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2)
2023(9990)
2022(8325)
2021(7385)
2020(5925)
2019(13210)
2018(12804)
2017(23634)
2016(12984)
2015(14000)
2014(13583)
2013(13394)
2012(12698)
2011(11598)
2010(11469)
2009(10491)
2008(10117)
2007(8998)
2006(8056)
2005(7382)
作者
(41087)
(34349)
(34331)
(32110)
(21820)
(16734)
(15276)
(13508)
(13249)
(12081)
(11895)
(11399)
(11257)
(10829)
(10727)
(10613)
(10505)
(10323)
(10025)
(9887)
(8976)
(8483)
(8341)
(7863)
(7828)
(7742)
(7625)
(7614)
(7032)
(6860)
学科
(56342)
经济(56285)
(34490)
管理(32657)
(24814)
企业(24814)
中国(18911)
地方(18543)
(17892)
方法(17668)
数学(15384)
数学方法(15279)
业经(13991)
(12878)
农业(12748)
(11876)
贸易(11865)
(11461)
(11227)
地方经济(10462)
环境(10341)
(10297)
(10193)
银行(10142)
(10141)
金融(10140)
(9855)
技术(9644)
(9424)
产业(8086)
机构
学院(184760)
大学(182068)
(75568)
经济(74133)
研究(71575)
管理(65458)
理学(56237)
理学院(55473)
管理学(54432)
管理学院(54107)
中国(53041)
科学(47941)
(44658)
(39544)
(38460)
农业(35497)
研究所(35362)
业大(34344)
(32080)
中心(31733)
(28667)
(25852)
财经(25209)
北京(24913)
(24641)
(24551)
师范(24189)
(22978)
科学院(22851)
经济学(22847)
基金
项目(127817)
科学(99257)
基金(91491)
研究(86589)
(83650)
国家(82909)
科学基金(68956)
社会(55520)
社会科(52686)
社会科学(52674)
(52260)
基金项目(48908)
自然(46019)
自然科(44957)
自然科学(44939)
自然科学基金(44137)
(44134)
教育(38127)
资助(36174)
(34056)
编号(32862)
重点(29623)
(27304)
(26449)
计划(26372)
发展(26228)
(25800)
创新(25621)
成果(25250)
科研(25006)
期刊
(86892)
经济(86892)
研究(52750)
(41672)
中国(40923)
学报(38876)
科学(33305)
农业(28485)
大学(27996)
学学(26974)
管理(24052)
(22578)
(19154)
金融(19154)
教育(17953)
业经(16619)
(14904)
经济研究(14622)
技术(14121)
财经(12015)
问题(11647)
业大(11257)
科技(10518)
(10348)
(10252)
商业(9674)
农业大学(9619)
(8976)
资源(8769)
技术经济(8577)
共检索到282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国栋  周波  高红亮  常忠义  杨俊  
研究了不同溶氧(DO)浓度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 TG)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氧浓度为2.88 m g/L时,M TG活性和菌体干重最高,分别达到4.32 U/mL和23.5 g/L,底物利用率为81.6%;当溶氧浓度继续升高时,发酵后期M TG活性下降显著。为此采用了分阶段溶氧控制策略,即在0~34 h控制溶氧浓度为2.88m g/L,34 h后控制溶氧浓度为0.96 m g/L,最终M TG活性达到4.72 U/mL,菌体干重达到27.32 g/L,较恒定2.88 m g/L溶氧浓度时分别提高了9.26%和16.26%,其底物利用率达83.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灿  常忠义  王疆元  袁君宜  高红亮  
为了比较几种多肽类物质对液体微生物谷氨酰胺酶(TGase)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复合蛋白酶FV酶解谷朊粉,制备了不同水解程度的谷朊粉水解物(WGPHs),并对添加了WGPHs的TGase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谷朊粉水解物能明显提高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热稳定性,而水解植物蛋白、蛋白胨的添加对TGase的热稳定性无影响,大豆低聚肽甚至降低了TGase的热稳定性;复合蛋白酶FV水解谷朊粉过程中所产生的水解物-小麦肽具有抗氧化能力;添加水解时间为20 min的谷朊粉水解物到TGase液中,50℃处理2 h后,其酶活残存率为95.90%,较对照高30.90%,但随着水解的进行,谷朊粉水解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西强  陈艳娟  宋敏  张颖颖  常忠义  高红亮  
考察了以摇瓶发酵过程中添加玻珠为剪切力,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S-1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在10 L发酵罐上不同搅拌转速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摇瓶发酵中,在种子阶段添加玻珠,提高剪切力不能促进产酶;在发酵阶段,加入4颗玻珠时,酶活相对最高,比对照增加20%;36 h时添加玻珠,与对照相比,酶活提高12%,菌体浓度增加40%,且氨基氮消耗明显。10 L发酵罐中,适宜的搅拌转速为250 r/min,36 h调整转速至250r/min,酶活比维持90 r/min提高21%。因此剪切力对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有明显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幸莲  程巧芬  周光宏  
在对原料肉中添加 0 ,5 ,10g·kg-1转谷氨酰胺酶 ,分别与 0 ,10 ,2 0 ,30 ,4 0g·kg-1大豆分离蛋白、乳清浓缩蛋白、酪蛋白、明胶蛋白和卵清蛋白组成 5个试验组。在 4℃条件下催化反应 0~ 2 4h ,经成型、解冻后 ,用破碎样品时所做的功作为指标 ,测定不同试验组原料肉的冷黏结性能。结果显示 ,4℃、 2 0g·kg-1NaCl、 4 0g·kg-1大豆分离蛋白、 5g·kg-1转谷氨酰胺酶、反应时间 2~ 5h ,可以使原料肉获得较强的黏结能力 (2 4 2 3 5g·s)。转谷氨酰胺酶低温赋形性能的研究为原料肉的综合利用以及新型肉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颖  田沛霖  陈佳  高红亮  鲁伟  鲁心安  常忠义  金明飞  
【目的】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筛选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茂原轮枝链霉菌菌株。【方法】利用紫外诱变获得茂原轮枝链霉菌突变体库后,分别利用醋酸纤维素膜和96孔板2种方法高通量初筛产MTG菌株,然后依次用试管和摇瓶发酵法复筛,并对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利用醋酸纤维素膜显色法从3 000株紫外诱变的菌株中筛选出1株高产MTG茂原轮枝链霉菌,其MTG活性为4.9U/mL,较出发株(MTG活性2.7U/mL)提高了80%。优化的96孔板高通量筛选方法为:直径为3mm左右的单菌落接种至150μL发酵培养基中,30℃200r/min培养72h;利用该法从3 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坤彦  彭宝玉  叶程  刘威  何冬兰  
以吸水链霉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谷氨酰胺转胺酶基因片段,构建pGEX-TGase重组质粒,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得到重组菌BL21/pGEX-TGase。重组菌经乳糖诱导产生融合蛋白,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采取稀释及尿素梯度液相色谱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包涵体蛋白的复性。通过GST亲和柱纯化目的蛋白,得到酶活为29U/mg的电泳纯目的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沛霖  朱一辰  金明飞  陈佳  刘颖  高红亮  常忠义  刘莉  袁涵  
【目的】考察茂原链霉菌单菌落表面纹饰特征及边缘特征与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能力的关系,建立一种根据菌落形态快速初筛高产株的方法。【方法】通过自然选育,将原始菌株分离纯化后得到不同形态的单菌落,从中选出典型的表面纹饰特征和边缘特征单菌落。用试管发酵48h后测定各形态菌落的酶活,并通过摇瓶发酵验证依据菌落形态特征初筛MTG酶高产株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面厚实饱满呈馒头型且边缘毛糙的菌落酶活最高,而表面平薄、边缘光滑的菌落酶活最低。根据这一形态鉴定法,通过摇瓶发酵,筛选出了一株产MTG酶活高达6.33U/mL的菌株,其活性比原始出发株提高了20.1%。【结论】根据菌落形态筛选MTG酶高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学丽  陈光  
【目的】研究大豆种类、凝固酶种类及反应条件对大豆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优质大豆品种吉农34、吉农28、吉农18、吉农17、吉农芽豆及北豆28,对其大豆蛋白质含量及凝胶强度进行分析;然后以未添加酶组为空白对照,分析加入转谷氨酰胺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大豆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与Design-Expert8.0数据处理软件,对高强度大豆蛋白凝胶的制作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和圆二光谱,对转谷氨酰胺酶作用前后大豆蛋白的凝胶构象进行表征。【结果】6种大豆中,吉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玲  叶蕾蕾  尤娟  熊善柏  胡杨  安玥琦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肌肉为原料,采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Sephacryl S-300HR)和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 FF)对鲢内源性转谷氨酰胺酶(TGase)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液经多步纯化后可得单一酶蛋白,其分子质量为100ku,比活力为126.7U/mg,纯度提高34.2倍,该酶适宜的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50℃。鲢内源性TGase具有Ca~(2+)依赖性,最适Ca~(2+)浓度为3mmol/L。DTT在低浓度(0~5 mmol/L)范围能增加酶的活性,而高浓度的DTT、EDTA及Mg~(2+)、Cu~(2+)、Zn~(2+)、Ba~(2+)、Sn~(2+)、Fe~(3+)等金属离子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鲢内源性TGase对鲢和草鱼肌球蛋白有较强的催化交联作用,能够诱导鲢、草鱼肌球蛋白交联形成多聚体,且对鲢肌球蛋白的催化交联作用更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六容  何冬兰  刘梅芳  
利用设计的低廉简便的凝胶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高产谷氨酰胺转胺酶(microbialtransglutami-nase,MTG)的菌株,初步鉴定属于放线菌纲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sp.)。摇瓶发酵试验表明,其最适产酶氮源和碳源分别是蛋白胨和葡萄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葡萄糖20.0,蛋白胨20.0,酵母提取物3.0,MgSO4·7H2O2.0,K2HPO4·3H2O2.0,KH2PO42.0,CaCO35.0。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最适pH分别为72h和7.0;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MTG酶活达1.04U/m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红  张佰清  孙焕  刘长江  
利用氮气和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了复合改性。复合改性SPI的吸水性、保水性和吸油性分别比对照提高121%、222%和156%,溶解性比对照降低35.5%。经MTG改性后SPI可在其分子间生成共价键,形成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复合改性可在MTG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SPI分子间的交联程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蓉  王红权  贺建华  范志勇  
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7.5 kg左右)、健康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即基础日粮组和添加1%谷氨酰胺(Gln)试验组,每组32头猪(公母各半),平分成4栏进行30 d饲养.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分别取1头体重相近的小公猪进行屠宰,分别取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光镜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隐窝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Gln能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和小肠黏膜形态,减少致病菌.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分别增加2.8%(P<0.05)、4.1%(P<0.05)和4.0%(P<0.05),双歧杆菌分别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巧芬  徐幸莲  周光宏  
以猪肉为原料 ,根据中心复合旋转试验设计原理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肉制品质构性能的影响。 0 ,1 5 ,5 ,8 5 ,10 g·kg-1的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 0 ,5 ,2 0 ,35 ,4 0 g·kg-1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浓缩蛋白、卵清蛋白组成 4个试验组 ,室温催化反应 2h ,经 85℃ 30min蒸煮处理后冷却至 4℃ ,进行质构和蒸煮损失测定。结果显示 ,转谷氨酰胺酶可催化非肉蛋白和肉蛋白质之间的反应 ,可使终产品硬度提高 30 0~ 4 0 0g ,弹性提高0 15~ 0 3,凝聚性提高 0 15~ 0 2。此外还可降低产品的蒸煮损失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林  安玥琦  张晗玮  熊善柏  
为探究不同品种淡水鱼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ase)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以鲢和青鱼肌球蛋白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鲢转谷氨酰胺酶(silver carp transglutaminase,STG)和青鱼转谷氨酰胺酶(black carp transglutaminase,BTG)作用下肌球蛋白在低温凝胶化后溶解度、蛋白聚集、流变学特性、穿刺特性和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加酶组相比,添加2种TGase后均可催化鲢或青鱼肌球蛋白交联形成更多的ε-(γ-Glu)-Lys异肽键,导致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veay chain,MHC)的聚集程度增加,蛋白浊度值及平均粒径显著增大(P<0.05),肌球蛋白凝胶的弹性模量(G')明显增大,凝胶破断力和破断距离显著提升(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军  毛胜勇  张红霞  朱伟云  
利用来自 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成年山羊的瘤胃液 ,以 0 .7g草粉和 0 .3g精料 (由 70 %玉米 +30 %豆粕组成 )为底物 ,在体外厌氧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半胱胺 (10mg/L、5 0mg/L、10 0mg/L、2 0 0mg/L和 5 0 0mg/L)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 5 0mg/L时 ,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 5 .7% (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