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1)
- 2023(15126)
- 2022(12822)
- 2021(12020)
- 2020(9816)
- 2019(22961)
- 2018(22983)
- 2017(44224)
- 2016(24068)
- 2015(27018)
- 2014(27336)
- 2013(26870)
- 2012(24668)
- 2011(22456)
- 2010(22760)
- 2009(20614)
- 2008(19942)
- 2007(17553)
- 2006(15539)
- 2005(13819)
- 学科
- 济(103436)
- 经济(103334)
- 管理(66130)
- 业(62758)
- 企(50939)
- 企业(50939)
- 方法(44379)
- 数学(38706)
- 数学方法(37989)
- 中国(31013)
- 农(26824)
- 地方(26743)
- 业经(22968)
- 学(21325)
- 财(20757)
- 农业(18153)
- 理论(17441)
- 贸(17008)
- 贸易(16994)
- 制(16585)
- 易(16374)
- 环境(16160)
- 和(16032)
- 技术(15773)
- 银(15323)
- 银行(15279)
- 融(14865)
- 金融(14863)
- 发(14758)
- 行(14698)
- 机构
- 学院(340262)
- 大学(339517)
- 管理(134864)
- 济(132263)
- 经济(129105)
- 理学(116384)
- 研究(115612)
- 理学院(115040)
- 管理学(112725)
- 管理学院(112127)
- 中国(85477)
- 京(74209)
- 科学(73396)
- 财(58853)
- 所(58124)
- 农(54360)
- 研究所(52923)
- 中心(51986)
- 业大(50861)
- 江(50025)
- 北京(47488)
- 范(47160)
- 财经(46853)
- 师范(46725)
- 经(42465)
- 院(42449)
- 农业(42254)
- 州(41635)
- 经济学(38500)
- 师范大学(37634)
- 基金
- 项目(232188)
- 科学(182219)
- 研究(169437)
- 基金(166092)
- 家(144569)
- 国家(143345)
- 科学基金(123479)
- 社会(104879)
- 社会科(99384)
- 社会科学(99354)
- 省(92048)
- 基金项目(87992)
- 自然(81090)
- 自然科(79238)
- 自然科学(79223)
- 教育(78368)
- 自然科学基金(77735)
- 划(77341)
- 编号(70068)
- 资助(69430)
- 成果(56429)
- 发(52609)
- 重点(51829)
- 部(49823)
- 课题(49066)
- 创(47867)
- 创新(44592)
- 科研(43854)
- 教育部(42574)
- 项目编号(42538)
- 期刊
- 济(149033)
- 经济(149033)
- 研究(101689)
- 中国(67623)
- 学报(52174)
- 管理(50767)
- 农(49864)
- 科学(49280)
- 教育(42752)
- 财(42064)
- 大学(39646)
- 学学(37124)
- 农业(34997)
- 技术(32282)
- 融(28958)
- 金融(28958)
- 业经(25931)
- 经济研究(23593)
- 财经(21653)
- 问题(20333)
- 图书(19240)
- 经(18424)
- 业(17935)
- 科技(16973)
- 技术经济(16948)
- 理论(16230)
- 统计(15760)
- 现代(15718)
- 商业(15659)
- 资源(15510)
共检索到50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学 迭戈·萨麦隆 罗卿 苏曼·拉纳 刘志安
本文以滇中城市群规划为例,结合中外合作编制《云南省滇中城市群规划》实践,采用多情景发展模拟,将GIS工具与传统规划手段紧密耦合,针对"离散型"、"区域型"、"都市型"、"网络型"四种发展模式进行情景分析,并从中探索适合滇中城市群未来发展的、相对合理的规划方案。最终得出一个阶段性发展方案,即在2030年以前滇中城市群以"区域型"模式为主导,2030年以后以"网络型"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推进滇中地区稳步、有序发展,逐步实现生态安全、资源集约、经济繁荣三者高度统一。
关键词:
城市群规划 GIS 空间 网络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喻微锋 蒋团标 刘祎
对云南滇中城市群和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昆明和南宁的城市流强度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最大的,城市的外向功能明显,能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昆明对其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能力比南宁更强;同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滇中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而北部湾城市群则存在城市发展差距太小的问题。应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强化两城市群的城市流,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吉岗 杨红娟
滇中城市群均衡发展动态演化趋势:人口的发展状况呈现极化—极化—收敛态势;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呈现收敛—收敛—极化态势;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呈现极化—收敛—收敛态势。空间联系动态演化趋势:昆明市与其他城市的相互影响力逐渐增强但增长速度放缓,且存在显著差异,交通距离已成为滇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的主要障碍,蒙自市与蒙自城镇组团其他城市之间的影响力也呈现该特征;昆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速度也放缓,主要原因是2008年后滇中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均下降且总体呈收敛趋势,蒙自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建议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昆明市,强化辐射带动能力,依托蒙自市的区位优势,建立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贸易中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陶 李向新 王艳艳 陈克忠
针对县域经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基于滇中城市群2003—201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采用结合时空尺度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在全局和局部空间上都表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质,县域经济在时空上的联系日益密切,但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辐射效应较弱,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单元数量仍比较多。该方法能够为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宗群 吴映梅 张伟 杨静思 邓小威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优先开发区,其产业结构近年来一直处于"二、三、一"的演进状态。在剖析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以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熵为主要指标体系的关联分析方法,对滇中城市群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演进状态进行评价,并提出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功能区划的演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产业结构演进 经济发展 滇中城市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马成 李志英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其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明晰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昆明市在滇中城市群中城镇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出现了优和差级别面积占比同时增多的情况;受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滇中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仍处于过渡发展阶段。建议在昆明快速城镇化的示范效应下,大力推进曲靖、玉溪、楚雄城镇化进程,并根据各州市协调状况采取差异化发展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服务业 滇中城市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涛 马成 李志英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阵地,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以滇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其城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明晰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昆明市在滇中城市群中城镇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0—2020年滇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但出现了优和差级别面积占比同时增多的情况;受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滇中城市群的城镇化-生态环境-服务业协调发展仍处于过渡发展阶段。建议在昆明快速城镇化的示范效应下,大力推进曲靖、玉溪、楚雄城镇化进程,并根据各州市协调状况采取差异化发展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服务业 滇中城市群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庆
介绍了我国传统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几种典型发展模式与浙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以义乌为例实证分析了区域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最后从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几方面提出了我国区域民营快递业发展模式创新的举措。
关键词:
民营快递业 浙中城市群 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生 潘玉君 赵兴国
资源与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状况及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将对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限制作用。发展滇中城市群、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大经济圈是促进云南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快云南省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分析了滇中城市群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及与之相协调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以期对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有所参考。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基础 资源要素协调 滇中城市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袁磊 吴晓伟 李强军
【目的】以滇中城市群耕地分布为例,通过对比分析空间多尺度耕地模型,探析适宜的土地利用模拟模型。【方法】从1 km、5 km、10 km、20 km和30 km 5种栅格尺度和16个驱动力因子视角,选取拟合优度、残差空间自相关、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经典回归、空间滞后、空间误差和地理加权回归4种耕地模型的差异性及精度。【结果】耕地及驱动因子在空间多尺度下均存在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且具有空间非平稳性,权重距离越小,空间依赖程度越高,随权重距离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集聚特性随空间尺度变化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体到空间位置及细节表达程度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尺度越小,集聚性越明显,其局部空间差异性越显著,反之,则相反;选取拟合优度、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影响因子数量及空间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各空间多尺度模型,得出表征耕地局部空间格局和分布规律模型从优到劣依次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回归模型。【结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顾及且量化了地理空间局部特征及地理空间差异性,既能详细地表征耕地空间局部特征,又能判定不同空间位置模型拟合度的优劣,还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各驱动因子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权重。在局部空间特征表达、模拟精度及驱动因子系数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模型构建能力,可以与其它数理模型结合来构建适用于高原山区城市群尺度的土地利用预测模拟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少华 尹娟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城市流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十年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1)滇中城市群城市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加,区域差异明显,联系强度总体偏低。(2)城市群空间联系方向以昆明为中心呈圈层式向外辐射状及沿南部、东北交通干线呈轴线式空间拓展,西北部空间联系强度最弱。(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对区域空间联系强度影响较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及交通道路网完善,可以实现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菊平 潘玉君 骆华松 高大帅
城市韧性已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论文以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对2005—2019年城市韧性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25年和2033年城市韧性进行动态模拟预测。结果发现:(1)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高度韧性城市主要分布在核心地区,呈“小片状”分布。较低、低度韧性城市主要分布在外围地区,呈“边沿分散分布”空间格局。(2)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冷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中心城市热,外围冷,“热点恒热”现象显著。(3)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能准确地预测2025年和2033年城市韧性时空格局演变规律。韧性强的城市持续集中在中心城市。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高值区在空间分布上有高度的相似性,生态韧性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论文深入研究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进行韧性的预测与分析,对于厘清城市韧性发展规律、提升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菊平 潘玉君 骆华松 高大帅
城市韧性已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论文以滇中城市群49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空间分析法对2005—2019年城市韧性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25年和2033年城市韧性进行动态模拟预测。结果发现:(1)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高度韧性城市主要分布在核心地区,呈“小片状”分布。较低、低度韧性城市主要分布在外围地区,呈“边沿分散分布”空间格局。(2)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冷热点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中心城市热,外围冷,“热点恒热”现象显著。(3)从模型预测结果来看,能准确地预测2025年和2033年城市韧性时空格局演变规律。韧性强的城市持续集中在中心城市。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高值区在空间分布上有高度的相似性,生态韧性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域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论文深入研究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进行韧性的预测与分析,对于厘清城市韧性发展规律、提升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井岗
城市群与群内高速公路,应在保证城市功能和高速公路的主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双方互动联合,以城市为点,以高速公路为线,以行政和经济区域为范围,发展服务区经济与道口经济,建立物流中心,建设城市经济带。
关键词:
城市群 高速网 城市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