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9)
2023(6471)
2022(4775)
2021(4316)
2020(3550)
2019(7615)
2018(7743)
2017(14064)
2016(8302)
2015(9451)
2014(9639)
2013(9148)
2012(8450)
2011(7569)
2010(7719)
2009(7366)
2008(7537)
2007(7013)
2006(6408)
2005(6037)
作者
(28268)
(23564)
(23456)
(22628)
(15105)
(11479)
(10698)
(9208)
(9156)
(8391)
(8310)
(8075)
(7808)
(7790)
(7618)
(7400)
(7345)
(7040)
(6954)
(6880)
(6350)
(6104)
(6006)
(5461)
(5378)
(5372)
(5313)
(5192)
(5097)
(4880)
学科
(32556)
经济(32519)
管理(19504)
(18271)
(15085)
(14187)
企业(14187)
方法(11070)
中国(11006)
(10015)
数学(8871)
数学方法(8674)
业经(8328)
(6683)
农业(6680)
理论(6394)
(6312)
地方(5950)
(5911)
(5132)
发展(5076)
(5057)
(5018)
银行(4984)
教育(4943)
(4822)
贸易(4816)
产业(4812)
(4773)
(4767)
机构
大学(125439)
学院(122847)
研究(48395)
(42018)
经济(40938)
管理(37089)
科学(35460)
中国(34757)
(31893)
理学(30800)
理学院(30292)
管理学(29229)
管理学院(29034)
(28243)
(27372)
农业(25506)
研究所(25199)
业大(24111)
中心(21583)
(20694)
(19706)
北京(17635)
(17620)
(17564)
师范(17267)
(17158)
技术(16672)
农业大学(16337)
(16069)
(15369)
基金
项目(81556)
科学(61003)
基金(57020)
(53138)
国家(52722)
研究(52414)
科学基金(42458)
(32828)
社会(31181)
自然(29294)
社会科(29276)
社会科学(29268)
基金项目(29005)
自然科(28610)
自然科学(28591)
自然科学基金(28062)
(27857)
教育(24402)
资助(23815)
编号(20327)
重点(19566)
成果(18014)
计划(17668)
(17641)
科技(16770)
(16302)
科研(16113)
(15939)
课题(15305)
创新(15123)
期刊
(50644)
经济(50644)
研究(34227)
学报(33873)
(30756)
中国(28094)
科学(25175)
大学(24345)
学学(22909)
农业(20773)
(15809)
教育(15757)
管理(14929)
(11034)
业大(10180)
技术(10117)
(9885)
金融(9885)
(9159)
图书(8864)
农业大学(8495)
财经(8312)
经济研究(8096)
业经(7663)
(7291)
问题(6784)
林业(6752)
科技(6683)
书馆(6530)
图书馆(6530)
共检索到19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泽斌  任禛  夏体渊  王定康  陈兴位  林丽  靳松  徐胜光  华金珠  何峰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在海洋氮素循环中起了重要作用,而有关天然淡水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研究报道并不多。为探索滇池沉积物中是否存在厌氧氨氧化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的种类,以滇池沉积物总dnA为模板,Pcr扩增沉积物样品中厌氧氨氧化菌特异性16S r dnA片段,通过构建克隆、测序,将文库中有效克隆序列分别提交到Gen bAnk中进行相似序列搜索,并利用meGA4.0绘制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且种群多样性水平低,低于目前已报道的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所有克隆序列与已发现的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泽斌  李冰  夏体渊  王定康  余磊  任禛  靳松  何峰  
从滇池沉积物中提取好氧氨氧化细菌(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aob)的dna,通过构建硝化作用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文库并划分操作分类单元(otu)的方法,揭示好氧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获得了80个amo a基因克隆,利用mothur软件将相似度不小于97%的序列归为1个otu,共得到22个otus,其中otu1、otu2、otu3单元最大,分别包含了27、12、9条序列。对22个otus的代表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序列都属于变形杆菌的β-亚纲,分布于亚硝化螺菌属、亚硝化弧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亚硝化叶菌属4个属;优势种群为nitr...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文君  袁晟译  李健  常志强  
本研究于2020年9、10、11、12月采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池塘贝类区域(有贝区)和对照区域(无贝区)的沉积物表层样品,进行泥浆培养实验,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检测其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并分析了其与间隙水理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菲律宾蛤仔养殖池塘有贝区10和11月样品检测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并有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应;有贝区的4个月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均高于无贝区,有贝区9月的反硝化反应速率最高(0.005 8 μmol/kg·h);水体温度与沉积物反硝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H_(4)~(+)浓度与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绩  李维琳  
本文论述了用CCD图像传感器实现核酸电泳凝胶图像的实时检测及图像处理与分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检出核酸的分子量和核酸的浓度等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和计算才能得到的参数,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实验工作效率,使传统凝胶图像的记录与分析智能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利方  陈泽斌  夏体渊  王定康  姚丽媛  华金珠  徐胜光  王家银  
【目的】为了解滇池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及产甲烷菌的种类组成。【方法】采用引物NirS1F/NirS6R和Me1/Me2分别对沉积物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000 bp的反硝化细菌和760 bp的产甲烷菌特异性片段。【结果】证实了滇池沉积物中存在反硝化细菌和产甲烷菌,且推测产甲烷菌的丰度高于反硝化细菌。2个克隆文库分别获得阳性克隆子55和99个,利用Mothur软件将序列分别划分为10和5个OUT,说明尽管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低于产甲烷菌,但物种多样性高于产甲烷菌。运用BLASTN程序在GenBank数据库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佛生  汪红  李一璠  王甜  樊佳  王茂林  林宏辉  
为了丰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分子杂交原理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展液相Northern杂交检测microRNA的实验探索。利用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做探针,通过探针灵敏性、杂交温度、杂交时间和杂交液等不同杂交条件的探索,从而简便、准确、灵敏地杂交检测不同植物中的microRNA。整个实验过程仅需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且实验结果直观生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龚宜超  董雅娟  柏学进  封纪武  李兴芳  刘昌菊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体外诱导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向心肌细胞的分化,为转基因良种肉牛培育提供种子细胞,提高转基因效率。【方法】利用获取的纯化稳定的P4、P8、P12代BMSC各经5、10、15μmol·L-1的5-Aza进行体外诱导分化,统计并计算心肌细胞的转化率,对诱导出现的心肌样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RT-PCR鉴定。【结果】诱导后细胞大多呈现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相同代数的BMSC在10μmol·L-1的5-Aza作用下诱导效果最佳;在相同浓度的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爱波  赵纯森  瞿波  廖玉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赤霉菌主要致病菌种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形成与致病力的关系、毒素生 物检测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脱毒技术及毒素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宁  金保伟  胡景辉  孙丽敏  
真菌分类研究从1729年米凯利首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真菌,提出真菌分类检索表而开启。现在真菌分类方法比较多,近年来真菌分类学中引入了多种新兴的科学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真菌分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真菌分类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的建立[1]。用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生物学性状来探索真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各级分类阶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应用越来越多,弥补了传统分类学研究的不足,从而促使人们对真菌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实际,为真菌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祺  林定波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寒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最新进展.在植物抗寒力发育过程中,其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提高,基因表达改变,冷驯化诱导蛋白质产生,冷调节基因得到分离和克隆。讨论了冷驯化诱导蛋白、冷调节基因的可能功能;利用外源极地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转基因植株,抗冻蛋白基因在西红柿等植物中表达以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清  张绍铃  李晓  吴俊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晓婷  宋福平  冯书亮  杜立新  宋健  
简要描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阐述了cry基因鉴定方法。另外分析了目前转基因植物与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航  陈玲玲  夏方山  闫慧芳  毛培胜  
种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老化将导致种子质量下降,最终失去生命力,给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种子老化机制对寻找应对种子老化的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种子老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理生化变化方面,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理运用这些技术,必将使从更深层次解释种子老化机制成为可能。本文对近年来种子老化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发现种子老化后其遗传完整性降低,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刺激响应、衰老死亡以及糖酵解途径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与脂质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毅  林善枝  张德强  张谦  
林木遗传改良是在研究林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其遗传变异规律来改良林木的遗传组成 ,进而培育林木新品种的一项活动 .林木遗传改良的效果直接取决于在遗传改良活动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 .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遗传杂合性高 ,许多重要经济性状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遗传机理不明 ,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目的定向培育树木新品种的要求 .因此 ,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四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