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2)
- 2023(11408)
- 2022(9999)
- 2021(9430)
- 2020(7886)
- 2019(18240)
- 2018(18444)
- 2017(35293)
- 2016(19526)
- 2015(22151)
- 2014(22542)
- 2013(21737)
- 2012(19622)
- 2011(17557)
- 2010(17350)
- 2009(15599)
- 2008(14901)
- 2007(12893)
- 2006(11181)
- 2005(9581)
- 学科
- 济(71940)
- 经济(71847)
- 管理(53418)
- 业(48658)
- 企(40297)
- 企业(40297)
- 方法(32677)
- 数学(28151)
- 数学方法(27761)
- 农(20289)
- 中国(19856)
- 学(18378)
- 地方(17749)
- 财(17712)
- 业经(15817)
- 制(13792)
- 理论(13360)
- 农业(13256)
- 贸(12249)
- 贸易(12242)
- 和(12229)
- 易(11836)
- 环境(11800)
- 技术(11154)
- 教育(10971)
- 务(10742)
- 财务(10661)
- 银(10654)
- 财务管理(10642)
- 银行(10605)
- 机构
- 大学(267407)
- 学院(267215)
- 管理(106206)
- 济(97991)
- 经济(95547)
- 理学(92158)
- 理学院(91079)
- 研究(90674)
- 管理学(89357)
- 管理学院(88886)
- 中国(64956)
- 科学(59907)
- 京(57542)
- 农(46833)
- 所(46038)
- 财(44401)
- 业大(43363)
- 研究所(42383)
- 中心(40469)
- 江(38737)
- 农业(36700)
- 范(36513)
- 北京(36289)
- 师范(36125)
- 财经(35712)
- 院(33713)
- 经(32430)
- 州(31862)
- 技术(30506)
- 师范大学(29125)
- 基金
- 项目(190896)
- 科学(148176)
- 研究(138307)
- 基金(135975)
- 家(119823)
- 国家(118815)
- 科学基金(100833)
- 社会(83605)
- 社会科(78961)
- 社会科学(78939)
- 省(75801)
- 基金项目(73056)
- 自然(67420)
- 自然科(65757)
- 自然科学(65739)
- 自然科学基金(64491)
- 划(64227)
- 教育(63087)
- 编号(57478)
- 资助(55889)
- 成果(46515)
- 重点(42572)
- 部(40699)
- 发(40621)
- 课题(39905)
- 创(39305)
- 创新(36628)
- 科研(36518)
- 计划(35530)
- 项目编号(35062)
共检索到382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志,武友德,赵波
滇中高原区是云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城镇体系是否完善,不仅对云南省的发展,而且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滇中高原区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的特点进行剖析,研究其优化对策,并对滇中城市群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滇中高原区 城镇体系 结构 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华 朱翔 唐承亮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极富个性的城市群 ,它的优化建设不仅受到湖南省的关注 ,而且受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的重视。这一区域现有 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8个县城、158个一般建制镇及 362个集镇。其城镇非农业人口规模等级为首位型分布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征。按综合实力 ,7个设市城市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首位城市规模偏小、城镇等级体系不完整、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是该区城镇等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应以长株潭 3个核心城市的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城镇体系的中心化趋势 ;应积极促进浏阳、醴陵、湘乡等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规模升级 ;应将宁乡、攸县...
关键词:
城镇等级体系 优化 长株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华,朱翔,肖卓
长株潭地区城镇职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职能同构、第三产业落后、工业主导行业层次低、高新技术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少是该区城镇职能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作为城镇职能升级的突破口 ;应合理分工 ,科学选择设市城市的优势社会经济职能 ;应突出特色 ,科学定位小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城镇职能体系 优化 长株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玲玲 郭志富 张竟竟 李治国 贺振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城镇体系整体加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首先,以河南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共126个单元为基本分析单位,采用城镇密度法和分形理论研究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果显示:河南省城镇体系呈现城镇密度分布不均、中心指向性集聚等特征。其次,从豫中、豫北、豫西、豫东、豫南五大区域层面,采用不平衡指数法分析区域间城镇化差异,探讨土地、产业、经济、人口等要素的优化调控。最后,结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等发展契机与机遇,提出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自身优势、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等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玲玲 郭志富 张竟竟 李治国 贺振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城镇体系整体加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首先,以河南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共126个单元为基本分析单位,采用城镇密度法和分形理论研究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果显示:河南省城镇体系呈现城镇密度分布不均、中心指向性集聚等特征。其次,从豫中、豫北、豫西、豫东、豫南五大区域层面,采用不平衡指数法分析区域间城镇化差异,探讨土地、产业、经济、人口等要素的优化调控。最后,结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等发展契机与机遇,提出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合理调整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李平 王建军
本文在回顾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吉林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林省9个地市(州)及2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分析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对策。
关键词:
吉林省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城镇体系的规模与等级结构是按照单项指标、综合指标的大小而划分形成的级别结构。完善的城镇体系规模序列与等级层次结构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序推进、地域空间的合理组织提供了框架依据。基于市区非农业人口对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和各城镇的发展潜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基于城镇中心性强度指标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现状评价,结合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发展态势,提出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等级层次组织方案。
关键词:
城镇体系 结构 规模 等级 中原经济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 张菊霞 任君庆
人的城镇化主要涉及农民工、城中村居民、农村滞留居民3类群体。对这3类群体的高职教育服务需求分析是城镇化进程中高职教育服务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选取"服务金三角"模型作为服务体系建构的范本,依循该范本,服务体系的建构围绕服务策略、服务组织、服务人员3个子系统展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 路季梅
滇中高原小麦分蘖的特点李亚路季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THECHARACTERISTICSOFWHEATTILLERSINTHEMIDDLEYUNNANPLATEAULiYaandLuJimei(DeptofAgronomy,N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晓丽 马显莹 顾世祥 李靖
根据云南境内滇中高原区的昆明、楚雄、大理、玉溪、蒙自、马龙等30个气象站自建站20世纪50年代~2010年的逐月降水量,逐年最大1h、6h、24h降水量等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变换分析等对各站不同时间尺度的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自有观测记录以来各站的短历时最大1h、6h、24h降水量普遍呈增大趋势。而月、夏季、年降水量序列则有增有减,高原上宾川-祥云、元谋、蒙自-建水等各个传统的干旱区降水量都是持续增加,干湿季节的差异性在缩小,特殊地,马龙的短历时降水(最大1h、6h)显著地增大,但其最大月、夏季和年降水系列都为减少的相反趋势。总体上,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光辉
湘南包括衡阳市和郴州、零陵两地区。总面积5.79×10~4km~2,1987年总人口1510万。现有1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22个县城扣145个建制镇。一、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基础影响湘南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区域因素主要有: (一)位置与交通。湘南位于我国东、中部地带的结合部,扼南北交通要冲,为湖南城镇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湖南处于粤港与长株潭双向辐射地,扩大了湘南城市腹地潜在优势。有利于湘南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职能的发挥;2.秦代通向两广的驿道与京广、湘桂铁路均沿湘江干支流及湘粤、湘桂构造谷修建,经湘南分别通问粤桂。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更和 马桂先
本文在研究南阳地区城镇发展历史和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证了该区城镇体系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镇体系,结构,南阳地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伟 陈浮 濮励杰 彭补拙
以六合、江浦县为例,运用地价评估的相关理论,在区域城镇土地分等估价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准地价体系,并由此推导出区域城镇土地比价体系,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完善地价体系,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磊 陆元昌 廖声熙 李昆 李根前
Yunnan Pine is the predominant woody tree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well as one of important forest resource in China.The paper give a study to Yunnan pine forest in mid-Yunnan province and Weibull distribution were β distribution were used to fit and forecast the diametral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凤鸣 蒋欣言
文章利用全国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省域迁移下集聚经济对我国城镇化体系优化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从原来的扁平化方向朝集聚经济方向发展,而我国城市集聚经济显著推动了城镇化体系的优化。因此,要充分发挥城市集聚经济在优化城镇化体系中的作用,需要减少人口流动的户籍约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通过"无形的手"来优化城镇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