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99)
- 2023(3490)
- 2022(2951)
- 2021(2803)
- 2020(2387)
- 2019(5311)
- 2018(5130)
- 2017(9867)
- 2016(5500)
- 2015(5635)
- 2014(5340)
- 2013(5283)
- 2012(4980)
- 2011(4404)
- 2010(4377)
- 2009(3870)
- 2008(3759)
- 2007(3224)
- 2006(2891)
- 2005(2551)
- 学科
- 济(21099)
- 经济(21091)
- 业(10288)
- 管理(9888)
- 方法(8231)
- 企(7646)
- 企业(7646)
- 学(7629)
- 数学(7499)
- 数学方法(7412)
- 地方(6881)
- 农(5958)
- 中国(5618)
- 财(5161)
- 结构(5033)
- 产业(4563)
- 业经(4197)
- 制(4148)
- 农业(3949)
- 地方经济(3603)
- 体(3318)
- 森(3273)
- 森林(3272)
- 税(3262)
- 林(3251)
- 环境(3246)
- 税收(3074)
- 务(3040)
- 财务(3038)
- 财务管理(3034)
- 机构
- 大学(72649)
- 学院(72548)
- 研究(30426)
- 济(27812)
- 经济(27178)
- 管理(24119)
- 科学(22446)
- 中国(21577)
- 理学(20861)
- 理学院(20465)
- 管理学(19911)
- 管理学院(19788)
- 所(16665)
- 京(16458)
- 研究所(15742)
- 农(15671)
- 业大(14565)
- 中心(13233)
- 院(12713)
- 财(12387)
- 农业(12010)
- 省(11643)
- 范(11049)
- 师范(10909)
- 江(10845)
- 北京(10616)
- 南(10460)
- 研究院(10289)
- 财经(9921)
- 室(9573)
- 基金
- 项目(56070)
- 科学(44182)
- 基金(41587)
- 家(39290)
- 国家(39095)
- 研究(35763)
- 科学基金(32230)
- 基金项目(23229)
- 自然(23065)
- 省(22570)
- 自然科(22493)
- 自然科学(22488)
- 社会(22367)
- 自然科学基金(22088)
- 社会科(21353)
- 社会科学(21346)
- 划(18954)
- 资助(16279)
- 教育(15564)
- 重点(13929)
- 编号(12567)
- 发(12432)
- 计划(12074)
- 部(11456)
- 科研(11431)
- 科技(11384)
- 创(10742)
- 创新(10232)
- 国家社会(9658)
- 课题(9644)
共检索到104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凤军 崔凯 廖声熙 喻景深 张鹏 崔永忠 王小庆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滇中云南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滇中云南松林平均混交度仅为0.034,林分混交程度极低,主要为云南松纯林,仅见少许其他乔木树种分布;该林分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494,不同径级云南松间竞争较为激烈;云南松林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平均值为0.449,角尺度为0.5的株数比例为55.2%。综上可见,云南松林树种结构较为单一,林分稳定性较差,且林木间竞争较为激烈,亟待进行抚育间伐措施改善林分空间结构,提高林分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吉霞 王邵军 陈奇伯 王艳霞 舒蛟靖
摘 要: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 LI-6400-09 便携式土壤呼吸室对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两种林分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趋势;云南松天然林土壤呼吸速率在 1.58 ~ 4.23 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 2.68;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在 1.13 ~ 3.34 μmol·m-2s-1之间,变异幅度为 2.96。(2)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均显著正相关(p < 0.05),而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仅在云南松人工林达到显著水平。(3)双因素关系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武秀娟 奥小平 姚丽敏 田建华
【目的】分析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即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林层指数和开敞度5个指数分析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进而构建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油松天然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4~0.66,林分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聚集分布;阳坡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0,属弱度混交,其他立地林分混交程度介于中度与强度混交之间;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35~0.50,大小分化程度为中庸或近中庸状态;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9~0.41,且阴坡林层指数高于阳坡,林层结构总体较为简单,但阴坡林层结构较阳坡丰富;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7~0.52,林分内光照条件总体均达到了基本充足及以上,但半阴坡和阳坡半数以上油松光照条件受限;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为0.313 5~0.543 5,评价等级分属2、3级,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分别为0.283 6和0.253 3,均属2级。【结论】灵空山油松天然林林分结构整体状况较差或一般,需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结构调整需求更为迫切,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可作为优化调整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彭建松 柴勇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和丽萍
通过对云南省金沙江流域永仁县响水河和白马河林场云南松Pinusyunanensis天然林中45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云南松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和自然干扰规律。结果表明:永仁县云南松林林隙的形状近似于椭圆形。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的平均面积分别为469 42m2和181 90m2,扩展林隙和树冠空隙在云南松林景观中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8 23%和10 49%,年干扰频率分别为0 6721%和0 2497%,林隙干扰的返回间隔期约有400 48a。大多数林隙在40a以前形成。大多数林隙是由1~3株形成木创造的,而由1株形成木创造的林隙最多。林隙形成木的径级结构以30~50cm这一范围居多,高度以20~30...
关键词:
云南松 天然林 林隙 干扰 金沙江流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慧萍 金建华 张山云 杨菡 杨爱玲 王秋华 李晓娜
【目的】探究计划烧除及其时间间隔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土壤碳氮磷钾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滇中地区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照壁山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未烧除样地(对照)、连续每年实施计划烧除后间隔1 a样地(T_1)和间隔3 a样地(T_2),分层采集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测定土壤碳、氮、磷、钾4种养分元素质量分数,采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探究计划烧除后不同间隔时间对滇中云南松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T_1样地的2个土层土壤p H均无显著变化,T_2样地的2个土层土壤p H均极显著增加(P<0.01);T_1和T_2样地2个土层的土壤总碳、有机碳、总氮、碱解氮质量分数均无显著差异,T_2样地的0~1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2个土层的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碳氮比仅在T_2样地10~20 cm土层显著增加(P<0.05)。【结论】计划烧除对研究区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受烧除间隔时间和土层深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种烧除后间隔时间均对研究区云南松林土壤碳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土壤p H、碳氮比、有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影响。图3表3参3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文云 崔永忠 罗香 李昆
研究了滇中高原雕林山云南松天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林木平均胸径、云南松平均胸径、所有树种大树(DBH≥30 cm)密度和云南松大树密度在不同亚类红壤土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暗红壤>黄红壤>红壤变化趋势;所有树种立木密度和云南松立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以红壤上的最高;总胸高断面积和云南松胸高断面积百分比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呈现暗红壤>红壤>黄红壤变化趋势,后者与前者相反;草本层盖度在不同亚类红壤土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暗红壤和黄红壤显著高于红壤。林木层在暗红壤上分为4层,在黄红壤和红壤上分为3层;乔木层个体胸径阶分布呈明显倒"J"形,除暗红壤上DBH≥40 cm有个别华山松、白穗石栎和厚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王宏翔
空间结构是森林的重要特征,它是森林群落内林木间的空间组织关系的反映,目前的结构状态既是过去森林中各个自然生态过程(如林木竞争,更新,生长,枯死等)和人类活动等留下的印记,又作为初始状态影响着林木间的现在和此后竞争和作用方式、幼苗的生长与存活以及林木树冠的形成等,因此,森林的结构状态也同时决定着森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森林经营和生态学研究中,森林空间结构表达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对林分空间结构的科学解译,正确的表达方法有助于认识和推测森林的自然发展规律,为合理进行森林经营提供依据。基于参照树与其四株相邻木空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袁士云 刘文桢 王润喜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敏 刘娟 陈晓鸣 温庆忠 段兆尧 赖兴会
通过对云南省滇中地区云南松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调查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具有较为稳定、合理的群落结构,其乔木层优势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长远的演替潜力,并且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干扰较少的云南松天然林的这些特性均优于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干扰较大的云南松天然林又优于人工林。随着森林起源过程中干扰(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加,云南松群落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协调平衡能力及自然修复能力相应下降;而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则相应上升,提示其或可作为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干扰程度和森林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
关键词:
云南松 天然林 人工林 干扰 群落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蒋乙东 段文标 朱海媖 王秋宇
【目的】为了解小兴安岭南部地区的红松天然林内资源和空间分布结构。【方法】本研究基于外业调查数据,对小兴安岭南部的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生态位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在云冷杉红松林中,优势树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等,紫椴Tilia amurensis的生态位宽度最宽,白桦的最窄。在阔叶红松林内,优势树种为红皮云杉、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枫桦Betula costata等,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的生态位宽度较宽;2)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度低于阔叶红松林;3)云冷杉红松林内优势树种的相似性较为接近,变化范围为0.74~0.79,均值为0.76,但是阔叶红松林内生态位相似性结果差异性较大,毛赤杨Alnus sibirica—紫椴最高,为0.99,红皮云杉—春榆Ulmus davidiana最低,仅为0.64;4)云冷杉红松林内红松、白桦、红皮云杉、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为衰退树种,其他树种为发展树种。阔叶红松林内除了紫椴以外全部为发展树种;5)通过对比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发现角尺度(W)、大小比数(U)、混交度(M)均相近,角尺度结果显示2种林型的点格局均为随机分布,大小比数等级均为中庸强度,其混交度均介于强度和中度之间;6)红松在云冷杉红松林内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枫桦在阔叶红松林大小比数等级为优势,其他树种的大小比数等级多为中庸;7)混交度与大小比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22,混交度与生态位响应速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72。生态位宽度和生态响应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91。【结论】2种林型的空间和资源特征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同,阔叶红松林为发展中的群落,主要受种群之间的竞争影响,而云冷杉红松林为稳定的群落,主要受建群种物种特性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文桢 赵中华 惠刚盈 张宋智
利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相关分析统计软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林树种组成丰富,群落中共出现18个树种,油松占绝对优势,但样地树种隔离程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油松天然林的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曲线,油松种群的直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可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运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林分中油松个体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分化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中庸状态;油松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油松种群分布格局也为随机分布。
关键词:
油松 天然林 结构特征 小陇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小波 刘万德 苏建荣 李帅锋 郎学东
[目的]通过对云南松天然林内云南松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测定,分析揭示竞争强度在云南松群落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云南松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方法]在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设置样方进行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以云南松为对象木,定量分析林分、对象木、竞争木的竞争强度,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的函数模型。[结果]天池自然保护区云南松天然林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为80.16%和19.84%;云南松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强度大小顺序为:云南松种内>水红木>华山松>米饭花>大白花杜鹃>槲栎>马缨花>旱冬瓜;云南松与整个林分、伴生树种以及种...
关键词:
云南松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竞争指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岗岗 王得祥 柴宗政 张丛珊 刘文桢 张宋智
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一元分布、二元分布、林分综合指数和距离分析方法,探讨小陇山林区2种典型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油松天然林混交度为0.397,树种隔离程度较低,锐齿栎天然林混交度为0.797,混交良好,油松、锐齿栎天然林胸径大小比数分别为0.507、0.485,林分均处于中庸状态,角尺度分别为0.511、0.508,林木分布格局均属随机分布。(2)油松、锐齿栎天然林中相同混交程度或优劣程度的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相同混交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林木大致相等。区别在于油松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的林木大多与同种相邻,而锐齿栎天然林中同一优劣程度或分布格局林木大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耀 刘伦辉 郑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3类不同群落结构的云南松林中,调节和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的能力均以复层林最好,禾草一云南松林居中,疏林最差;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3.4%,9.3%和7.9%;地表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5.8t/ha,46.6t/ha和6.7t/ha;年平均冲刷量分别为0.015t/ha,0.088t/ha和0.452t/ha,径流深分别为4.32mm,15.59mm和85.57mm;径流系数分别为0.60%,2.16%和11.85%。此外,长期受人为干扰、结构简单的疏林地土壤含水量及表土层中有机质、全N、速效态P、K元素含量都明显地低于其它两类林地。本文最后提出,为了提高森林水文效益,一方...
关键词:
云南松林 群落结构 水文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琳 梁军 周国英 朱彦鹏 杨蕾 张星耀
为研究天然赤松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在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立了一块6 hm2的永久性监测样地,并对林内树种组成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3个参数,对天然赤松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是绝对的优势种,麻栎为次优势种,与其他16种乔木共同构成了赤松麻栎林生态群落;赤松次生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4,主要以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为主,林分的平均大小比为0.50,且各部分频率分布比较均匀,说明乔木层的树种稳定性较好;全林角尺度平均值为0.54,林木水平格局为团状分布;虽然阔叶树种在混交度上稍好于针叶树种,但是其在胸径大小上明显小于针叶树种,说明其受针叶树种压迫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