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2)
2023(12699)
2022(10566)
2021(9837)
2020(8250)
2019(19182)
2018(18682)
2017(36281)
2016(19737)
2015(22314)
2014(22620)
2013(22401)
2012(21388)
2011(19333)
2010(19896)
2009(18922)
2008(18239)
2007(16959)
2006(15103)
2005(13533)
作者
(57135)
(47587)
(47395)
(45681)
(30622)
(22884)
(21876)
(18375)
(18336)
(17517)
(16127)
(16121)
(15294)
(15130)
(15128)
(15031)
(14415)
(14022)
(13866)
(13785)
(11779)
(11729)
(11685)
(11019)
(10862)
(10840)
(10690)
(10521)
(9676)
(9644)
学科
(82667)
经济(82587)
管理(53518)
(51442)
(39515)
企业(39515)
方法(33128)
中国(32376)
数学(29564)
数学方法(29245)
(27602)
金融(27599)
(26424)
(26422)
银行(26401)
(25556)
地方(24820)
(22992)
(19140)
业经(17885)
农业(17603)
(15670)
贸易(15658)
(15478)
(15137)
(13654)
财务(13606)
财务管理(13571)
企业财务(12868)
环境(12482)
机构
学院(278146)
大学(275916)
(116346)
经济(113435)
管理(103619)
研究(97735)
理学(87018)
理学院(85957)
管理学(84495)
管理学院(83948)
中国(80956)
(59726)
科学(58200)
(56406)
(49103)
中心(48526)
(48345)
(45739)
研究所(44046)
财经(43141)
业大(39789)
(38932)
北京(37952)
(37905)
农业(37612)
师范(37585)
(36818)
经济学(36217)
(35429)
经济学院(32751)
基金
项目(177938)
科学(139109)
研究(133564)
基金(126445)
(108669)
国家(107658)
科学基金(91965)
社会(83441)
社会科(79042)
社会科学(79014)
(70456)
基金项目(66742)
教育(61367)
(59256)
自然(57704)
自然科(56286)
自然科学(56268)
编号(56033)
自然科学基金(55235)
资助(52035)
成果(46812)
重点(40267)
(40142)
课题(39966)
(39266)
(36522)
创新(34246)
(34182)
科研(33662)
国家社会(33646)
期刊
(134242)
经济(134242)
研究(87929)
中国(61770)
(44463)
(43963)
金融(43963)
(43344)
学报(39279)
科学(36928)
管理(36125)
教育(31957)
大学(29763)
农业(28669)
学学(27731)
技术(24702)
业经(21720)
财经(21120)
经济研究(20456)
问题(19192)
(18166)
(15088)
理论(14278)
图书(14127)
(14018)
技术经济(13423)
统计(13323)
现代(13220)
实践(12920)
(12920)
共检索到442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红河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何镇宇  秦丽芬  
滇南中心城市是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百万人口大城市,它将在云南省个旧市、开远市、蒙自县三城市所在的地区建成。文章通过对滇南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程度分析,认为当前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的效果不显著,因此,要通过加快三城市合并、建设高效率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式工业园建设、科学规划服务业的发展来加快城市化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猜猜  胡振宇  
深圳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面向全球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资源的突出优势。本文在深入剖析海洋金融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海洋金融产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设立海洋金融机构、鼓励航运金融发展、培育海洋金融专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鸿彬  王兢  陈娟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中心城市才能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定量评价方法,对河南17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心城市今后的发展对策。提高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既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中心城市市区的集聚力,又要迅速增强对中心城市市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的辐射力,即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实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捷  
近年来,湖北提出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并明确襄阳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新定位。在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期,将会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本文从经济新机遇、金融新需求、银行新作为等角度切入,对金融服务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进行了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和军  靳永辉  任晓聪  
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聚集体,是增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窗口和门户,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繁荣方面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战略节点,沈阳是东北地区经济的聚集体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肩负着新一轮东北振兴领头羊的重任。在借鉴"世界城市"等经典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具有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主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发现沈阳在经济发展、商贸辐射、对外开放与科技文化创新方面排名靠后,而在社会服务、政治级别方面排名居中,在13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和军  靳永辉  任晓聪  
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聚集体,是增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窗口和门户,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繁荣方面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战略节点,沈阳是东北地区经济的聚集体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肩负着新一轮东北振兴领头羊的重任。在借鉴"世界城市"等经典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具有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主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发现沈阳在经济发展、商贸辐射、对外开放与科技文化创新方面排名靠后,而在社会服务、政治级别方面排名居中,在13个主要城市中综合排名在第10位。同时,通过SWOT深入分析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还提出了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全面创新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和军  靳永辉  任晓聪  
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聚集体,是增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窗口和门户,在推动区域合作和共同繁荣方面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战略节点,沈阳是东北地区经济的聚集体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肩负着新一轮东北振兴领头羊的重任。在借鉴"世界城市"等经典衡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具有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13个主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力,发现沈阳在经济发展、商贸辐射、对外开放与科技文化创新方面排名靠后,而在社会服务、政治级别方面排名居中,在13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志高  
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源。通过对成渝城市群七个区域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举措的比较,可得到如下启示:区域中心城市要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体现发展的一致性;加快联动发展,增强发展的协同性;制定出台与建成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的前瞻性;强调发挥经济和文化两个维度的辐射,彰显发展的全面性。这些启示对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友云  陈琳  
为加强省际边界经济协作和发展省际边界地区,省际边界地带需要进行中心城市建设。本文以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为例,分析了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建设的主要障碍。省际边界中心城市应准确定位产业和功能,树立系统观念,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扶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林   王效梅  
本文通过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经济辐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效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超大城市规模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强。从作用机制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桥梁。最后文章提出加快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消费能力,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烨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特别是中心地区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中国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然后以贵阳市为例,在总结了贵阳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深入剖析了贵阳市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观念、体制、资金、人才、创新平台建设等瓶颈问题,进而参照发达地区经验并结合贵阳市实际,提出了突破这些瓶颈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粉玲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资源的集聚地,也是城市流通效率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基于此,本文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流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力推动试点城市流通效率的增长,且这一推动作用具有可持续性,并通过平行趋势和稳健性检验。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试点城市流通效率的增长。第三,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立对我国三大地区试点城市流通效率发展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东部城市影响最大,对中部城市次之,最后为西部城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申儒  贺瑛  
曾经有人言:21世纪城市竞争力之争在于金融中心之争。金融中心建设由此如火如荼地进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9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口号。而国内外的舆论普遍认为上海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赖于长三角广阔的经济腹地的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样需要多个能级不同的次级中心支撑。在长三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杨磊  周德田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而且中心城市建设也不尽人意,直接制约了黄河三角洲的崛起进程。在此,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及其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市还只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还远不可与上海、广州等大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无法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龙头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与振兴,对黄河流域的辐射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加快黄河三角洲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