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8)
- 2023(12739)
- 2022(10843)
- 2021(10047)
- 2020(8540)
- 2019(19996)
- 2018(19875)
- 2017(38279)
- 2016(20883)
- 2015(23951)
- 2014(24447)
- 2013(24424)
- 2012(23023)
- 2011(21184)
- 2010(21816)
- 2009(20368)
- 2008(20325)
- 2007(18511)
- 2006(16450)
- 2005(15116)
- 学科
- 济(97307)
- 经济(97216)
- 管理(55150)
- 业(53514)
- 方法(41538)
- 企(41368)
- 企业(41368)
- 数学(35928)
- 数学方法(35283)
- 中国(27146)
- 农(26765)
- 地方(25948)
- 业经(20703)
- 学(19957)
- 财(18989)
- 农业(18235)
- 贸(17012)
- 贸易(16996)
- 易(16376)
- 制(16026)
- 理论(15602)
- 和(15330)
- 银(14857)
- 融(14818)
- 金融(14816)
- 银行(14815)
- 环境(14390)
- 行(14318)
- 发(14112)
- 地方经济(14036)
- 机构
- 学院(311052)
- 大学(308564)
- 济(124470)
- 经济(121597)
- 管理(116071)
- 研究(110273)
- 理学(98447)
- 理学院(97196)
- 管理学(95164)
- 管理学院(94564)
- 中国(83735)
- 科学(70348)
- 京(68026)
- 所(58121)
- 财(56342)
- 农(55674)
- 研究所(52693)
- 中心(50419)
- 江(49434)
- 业大(46626)
- 范(44594)
- 师范(44126)
- 北京(43967)
- 财经(43856)
- 农业(43610)
- 州(40183)
- 经(39399)
- 院(39370)
- 经济学(37195)
- 师范大学(35346)
- 基金
- 项目(199110)
- 科学(154638)
- 研究(144530)
- 基金(140102)
- 家(122749)
- 国家(121714)
- 科学基金(102706)
- 社会(88738)
- 社会科(84039)
- 社会科学(84013)
- 省(80447)
- 基金项目(73681)
- 划(67310)
- 教育(67095)
- 自然(66529)
- 自然科(64826)
- 自然科学(64807)
- 自然科学基金(63578)
- 编号(60198)
- 资助(59885)
- 成果(49363)
- 发(48126)
- 重点(45446)
- 部(43055)
- 课题(42813)
- 创(40625)
- 发展(38081)
- 科研(38043)
- 创新(38030)
- 展(37465)
共检索到479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建雄
同属滇西北旅游区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 (中甸 )三地 ,由于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时机、开发思路的差异 ,加之旅游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 ,导致开发形态和开发效果出现明显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大理模式”、“丽江模式”和“香格里拉模式”的比较分析 ,对三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异同点做一简单比较和描述。
关键词:
滇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永岸,王筱春
滇西北横断山区,由于地质的强烈作用,形成三江相间并流的地貌大奇观,有众多峡谷和高大雪山群,低纬低海拔的冰川。气候多样,生物资源品种繁多,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集聚了最壮丽的自然风光。多民族聚居,社会发展层次有先有后,有人类社会发展的博物馆之称。民族风情浓郁。大理、丽江、巍山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众多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融为一体。随着香格里拉在滇西北的定位以及丽江古城被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它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热点。
关键词:
21世纪,旅游热点,滇西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智
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秦楚文化交汇融合地域,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高度富集,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分析,提出该地区旅游开发的设想及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鄂西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刚 赵凯
西北地区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目前西部大开发又为西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西北地区已初步建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 ,其前景十分广阔。但开发西北旅游资源仍存在着制度、管理、结构、投资和人力资源等障碍因素 ,开发西北旅游资源应按市场原则配置、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西北 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全良 李涛
本文首先阐明了两型社会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进而系统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如何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利用与节约的辨证关系,从而把旅游社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示范区。
关键词:
两型社会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胜利 顾韬
民俗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一大潮流,陕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探讨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重点研究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关键词:
陕北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原则 开发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世金 焦世泰 牛贺文
中国冰川资源规模巨大,形态各异,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具有绝对的垄断性地位。然而,我国冰川旅游发展却较为缓慢,景点稀少,与冰川资源禀赋极不相符,与国外冰川旅游发展差距较大。冰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并非由冰川旅游单体决定,往往由冰川及周边景观的组合程度大小决定。鉴于此,中国冰川旅游需要改变以往冰川观光和其他单一景点开发模式,进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峡谷与民族文化组团式开发转变,通过冰川与其他景观的组团式开发模式,扩展其冰川旅游类型与内涵,延伸其高山带山地旅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冰川旅游产品品牌价值,以此为我国冰川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
冰川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美国西部20世纪旅游业的崛起为陷入困境的美国乡村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美国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西部乡村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为主要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优势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成功地完成了传统乡村经济的转型,实现了美国西部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其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为我国西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西部 乡村旅游 开发模式 生态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赫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兴起。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在乡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乡村旅游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山东省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乡村地区旅游环境差、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开发效率较低、产业发展模式较为落后、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个人主导的3种发展模式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创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玮
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开发现状及缺陷的基础上,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角度出发,提出以点带面的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点-面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及延伸其具体的开发战略与开发措施,以促使设计出的开发模式能够适应当前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生态旅游开发政策;同时,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促进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系统间的和谐共生,进而促进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喜洲 蒲勇健
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成为解决问题的焦点。本文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时滞性及社会整体性等特性入手,分析了现行制度对处理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性和旅游开发外部性的不足。而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监督体制以及有效的法制保障也是造成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原因。
关键词:
旅游资源 过度开发 旅游资源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席建超 葛全胜 成升魁 刘浩龙
本文以D.麦格奈尔(D.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注重对旅游资源地脉和文脉的挖掘,促进旅游资源神圣化是旅游资源顺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大机械复制力度,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不断形象化、真实化,是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符号吸引理论 旅游资源 雍和宫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勇泉
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如何开发一直是较有争议的议题。文章首先从旅游资源、市场基础、理论支撑以及实践证明四个方面对高校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接着就高校旅游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限定,对高校可开发的旅游产品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旅游开发应采取学校规划监督、社会参与运作的模式。
关键词:
高校 旅游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