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5)
2023(6628)
2022(5600)
2021(5271)
2020(4533)
2019(10589)
2018(10193)
2017(20126)
2016(10368)
2015(12184)
2014(11788)
2013(12139)
2012(11745)
2011(10870)
2010(10678)
2009(10001)
2008(10105)
2007(8553)
2006(7379)
2005(6838)
作者
(28908)
(24128)
(24025)
(23101)
(15797)
(11651)
(11108)
(9344)
(9284)
(8470)
(8410)
(8189)
(7869)
(7660)
(7634)
(7614)
(7125)
(7075)
(6980)
(6648)
(6119)
(5807)
(5723)
(5513)
(5421)
(5307)
(5270)
(4931)
(4803)
(4761)
学科
(57214)
经济(57161)
方法(30652)
数学(27913)
数学方法(27814)
管理(26596)
(26558)
(22072)
贸易(22062)
(21463)
(19980)
企业(19980)
中国(16480)
(12385)
(12039)
(9968)
关系(9218)
(9174)
金融(9174)
(8978)
业经(8912)
地方(8742)
(8373)
银行(8367)
(8095)
(7955)
出口(7953)
出口贸易(7953)
农业(7757)
(7326)
机构
大学(162216)
学院(157560)
(85749)
经济(84800)
管理(59978)
研究(59537)
理学(52082)
理学院(51559)
管理学(51155)
管理学院(50852)
中国(46654)
(36883)
(33807)
财经(30386)
经济学(29701)
科学(29267)
(28970)
(28030)
经济学院(27174)
研究所(26122)
中心(25615)
财经大学(22912)
北京(22196)
(21308)
(20592)
(20338)
(20090)
(18449)
商学(18390)
师范(18318)
基金
项目(102132)
科学(82289)
基金(79432)
研究(76563)
(68534)
国家(68095)
科学基金(58208)
社会(53781)
社会科(51426)
社会科学(51419)
基金项目(40446)
教育(34602)
资助(34390)
自然(34328)
(33862)
自然科(33590)
自然科学(33584)
自然科学基金(33088)
(29912)
编号(27975)
(26188)
国家社会(24607)
中国(24258)
成果(23502)
教育部(23387)
重点(23101)
(22241)
人文(21925)
(21102)
社科(20729)
期刊
(84904)
经济(84904)
研究(53465)
中国(26369)
(25804)
管理(21763)
学报(20018)
科学(19847)
(18830)
(17313)
经济研究(17271)
国际(17049)
(16971)
金融(16971)
大学(16318)
财经(15843)
学学(15300)
(13730)
问题(13091)
世界(12779)
农业(12239)
教育(11027)
技术(10962)
业经(10842)
(8993)
贸易(8993)
统计(8830)
技术经济(8423)
(8036)
商业(7873)
共检索到238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碧波  
本文根据新古典贸易模型中的贸易所得的理论定义,对测算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的基本方法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进出口额的现值与贸易所得的估算值之间的格兰杰逻辑关系,对中国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进行了测算。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源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所得的最大估算值约为GDP的5%。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或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已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建立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对外贸易战略应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对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劣势非常明显,绝大多数服务行业都呈现出较强的比较劣势,只有旅游、通信和其它商业服务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薄弱以及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制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燕春蓉  
欧盟是中国近年来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笔者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方法,选择了中国和欧盟中的七个主要国家分别作了比较优势总体变化的分析,进而对各国2008年SITC细分三位数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中国和欧盟主要国家商品的贸易比较优势的情况,并且根据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中国与欧盟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刘德江  
本文通过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开放以来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产业层次上测算比较优势。二是选取与中国出口产品相竞争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三是以美国、日本、欧盟作为目标市场,比较中国和竞争国在这几大市场上的表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科  张莹  刘华  
国内循环是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主体,基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省际贸易是国内循环的重要支撑。本文立足于省际贸易收益与损失两个维度,选取省域比较优势与贸易成本,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内循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存在集群分布的特征;贸易成本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区域比较优势与贸易成本反向分布。基于此,本文建议充分利用省域及区域间比较优势差异,降低区际贸易成本,培养与增强核心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寿华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易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贸易条件等相关理论,对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现有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比较优势、贸易条件及其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判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是否面临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威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状况与“入世”承诺减让水平做了定量分析,探讨了中国进行相关承诺减让的基本动因。本文认为,无论是在“51个经济体模型”还是在“12个经济体模型”的框架下,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其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均处于很弱的竞争地位。在分部门研究中,中国只是在通信服务、旅游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显性比较优势。中国在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入世’”这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对服务贸易做出了较高的承诺减让。但中国承诺减让的基本动因不是基于自身的显性比较优势,而是基于“部门对等互惠”意义上的“讨价还价”。本文的政策涵义是,中国应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国内已开放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增艳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从产品层面延伸到了产品内不同工序层面,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这种新型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作为产品内分工的表现形式——加工贸易目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以2000~2005年中国各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样本,利用Egger(2005)的方法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比较优势仍是加工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隋广军  申明浩  
对双边自由贸易组织的现实合理性及其过渡性分析发现,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倾向于选择双边先行的自由贸易体制。要获得更大的贸易收益,中国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贸易收益只取决于相对偏好和相对人口比例大小的条件下,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同时中国应加快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掌握先发的制度优势和技术优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丽琴  丛平鑫  沈金虎  
随着农业贸易自由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农业是中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农产品出口是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业资源约束日渐突显,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深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演进趋势,把握其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对策,对中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