社会科学(29987)
- 教育(29519)
- 资助(25952)
- 编号(24499)
- 重点(22547)
- 成果(22510)
- 计划(21247)
- 科技(20712)
- 课题(20116)
- 发(20038)
- 部(18767)
- 创(18393)
- 科研(18279)
- 创新(17372)
共检索到21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晓冬 周立刚 徐利剑 谈满良 汪冶
从滇重楼根状茎中分离到133株内生真菌,对其中的7株真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和甾体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号、8号和12号真菌能合成大量的甾体化合物,培养液中甾体化合物的产率分别为208.62,144.97和198.79 mg/L。
关键词:
滇重楼 内生真菌 生物学性状 甾体化合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勇 刘晓萍 骆翔 翟志席 郭玉海
在沙漠条件下,探讨了寄生植物肉苁蓉寄生对寄主梭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肉苁蓉寄生后梭梭光合枝和根系生物量分别减少了29.99%和18.64%,肉苁蓉生物量仅占梭梭生物量减少量的35.66%;肉苁蓉寄生后梭梭光合枝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光合枝和根系中可溶性糖贮存量减少;梭梭光合枝、根系中淀粉和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贮存量均减少。说明肉苁蓉寄生使梭梭干物质总积累量减少,同时降低了梭梭根系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贮存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侠 纪燕玲 邢转青 王志伟
本研究在2011和2012年夏季从安徽省黄山市4个采样点采集大雀麦(Bromus magnus Keng)559株,镜检结果表明含菌率为48.0%~77.8%。含菌植物样品经表面消毒分离得到31株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将这些菌株分为2个菌群:快速生长(fast growing,FG)菌群,生长速度为每周16.0~18.8 mm;慢速生长(slow growing,SG)菌群,生长速度为每周4.3~5.3 mm。FG菌群分生孢子[(4.5~5.1)μm×(2.9~3.6)μm]及分生孢子梗(15.8~24.6μm)等无性形态结构比SG菌群略大。从同一地点、同种宿主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属于FG和SG菌群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磊 俞咪娜 胡建坤 于俊杰 尹小乐 聂亚锋 陈志谊 刘永锋
【目的】分析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致病力减弱突变菌株B-726的生物学性状,分析其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克隆因外源基因插入被破坏正常表达的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稻曲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稻曲病防治新途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突变菌株B-726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检测,分析其生物学性状;Southern杂交分析B-726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利用HiTail-PCR获得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运用RACE-PCR技术,克隆与插入位点毗邻的基因全长;用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突变菌株B-726与野生菌株P1相比致病力极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忠俊 曾波 梁社往
在遮荫70%塑料大棚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设0、0.5、1.0、2.0 mg/kg 4个施锌水平,研究不同水平锌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含量和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相比,施锌显著提高了滇重楼株高、总生物量,但对根茎增加不显著。随施锌水平增加,各部位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锌对地上茎中磷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叶、新根茎和老根茎中磷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对叶和新根茎中钾含量有协同效应,而对茎中钾含量有拮抗效应;施锌显著提高了叶、地上茎、新根茎中锌的含量,而老根茎锌含量无明显的规律。随施锌水平增加,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呈下降趋势,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涛 段承俐 曾亚文 普晓英 杜娟 杨树明 杨生超
文章研究了12个大麦品种及其F1,F2代籽粒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植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与芒色、叶色、穗子颜色相关性都较高,槲皮素含量与大麦不同部位色素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因子贡献率为57.01%,主要对应槲皮素、叶耳颜色、叶色、叶鞘色、叶杆色、穗子颜色、芒色的特征向量的分值较大,与总黄酮的关系更大,花色苷类物质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东 方忠祥 杨海花 张进杰 叶兴乾 吴丹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 酚酸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国顺 云菲 史宏志 王可 张春华 宋晶
【目的】揭示光照强度和氮素水平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形成与积累及叶片衰老的调控效应,探明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光氮条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5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分析光氮互作对烤烟含氮化合物及衰老指标的影响。【结果】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蛋白(SP)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遮阴和增加施氮量有利于烤烟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增加,提高氮代谢水平。中、低氮处理的NR活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45d,高氮处理则出现在移栽后60d,表明氮代谢转向碳代谢的时间推后。遮阴处理的烤烟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遮阴处理L2(70%光照...
关键词:
光照强度 氮素 烤烟 含氮化合物 衰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纪伟 沈雪梅 赵一帆 王玮 张钎 周艺凡 李家华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普洱生茶年份鉴定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贮存年份(2006—2015年)的普洱生茶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茶样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3种含量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与贮存年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在0.36~3.19 mg/g,槲皮素在2.40~10.17 mg/g,山奈酚在2.00~7.35 mg/g,黄酮总量在12.87~51.99 mg/g。利用聚类分析发现,茶样可以分为2大簇,第一簇包括2006—2008年的茶样,第二簇为2009—2015年茶样;相关性分析发现,黄酮总量、槲皮素和山奈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最强,且贮存年份越接近的茶样间相关性越强。【结论】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茶样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可以作为普洱生茶年份鉴别的指标。
关键词:
普洱生茶 贮存年份 黄酮醇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娜 王国祥 Abacar Jose Daniel 刘正辉 丁承强 唐设 李刚华 王绍华 丁艳锋
【目的】稻米酚酸化合物是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建立糙米和精米中酚酸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定量方法,并分析其在籽粒中的分布特征。【方法】以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异阿魏酸、2-羟基肉桂酸和反式肉桂酸14种酚酸化合物标准品,对糙米和精米中酚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2.1 mm×50 mm,1.8μm-Micron),流动相为0.1%乙酸水溶液(A)/乙腈(B),柱温30℃,流速为0.5 mL.min-1,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 mi...
关键词:
酚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 糙米 精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晓媛 孙琳 童华荣
本实验以普洱生茶和熟茶为原料,测定了主要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并进行了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研究了生普和熟普的主要酚类化合物与氧化还原电位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生茶的儿茶素总量与没食子酸的含量均高于普洱熟茶,但熟茶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生茶,且熟茶样品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生茶中EGCG与氧化还原电位值(ORP)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27;熟茶中ORP值与EGC、DL-C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2和-0.688。
关键词:
生普 熟普 酚类化合物 氧化还原电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玉东 梁社往 何忠俊 韦建荣 樊启龙
研究了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状况、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根茎总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茎增长率、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随pH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根茎增长率以pH 6.54最高,茎叶鲜重、根数、根系鲜重、根长以pH7.42最高。土壤pH对滇重楼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规律各异:土壤pH对新老根茎、根系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茎叶氮含量影响不大;新老根茎磷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而茎叶和根系磷含量则有相反趋势;土壤pH对根系和茎叶钾含量的影响远大于对根茎钾含量的影响。新老根茎总皂甙含量随土壤pH升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土壤pH对滇重楼生长、营养状况、药用部位生物量积累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陆凡 郑小波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性重组体 生物学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NoritsinaMV SuslovaTA KlochkovaIN KhoroshevaTM
本研究以醛和酮进行缩合反应并进而转化成 3种新的呋喃基取代尿素 :丁基 呋喃基 尿素(BFC)、二丁基 呋喃基尿素 (DIBFC)、二氯苯基 丁基 尿素 ;分别在播前浸种处理禾本科类和蔬菜种子 ,结果表明它们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 3种杂环化合物可以提高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从而使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得以提高 ,作物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其抗病性及产量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r=0 .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旭盛 郭玉海 杜友 陈晓丽 翟志席 骆翔 赵东平 朱艳霞
自然生长条件下,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ey.) Bunge.)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树龄增长的变化尚不清楚。本试验以秋季采集的1~4年树龄的梭梭为材料,测定了梭梭不同器官内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增长,梭梭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累积量成倍提高,1~4年树龄梭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累积量依次分别为9.40、17.75、73.18和239.52 g/株。2)不同树龄梭梭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各器官间有所差异,其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根内含量最高,光合枝次之,茎杆最低;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茎杆中最高,根次之,光合枝最低。试验结...
关键词:
梭梭 碳水化合物 树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