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7)
- 2023(10820)
- 2022(9009)
- 2021(8048)
- 2020(6447)
- 2019(14473)
- 2018(13940)
- 2017(25865)
- 2016(14230)
- 2015(15474)
- 2014(15052)
- 2013(14880)
- 2012(14312)
- 2011(13169)
- 2010(13130)
- 2009(11888)
- 2008(11626)
- 2007(10371)
- 2006(9396)
- 2005(8684)
- 学科
- 济(62480)
- 经济(62413)
- 业(36860)
- 管理(36150)
- 企(26687)
- 企业(26687)
- 方法(20621)
- 中国(20574)
- 农(19540)
- 地方(19363)
- 数学(17913)
- 数学方法(17743)
- 业经(15077)
- 学(14246)
- 农业(13633)
- 贸(13004)
- 贸易(12993)
- 财(12724)
- 易(12553)
- 融(10981)
- 金融(10981)
- 银(10951)
- 发(10901)
- 银行(10891)
- 地方经济(10872)
- 环境(10860)
- 制(10821)
- 行(10581)
- 技术(10256)
- 产业(8495)
- 机构
- 学院(205016)
- 大学(203700)
- 济(83956)
- 研究(82520)
- 经济(82303)
- 管理(72134)
- 理学(61697)
- 理学院(60833)
- 中国(60813)
- 管理学(59660)
- 管理学院(59318)
- 科学(54959)
- 农(50725)
- 京(45457)
- 所(45157)
- 研究所(41415)
- 农业(40473)
- 业大(38578)
- 中心(36115)
- 财(35913)
- 江(32417)
- 院(30101)
- 北京(29072)
- 省(28720)
- 财经(27981)
- 范(27490)
- 师范(26982)
- 科学院(26439)
- 州(25616)
- 农业大学(25605)
- 基金
- 项目(141034)
- 科学(109075)
- 基金(100781)
- 研究(94745)
- 家(93111)
- 国家(92294)
- 科学基金(75913)
- 社会(60173)
- 社会科(57028)
- 社会科学(57015)
- 省(56988)
- 基金项目(53280)
- 自然(51196)
- 自然科(49996)
- 自然科学(49977)
- 自然科学基金(49095)
- 划(48893)
- 教育(41736)
- 资助(40498)
- 发(36839)
- 编号(35621)
- 重点(32850)
- 创(29840)
- 计划(29616)
- 部(29510)
- 发展(28107)
- 创新(27993)
- 成果(27870)
- 科研(27690)
- 展(27648)
共检索到318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 铁柏清 周细红 黎小云 廖柏寒
为了解溴化锂对农作物的毒性,以玉米、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溴化锂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ol/L的溴化锂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但玉米的抗性相对较强.低浓度溴化锂污染的土壤能促进作物生长,当土壤中溴化锂质量浓度为40mg/kg时,对大豆生长产生抑制,降低了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当溴化锂质量浓度达到100mg/kg时,大豆几乎不能生长.当土壤中的溴化锂质量浓度大于100mg/kg时,才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了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溴化锂质量浓度达到200mg/kg时,玉米几乎不能生长.
关键词:
溴化锂 玉米 大豆 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尔华 丁丽 罗延宏 孔凡磊 袁继超
本文以西南区主推的玉米杂交种正红311和正红6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降低了两玉米品种发芽初期(前3 d)的α-淀粉酶活性,但提高了后期(5 d后)的α-淀粉酶活性,因而降低了发芽势,但提高了种子发芽的整齐度。适宜浓度的烯效唑浸种对两品种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控上促下作用,可以显著增加茎粗和根数,降低苗高,提高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POD活性、根系活力,降低MDA积累,提高根干重和根冠比,培育出健壮幼苗。
关键词:
烯效唑 玉米 种子萌发 壮苗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振轮 何凯 石纹豪 朱运峰
【目的】明确不同外源维生素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提高甜玉米种子萌发率及培育壮苗的方法,为生产中选用维生素浸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储存1年以上的甜玉米品种"中甜1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10,50,100,200mg/L)的VB1、VB2、VB6、VB12、VPP、VM和VC在25℃条件下浸种24h后播种,研究甜玉米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对VB1、VB2、VB6、VB12、VPP、VM和VC处理的生理响应。【结果】除维生素B6(VB6)外,VB1、VB2、VB12、VPP、VM和VC处理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甜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
关键词:
维生素 甜玉米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成东 浦雪梅 李国树 冯建孟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5%紫茎泽兰叶水提取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率、鲜质量、胚根和胚芽长度及玉米幼苗的苗高、鲜质量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提取液浓度降至0.25%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同时,本试验还研究了玉米叶中丙二醛含量与紫茎泽兰提取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紫茎泽兰叶提取物浓度的升高,玉米叶内丙二醛含量也增加,二者呈线性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腾龙 朱恒光 顾万荣 魏湜 李晶 郝卫平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15%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DCPTA)对寒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发芽试验5组处理为:清水(CKA1)、15%PEG-6000溶液(CKA2)、0.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1)、1.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2)、1.5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A3)。苗期实验5组处理为:清水(CKB1)、15%PEG-6000溶液(CKB2)、20 mg/L DCPTA+15%PEG-6000溶液(B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婧怡 姚丹丹 徐军 邬彩霞 赵国琦 华晨岚
香豆素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的主效化感物质,能抑制多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探明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简单香豆素水溶液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苏丹草幼苗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0100μg·mL(-1)香豆素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早期苏丹草种子的萌发(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苏丹草根伸长,随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景 王娟 高素萍 赵志惠 何海峰
试验以紫萼玉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125,250,500,1000,2000 mg.kg-1)胁迫对紫萼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2+浓度小于500 mg.kg-1对紫萼玉簪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提高,Pb2+胁迫对紫萼玉簪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浓度为1000和2000 mg.kg-1抑制作用明显,同时POD活性随Pb2+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随着Pb2+浓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说明低浓度Pb2+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生物量;高浓度则抑制。
关键词:
铅 紫萼玉簪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凤银 雷刚 张萍 孙彩云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条件下藜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用蒸馏水浸种的藜豆种子置于15,20,25,30,35,40℃可控温培养箱中培养,4d时测定发芽势,7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芽长、主根长、侧根数,确定其适宜的萌发温度。分别用0,0.5,1.0,1.5,2.0,2.5mmol/L的SA浸泡藜豆种子,然后进行培养,萌发时温度控制在15℃,幼苗生长温度控制在20℃,4d时测发芽势,7d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2片真叶时测定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S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结果】(1)藜豆种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有志 黄继山 朱杰辉
采用2种光照和8种温度处理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小叶章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30℃外,其他温度处理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种子萌发表现为非光敏性.在10~35℃,小叶章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30℃,最大萌芽率为54%.高温度处理的种子一般比低温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早,如30℃处理的在第2天就开始萌发,而10℃处理的在第4天才开始萌发.在适宜的温度时光照能促进小叶章幼苗的生长,在25℃和30℃,光照处理的幼苗在第10天的生长高度和最大根长都大于黑暗处理.幼苗在不同温度下生长差异较大,其中20~30℃的最大根长无显著差异,但比其他处理的大,为...
关键词:
小叶章 萌芽率 幼苗生长速率 光照 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昌孝涛 袁美丽 陈浩
为探讨利用化感物质香豆素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进行生物防控的可行性,采用培养皿生物检测法,研究了50, 100, 150 mg·L~(-1)等3种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质量浓度的增加,香豆素溶液显著降低了节节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苗高和根长的生长。从抑制率(RI)可知,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质量浓度效应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质量浓度香豆素溶液处理对根长的RI值均明显大于苗高,表明香豆素对节节麦幼苗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幼苗生长试验中,仅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0天时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较第5天时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是节节麦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对香豆素造成的损伤进行积极修复的结果。而150 mg·L~(-1)溶液处理中,至第15天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较第10天时增加不显著,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表明香豆素150 mg·L~(-1)溶液处理第15天已超出节节麦的适应承受范围。以上结果显示:150 mg·L~(-1)香豆素溶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并通过影响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膜透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等途径调节节节麦的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小文 祁鑫 王海永 郭玉海 董学会
控制条件下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浸种研究转Bt抗虫基因玉米与其亲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状态,结果表明相同处理下,转Bt基因玉米的生长势优于受体亲本郑58,二者在发芽率上差异不显著。50,100 mmol/L NaCl对玉米的发芽、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00 mmol/L NaCl降低玉米种子的活力,降低发芽率,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外源Bt基因的导入对玉米耐盐性没有明显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章军 鲁红侠 张震 胡功秀
以铜尾矿、酸化铜尾矿和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为基质,以正常土壤为对照,进行绿豆、田菁、洋槐和紫穗槐4种植物的盆栽实验,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田菁、刺槐和紫穗槐在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中的萌发率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1.3%、51.7%、81.2%和87.2%,酸化铜尾矿中几乎没有种子正常萌发;但覆土酸化尾矿组中田菁、刺槐和紫穗槐种子的最终萌发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和尾矿组。4种植物幼苗的营养器官均受到铜尾矿和酸化尾矿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根受到的毒害最为严重。4种植物在铜尾矿组和覆土酸化尾矿组的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刺槐的叶绿素含量在铜尾矿组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雪枫 周高羽 王坚
为明确热带常见杂草飞扬草(Euphorbia hirta)的种子萌发特性,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别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对飞扬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扬草种子在2040℃范围内均可萌发,其中3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最大),25℃时幼苗生长最好(根长/苗长为1.031)。恒温条件(25℃)下,光照824h时的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平均值94.07%)、光/暗0h/24h时萌发率降至52%(P0.05),随光照时长缩短萌发指数和幼苗根长均显著减低(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