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
2023(1708)
2022(1460)
2021(1368)
2020(1290)
2019(2878)
2018(2829)
2017(5143)
2016(3293)
2015(3652)
2014(3504)
2013(3474)
2012(3448)
2011(3187)
2010(3026)
2009(2637)
2008(2631)
2007(2338)
2006(1998)
2005(1752)
作者
(12157)
(10222)
(10153)
(9533)
(6464)
(5181)
(4483)
(4138)
(3963)
(3787)
(3651)
(3574)
(3471)
(3400)
(3357)
(3310)
(3021)
(2998)
(2981)
(2972)
(2880)
(2583)
(2579)
(2365)
(2364)
(2324)
(2311)
(2296)
(2292)
(2146)
学科
(8595)
经济(8585)
(6643)
(5901)
管理(5617)
(5257)
方法(4171)
农业(3916)
数学(3734)
数学方法(3691)
(3496)
企业(3496)
地方(2441)
中国(2240)
(2131)
(2082)
植物(2023)
业经(1850)
(1830)
生态(1811)
(1795)
(1568)
资源(1473)
环境(1414)
技术(1393)
生态学(1388)
土地(1314)
生产(1279)
动物(1272)
(1268)
机构
学院(44902)
大学(44549)
(21047)
研究(20912)
农业(16760)
科学(16660)
(14886)
经济(14599)
中国(14579)
业大(13913)
管理(13788)
(12689)
理学(12024)
研究所(11999)
理学院(11829)
管理学(11489)
管理学院(11417)
农业大学(10719)
(10394)
中心(9731)
(9191)
(8812)
(8195)
(7937)
实验(7599)
科学院(7580)
(7313)
实验室(7258)
重点(6926)
北京(6403)
基金
项目(36537)
科学(26561)
(25524)
国家(25303)
基金(25263)
研究(21359)
科学基金(19150)
(14974)
自然(14556)
自然科(14131)
自然科学(14121)
自然科学基金(13860)
基金项目(13703)
(13303)
社会(12013)
社会科(11196)
社会科学(11194)
资助(10666)
(9759)
科技(9717)
教育(9620)
计划(9518)
重点(9167)
(8125)
编号(8125)
科研(7939)
专项(7791)
(7721)
(7642)
(7217)
期刊
(19161)
学报(16453)
(14915)
经济(14915)
农业(12873)
科学(12276)
大学(11061)
学学(10830)
中国(10000)
研究(9603)
(7672)
业大(5561)
林业(4647)
农业大学(4485)
(4185)
教育(3687)
管理(3384)
(3379)
中国农业(3377)
科技(3283)
资源(3108)
(3057)
金融(3057)
自然(3039)
业经(2938)
技术(2736)
科技大(2593)
科技大学(2593)
世界(2534)
自然科(2394)
共检索到65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兰  巩合德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玲  
为探讨湿地植物种子在重金属污染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以17种临沂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水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污水浓度的增加,萌发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除了芦苇、芦竹、风车草、黄菖蒲、灯芯草、泽泻和石龙芮,其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浓度越高受到的抑制越明显,且在T3和T4处理下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重金属污水对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萌发率和萌发指数的抑制;17种供试湿地植物种子普遍对重金属污水有一定的耐性;通过隶属函数值聚类分析,将供试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划分为耐重金属污水较好、中等和较差3种类型,其中黄菖蒲和黄花蔺耐性较差,12种植物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张跃进  陈铁山  
为探讨绢蒿属S eriph id ium(B ess)Po 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学问题,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12种绢蒿属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形态多样,分别呈卵形、长卵形、棒状、矩圆形和肾形;表面纹饰以纵条纹为主;在系级水平上,种子微形态特征虽表现出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种子形态、大小((0.78~2.86)mm×(0.31~1.03)mm)、千粒重(0.286~0.512 g)、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绢蒿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艺  王娜  马颖杰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易镇邪  王禹  王学华  屠乃美  易自力  
为确定芒属植物种子的适宜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间对3个芒属植物野生材料与3个芒属植物人工杂交种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芽比等影响显著,根据以上指标确定了各材料种子的适宜采收时间,A0104、湘杂芒3号为11月20日,A0107、B0605、湘杂芒1号为12月20日,而湘杂芒2号为1月20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蕾蕾  徐世昌  曹远银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提取植物种子DNA的快速、简便、有效的新方法。基本过程包括选取饱满植物种子3~5粒并研成细粉,用提取缓冲液提取、离心分离、异丙醇沉淀、TE缓冲液保存得到的DNA。结果表明:所获得的DNA浓度和质量均较高,经扩增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了非常清晰的DNA谱带,特别适合序列特征扩增区段(Sequence-CharacterizeAmplifiedRegion,SCAR)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3种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Poljak.)Poljak.、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Krasch.)Poljak.和西北绢蒿Seriphidiumnitrosum(Web.ex Stechm.)Poljak.)的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天然种衣形态、种子吸水曲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伊犁绢蒿、新疆绢蒿和西北绢蒿的千粒重分别为0.331,0.455和0.313 g;种子吸水曲线均呈现“快-慢-稳”的格局;伊犁绢蒿和西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延芳  占玉芳  甄伟玲  滕玉风  钱万建  
通过测定河西走廊中部梭梭人工林中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分析了其在0~10 cm土层的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差异较大;(2)在0~10 cm土层中,百粒重在0.500~1.000 g之间的种子在分布密度上占明显优势;(3)形态方差在0.050~0.100之间的种子密度和出现频次都相对占优势,且其在0~2 cm土层中的分布密度较大,随土壤加深密度减小,但出现频次变化不大;(4)单位体积种子质量>500 kg·m~(-3)的种子在分布密度和出现频次上均占明显优势;(5)百粒重较小的种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较大的种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冯彬  何云核  赵爽  郭明  
探讨香蒲Typha orientalis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4种水生植物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采用室内离体生测法,研究0.5,5.0和50.0 g·L(-1) 3个质量浓度梯度的香蒲根、叶和蒲黄浸提液对4种水生植物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生长影响,并对受抑制作用最强的黄菖蒲幼苗测定其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香蒲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飞  孙飞达  刘琳  刘伟  苟文龙  朱灿  陈晓霞  杨廷勇  廖习红  
四川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数目众多的啮齿动物,通过对近60年有关啮齿动物的著作及研究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归纳分析,得出四川省境内分布的啮齿动物共2目12科41属101种又105亚种,其中兔形目18种,啮齿目83种。区系上属东洋界61种,古北界34种,广布种6种;分布型上属古北型13种,东北-华北型1种,高地型20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27种,云贵高原型2种,南中国型8种,东洋型24种,不易归类型6种。共划分为五个动物地理省,啮齿动物种类数量上盆地西缘山地省>川西南高山峡谷省>川西北高山高原省>盆中平原丘陵低山省>盆地东北缘山地省。中高山森林草甸啮齿动物种类最为丰富,海拔分布以2 000-2 600m种数最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芳德  和红晓  
对山核桃属植物种子贮藏及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核桃属植物种子中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低温条件下其酶活力下降较慢,室温条件下降较快;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整个萌发过程中,从发芽试验之日起至萌发高峰期,其酶活力逐日递增;自萌发高峰期至萌发停止,其酶活力又逐日递减,呈下降趋势;整个过程为一抛物线,呈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军  朱洁文  王坤  孙焕良  
以苎麻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及GC-MS联用仪,对其微结构、出油率、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油脂理化特性等进行研究,探讨了苎麻属植物种子的微结构和油脂的功能特性,为苎麻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苎麻属植物种子外形多样且种子表面纹饰以网状纹和线状纹为主;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分别在0.034~0.049 g、0.455~0.694 mm和0.250~0.322 mm之间;在以石油醚为萃取溶剂、80℃水浴和12h萃取时间的最佳条件下,种子出油率为13.45%~28.19%,属于高含油量种子,但不同基因型种子的出油率差异较大,野生种的平均出油率要高于栽培种的;种子油脂肪酸以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程鹏  王平  孙吉康  费明亮  杨辉  
种子休眠的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植物种子的休眠方式也因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而演变得千变万化。重点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综述了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调控机理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深入开展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研究及解除休眠与种子人工萌发的生产实践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云华   胡小文   刘亚洁   余玲   王彦荣  
课程大实验教学模式可有效融合课程知识点,提升教学的系统性。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为解决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的问题,在课程大实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兰州大学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教学团队从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式革新、考核方式完善和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作为类似实验课程的改革范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柯海丽  宋希强  谭志琼  刘红霞  罗毅波  
The minute size of orchid seeds have made them difficult to observe,orchid seeds germination and mortality of seedlings in suit difficult to study.Recently,a new technique was described by which orchid seeds were sowed and retrieved in the field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It is possible to conduct a q...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