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5)
2023(4117)
2022(3544)
2021(3314)
2020(3043)
2019(6829)
2018(6792)
2017(12509)
2016(7235)
2015(8045)
2014(8120)
2013(7867)
2012(7192)
2011(6684)
2010(6758)
2009(6078)
2008(5938)
2007(5074)
2006(4358)
2005(3870)
作者
(23893)
(20459)
(20306)
(19139)
(12973)
(9937)
(9154)
(7991)
(7622)
(7213)
(7139)
(7041)
(6763)
(6640)
(6600)
(6279)
(6015)
(5979)
(5926)
(5832)
(5184)
(5178)
(5137)
(4671)
(4640)
(4511)
(4506)
(4312)
(4212)
(4140)
学科
(30100)
经济(30079)
方法(18045)
数学(16792)
数学方法(16403)
管理(15636)
(14882)
(12381)
企业(12381)
(10833)
(5836)
中国(5710)
(4987)
(4565)
贸易(4563)
理论(4462)
业经(4442)
(4399)
地方(4387)
环境(4363)
(4207)
农业(3905)
(3594)
金融(3593)
技术(3556)
(3542)
(3393)
生态(3387)
税收(3303)
(3270)
机构
大学(104370)
学院(102839)
研究(41056)
(36210)
管理(35571)
经济(35418)
理学(31397)
科学(31242)
理学院(30931)
管理学(29648)
管理学院(29489)
中国(29000)
(25033)
(23705)
(23181)
研究所(22348)
业大(21351)
农业(20089)
中心(17918)
(15600)
(15355)
(15110)
北京(14681)
(14447)
(13892)
(13872)
师范(13635)
实验(13554)
科学院(13144)
农业大学(13123)
基金
项目(78518)
科学(60488)
基金(57503)
(54532)
国家(54224)
研究(47116)
科学基金(44359)
自然(33503)
自然科(32740)
自然科学(32731)
自然科学基金(32081)
(30539)
基金项目(30148)
社会(27963)
(27251)
社会科(26523)
社会科学(26517)
资助(25373)
教育(22288)
重点(19144)
计划(18267)
科技(17015)
编号(16870)
(16434)
科研(16390)
(15940)
(15295)
创新(14448)
专项(13861)
大学(13366)
期刊
(34032)
经济(34032)
学报(26486)
研究(25258)
科学(22198)
(21309)
大学(18650)
学学(18049)
中国(17553)
农业(14698)
管理(12495)
(10080)
(8789)
技术(8566)
教育(8516)
业大(8123)
林业(8080)
统计(7922)
资源(7236)
(7091)
决策(6516)
科技(6188)
(6168)
农业大学(6110)
(5922)
金融(5922)
经济研究(5885)
自然(5490)
财经(5482)
技术经济(4915)
共检索到145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邢进梅  王克勤  宋娅丽  张雨鉴  张转敏  潘天森  
【目的】通过研究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林分凋落物归还及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归还变化规律,为开展不同林分林地生产力的维持机制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及其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滇中亚高山常绿阔叶林、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在每个林分随机设置方形凋落物收集器,每月收集凋落枝和叶,烘干至恒质量后计算月和年凋落量,并测定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全钾(K)含量,研究林分凋落物组成、养分含量及养分归还动态变化。【结果】4种林分年凋落物量为396.93~767.32 kg/hm~2;凋落物组分中凋落叶占86.08%~89.13%,枝仅占10.87%~13.92%;4种林分凋落枝、叶及总量月动态变化呈单峰或双峰型变化规律,凋落物最高值出现在5月,C、N、P和K养分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4种林分养分归还量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或华山松林>高山栎林,凋落叶养分归还量大于凋落枝,不同养分归还量大小顺序为C> N> K> P,C、N、P和K归还量分别为193.57~359.37、3.18~6.51、0.25~0.49和1.86~3.41 kg/hm~2;4种林分C、N、P和K归还量月动态变化呈单峰型、双峰型、多峰型或无规则变化规律,受凋落量以及养分含量的共同影响。【结论】常绿阔叶林年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量均较高,周转期短,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稳定,具有较普遍的适应性,较快的凋落物分解周转能更好地进行养分归还,较强地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禹  宋娅丽  王克勤  张雨鉴  郑兴蕊  
[目的]模拟N沉降下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微生物特征,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滇中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林、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林和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通过模拟N沉降和原位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模拟N沉降下(CK, 0;LN, 5;MN, 15;HN, 30 g·m~(-2)·a~(-1))凋落物碳氮、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及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结果]分解1年后,不同N沉降处理下,常绿阔叶林和高山栎林凋落物C含量均显著增加(0.40%~8.16%),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凋落物C含量呈LN减少(2.67%),HN增加(4.09%);各林分凋落物N含量均显著增加(1.45%~69.01%),C/N则显著降低(0.34%~37.92%);相同N沉降下土壤微生物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N沉降对土层垂直分布格局影响不显著;N沉降对常绿阔叶林和高山栎林土壤MBC和MBN的影响表现为抑制,对华山松林和云南松林表现为低N促进,高N抑制;4种林分土壤MBC/MBN介于5.31~11.26之间,N沉降对不同林分不同土层的MBC/MBN影响存在差异,但均受到高N的抑制作用。[结论]滇中亚高山4种典型森林凋落物分解主要受森林类型影响,N沉降次之;土壤微生物量和数量主要受森林类型影响,土壤深度次之,N沉降最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漆良华  蒋俊明  唐森强  蔡春菊  毛超  
以麻栎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照,研究四川长宁山丘区硬头黄竹林、毛竹林、苦竹林3种典型退耕竹林凋落物的生产模式、年产量动态、周转时间与养分归还。结果表明:硬头黄竹林与杉木人工林凋落物月产量动态为双峰模式,毛竹林与苦竹林凋落物月产量动态为左偏单峰模式,麻栎次生林凋落物月产量动态呈现右偏单峰曲线;退耕竹林凋落物年均产量都高于对照林分,排序为硬头黄竹林(5.87 t·hm-2)>苦竹林(5.47 t·hm-2)>毛竹林(4.56 t·hm-2)>麻栎次生林(4.46 t·hm-2)>杉木人工林(1.93 t·hm-2);凋落物周转时间排序为杉木人工林(2.77 a)>苦竹林(2.19 a)>硬头黄竹林...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阳锋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珍贵的乡土常绿阔叶乔木之一,具有生长快、凋落物量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用材、造纸和生态造林树种。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肥力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林分密度控制是重要的经营措施之一,影响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为研究林分密度与凋落物的关系,本文以6年生米老排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造林密度(625株·hm-2、833株·hm-2、1111株·hm-2、1667株·hm-2、25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伍倩  闫文德  梁小翠  王姣龙  宁晨  赵亮生  
对亚热带地区枫香林、樟树林、马尾松林及樟树+马尾松林这4种典型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年凋落量大小顺序为:樟树+马尾松林(6.09 t/hm2)>枫香林(5.98t/hm2)>马尾松林(5.89 t/hm2)>樟树(3.871 t/hm2)。(2)4种森林类型的凋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持水量为:樟树+马尾松林(19.15 t/hm2)>枫香林(16.20 t/hm2)>樟树林(15.04 t/hm2)>马尾松林(13.84 t/hm2),最大持水率为樟树林(516.5%)>樟树+马尾松林(408.6%)>枫香林(314.4%)>马尾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洋  张健  冯茂松  
研究四川洪雅县4种不同密度下巨桉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及分解动态。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凋落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4个巨桉人工林年凋落规律相似,5月是全年凋落物产量的高峰期,1月凋落量最低;4个巨桉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32、86.90、67.72和66.37kg·hm-2,且N>K>Ca>Mg>P,叶是养分归还的主要组分,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枝、叶的平均年失重分别为18.2%和36.1%,分解系数分别为0.176~0.214和0.383~0.445,半衰期分别为3~4年和1~2年,周转期分别为14~17年和6~8年。5种元素释放率大小顺序为Mg>Ca>K>N>...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郁善  荣俊冬  陈礼光  张玲玲  夏海涛  张志欣  
对沿海沙地小叶龙竹林的凋落物及养分月动态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林凋落物量月动态波动较大,峰值分别出现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和9月,2005年1月和7月处于低谷.凋落物各营养元素组分平均值大小为N>K>P.N、K养分含量月动态变化幅度相对较大,P变化相对平稳.凋落物N年归还总量最高,K年归还量次之,P年归还量最低.凋落叶分解速度最快,分解6个月残留率为51.43%,竹枝分解速度最慢,6个月后残留率为83.27%.分解1 a后竹叶残留最少,笋箨其次,竹根残留的最多.应用二次方程对小叶龙竹各器官分解剩余量与分解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模拟方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有超  马书琴  鲁旭阳  
凋落物分解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养分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生态系统和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而对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关注不足。本研究采用凋落物袋法,通过为期3年的野外分解试验,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高寒半干旱草原4种典型物种凋落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青藏苔草(Carex moocroftii)、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昆仑蒿(Artemisia nanschanica)]的分解动态。结果表明,4种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在不同物种和分解时间下存在显著差异,在试验结束时,各物种凋落物失重率大小顺序为昆仑蒿(46.69%)>紫花针茅(44.97%)>青藏苔草(33.55%)>火绒草(17.05%);凋落物的分解常数在0.07~0.22,分解的半衰期在3.14~10.50年,分解的周转期在13.59~45.37年;分解过程中氮(N)、磷(P)养分主要表现为累积–释放和直接释放两种模式,在试验结束时,4种凋落物N、P养分的残留量均表现为火绒草>青藏苔草>紫花针茅>昆仑蒿。本研究将丰富对高寒地区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认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继德   杨雨春   申方圆   孟俊   杨立学  
【目的】研究落叶松属不同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揭示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规律,对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生境下4种4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网袋法进行分解实验。基于不同分解阶段,称量凋落物残留质量,测定凋落物中主要元素(C、N和P)和难降解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和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而计算凋落物整体残留率、各分解阶段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建立Olson指数分解模型,分析树种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别明确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基质质量和养分释放率的关系。【结果】分解到90 d,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林(P<0.05),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和纤维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C∶N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分解90~360 d,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最高,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和Lignin∶N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和木质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分解360~450 d,长白落叶松林凋落物P和木质素释放率最高,缩合单宁释放率最低。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纤维素和缩合单宁释放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C和纤维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与P释放率呈较强负相关。4种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C、N元素、木质素和缩合单宁呈直接释放模式;P元素呈淋溶-富集-释放模式;纤维素呈淋溶-富集模式。【结论】凋落物初始N、木质素含量和C∶N比值及难降解成分释放率是影响其分解的重要因素。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快,加快了养分循环,而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慢,减缓了养分循环。这对落叶松属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易  曹雨虹  张艺帆  谢伟东  
[目的]分析我国南亚热带滨海沙地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动态及养分归还量,揭示南亚热带滨海沙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方法]在广西防城港滨海沙地的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天然林、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天然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3种林分类型中设置凋落物收集网和分解袋,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每月月底收取样品,对样品按叶、枝、花果和杂物进行分组,80℃烘干后测其质量及各组分C、N、P、K、Ca、Mg等养分元素的含量,对所测数据按需求经过整理计算后,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各养分含量及其月动态变化、各养分的年归还量特征和月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组分各养分年归还量特征,最后对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C、N、P、K、Ca、Mg含量,C/N、C/P、N/P以及C、N、P归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表现为高山榕/假苹婆天然次生林>红磷蒲桃天然林>马占相思人工林,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Ca>N>K>Mg>P;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间除C、Mg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4种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志勤  傅懋毅  
This paper dealt with a study on the nutrient status of litter collected in different phases from 2002 to 2003 in winter or summer in reclamation and non-reclamation pure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stands or mixed P.pubescens stands with broadleaved trees by means of fixed monitoring in Luxi and Jiansh...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雷  刘勇  李瑞生  徐扬  郭蓓  
研究密度对叶凋落物基质物质及分解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造林密度为3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0、35.7%、49.2%6、4.2%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3年后,应用分解网袋法比较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初始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样地Ⅰ~Ⅳ油松叶凋落物年分解速率分别为25.81%、26.25%、27.68%和25.96%,周转期为10.04、9.84、9.24和9.97年,用分解速率来评价间伐效果可行。②在分解的前2个月,N、P、K、Mg等迅速释放;在观测的14个月内,叶片N、Mg归还呈释放-固定交替规律,P、K呈释放-固定-稳定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勇  吴明作  樊巍  高喜荣  
为了解太行山地区针、阔叶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以刺槐和侧柏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凋落物养分归还和营养元素周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柏和刺槐林年凋落总量分别为7 494.71和5 372.34 kg/hm2;凋落物中落叶比重最大。为减少养分流失,阔叶林树刺槐的N、P养分回流现象明显,其中N回流率约为34%~53%,P回流率约为28%~56%;而针叶树侧柏的养分回流现象不明显。森林凋落物3种元素含量以Ca最高,其次是N,含量最低的是P;阔叶林凋落物中N、P含量明显高于针叶林。凋落物N、P迁移符合富集-释放模式;Ca为直接释放类型。刺槐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快于侧柏,其完全分解时间分别为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江平  巴青翁姆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片桐成夫  李昌华  川口英之  长山泰秀  
自1989年至1992年对江西省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常绿阔叶林通过凋落物归还到枯枝落叶层的养分量进行了测定。凋落物的干重约为6.4t/hm~2·a~8.8t/hm~2·a,其中叶凋落物约为4.3t/hm~2·a~4.7t/hm~2·a。养分归还量氮、磷、钾、钠、钙和镁各为68kg/hm~2·a~85kg/hm~2·a,3.1kg/hm~2·a~3.8kg/hm~2·a,21kg/hm~2·a~67kg/hm~2·a,4.4kg/hm~2·a~6.8kg/hm~2·a,113kg/hm~2·a~160kg/hm~2·a 和19kg/hm~2·a~28kg/hm~2·a。氮和磷的归还量小于而钙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