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3)
2023(2759)
2022(2169)
2021(1760)
2020(1312)
2019(3050)
2018(2910)
2017(5363)
2016(3330)
2015(3655)
2014(3654)
2013(3941)
2012(3778)
2011(3442)
2010(3180)
2009(2611)
2008(2465)
2007(2309)
2006(2100)
2005(1806)
作者
(12086)
(10255)
(10121)
(9538)
(6259)
(5077)
(4372)
(4150)
(3980)
(3713)
(3624)
(3453)
(3390)
(3389)
(3368)
(3150)
(3115)
(3054)
(3018)
(3004)
(2732)
(2561)
(2508)
(2338)
(2252)
(2234)
(2226)
(2210)
(2208)
(2183)
学科
(12110)
经济(12089)
管理(11118)
环境(8687)
(7015)
(6645)
(5572)
企业(5572)
方法(5179)
数学(4556)
数学方法(4498)
生态(3963)
(3922)
资源(3520)
规划(3380)
环境规划(3337)
(3154)
森林(3154)
(3143)
(3140)
(3092)
(3014)
经济学(2868)
中国(2492)
业经(2378)
(2282)
财务(2266)
财务管理(2261)
企业财务(2192)
环境经济(2016)
机构
大学(48483)
学院(48443)
研究(20199)
(17541)
经济(17194)
管理(16266)
科学(15564)
中国(14891)
(13801)
理学(13742)
理学院(13600)
管理学(13197)
管理学院(13132)
业大(12583)
(11794)
(11611)
研究所(11088)
农业(10279)
林业(8766)
(8741)
(8615)
中心(8549)
(7744)
北京(7701)
(7447)
(7306)
研究院(7150)
(7008)
实验(6940)
农业大学(6853)
基金
项目(37104)
科学(27451)
基金(26357)
(26181)
国家(26063)
研究(22526)
科学基金(20207)
自然(15094)
(14762)
自然科(14656)
自然科学(14651)
自然科学基金(14381)
基金项目(13991)
(13039)
社会(12744)
社会科(12085)
社会科学(12080)
资助(10980)
教育(9334)
计划(9197)
科技(9127)
重点(9000)
(8282)
科研(8041)
编号(7373)
(7189)
专项(7125)
(6892)
创新(6632)
大学(5962)
期刊
(19220)
经济(19220)
学报(14770)
科学(12703)
研究(11427)
(11383)
大学(10879)
学学(10701)
林业(9020)
中国(8455)
农业(7322)
(5959)
管理(5145)
业大(4758)
(4291)
(3977)
金融(3977)
技术(3821)
科技(3791)
业经(3772)
(3668)
资源(3105)
科技大(2925)
科技大学(2925)
农业大学(2854)
自然(2799)
财经(2799)
问题(2750)
(2687)
经济研究(2384)
共检索到7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元玖  陈奇伯  熊好琴  舒蛟靖  赵吉霞  
摘 要:采用样方法和收获法,根据光合作用方程式、碳税法和人工制氧法,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 a 中龄林、26 a 近成熟林、43 a 成熟林)生物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固碳释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三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 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碳储量分别为 85.751 3tC·hm-2、139.934 4 tC·hm-2、132.508 6 tC·hm-2,净碳储量分别为:5.365 3 tC·hm-2·a-1、5.383 6 tC·hm-2·a-1和 3.082 7tC·hm-2·a-1;三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涂洁  刘琪璟  
用标准样方法对19年生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碳素含量及碳贮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各器官的碳素含量在50.92±0.46%~54.38±0.26%之间波动,按碳含量高低排列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树皮,且各器官的碳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同林冠层枝、叶碳素含量存在差异,上层叶与下层叶的碳素含量较低,下层枝条碳素含量明显比上、中层枝条高。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碳素含量依次为45.16±0.4%、42.28±0.41%、40.88±0.31%,土壤层碳素含量平均为0.43±0.04%,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减。湿地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21.94 t·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潇  周超凡  雷相东  李海奎  
【目的】目前关于林分碳储量随年龄动态变化的模型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林分水平的碳储量生长模型系,为区域尺度的森林碳储量动态预估提供方法。【方法】以吉林省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使用立地质量分级算法将所有样地划分为3个立地等级,并将其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系中,使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将林分平均高、断面积生长模型和林分碳储量模型3个方程进行联合估计,建立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系。采用调整确定系数(R_(adj)~2)、估计值的标准误(SE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来评价模型的表现,分析不同立地等级和林分密度指数(SDI)下林分碳储量的生长过程,及林分断面积和平均高对林分碳储量的影响。【结果】(1)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系中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和林分碳储量模型的R_(adj)~2分别为0.879、0.977和0.953,MPE均 1 500株/hm~2时,在40年以后的林分密度对碳储量生长过程基本无影响;林分密度指数控制在1 500~2 000株/hm~2时可实现较快的碳储量生长。(4)林分碳储量随林分断面积和平均高的增加而增加,林分断面积与林分碳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林分碳储量的生长和立地等级、林分平均年龄、密度、断面积、平均高等因子有密切联系,采用联立方程组方法是建立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系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建立的林分碳储量生长模型系可以对林分碳储量动态进行有效预测,为了解林分碳储量的生长过程和森林碳汇评估提供了工具。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虎  李凤日  孙美欧  贾炜玮  
利用设置在松嫩平原典型地区的6块杨树人工林样地和36株人工杨树解析木数据,建立了人工杨树相容性生物量方程,实测并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各个组成部分含碳率,估算并分析了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量和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胸径和年龄是影响人工杨树各个器官含碳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人工杨树各器官含碳率介于0.442 7~0.484 8之间。林下各层含碳率差异显著,枯枝层介于0.456 8~0.471 1之间,枯叶层介于0.368 3~0.445 4之间,半分解层介于0.418 4~0.460 0之间,草本层介于0.350 6~0.372 9之间。14~28年生人工杨树生物量和碳储量都随着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呈鑫卓  李帅锋  苏建荣  
[目的]以思茅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对思茅松人工林SOC储量的影响,为精确评估思茅松人工林碳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不同坡向、坡度和坡位不同土壤层次的SOC含量、全氮、土壤密度、C:N和SOC储量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土层的SOC储量和全氮、土壤密度、C:N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思茅松人工中龄林,SOC含量、全氮和C:N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土壤密度随着土层加深而增加。不同的坡向和坡度显著影响SOC储量大小,阳坡的SOC储量要显著高于阴坡,坡度为20 30°的SOC储量要显著低于10 20°和0 10°,坡位对SOC储量大小无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那萌  刘婷岩  张彦东  冯晨辛  刘道锟  
为了解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规律,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选择不同造林密度(2 200、2 500、4 400、10 000株/hm2)的13年生水曲柳人工林,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在每种密度处理各设置3块样地,进行了林分碳储量与乔木层年净固碳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水曲柳林分密度增加,其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随之增大,而林下植被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不同密度林分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土壤层以及生态系统碳储量差异均显著(P0.05)。4种密度水曲柳林分碳储量的空间分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钦  段文军  罗盛锋  
CITYgreen碳储量模型在国内虽然已有一些应用,但对其准确性一直缺乏验证。本研究选择中国科学院鹤山站40块10×10m人工林样地,分别通过CITYgreen模型模拟和生物量转换方法对其碳储量进行计算。并以准确度较高的生物量转换方法对CITYgreen模拟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CITYgreen较准确地计算出人工林的碳储量值,与生物量转换计算方法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CITYgreen模型不仅对城市森林,而且对各类人工林碳储量核算都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运用CITYgreen模型核算人工林碳储量的步骤和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晶晶  党坤良  周勇  唐朋辉  刘永杰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南坡不同区域华山松林生物量、能量现存量、灰分储量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华山松林的管理和抚育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测定华山松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生物量,分别用OR-2010型快速量热仪、马弗炉和Liqui TOCⅡ总有机碳元素分析仪,测定乔木层(干、皮、枝、叶、根)、灌木层(枝、叶、根)和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热值、灰分含量和含碳率。【结果】秦岭中段南坡华山松林总生物量、能量现存量、灰分储量和碳储量分别为81.39t/hm2、1 539.04GJ/hm2、3 765.86kg/hm2和33.70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扬  陈云明  渠美  
【目的】研究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为提高该省森林碳汇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4、1999和2004年陕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不同时段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回归关系,推算不同时段森林的生产力和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结果】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由1994年的15 140.64万t增加到2004年的16 639.32万t,年增长率为0.99%,特别在1999-2004年,年增长率为1.92%。而平均碳密度在1994、1999和2004年3次调查中依次减小,分别为30.74,2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虎  王秀琴  陈祥伟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7年生)为对象,设置5种长期、多次、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2次高强度间伐(L1,35.6%~43.4%)、2次中强度间伐(L2,23.1%~24.3%)、3次中强度间伐(L3,15.3%~23.8%)、4次低强度间伐(L4,5.8%~17.1%)和对照(CK,历次间伐时仅移出枯立木)。通过5种处理后幼龄林生长至成熟林时(56年生)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调查,结合1974—2013年历次间伐木和枯死木碳储量,从枯死木、间伐木和成熟林活立木生物量碳、土壤碳、生态系统碳分配和林分累计固碳量方面,评价长期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间伐不仅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玉华  冯金朝  曹书阁  郭耆  向达永  
【目的】量化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碳储量,为评价其碳汇功能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沙塘林场选择处于中龄和成熟期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设置样地测算乔木、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生物量,按20cm分层挖取样地0~60cm土层土样,最后依据有关方程,计算马尾松和杉木中龄和成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含碳率和碳储量。【结果】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于40.06%~45.23%,枯落物含碳率为40.79%~46.06%,0~60cm土层含碳率变化于0.34%~1.26%。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平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纫兰  缪启龙  王绍强  王晶苑  
火作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生态因子,既可能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也可能会破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调或崩溃。森林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火烧对土壤有机碳和理化属性的影响,对认识自然或人为干扰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取2007年5月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人工针叶林中一次突发性火灾后形成的一块火烧迹地,划分不同火烧强度,进行土壤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发生2个月后,高强度火烧和中强度火烧下,0~40cm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相比低强度分别降低了61.4%和39.5%;0~10cm、10~20cm和20~40cm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宇昊   牛青云   孟京辉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制约着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研究拟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实现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精准化。[方法]首先,以湖南省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基本密度控制图。其次,将碳储量等高线加入到基本密度控制图上,构建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增加了以碳储量调控为目标的密度调控功能。再次,基于所构建的密度控制图,以湖南慈利县为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生成密度诊断图,并提出相关经营建议。[结果]湖南省慈利县(1)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高于合理密度区间,林木对有限的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竞争,甚至有些林分会产生严重的自然枯死现象,亟待开展抚育间伐,降低林分密度;(2)少部分林分位于合理密度区间范围内,此时的林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木个体之间处于互相促进的状态;(3)少部分林分密度低于最优密度下限,此时的林地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亟待开展林下补植作业。[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马尾松林分密度控制图,能够精准指导森林抚育,此外还能够对森林经营单位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形成林分密度诊断图,进而为合理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红  马炜  
对小兴安岭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可燃物进行分层分类型调查,比较其碳储量垂直分布,分析从未成林地到成熟林林火种类、行为和燃烧性,据此评估森林燃烧性等级,并提出可燃物处理和营林防火措施。结果表明:未成林碳储量仅87.660t/hm2,但各层可燃物连续性好,草本着火且形成高强度地表火后,易引发树冠火,属高燃烧性林分,应加大灌草清除;幼龄林碳储量138.574t/hm2,不易发生地表火,但枯死枝可引发树冠火,高林分密度有利于树冠火蔓延,属高燃烧性林分,应注重整枝,兼顾地表可燃物清理;中龄林碳储量163.884t/hm2,可能发生地表火,因间伐修枝而抬高树冠,降低了林冠火发生的可能性,属低燃烧性林分,可计划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逸凡  伊力塔  钭培民  朱国亮  应宝根  余树全  
根据浙江省缙云县117个公益林固定小班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群落类型(松林、杉木Cunnunghamia lanceo-lata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和灌木林等6种群落类型)生物量的基础上,估算了公益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并通过碳税法、工业制氧法对缙云县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缙云县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282.73×104t,单位生物量为93.21 t.hm-2,杉木林单位生物量最高(102.61 t.hm-2),阔叶林次之(100.93 t.hm-2),灌木林最低(21.76 t.hm-2);公益林平均植被碳密度为47.37 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