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
- 2023(1129)
- 2022(1006)
- 2021(948)
- 2020(810)
- 2019(1824)
- 2018(1774)
- 2017(3114)
- 2016(1857)
- 2015(2108)
- 2014(2107)
- 2013(2183)
- 2012(2142)
- 2011(2044)
- 2010(2057)
- 2009(1874)
- 2008(1705)
- 2007(1529)
- 2006(1335)
- 2005(1231)
- 学科
- 济(5710)
- 经济(5706)
- 管理(3558)
- 法(3171)
- 学(3036)
- 业(2640)
- 企(1772)
- 企业(1772)
- 农(1715)
- 方法(1630)
- 中国(1571)
- 地方(1496)
- 融(1484)
- 金融(1484)
- 数学(1367)
- 数学方法(1349)
- 农业(1227)
- 财(1217)
- 业经(1202)
- 法令(1192)
- 制(1184)
- 理法(1143)
- 管理法(1143)
- 环境(1118)
- 贸(1102)
- 贸易(1101)
- 易(1070)
- 和(1005)
- 生态(995)
- 土地(977)
- 机构
- 大学(27015)
- 学院(26766)
- 研究(13212)
- 科学(10581)
- 中国(9796)
- 农(8673)
- 所(8382)
- 研究所(7759)
- 济(7599)
- 经济(7393)
- 农业(7026)
- 京(6446)
- 管理(6104)
- 业大(6078)
- 中心(5442)
- 室(5253)
- 省(5144)
- 院(5063)
- 理学(4982)
- 科学院(4910)
- 实验(4881)
- 理学院(4778)
- 实验室(4720)
- 管理学(4577)
- 管理学院(4519)
- 重点(4480)
- 江(4429)
- 农业大学(4342)
- 北京(4270)
- 范(4154)
共检索到4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雍清青 姚响 周麟 屈燕
【目的】探讨滇山茶‘狮子头’(Camellia reticulata ‘Shizitou’)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C. reticulata‘Damanao’)花瓣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滇山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滇山茶‘狮子头’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花蕾期和盛花期花瓣为材料,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及关键差异基因,并选取其中6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2个品种中共鉴定到78种黄酮类代谢物,且以黄酮醇、黄酮、异黄酮为主;其中有11个差异代谢物,包括表没食儿茶素、根皮苷、槲皮素等。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与芽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在3条通路中共富集到53个差异表达基因。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AUX、HCT、CHS、ANR、MYB等基因可能参与滇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结论】初步解析了2个滇山茶品种黄酮类代谢物成分差异的转录调控机制,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词:
滇山茶 花发育过程 转录组 代谢组 黄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朝亮 吴家全 宗良炳 钟昌珍 方新民
蜘蛛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较强,能捕食多种农林害虫,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为了弄清武昌茶园的蜘蛛种类及其对小绿叶蝉的控制作用,我们从1988年至1991年,在武昌狮子山茶园定点系统调查,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调查方法1.1 茶园蜘蛛种类的调查采取定点系统调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点调查是在武昌狮子山选择有代表性的成年树茶园一块,5点取样,每点20丛,从5月上旬开始至10月底结束,每隔10天调查一次,目测计数调查点内蜘蛛种类及数量,总共调查18次。对于地面、树干及树冠上活动的游猎型蜘蛛,首先不惊动它目测计数,然后管套部分个体带回室内鉴别种类。
关键词:
蜘蛛 小绿叶蝉 茶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楚秀丽 杨万霞 方升佐 尚旭岚 佘诚棋
通过对5个种源青钱柳叶片黄酮类物质生长期动态规律的分析,寻求最适宜的利用时期,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数据,对其功能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湖南江华和江西庐山种源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其他种源为10月;不同种源间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异极显著,初步筛选出江华和庐山为优良药用种源。
关键词:
青钱柳 种源 黄酮类物质 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水源 王燕 李俊凯 顾曼如 束怀瑞
对银杏叶丛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花青苷、简单酚类、木质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在 7月 4日、11月 1日出现高峰 ;花青苷含量变化与黄酮类化合物类似 ,但波动幅度大、波动次数相对多 ;简单酚类含量前期上升 ,也于 7月 4日达到第 1次高峰 ,后分别在 8月 1日和 10月 17日出现低谷 ;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峰相比 ,木质素第 1次峰滞后 ,第 2次峰提前 ;在前期与后期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处于最低时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最高峰段。黄酮类化合物与花青苷、简单酚类、木质素呈显著正相关 ,在 7月中旬至 9月底 ,与可溶性蛋白质之间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但偏相关分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配 吴衍发 傅士凡
国家级非遗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文化生态的发展导致邳州纸塑狮子头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以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在文化生态中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创新为视角,分析邳州纸塑狮子头形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纸塑狮子头 艺术特征 传承创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浩平 张冬英 龚舒静 秦向东
采用传统热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苦荞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对苦荞茶热水冲泡后残余茶渣中的总固形物含量、总有机质、灰分、总钙、总磷、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苦荞茶中黄酮含量丰富,对于黄酮的提取,超声波提取法较传统热回流法更具优势,黄酮的得率分别占原料质量的2.07%和0.57%。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物质在成分和总量上均有明显差异。热水冲泡后的茶渣营养成分丰富,总有机质含量高,其中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类成分含量与苦荞麦持平,基本没有损失,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为了建立酶法提取老鹰茶中总黄酮的方法表是,将老鹰茶样品经一定量的纤维素酶于不同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酶解,结合95%乙醇提取黄酮,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酶浓度为0.40 mg/mL,酶解温度为50℃,pH 5.0,酶解时间为120 min的最佳酶解条件下,老鹰茶中黄酮的含量达到2.68%。表明,方法能满足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要求。
关键词:
酶法提取 黄酮 老鹰茶 纤维素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敏佳 蒋玉蓉 陈国林 毛前 陆国权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
关键词:
植物学 藜麦 黄酮 提取条件 基因型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燕飞 陈建华 吴耀辉
采用浸提法对佛肚竹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1∶15的液料比,70℃下浸提90 min。实验还研究了测量黄酮类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佛肚竹 黄酮 提取工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洪 肖维强 赵鹏 谢路斯 戴宏芬 黄炳雄 张慧 王晓容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HPLC/VWD)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7种黄酮类标准品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川皮苷和甜橙黄酮。分离条件:分离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A为20%的甲醇,流动相B为30%的乙腈,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0~1.2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85~350 nm,梯度波长。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范围为0.098~25.000μg/m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1.000;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48 h内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利用2006年1月—2009年7月在黄海中南部进行的7个月的底拖网调查,采集了体长在18~525 mm范围的细纹狮子鱼样品3 005尾。通过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营养级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结果表明,除3月份外,细纹狮子鱼是各月份黄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重要种类;目前脊腹褐虾仍是细纹狮子鱼的优势饵料生物,而方氏云!替代"成为其优势饵料生物。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和摄食强度都有显著的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体长是导致细纹狮子鱼摄食习性周年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体长增加,细纹狮子鱼发生了3次显著的食性转换,体长在50 mm从底栖动物食性转换为广食性;大于100 mm转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韩梅 胡莉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老鹰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作为标准,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作为显色体系对老鹰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在0.00~0.08 mg/mL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为90.4%~93.7%,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4.0%,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老鹰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用该方法测得黄酮含量达2.83%。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黄酮 老鹰茶 芦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勇 张生云 王庆云 李学垣 王贻俊
通过对武汉市狮子山地区1981年与1995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壤肥力因素中有机质等5个养分因子的综合分析,初步阐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及土壤肥力的变化特点。以土壤肥力评价为重点,提出了4种肥力评价模型,用最优模型对该区土壤肥力进行了分级评价,可为城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土壤肥力 模型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