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3)
- 2023(12848)
- 2022(11424)
- 2021(10866)
- 2020(9064)
- 2019(21295)
- 2018(21087)
- 2017(41109)
- 2016(22363)
- 2015(25214)
- 2014(25360)
- 2013(24820)
- 2012(22392)
- 2011(20172)
- 2010(20350)
- 2009(18586)
- 2008(17931)
- 2007(15366)
- 2006(13470)
- 2005(11647)
- 学科
- 济(89095)
- 经济(88971)
- 管理(62375)
- 业(57346)
- 企(47913)
- 企业(47913)
- 方法(43335)
- 数学(38110)
- 数学方法(37417)
- 中国(23879)
- 农(22464)
- 学(20671)
- 财(19617)
- 地方(18911)
- 业经(18559)
- 理论(16036)
- 制(15533)
- 农业(14868)
- 环境(14151)
- 贸(14072)
- 贸易(14063)
- 和(14021)
- 易(13596)
- 技术(13222)
- 划(12235)
- 务(12073)
- 财务(11996)
- 财务管理(11972)
- 银(11603)
- 银行(11568)
- 机构
- 大学(315272)
- 学院(313969)
- 管理(126661)
- 济(118436)
- 经济(115575)
- 理学(110695)
- 理学院(109398)
- 管理学(107060)
- 管理学院(106508)
- 研究(102767)
- 中国(74132)
- 京(67679)
- 科学(67119)
- 财(52776)
- 所(51189)
- 农(50107)
- 业大(49205)
- 研究所(47055)
- 中心(46250)
- 江(44313)
- 财经(42959)
- 范(42710)
- 北京(42557)
- 师范(42342)
- 农业(39328)
- 经(39008)
- 院(38088)
- 州(36556)
- 经济学(34818)
- 师范大学(34431)
- 基金
- 项目(222854)
- 科学(175338)
- 基金(161729)
- 研究(159563)
- 家(141828)
- 国家(140720)
- 科学基金(121350)
- 社会(99121)
- 社会科(93870)
- 社会科学(93843)
- 省(87080)
- 基金项目(86798)
- 自然(81693)
- 自然科(79818)
- 自然科学(79803)
- 自然科学基金(78312)
- 划(74080)
- 教育(73830)
- 资助(66839)
- 编号(65213)
- 成果(51719)
- 重点(49824)
- 部(48166)
- 发(46449)
- 创(45942)
- 课题(45072)
- 创新(42840)
- 科研(42542)
- 大学(41104)
- 教育部(41103)
- 期刊
- 济(125524)
- 经济(125524)
- 研究(88429)
- 中国(57483)
- 学报(50298)
- 科学(47593)
- 管理(44784)
- 农(44695)
- 财(37816)
- 大学(37774)
- 学学(35620)
- 教育(35434)
- 农业(31290)
- 技术(27840)
- 融(21832)
- 金融(21832)
- 业经(20783)
- 财经(19844)
- 经济研究(19347)
- 问题(17848)
- 经(16790)
- 图书(16339)
- 业(16306)
- 科技(15763)
- 资源(15570)
- 技术经济(14913)
- 理论(14700)
- 统计(14545)
- 现代(14310)
- 版(14274)
共检索到44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袁磊 吴晓伟 李强军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 km、5 km、10 km、20 km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回归、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4种耕地模型的差异性及精度。【结果】耕地及驱动因子在空间多尺度下均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且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权重距离越小,空间依赖程度越高,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集聚特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到空间位置及细节表达程度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尺度越小,集聚性越明显,其局部空间差异性越显著,反之,则相反;选取拟合优度、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影响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空间多尺度模型,得出表征耕地局部空间格局和分布规律模型从优到劣依次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回归模型。【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顾及且量化了地理空间局部特征及地理空间差异性,既能详细地表征耕地空间局部特征,又能判定不同空间位置模型拟合度的优劣,还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各驱动因子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权重。在局部空间特征表达、模拟精度及驱动因子系数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模型构建能力,可以与其它数理模型结合来构建适用于高原山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预测模拟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刘恬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及其来源结构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尺度方差等方法,从市级、县级、乡镇三个尺度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199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来源结构差异及其尺度作用特征。研究结果:(1)建设占用耕地在三个尺度上均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乡镇尺度空间差异最大,县级次之,市级尺度最小;尺度越低,对空间差异的贡献程度越高。(2)将建设占用耕地分为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研究表明,三种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与整体差异基本相似,尺度水平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刘恬
研究目的:分析建设占用耕地及其来源结构空间差异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尺度方差等方法,从市级、县级、乡镇三个尺度测度分析武汉城市圈1990—2015年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来源结构差异及其尺度作用特征。研究结果:(1)建设占用耕地在三个尺度上均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乡镇尺度空间差异最大,县级次之,市级尺度最小;尺度越低,对空间差异的贡献程度越高。(2)将建设占用耕地分为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研究表明,三种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与整体差异基本相似,尺度水平越低,空间差异越大。(3)与农村居民点建设占用耕地相比,城镇建设占用耕地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空间差异较为显著,对整体差异的贡献在三个尺度上均占主导。研究结论:多尺度研究能较好地分析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区须加强乡镇尺度尤其是城镇和工业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空间管制,探索实施空间差别化管理,从而促进科学合理可持续地保护利用耕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少华 尹娟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状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星星 曾辉
基于1992-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以及地级市尺度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压力动态变化以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国家尺度的耕地压力呈下降趋势;省级尺度上的耕地压力表现为南增北减,东部和西部省份增加,中部和东北省份减少;城市群尺度上的耕地压力明显高于非城市群地区,三大城市群是我国耕地压力堪虞地区;地级市尺度上,基于蒙地卡罗模拟,中国43%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29%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5。并建立了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地级市尺度的多层线性面板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文燕 朱晓华 蔡运龙 陈晨
本文以1986—2003年全国、江苏省、南京市3个尺度的入境旅游客源为例,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比研究了各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入境客源预测方面的客观差异,所得结论为:(1)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而言,因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差异较大,所以,应选择与尺度特征对应的合适的预测模型。(2)在进行全国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省级和省级以上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
关键词:
尺度 客源预测 预测模型 预测误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宗群 吴映梅 张伟 杨静思 邓小威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产业结构近年来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演进状态。在剖析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以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熵为主要指标体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并提出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功能区划的演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经济发展 滇中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学 迭戈·萨麦隆 罗卿 苏曼·拉纳 刘志安
本文以滇中城市群规划为例,结合中外合作编制《云南省滇中城市群规划》实践,采用多情景发展模拟,将GIS工具与传统规划手段紧密耦合,针对"离散型"、"区域型"、"都市型"、"网络型"四种发展模式进行情景分析,并从中探索适合滇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最终得出一个阶段性发展方案,即在2030年以前滇中城市群以"区域型"模式为主导,2030年以后以"网络型"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推进滇中地区稳步、有序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安全、资源集约、经济繁荣三者高度统一。
关键词:
城市群规划 GIS 空间 网络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国敏 卢珂 黄烈佳
在耕地非农化必然要占用耕地的态势下,地方政府受GDP主义和土地财政的驱动,出现大量违规违法占地行为,造成省域内耕地总量占补平衡政策的严重异化,致使耕地质量和数量持续下滑,严重危及国家粮食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推理法,基于国家尺度的层面,阐释了耕地功能占补平衡模式的内涵及价值,探讨了该模式的架构思路。应从认识和核算耕地功能入手,在确保社会耕地总功能不减少的前提下,坚持政府首责、社会补偿和比较优势原则,发挥不同区域耕地功能的比较优势,合理分配耕地保护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激发耕地保护主体
关键词:
国家尺度 耕地功能 占补平衡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斌 施德浩 鲁亚楠 岳文泽
构建了基于尺度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内在逻辑,剖析了面向双循环的城市群尺度重组与空间演变。研究发现:新发展格局下,国家需要延伸对城市群的监管尺度,城市群需协调内部城市间的差异化发展。同时,城市群将发生空间演变以服务不同尺度的资本循环:(1)城市群作为“点”承担内外循环窗口功能,维系创新、科技等高端要素在国内外市场的互通。(2)城市群作为“线”串联国内大循环,协调国内不同地区分工协作、保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韧性,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3)城市群作为“面”组织内部微循环,优化基础设施配置、服务腹地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双循环 城市群 尺度重组 空间演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青松 王博
研究目的:基于多尺度视角揭示全国21个城市群内新旧建成区功能发育水平与空间分布格局,识别外部形态紧凑扩张而内部功能发育不良错配空间并探究其驱动机理,为城市群高质量协调发展背景下国土空间精细化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景观扩张指数,空间错配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Maxent模型。研究结果:(1)新增填充型建成区功能发育水平整体表现为“ 南高北低”分布特征,呈显著集聚性与“南热北冷”空间分异格局。(2)“高—高”聚集区分布于南部成渝、长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及珠三角城市群内,“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北部京津冀与山东半岛等城市群中。(3)中国城市群填充式扩张尚未实现外部形态与内部功能的空间协同发展,多数新区功能发育相对尚不成熟,各尺度下均以蔓延式空间错配为主。(4)地形、公共服务设施、经济水平与土地价值是造成空间错配驱动因素,而各因子对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亟需秉持建设用地存量优化和提质增效新理念,促进新城区与老城区间各类要素合理配置与有序流动,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以此构建兼顾布局优化和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吉岗 杨红娟
滇中城市群均衡发展动态演化趋势:人口的发展状况呈现极化—极化—收敛态势;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呈现收敛—收敛—极化态势;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呈现极化—收敛—收敛态势。空间联系动态演化趋势:昆明市与其他城市的相互影响力逐渐增强但增长速度放缓,且存在显著差异,交通距离已成为滇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主要障碍,蒙自市与蒙自城镇组团其他城市之间的影响力也呈现该特征;昆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速度也放缓,主要原因是2008年后滇中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均下降且总体呈收敛趋势,蒙自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建议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昆明市,强化辐射带动能力,依托蒙自市的区位优势,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贸易中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陶 李向新 王艳艳 陈克忠
针对县域经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于滇中城市群2003—201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采用结合时空尺度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在全局和局部空间上都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质,县域经济在时空上的联系日益密切,但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辐射效应较弱,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单元数量仍比较多。该方法能够为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艳伟 杨乃定 杨一文
文章依据交易时间的多样性,从时间尺度对样本日收益率数据进行多尺度划分,在各尺度上检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果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部分尺度上通过检验。
关键词: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多投资尺度 实证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娟 董少华 陈红
以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交通可达性模型、信息通达性模型为基础构建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综合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4—2013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