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6)
2023(6490)
2022(5471)
2021(4977)
2020(4253)
2019(8411)
2018(8013)
2017(14614)
2016(8349)
2015(8712)
2014(8276)
2013(8084)
2012(7307)
2011(6598)
2010(6289)
2009(5770)
2008(5492)
2007(4609)
2006(3869)
2005(3239)
作者
(27532)
(23008)
(22849)
(21445)
(14626)
(11475)
(10205)
(9055)
(8786)
(7908)
(7896)
(7657)
(7548)
(7427)
(7364)
(7024)
(7008)
(6869)
(6752)
(6564)
(6097)
(5664)
(5441)
(5242)
(5121)
(5120)
(5049)
(4966)
(4810)
(4720)
学科
(30215)
经济(30169)
管理(21859)
(21510)
(16313)
企业(16313)
方法(14092)
数学(12880)
数学方法(12780)
(9293)
(8782)
中国(7979)
(7940)
(7502)
贸易(7497)
(7305)
业经(7156)
地方(6627)
农业(6568)
环境(5520)
技术(5257)
(5132)
(4841)
财务(4838)
财务管理(4828)
企业财务(4571)
产业(4526)
(4419)
银行(4374)
(4305)
机构
大学(117132)
学院(116331)
(44780)
经济(44039)
研究(43236)
管理(41830)
理学(37692)
理学院(37142)
管理学(36353)
管理学院(36173)
(34146)
科学(31802)
中国(29878)
农业(27759)
业大(26520)
(23849)
(23840)
研究所(22625)
中心(18919)
农业大学(18700)
(17965)
(16815)
(15416)
(15339)
(15212)
财经(15090)
(14684)
实验(14372)
科学院(14325)
(13933)
基金
项目(90813)
科学(70014)
基金(67063)
(63225)
国家(62717)
研究(55102)
科学基金(52079)
自然(37202)
自然科(36403)
自然科学(36380)
社会(36378)
(36365)
基金项目(36318)
自然科学基金(35761)
社会科(34591)
社会科学(34582)
(31361)
资助(26174)
教育(24739)
重点(21154)
计划(20879)
(19493)
(19446)
科技(19069)
编号(18884)
(18801)
科研(18606)
创新(18366)
(17987)
(16554)
期刊
(41534)
经济(41534)
学报(32104)
(29967)
研究(26719)
科学(24927)
大学(22269)
学学(21849)
中国(21146)
农业(20297)
管理(13550)
(12842)
(11133)
业大(10249)
农业大学(9028)
(8339)
(7936)
金融(7936)
经济研究(7802)
业经(7591)
科技(7288)
技术(7053)
财经(6996)
教育(6990)
中国农业(6010)
(5987)
问题(5949)
自然(5921)
商业(5718)
林业(5668)
共检索到156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建军  许文军  施慧  查智辉  
以平均体质量为(162±26)g雌性三疣梭子蟹为试验对象,注射组从游泳足第一关节基膜注射200μL浓度为2.4×107 CFU/mL的溶藻弧菌菌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各组在注射0、24、48、72、96 h后随机取9只三疣梭子蟹,从游泳足基膜部位抽取血淋巴,测定血淋巴的血细胞总数、大颗粒细胞比例、血清蛋白、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一氧化氮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遭受低剂量的溶藻弧菌侵袭后,三疣梭子蟹血细胞总数迅速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降低36%,而大颗粒细胞比例则先上升(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波  冷向军  李小勤  柴仙琦  李乃顺  
为探索三黄(黄芪、黄芩、大黄,简称三黄)等中草药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添加1.0%三黄、2.0%三黄、2.0%杜仲三黄(1%杜仲+1%三黄)、2.0%复方一(主要成分为黄芪、霪羊藿、党参、大黄、黄芩等)和2.0%复方二(主要成分为黄芪、杜仲、金银花、白术、黄芩等),饲喂平均体质量为(7.5±0.2)g的凡纳滨对虾42 d,共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4个平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存活率均在96.3%以上,且无显著差异(P>0.05);2.0%杜仲三黄组(145.3%)、1.0%三黄组(143.8%)增重率均较对照组(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百尧  伏光辉  安健  于飞  孙苗苗  徐静  高焕  
分别设置了10℃、20℃和30℃3个温度干露条件,比较了不同三疣梭子蟹家系血淋巴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等5种非特异免疫因子活性随干露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酸性磷酸酶(ACP)指标在3个家系间没有差异,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在3个家系间存在着差异,其中一氧化氮含量(NO)可以作为指示家系是否具有耐干露特性的一个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在培育三疣梭子蟹耐干露新品种上的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松  张敏  李小勤  赵金鑫  郑小淼  李百安  冷向军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设计了鱼粉含量为21%的对照组饲料,以三种发酵豆粕W305、W738和Y647等蛋白替代对照组饲料中6%的鱼粉,配制成4种等氮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5.1 g的凡纳滨对虾42 d。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在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在发酵豆粕组中,以Y647组的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并达到对照组基本一致的水平;W305和W738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高;2)在肌肉成分方面,各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W305组肌肉粗脂肪...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萍  王清印  李健  李吉涛  刘淇  刘萍  
将健康的三疣梭子蟹(平均体重176±21.3g)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溶藻弧菌,在感染后0、24、48和72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其中的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体内免疫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组梭子蟹血淋巴LSZ活性在感染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LSZ活性在感染24h有稍微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活性又逐渐下降,且在感染48h后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梭子蟹不同组织中ACP和ALP酶活随着感染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荣  刘利平  张宗锋  林升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雅荃  陈碧鹃  张艳  夏斌  唐学玺  
本研究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为实验生物,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三疣梭子蟹对砷(As)生物富集过程,实验中设置的As暴露浓度梯度为5、20和100 μg/L。通过对三疣梭子蟹体内总坤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其对总坤的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肝胰腺组织对总坤的BCF明显高于肌肉组织。到富集实验结束时,三疣梭子蟹肝胰腺组织中由低到高浓度组对总砷的BCF分别为21.21、15.07和10.31,吸收速率常数k_(1)及BCF均随水体中砷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肌肉组织中由低到高浓度组对总砷的BCF分别为5.17、3.74和5.83,5、100 μg/L实验组各动力学参数较为接近,但20 μg/L实验组的富集速率常数k_(1)最小,释放速率常数k_(2)最大,研究表明,其BCF和生物学半衰期B_(1/2)最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晨  母昌考  宋微微  李荣华  王春琳  
为探究三疣梭子蟹"科甬1号"新品种(简称"科甬1号")和普通海捕野生三疣梭子蟹子1代(简称"普通蟹")在生长速率、形态特征和对溶藻弧菌耐受性上的差异,通过对相同生长条件下"科甬1号"和普通蟹的30、60、90、120和150日龄5个时间点进行体质量和形态指标测量,并在60、90、120和150日龄4个时间点,用浓度为1.14×107cfu/m L溶藻弧菌按10μL/g(体质量)剂量进行体腔注射攻毒并统计死亡率。对数据进行ANOVA检验表明,在全部5个测量时间点,"科甬1号"体质量均极显著大于普通蟹体质量;"科甬1号"和普通蟹各形态特征差异均不显著;在60和90日龄2个攻毒时间点,"科甬1号"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付萍  吕建建  刘萍  李健  高保全  
为探究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的含量及浓度的变化规律,明确FAAs的组成以及在盐度适应中发挥的作用,丰富FAAs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领域的研究,为后续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实验设定胁迫盐度分别为10、20、40、50,以正常海水(盐度33)为对照,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与肌肉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分析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FAAs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正常海水中三疣梭子蟹血淋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忠良  简纪常  鲁义善  王蓓  陈刚  吴灶和  
为了探讨马氏珠母贝免疫防御机制,筛选免疫防御相关功能基因,以致病性溶藻弧菌人工感染的马氏珠母贝血淋巴为材料,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溶藻弧菌诱导的马氏珠母贝血淋巴cDNA差减文库;以马氏珠母贝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该文库的差减效率;对选取的6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库的差减效率可达210倍;PCR阳性检测显示差减片段为100~750 bp,对随机挑取600个克隆的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414个有效EST序列;通过BLAST同源性比对,有167个EST序列(占40.34%)与NCBI数据库中已知功能蛋白质具较高同源性,其中7个EST序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郝景伟  高保全  王崇  孟宪亮  万晓媛  李小平  刘萍  张庆利  
近年来包括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在内的多种新发疫病的流行,使我国甲壳类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筛查导致山东潍坊某养殖场中一虾蟹混养池塘内患病三疣梭子蟹感染的可能病原,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三疣梭子蟹样品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孤菌(Vp_(AHPND))、虾肝肠胞虫(EHP)、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黄头病毒(YHV)和肝胰腺细小病毒(HPV)等8种病原的检测,并对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和原位杂交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样品呈Vp_(AHPND)阳性,而呈现WSSV、IHHNV、SHIV、EHP、CMNV、YHV和HPV阴性。对样品进行Vp_(AHPND)套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序列与致病副溶血弧菌质粒上pirA~(vp)毒力基因片段具有99%的同源性,该序列与已报道的多个致病副溶血弧菌PirA聚在进化树的同一主分支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心肌纤维呈溶解样病变,鳃丝上皮柱突细胞明显坏死,胸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并且这些组织中还可见大量的细胞核固缩现象;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肝胰腺、心肌、鳃组织及胸神经节中的病变部位均存在Vp_(AHPND)探针的蓝紫色杂交信号。以上表明,虾蟹混养池塘中三疣梭子蟹在自然状态下感染了Vp_(AHPND),并导致肝胰腺、心肌、鳃和胸神经节发生了严重病理损伤。本研究首次在养殖三疣梭子蟹中检测到Vp_(AHPND)感染并揭示了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相关结果为揭示Vp_(AHPND)自然宿主种类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滢滢  吴朝霞  孙文涛  黄姗  范翠翠  
分别用0.24、0.48、0.72、0.96、1.20g/L的尿素溶液饲养中华绒螯蟹幼蟹7d,测定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 transferase,GST)的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中上述3种酶的活性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随着浓度的增加,3种酶活性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0.24g/L尿素浓度组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0.96g/L浓度组中华绒螯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储兰璐  高建操  宋黎黎  孙毅  邵乃麟  李全杰  聂志娟  徐钢春  徐跑  
为了解EM菌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力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在成蟹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EM菌,探究了水体中添加EM菌对中华绒螯蟹抗氧化酶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EM菌能提高特定发育阶段河蟹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河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半颗粒细胞(SGC)是中华绒螯蟹血细胞的主要类群,约占51.50%~58.08%;EM菌诱导下,河蟹SGC细胞升高2.97个百分点,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EM菌能够诱导上调河蟹肝胰腺免疫相关基因Toll2、Tube、Hsp90、Dorsal表达,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机体对异物的识别能力和防御应激损伤的能力;EM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较低,表明器官损伤较低;同时较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意味着免疫解毒能力的提升。综上,水体中添加EM菌有助于提高中华绒螯蟹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也可通过调控河蟹免疫基因的表达和相关酶活性,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红英  李义  郭明凯  郝向举  孙汉  王玥  
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zlis)基因组DNA按5、20和80μg/kg剂量体腔注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约0.1 mL/只),设注射等体积TE缓冲液为对照组,分别在第1、3、5、7天采样,测定该细菌DNA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显示:注射上述3种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中华绒螯蟹的THC、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血清PO、ACP活性,试验组蟹的上述免疫指标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