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5)
- 2023(10497)
- 2022(9393)
- 2021(8873)
- 2020(7412)
- 2019(17279)
- 2018(17291)
- 2017(33235)
- 2016(18367)
- 2015(20681)
- 2014(20810)
- 2013(20483)
- 2012(18840)
- 2011(16744)
- 2010(16583)
- 2009(14941)
- 2008(14218)
- 2007(12158)
- 2006(10596)
- 2005(9142)
- 学科
- 济(72490)
- 经济(72409)
- 管理(49055)
- 业(47775)
- 企(37962)
- 企业(37962)
- 方法(34011)
- 数学(29718)
- 数学方法(29398)
- 农(20829)
- 中国(20504)
- 地方(19298)
- 学(16707)
- 财(15806)
- 业经(15509)
- 农业(14576)
- 贸(12678)
- 贸易(12668)
- 易(12228)
- 理论(11720)
- 和(11680)
- 环境(11582)
- 制(10751)
- 技术(10739)
- 务(10038)
- 财务(9978)
- 财务管理(9958)
- 地方经济(9777)
- 教育(9726)
- 划(9721)
- 机构
- 大学(253297)
- 学院(251754)
- 管理(102872)
- 济(96389)
- 经济(94251)
- 理学(89888)
- 理学院(88859)
- 管理学(87264)
- 管理学院(86824)
- 研究(84418)
- 中国(60161)
- 科学(55081)
- 京(54753)
- 所(42205)
- 财(41463)
- 农(41006)
- 江(40575)
- 业大(39666)
- 研究所(39030)
- 中心(37908)
- 范(34658)
- 师范(34324)
- 财经(34083)
- 北京(33718)
- 农业(32019)
- 院(31236)
- 经(30987)
- 州(29680)
- 师范大学(28039)
- 经济学(27806)
- 基金
- 项目(181416)
- 科学(142253)
- 研究(131984)
- 基金(130957)
- 家(114238)
- 国家(113303)
- 科学基金(97320)
- 社会(81316)
- 社会科(76920)
- 社会科学(76899)
- 省(71615)
- 基金项目(70985)
- 自然(64991)
- 自然科(63386)
- 自然科学(63370)
- 自然科学基金(62173)
- 划(60162)
- 教育(60000)
- 编号(54450)
- 资助(53685)
- 成果(43292)
- 重点(40515)
- 部(39438)
- 发(38440)
- 创(37295)
- 课题(37275)
- 创新(34686)
- 科研(34675)
- 大学(33618)
- 教育部(33453)
- 期刊
- 济(103041)
- 经济(103041)
- 研究(71490)
- 中国(47810)
- 学报(41060)
- 科学(38205)
- 管理(36475)
- 农(36249)
- 大学(30515)
- 财(29183)
- 教育(29164)
- 学学(28591)
- 农业(25492)
- 技术(21553)
- 融(18134)
- 金融(18134)
- 业经(17207)
- 财经(15548)
- 经济研究(15483)
- 图书(14473)
- 资源(13923)
- 问题(13526)
- 业(13166)
- 经(13100)
- 科技(12849)
- 理论(12821)
- 实践(11959)
- 践(11959)
- 现代(11667)
- 技术经济(11665)
共检索到358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旌 孟鸣 何大明
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 ,涉及滇西北的 16个少数民族聚居县 ,位于著名的横断山“纵谷”区的核心地带 ,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区位特殊 ,环境复杂。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等多因素综合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较低 ,是贫困面广的欠发达地区。在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 ,就业人口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有较大增加。到 2 0 10年 ,该区各市县就业人口比重将由 1990年的 1/ 2左右上升至 2 / 3左右 ,已远远超过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而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天然林禁伐等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项目区发展状况的分析 ,...
关键词:
就业 滇西北 人口 “三江并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州市吴江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年来,中心围绕"服务和发展民生,稳定并扩大就业"的宗旨,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境外人员入境就业、提供失业保险服务和档案托管服务,指导全区公共职介机构开展工作,搭建区级人力资源市场等。中心优质的服务内容、创新的服务手段、优美的服务环境受到社会各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符钢战
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内,国民收入水平是就业量的函数,就业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国民收入的高低。所谓“就业”状况,广义而言,是指社会一切生产要素得到利用的状况;狭义而言,是指劳动就业状况,即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以利用的状况。这里,我们研究的是后一种意义的“就业”。本文首先描述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劳动就业统计体系,然后分析中国劳动就业统计指标的理论界定的内在缺陷,研究如何改进中国劳动就业的统计界定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劳动就业 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强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陈东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部失业和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都让政府决策者感到棘手。本文暂撇开人们常规的思路,着手从科技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即全质性科技创新与非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求澄清某些模糊认识,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长城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农民被严格的户籍制度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 ,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劳作。政府考虑就业问题时 ,主要是将就业视为城市的福利分配和社会贫困救济 ,从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因此 ,所选择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对就业结构转换作用力不强 ,就业结构极具低级化、刚性化的特征。本文认为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方式 ,选择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劳动就业 体制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文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邵文国科学技术进步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已为近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实践所证实。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已成为有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识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之一。知识经济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类型即质别性科技创新和非质别性科技创新,以及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知识经济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包括就业结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和就业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进劳动就业的战略重点应当是重视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永和
人口与发展问题同劳动就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次会议,在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同时,能就劳动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交流经验,是很有益的。 中国是个有近10亿人口的国家。近几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宗玲
长期以来,在家工作(homeworking)被定义为“在家中为制造业或低水平服务业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Felstead et al.,1996)。这个简单的定义,说明了在家工作者是企业雇用的、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外包工”(outworker)。许多对以家庭为工作地点的劳动力调查研究显示,在家工作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劳动密集行业,往往与企业的制造或装配环节联系在一起。从事在家工作的劳动力的绝大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一、入世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 1.入世后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份额,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益收获,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合作的一项调查测算:入世后,中国GDP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蒂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失业(这里指非自愿)意味着资源利用不足、生产要素闲置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因此,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都把提高劳动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随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履宽
劳动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从1958年到“四人帮”复灭这段期间,劳动就业问题几乎成为一个不能公开加以研究的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就业问题受到了举国上下的关注。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劳动就业的新方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