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6)
2023(9738)
2022(8752)
2021(8382)
2020(6990)
2019(16344)
2018(16421)
2017(31428)
2016(17511)
2015(19789)
2014(19669)
2013(19397)
2012(17831)
2011(16092)
2010(15955)
2009(14385)
2008(14031)
2007(11944)
2006(10402)
2005(8826)
作者
(53009)
(43937)
(43731)
(41289)
(28137)
(21109)
(19641)
(17434)
(16772)
(15668)
(15179)
(14775)
(13897)
(13776)
(13569)
(13509)
(13478)
(13019)
(12554)
(12402)
(11138)
(10825)
(10711)
(10046)
(9878)
(9815)
(9742)
(9697)
(8989)
(8842)
学科
(65147)
经济(65067)
管理(47533)
(45178)
(38047)
企业(38047)
方法(32281)
数学(27731)
数学方法(27357)
(17587)
(17058)
中国(15611)
(15242)
业经(14605)
地方(13139)
理论(12067)
农业(11476)
(11403)
(11176)
贸易(11172)
(10803)
环境(10666)
(10665)
技术(10505)
(10043)
财务(9984)
财务管理(9967)
教育(9537)
企业财务(9453)
(9280)
机构
大学(251072)
学院(248035)
管理(98415)
(89058)
经济(86970)
理学(86422)
理学院(85355)
研究(84155)
管理学(83635)
管理学院(83221)
中国(58442)
科学(57826)
(54024)
(47133)
(43954)
业大(42875)
研究所(40899)
(39232)
农业(37537)
中心(36828)
(34633)
(33772)
北京(33767)
师范(33394)
财经(32525)
(30081)
(29609)
(28648)
技术(27594)
师范大学(27219)
基金
项目(179203)
科学(139113)
基金(129109)
研究(126314)
(114746)
国家(113818)
科学基金(96110)
社会(75995)
社会科(71794)
社会科学(71771)
(70974)
基金项目(69632)
自然(65969)
自然科(64399)
自然科学(64376)
自然科学基金(63202)
(60669)
教育(57811)
资助(53197)
编号(51323)
成果(41674)
重点(40390)
(38585)
(37672)
(37341)
课题(35564)
计划(34946)
科研(34941)
创新(34849)
大学(32819)
期刊
(93737)
经济(93737)
研究(68128)
学报(48035)
(43056)
中国(42122)
科学(41864)
大学(34517)
管理(34353)
学学(32644)
农业(30401)
教育(27527)
(27454)
技术(20117)
(16278)
金融(16278)
业经(15361)
(15350)
财经(14752)
图书(14483)
经济研究(14133)
业大(13537)
科技(13464)
(13090)
理论(12681)
(12330)
问题(12240)
实践(11936)
(11936)
技术经济(11321)
共检索到342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庆林  楼旭日  刘永胜  罗加凤  高健会  
用溴甲烷、氰、溴甲烷与二氧化碳混剂、溴甲烷与环氧乙烷混剂以及溴甲烷与氰混剂在室内不同条件下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Kühn,TCK)进行了熏蒸灭菌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1)溴甲烷对TCK的灭菌效果随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间隔48 h的2次120 h的熏蒸处理,能显著降低溴甲烷的杀菌临界浓度值;2)溴甲烷与环氧乙烷混剂能完全杀灭TCK病菌,且能显著降低溴甲烷和环氧乙烷的杀菌临界浓度,其混合作用的熏蒸效果较溴甲烷与二氧化碳、氰混合剂好;3)在20℃,50%小麦装载量条件下,180 g.m-3溴甲烷处理120 h或90 g.m-3溴甲烷2次处理各12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庆林  刘永胜  楼旭日  魏亚东  
在室内相对湿度50%-60%的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剂量、温度、处理时间和有、无载物情况下环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EO对TCK冬孢子有极强的杀灭作用.EO对TCK病菌的杀灭效果随处理温度升高、剂量的增加和熏蒸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载物情况下,15、20、25℃处理120 h条件下达到100%杀菌效果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10.5、7.3和6.8 g.m-3.EO对TCK的杀菌临界浓度随熏蒸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降低.80%装载量条件下,EO对TCK病菌的LD50较无载物条件下的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金火  张翠蓉  许永金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自1930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哈亚那(Haryana)省的卡纳尔地区以来,已在印度次大陆和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瑞典和墨西哥等国随种子传播而迅速扩散,显示了病菌具有对不同地理气候区的广泛适应性。该病是我国的 A 类检疫对象。迄今对该病的防治无十分有效的措施和免疫的小麦晶种。为了找到有效的检疫处理措施,笔者进行了用钴—60γ射线处理该病菌的工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建平  陶庭典  印丽萍  沈禹飞  潘良文  郑建中  
设计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indica)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 (Tilletiawalkeri)通用引物H4 /H7和H11/H12 ,结合T .indica特异性引物Tin3/Tin4和T .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11/Tin4建立了检测T .indica和T .walkeri冬孢子的套式PCR (nested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达 1个冬孢子 ,检测时间缩短为 8h。PCR产物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这一方法克服了冬孢子休眠或不具存活力以及常规PCR检测时间长的困难 ,有效地解决了漏检问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以桂  冯洁  张楚菁  孙汝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年四季  袁青  殷幼平  蔡俊  王中康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体系以准确灵敏的鉴定小麦黑穗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方法】根据筛选的TCK独有差异基因片段(1322bp)设计特异性引物对CQUTCK4/CQUTCK5和TaqMan探针CQUP1,建立SYBRGreenⅠ荧光染料法和TaqMan水解探针法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建立的两套定量PCR检测体系的检测下限相当,可达到0.1fg,对应的拷贝数为2.31×104个,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3个数量级,均可成功鉴别出TCK与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caries(DC)Tul,TCT),并可快速准确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俊  殷幼平  葛建军  陈洪俊  黄冠军  张雯迪  王中康  
【目的】建立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TCK)的超分支滚环扩增(hyper-branched 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HRCA)检测体系,为小麦矮腥黑穗病的鉴定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可靠的检测技术。【方法】锁式探针包含一个公共连接序列和在探针两端与靶DNA序列互补的2个序列。根据TCK的差异序列设计锁式探针两端序列,以此为基础建立了TCK超分支滚环扩增反应体系。以优化的HRCA反应条件为基础,确定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HRCA体系和常规PCR体系的性能,并利用这2种体系对来自中国出入检验检疫局截获的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卫川  
快速准确地鉴别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的小麦矮腥黑粉菌(TilletiacontroversaKühn)和禾草腥黑粉菌(T.fuscaEll.AndEV.),是我国进口草种检疫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运用数学判别法,以冬孢子直径、网目数、网脊高度、胶鞘厚度为基本形态指标,在大量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鉴别小麦矮腥黑粉菌和禾草腥黑粉菌的数学模型。最后,用未参加组建模型的100组数据测试该模型,并做萌发试验核对判别结果,其正确率达到100%,表明该模型稳定可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友涛  王印庚  张国兵  陈霞  
刺参"腐皮综合征"(俗称化皮病)是当前养殖刺参的最主要疾病,死亡率可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越冬保苗期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可被感染发病。经研究证实,灿烂弧菌Vibrio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作者通过漂粉精、溴氯海因、PVP-I、过氧化氢、双链季铵盐络合碘和生石灰6种消毒剂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的定性杀灭实验发现,上述6种药物对腐皮综合征的病原菌都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丽  张贵胜  邝文静  姬红丽  罗林明  倪建英  彭云良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徐秀德  刘志恒  董怀玉  赵姝华  
对采自中国9省(市)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品种的玉米丝黑穗病菌[Sporisorium reilianum(Kühn)Langdon&Fullerton]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il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22个不同地区菌株的DNA进行扩增,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菌株基本分成5组。来自不同地区相同品种上的菌株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的菌株的DNA多态性存在差异;同一组内的DNA多态性亦有差异,即玉米丝黑穗病菌具有丰富的种内遗传多态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转娣  昝逢刚  吴才文  李文凤  卢文洁  黄应昆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蔗黑穗病菌进行了检测,建立了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从田间采集样本,在马丁氏培养基上分离获得甘蔗黑穗病菌的单菌落,经培养获得大量菌体,提取菌体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甘蔗黑穗病的病原菌。该方法能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结果稳定、可靠。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甘蔗黑穗病的方法,将为甘蔗抗黑穗病育种工作提供方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刚红  姜子德  沈万宽  罗明珠  饶得花  
以甘蔗黑穗病菌(Sporisoriumscitamineum)交配型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甘蔗黑穗病菌SCo TPCRG反应体系的Mg2+、d NTPs、引物、r 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用量5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甘蔗黑穗病菌SCo TPCRG反应体系:DNA模板12.50ng、d NTPs0.17mmol/L、引物0.46μmol/L、Mg2+1.7 mmol/L、r Taq DNA聚合酶0.85U、1×Buffer(Mg2+free),总体积25μL.应用优化体系从30条SCo T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且多态性丰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文洁  李文凤  黄应昆  罗志明  王明强  王晓燕  
本研究利用尿素混合液直接从甘蔗黑穗病菌孢子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鉴定,经过反复试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鉴定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2个甘蔗黑穗病样品进行病菌基因组DNA提取,将甘蔗黑穗病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大小为420 bp的预期DNA片段条带。PCR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甘蔗黑穗病病原菌序列比对,同源性达9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