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2)
- 2023(5214)
- 2022(4290)
- 2021(4181)
- 2020(3609)
- 2019(8441)
- 2018(8508)
- 2017(16770)
- 2016(8521)
- 2015(10040)
- 2014(10037)
- 2013(9756)
- 2012(8423)
- 2011(7645)
- 2010(7886)
- 2009(7528)
- 2008(7168)
- 2007(6222)
- 2006(5571)
- 2005(5039)
- 学科
- 济(37050)
- 经济(37023)
- 管理(28517)
- 业(27998)
- 企(24172)
- 企业(24172)
- 方法(20716)
- 数学(18740)
- 数学方法(18232)
- 农(9364)
- 中国(8667)
- 税(8378)
- 财(8057)
- 税收(7907)
- 收(7864)
- 销(7663)
- 供销(7662)
- 业经(7603)
- 理论(7291)
- 学(6873)
- 贸(6212)
- 贸易(6207)
- 易(6055)
- 农业(5890)
- 制(5792)
- 技术(5679)
- 和(5560)
- 银(5400)
- 银行(5396)
- 行(5155)
- 机构
- 学院(125121)
- 大学(123830)
- 管理(52161)
- 济(49230)
- 经济(48210)
- 理学(45488)
- 理学院(45112)
- 管理学(43928)
- 管理学院(43734)
- 研究(37068)
- 中国(29261)
- 京(26178)
- 科学(23409)
- 财(23297)
- 财经(18484)
- 业大(18250)
- 所(18222)
- 江(17853)
- 中心(17464)
- 农(17316)
- 经(16735)
- 北京(16556)
- 研究所(16541)
- 州(14710)
- 范(14420)
- 经济学(14388)
- 师范(14238)
- 技术(13904)
- 财经大学(13837)
- 农业(13617)
- 基金
- 项目(85311)
- 科学(67736)
- 基金(62546)
- 研究(60161)
- 家(54685)
- 国家(54303)
- 科学基金(47775)
- 社会(37767)
- 社会科(36017)
- 社会科学(36009)
- 省(33573)
- 自然(32629)
- 自然科(31966)
- 自然科学(31962)
- 基金项目(31754)
- 自然科学基金(31394)
- 教育(29065)
- 划(28314)
- 资助(27800)
- 编号(24533)
- 重点(19079)
- 成果(18921)
- 部(18345)
- 创(18018)
- 发(17251)
- 创新(16834)
- 课题(16784)
- 科研(16299)
- 教育部(15993)
- 计划(15844)
共检索到17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吴秋晨 贾俊秀 吴涛
溯源系统的引入不仅为回收提供便利,还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回收量;但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因受供应链各级成员溯源水平的影响出现差异,这使得回收模式选择及供应链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就此难题,研究以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三种模式下的溯源水平、定价策略和回收量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发现:溯源水平与溯源成本边际系数、回收成本节省和回收模式竞争程度有关。溯源水平的提高会提高批发价和销售价,降低回收价。制造商应根据消费者溯源偏好、溯源对回收的影响程度和成本弹性系数设置溯源水平。当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会选择混合回收模式,否则,其会选择自行回收;当消费者偏好高于一定阈值时,混合回收模式下回收量的提高更加明显,对环境也更加有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向泽华 许民利
将互联网回收平台作为博弈主体纳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中,分别建立了无信息分享的双渠道回收、信息分享下的双渠道回收和信息分享下单渠道回收联盟的三种回收模式。对比三种回收模式发现:信息分享下的双渠道回收相较于无信息分享模式,可在不损害制造商收益的前提下增加拆解商和互联网回收平台的利润;当回收产品利润空间较小时,虽然回收联盟模式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但其供应链的总利润优于双渠道回收模式,反之,双渠道回收模式较优;另外,平台高效的营销效率不仅能够增加回收量,还能降低回收商的单位回收成本,这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绩效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彧
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下闭环供应链逆向物流的研究,提出EPR下生产企业闭环供应链回收运作的三种模式:生产商自营、联营和外包给第三方回收模式;详细地分析了基于EPR下影响企业选择最优回收方案的影响因素,为闭环供应链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公彦德 蒋雨薇
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类回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混合回收模式存在四种情形:(1)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佳选择均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2)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是三者混合回收模式,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3)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模式却为三者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4)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三者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博弈论 回收渠道 混合回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凤娇
报废汽车的回收具有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报废汽车的回收率较低,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成为企业和政府较为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主要采用汽车制造商回收、汽车销售商回收和第三方企业回收3种回收模式,回收模式的选择涉及许多复杂且不确定的因素,属于多指标决策问题。基于此,论文首先运用亲和图法,从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4个维度选取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决策者对指标的描述往往是不确定和模糊的特性,采用三角模糊数将决策者给出的定性评语量化,并将其引入到Topsis算法中,建立了基于Fuzzy-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报废汽车逆向供应链的3种回收模式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第三方企业回收模式更为适合中国现有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雪梅 曹柬 胡晓青
针对电器和电子设备(EEE)制造商自主回收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WEEE)的情况,分析其承担单独回收责任和集体回收责任两种模式下的决策问题。分别构建两种模式下的收益函数,分析不同责任制度对制造商环保设计(Df E)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在单独回收处理其废旧产品时的Df E决策总是优于其集体回收责任下的Df E选择;集体回收处理模式下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而打击制造商Df E投资积极性,导致该回收处理模式的效率低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君 谢家平
面临废旧汽车总量的急剧增长,汽车闭环供应链零部件回收组织模式的越来越受到学者与企业的关注。据此,文章贴合汽车行业,阐述了自主回收、外包回收与联合回收三类回收组织模式,并借助数学模型对不同回收组织模式展开比较分析,为汽车闭环供应链零部件回收组织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汽车闭环供应链 回收组织模式 回收规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喜 马春梅
为了分析不同混合回收模式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决策和绩效的影响,采用Stackelberg博弈法,建立了三种具有替代性的混合回收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混合回收模式下的成员决策和绩效,通过算例分析了替代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回收模式中的利润最大,回收水平最高,零售价最低;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则相反。算例分析表明,价格与替代系数呈正向关系,回收率和利润与替代系数呈反向关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志平 王晓强
在废旧手机回收与逆向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基于O2O方式构建了以手机制造商为回收主体、多方参与的手机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线上评估、确认支付、回收处理等三个子系统进行了流程设计。以某款国产手机为例,综合考虑各流程活动与回收再制造成本-收益、废旧手机回收与电子废弃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Vensim软件,对基于O2O的手机逆向供应链回收模式构建SD模型并进行仿真,探究这一模式下回收价格与回收量、回收量与利润及回收率与电子废弃物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占赛男 黄由衡
针对市场中存在的再生资源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稳定性差、交易成本高等问题,结合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理论,通过分析和对比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全产业链型、特许经营型、团队型、"点价"型、O2O型和再生银行型六种商业模式,揭示在其运作中供应链稳定性、信息对称性、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分摊机制是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商业模式构建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适宜再生资源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三种商业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君
在制造商延伸责任制类环境制度的压力下,制造商要进行产品的回收再制造并构建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选择是影响闭环供应链效率的关键。回收库存持有成本率对回收模式的选择影响不大,关键影响因素是产品市场需求价格参数,当参数大于2时制造商回收模式较优,当参数小于2时制造商联合回收模式较优。算例验证了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高波
基于绿色供应链思想,重点研究可回收性商品的库存模式,在外购新品存在不良品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外购新品的最佳订货量以及旧品回收的最佳库存水平,从而使系统总成本最低,并通过数例验证和敏感度分析,来了解影响系统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志丹 黄敏
研究主导模式对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绩效和协调的影响。建立集中决策(C)、纳什均衡(N)、制造商主导(M)和零售商主导(R)四种模型,基于逆向归纳和数学优化方法进行求解。研究表明,主导模式对定价决策、利润分配、绩效水平和协调机制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散决策系统中,纳什均衡模式最优,领导权的出现使得闭环供应链的绩效水平恶化。二部定价契约能够协调分散决策系统。发现契约协调下双方对渠道利润的争夺仍未停止。当主导权由一方掌控时,双方谈判的空间较大;纳什均衡模式中双方谈判的空间较小。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主导模式 零售商回收 协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亮 李斧头
考虑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不仅通过正向供应链销售新产品,还通过激励措施从消费者那里回收旧产品,且将动态回收过程、HJB阶段控制纳入到供应链中。除探讨不同情形下均衡决策外,还设计激励成本分担契约来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研究表明:集中决策较分散决策供应链系统利润更高,产品回收率更高,回收激励强度更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批发价格、零售商收益、制造商收益与回收率呈正相关,回收激励强度与回收率呈负相关;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的回收强度、回收率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有趣的是激励成本分担契约下,产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均略高于分散决策的水平,制造商的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零售商的收益只有在一定情形下才会实现帕累托改进,供应链系统的整体收益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外,还探讨了激励成本分担情形下零售商不出现破产的条件。最后给出算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文宾 张萌欣 管婕 戚金钰
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背景下,研究动力电池逆向供应链的回收模式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回收以及两者共同回收时的逆向供应链模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对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水平、回收量和利润等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工艺创新水平和回收模式。研究表明:1) NEV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独回收模式最不利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工艺创新,两者共同回收且PB (动力电池)生产商回收的废旧电池比重为0.67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和工艺创新水平最高;2) PB生产商和NEV制造商的利润总是在对方负责回收时最低,而当PB生产商回收比重大于0.33时,两者均可在共同回收模式下实现利润最高;3)不论在哪种回收模式下,再制造动力电池工艺创新的投入成本系数和废旧电池回收难度越低,工艺创新水平对成本节约的影响程度越高时,废旧电池回收量、工艺创新水平以及逆向供应链的利润越高。
关键词:
工艺创新 动力电池 回收模式 逆向供应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