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0)
2023(16190)
2022(13443)
2021(12168)
2020(10241)
2019(23096)
2018(23279)
2017(44242)
2016(24868)
2015(28297)
2014(28835)
2013(27974)
2012(26168)
2011(23514)
2010(24080)
2009(22525)
2008(22731)
2007(21120)
2006(18711)
2005(17275)
作者
(74088)
(61973)
(61741)
(59286)
(39494)
(29605)
(28321)
(24046)
(23331)
(22523)
(21189)
(20841)
(20241)
(19851)
(19651)
(19246)
(18883)
(18269)
(18203)
(17829)
(15809)
(15491)
(15307)
(14161)
(14116)
(14026)
(13859)
(13814)
(12623)
(12623)
学科
(94585)
经济(94452)
管理(74757)
(69036)
(56316)
企业(56316)
方法(37258)
数学(31820)
数学方法(31400)
(30500)
(30102)
中国(28535)
(25669)
业经(23112)
(21860)
农业(19561)
地方(19457)
(18599)
银行(18543)
(17961)
(17954)
贸易(17943)
财务(17898)
财务管理(17843)
(17694)
(17689)
(17419)
企业财务(16861)
(16740)
金融(16732)
机构
学院(357424)
大学(355274)
(141530)
经济(138077)
管理(129496)
研究(124415)
理学(108955)
理学院(107711)
管理学(105597)
管理学院(104945)
中国(96666)
科学(76932)
(76268)
(72746)
(65107)
(65067)
(59485)
研究所(58322)
中心(58040)
财经(55127)
业大(53440)
农业(51078)
(49624)
北京(48193)
(47692)
师范(47114)
(46431)
(45015)
经济学(43168)
(41643)
基金
项目(227063)
科学(176442)
研究(167709)
基金(160837)
(140725)
国家(139488)
科学基金(117611)
社会(103061)
社会科(97369)
社会科学(97345)
(90395)
基金项目(83886)
教育(78204)
(75905)
自然(75081)
自然科(73248)
自然科学(73226)
自然科学基金(71905)
编号(70645)
资助(66018)
成果(60068)
重点(52118)
课题(50408)
(49880)
(49318)
(46515)
(44127)
(43815)
创新(43587)
科研(43259)
期刊
(166789)
经济(166789)
研究(109428)
中国(79320)
(60231)
(59798)
学报(58462)
科学(51712)
管理(48845)
教育(45154)
大学(43849)
学学(41094)
农业(39747)
(37945)
金融(37945)
技术(32154)
财经(27830)
业经(27822)
经济研究(26049)
(23904)
问题(22036)
(21161)
(18422)
(17824)
图书(17736)
理论(16827)
技术经济(16666)
现代(16060)
财会(15663)
统计(15528)
共检索到558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怀成,孙延枫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云南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已成为制约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叶绿素 a( Chla)、TP、TN、CODMn和透明度 ( SD)等表征富营养化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 ,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过去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止措施 ,指出偏重外源控制、防护林体系不完善、底泥清除技术不合理是阻碍解决滇池富营养化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将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作为新的控制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雁  李永梅  张怀志  张维理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是污染水体生物治理的途径之一,选择5个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水生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研究了各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对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以期找出适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优势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植物营养的条件下,5个水稻品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有植物处理系统对水体中总磷(TP)、氨氮(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有植物处理系统TP的去除率为75.54%~88.54%,NH4-N的去除率为90.43%~96.82%;无植物对照TP的去除率为49.14%,NH4-N的去除率为88.13%。整个生育期,不同水稻品种对水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开宏  金春华  王扬才  
2000年至2003年实验研究尼罗罗非鱼对铜绿微囊藻摄食、消化特性的基础上,在宁波月湖等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了罗非鱼控制蓝藻水华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罗非鱼对水华蓝藻有很强的摄食与消化能力。25℃条件下,罗非鱼鱼种对铜绿微囊藻的平均消化率达67.5%,摄食率则随鱼体体重及水温的升高而增加。1999年至2000年蓝藻泛滥的月湖水体,2001年和2002年先后放养鲢鳙蚌(9.8g.m-3)和罗非鱼鱼种(3~5g.m-3)后,蓝藻水华不再出现,浮游藻类年平均细胞数量分别比2000年下降67.5%和79.6%,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下降48.6%和63.8%;蓝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7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清东  牛文亮  
本试验以北水苦荬(Veronica anagallis-aquatica)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静态模拟培养试验,系统分析了北水苦荬对2种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环境效应,各指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表明:在实验前期,北水苦荬对水样的COD、TN、TP的去除较空白组好,同时北水苦荬对重富营养化(HT)水体中营养源的吸收较富营养化(ET)水体好。各主要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北水苦荬对2种不同浓度的系统内的TN-TP吸收具有高度同一性,其线性系数分别为0.795和0.777,表现出线性关系极显著,为北水苦荬选择性吸收水体中植物营养源提供一定依据。系统内的植物—水样的物料平衡分析发现,北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清东  牛文亮  
实验以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inn.)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巴天酸模对2种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巴天酸模对水样的COD、TN的去除较空白组好,且在富营养化(ET)水体的去除效果更为稳定。②巴天酸模对富营养化(ET)水体营养源的主指标间去除相关性较重富营养化(HT)好,对于同系统内的TN、TP吸收具有高度同步性,且TN的吸收比TP的吸收更好。③巴天酸模对两个系统内的TN、TP的去除比例相当,但不同于其共生体的去除比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玉朝  彭永岸  李益敏  
滇池是一个发育至老年末期的高原湖泊。滇池流域是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靠径流、污水和农田回归水的循环利用得以实现,重复用水率2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滇池水资源污染日益加重,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滇池是整个流域污染物唯一的汇,这也是其难以治理的原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用于滇池污染治理的总投资已逾40亿元,而治理措施收效甚微,因此,对滇池这样有特殊污染机理的湖泊治理应从更宽泛的角度出发去考虑,甚至采取非常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显强  杨文俊  尹炜  金峰  叶闽  
生态修复是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丹江口水库生态环境,保障大坝加高后水库水质安全,分析了库区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负荷来源,结果发现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控制后,面源污染上升为丹江口库区的主要污染来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输入和聚积是水质恶化和生态受损的重要原因,极大威胁到库区长期可持续安全供水。在丹江口大坝加高和调度运行情景下,以氮、磷削减和水体富营养化控制为目标,介绍了岸边带、人工湿地、植物浮床、沉水植物恢复、水生动植物联合系统、前置库等主要生态修复技术的污染净化原理和水体修复性能,总结和比较了这些修复方法的技术特征、适用范围和管理要求,探讨了适合丹江口水库环境特征的生态修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雷  徐兆礼  陈胜  蔡圣伟  吕宝强  鲍旭平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和云  于丹  倪乐意  
近几十年来,轮藻植被从许多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中逐渐消失。然而作为浅水湖泊稳态转换模型的代表植物,轮藻植物被证明在湖泊水体的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因为轮藻植被通过对水体浊度和营养水平的多重反馈机制能稳定湖泊清水稳态。基于此,介绍了轮藻植物及其在水体的分布和浅水湖泊稳态转换概念模型,重点阐述了轮藻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并介绍了影响轮藻生长繁殖的环境因子,分析了国内外轮藻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及其特点。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春宁  蒋增杰  崔毅  陈碧鹃  
根据2004年8月~2005年5月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海水营养盐(NH4+-N、NO3--N、NO2--N和PO34-P)含量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其含量变化特征,并利用一种新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了唐岛湾的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含量随养殖进程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受网箱养殖活动和浮游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调控;养殖区N/P值的年平均值为46.45,表明网箱养殖区水体缺磷,春、秋、冬季都以磷为浮游植物繁殖生长的限制因子,春季尤为严重。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除春季达到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外,其他季节均处于贫营养水平,表明该养殖区的营养水平较低,水质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楼倩  郭春晶  代涛涛  袁桂香  钟家有  韩柳  符辉  
为了解环鄱阳湖区典型养殖水体夏季富营养化状况,于2014年7月和8月对环鄱阳湖区48个标准化精养池塘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及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随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总氮污染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养殖水体最为严重,总磷污染最严重的水体主要养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含量均以泥鳅养殖水体最高;所调查的精养池塘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纲16目40科61属95种,各养殖水体中均以蓝藻门(Cyanophyta)为最优势种群,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为次优势种群;不同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53~63.98)×10~6 cells/L和9.24~55.04 mg/L,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最大,而泥鳅养殖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最高;不同养殖类型水体浮游植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12~2.78,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普遍偏低,且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单一优势种,其中中华鳖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最为简单、不均匀;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典型养殖水体已经达到严重富营养化程度,且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除此之外,随着水体中各类污染物质浓度升高,浮游植物群落丰富度随之下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将趋于简单和不均匀,从而出现单优物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甘义群  郭永龙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东湖的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以富营养化的危害最大。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武汉东湖十个湖区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得出富营养化的水体占到整个面积的62.21%,中营养的水体占到37.79%。磷是东湖富营养化的主控因素,在明确水体中磷富集的主要原因是点源污染的前提下,分析了东湖现有治理措施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东湖富营养化的治理要因湖区而宜,在彻底控制点源污染的同时,结合生态建设,用人工湿地的方法控制面源污染,并对富营养化严重的湖区,采取底泥疏浚工程削减内源营养盐。在东湖富营养化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东湖的管理,健全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监督,将东湖污染的控制纳入法制化轨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琦琳  金玉  铁程  李爱军  施择  张榆霞  李颖  
表征藻类生物总量的藻密度与水质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2012年夏季对滇池网格布点40个,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对浮游藻类的密度和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共发现滇池游藻浮游藻类9个门66属157种。对6项理化指标和5项生物指标构成的30对关系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相关性最好的7对关系依次为:TN-藻密度(r=0.779 4)>TN-蓝藻密度(r=0.752 5)>TP-藻密度(r=0.701 8)>TP-蓝藻密度(r=0.660 9)>可溶性TN-蓝藻密度(r=0.567 2)>可溶性TN-藻密度(r=0.546 1)>可溶性TN-蓝藻比例(r=0.535 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清东  马芸莹  牛文亮  罗海力  
通过实验室静态培养试验,以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源的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金鱼藻能迅速有效地增加水体中溶解氧(DO),增长率达49.71%;pH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过程,其变化与生物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②金鱼藻对水样的TN、TP、COD、Chl-a去除率分别为90.01%、35.13%、72.67%、99.82%,水质由中富营养型(Meso-eutrophic,MT)向贫营养型(Olig-eutrophic,OT)转变;③通过SPSS软件分析,指标间的皮尔森相关性高度显著,两两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34~0.9...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