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3)
2023(750)
2022(790)
2021(714)
2020(642)
2019(1247)
2018(1318)
2017(2027)
2016(1507)
2015(1603)
2014(1458)
2013(1539)
2012(1544)
2011(1360)
2010(1389)
2009(1239)
2008(1399)
2007(1230)
2006(978)
2005(886)
作者
(6990)
(5967)
(5817)
(5576)
(3766)
(3088)
(2642)
(2339)
(2290)
(2181)
(2078)
(2025)
(2025)
(2012)
(1917)
(1874)
(1829)
(1814)
(1812)
(1765)
(1720)
(1603)
(1602)
(1508)
(1447)
(1347)
(1345)
(1333)
(1310)
(1286)
学科
(3272)
(2229)
经济(2227)
水产(1857)
(1651)
管理(1595)
动物(1569)
(1361)
动物学(1295)
(1235)
税收(1211)
(1210)
(1177)
(1172)
企业(1172)
及其(1075)
虫害(1020)
方法(922)
病虫(899)
病虫害(899)
(879)
生物(876)
(845)
(839)
(838)
防治(838)
数学(806)
数学方法(785)
(770)
中国(689)
机构
大学(21513)
学院(20951)
(12438)
研究(11294)
科学(10917)
农业(10312)
业大(8056)
(7827)
研究所(7484)
(6796)
中国(6739)
实验(6617)
农业大学(6562)
实验室(6405)
重点(6055)
(5898)
(5517)
(4883)
技术(4707)
科学院(4319)
中心(4290)
(4010)
(3956)
(3903)
生物(3749)
(3713)
研究院(3573)
经济(3547)
管理(3483)
工程(3436)
基金
项目(17253)
(12795)
国家(12715)
科学(11895)
基金(11770)
科学基金(9310)
自然(8405)
自然科(8233)
自然科学(8228)
自然科学基金(8070)
(8059)
(7188)
研究(7038)
科技(6358)
计划(6219)
基金项目(5991)
资助(5239)
(5051)
专项(4818)
重点(4601)
(4360)
农业(4053)
科研(3990)
(3893)
技术(3752)
(3548)
创新(3435)
教育(3216)
(2880)
(2692)
期刊
学报(12324)
(11272)
科学(7842)
大学(7684)
学学(7604)
农业(7500)
中国(5302)
业大(4285)
(3865)
农业大学(3776)
(3592)
经济(3592)
研究(3546)
(2874)
中国农业(2688)
自然(2595)
自然科(2461)
自然科学(2461)
水产(2365)
林业(1989)
科技(1947)
农林(1932)
(1932)
农业科学(1857)
科技大(1703)
科技大学(1703)
农学(1620)
华北(1620)
(1542)
(1498)
共检索到30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长平  杨俊  黄河  张泽蕙  王帆  章跃陵  
选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片法、显微观察和电镜分析等方法探索12种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的抗黑曲霉活性。结果发现,6种合成肽段(B2、B10、B13、B14、S7和S9)在80μg/mL时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黑曲霉的生长,抑制率为30%100%,其中,S7和B10抑制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10分析其对黑曲霉孢子数目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B10不仅可以明显延迟黑曲霉孢子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显著抑制孢子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梦圆  李长平  伦镜盛  钟名其  陈洁辉  章跃陵  
以源于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B1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等策略分析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免疫调控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对虾在受到肽段B1刺激后,血浆中2条分子量分别为65 kD和35 kD的蛋白条带(分别命名为p65和p35)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经质谱和Western blot鉴定, p65、p35与包括对虾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葡聚糖模式识别脂蛋白、血蓝蛋白等在内的13个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p65与兔抗血蓝蛋白抗体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肽段B1刺激对虾24 h后, 5个质谱鉴定免疫相关基因:血蓝蛋白大亚基、血蓝蛋白小亚基、谷氨酰胺转氨酶、α2巨球蛋白亚型2、葡聚糖模式识别脂蛋白在肝胰腺、鳃和血细胞等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性(P<0.05)或极显著性(P<0.01)上调。由此推测,源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化学合成肽段B1对包括血蓝蛋白在内的多种免疫因子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瑶  陈若泓  王泽焕  陈洁辉  张楠  章跃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SDS-PAGE、Western-blotting、抗真菌实验等技术探索对虾血蓝蛋白的抗黑曲菌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在质量浓度为0.1~0.8 mg/mL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选取0.2 mg/mL血蓝蛋白作用后的黑曲霉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血蓝蛋白能抑制黑曲霉孢子生长。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在血蓝蛋白作用下,黑曲霉孢子囊萎缩,分生孢子集聚成团,菌丝裂解、扭曲、变短、无分生孢子囊。由此推测,对虾血蓝蛋白具有抗黑曲菌活性,其抗菌机制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泽蕙  黄河  文英  钟名其  伦镜盛  章跃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感染、tricine-sDs-paGe、Western-bLottinG、maLDi-toF/toF、抑菌实验等方法对血蓝蛋白小分子降解肽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刺激对虾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淋巴中新出现5个分子量为6.0~31.0 k D的与兔抗血蓝蛋白抗体呈阳性的小分子条带。其中,分子量为6.0 k D的a条带(命名为hmcp6肽段)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林伯坤  陈俊  胡忠  黄通旺  严芳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a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PAGE、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细菌凝集实验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细菌凝集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 hy-drophi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phylococcus aureus)等6种虾类致病菌具有凝集活性,其凝集活性大小为0.2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留冰  潘鲁青  
为研究磷脂酰丝氨酸(PS)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PS激活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发挥酚氧化酶活性的机制,实验采用5、10和20μg/mL 3个PS浓度对凡纳滨对虾尾节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量为5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组,取样时间为0、6、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了血浆血蓝蛋白含量,肝胰脏血蓝蛋白p75、p77亚基和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血蓝蛋白含量在6 h内略有下降,6~36 h内呈峰值变化,24 h时达到最大值(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叶向群  陈洁辉  黄通旺  胡忠  李远友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且可以产生免疫学活性降解片段的多功能蛋白。为了探索血蓝蛋白新的降解片段,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学技术分析对虾感染病原菌后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12h后,血清中新增一种28.5kD的蛋白(命名为p28.5)。经MALDI-TOF/MS分析,其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kD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进一步研究显示,p28.5蛋白不仅可与抗血蓝蛋白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还与对虾抗感染能力呈正相关。由此推测,p28.5蛋白应该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曹劲松  汤俊荣  章跃陵  郭玲玲  陈传道  陈洁辉  
采用亲和层析、SDS-PAGE、Far-Western-blotting、MALDI-TOF/MS等亲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可与人红细胞膜上一种分子量为27 kD的膜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经Mascot搜索引擎检索该蛋白与人红细胞膜蛋白——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具有高度同源性。继而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与血蓝蛋白在三维结构水平可发生特异性的对接,且其结合位点呈现"锁钥模型"。由此推测,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可能为对虾血蓝蛋白与人红细胞结合靶位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许培玉  周洪琪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基础饲料中加入0.1%、0.5%、1.0%、1.5%、2.0%、2.5%六个不同添加梯度的小肽制品,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初始体重0.084g。37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小肽制品对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类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1.0%和1.5%小肽可极显著地提高凡纳对虾的胃和肝胰腺的胃蛋白酶活力及胃和肠的类胰蛋白酶活力(P>0.01),同时添加1.0%小肽可极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胃和肠的淀粉酶活力(P>0.01),添加1.5%小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伟  王雷  刘梅  蒋克勇  齐灿灿  杨广  王宝杰  
为了研究致病性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对凡纳滨对虾(Litopanaeus vannamei)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始体重(2.20±0.24)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初270尾,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0 CFU/m L和5×107 CFU/m L剂量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进行浸浴攻毒实验。在实验第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36小时取肝胰腺,进行抗氧化酶活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测定。结果显示,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实验组对虾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东  孙力军  王雅玲  刘唤明  徐德峰  邓楚津  杜焕妍  励建荣  
为了解决因凡纳滨对虾货架期短而滥用化学保鲜剂等问题,实验通过微生物发酵,柱状色谱纯化得到一种新型生物保鲜剂——纳豆菌抗菌肽APNT-6,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其对凡纳滨对虾腐败菌的抑菌效果,并用浸保鲜剂方式将抗菌肽应用于凡纳滨对虾保鲜,通过测定对照组和保鲜剂组在(4±1)℃贮藏过程中的pH、挥发性盐基氮(TVB-N)、细菌总数、感官评分等鲜度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了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在(4±1)℃贮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纳豆菌抗菌肽APNT-6对凡纳滨对虾中Pseudomonas、Shewanella等8株腐败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经0.5 mg/mL抗菌肽保鲜剂处理后,保鲜剂组在(4±1)℃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云  李强勇  王韶韶  朱威霖  彭敏  曾地刚  陈秀荔  杨春玲  赵永贞  彭金霞  何苹萍  韦嫔媛  陈晓汉  
为了探究Lv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实验分别构建了LvRab5B蛋白在昆虫和酵母细胞中的融合表达载体,将不同的载体导入不同的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和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研究了Lv Rab5B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以及Lv Rab5B蛋白与病毒IHHNV之间的互作关系;通过qRT-PCR方法研究了该蛋白在健康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凡纳滨对虾分别感染IHHNV和WSSV后不同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Lv Rab5B基因融合蛋白能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Lv Rab5B蛋白与IHHNV病毒衣壳蛋白CP无相互作用,而与非结构蛋白NS1相互作用明显,与非结构蛋白NS2作用较弱。qRT-PCR结果显示,LvRab5B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心脏、鳃腺、肠道、胃、肝胰脏和肌肉中都表达,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肝胰脏次之;Lv Rab5B蛋白在凡纳滨对虾机体感染病毒前后的表达情况不同,感染初期表达降低,随后迅速上升,末期下降。研究表明,LvRab5B基因参与凡纳滨对虾抵抗IHHNV和WSSV病毒的先天免疫过程,为进一步研究Lv Rab5B蛋白在对虾机体中的免疫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婕  刘红  方昱  蔡生力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NAsp)基因,NAsp基因c DNA全长2258 bp,其中包括92 bp 5′端非编码区,147 bp 3′端非编码区及2019 bp开放阅读区,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74.18 k D。该序列已提交至GeN bANk,序列号为kt274811。在Ncbi上进行序列比对后发现,其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NAsp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与肝胰腺中NAsp m 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Asp在卵巢中的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章跃陵  王三英  刘光明  陈粤  邹湘辉  
以采自厦门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病原菌人工感染、血蓝蛋白浓度和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测定等方法探索南美白对虾血蓝蛋白在体内、外对其血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人工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其血淋巴中血蓝蛋白浓度和PO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体外实验中将一定量的血蓝蛋白重组蛋白添加至血清中,其PO活性可明显升高;但同时添加血蓝蛋白重组蛋白和E.coliK12超声破碎液后,其PO活力反而降低。研究提示,血蓝蛋白在一定范围内确实可以正反馈调节PO活性,但在细菌等干扰之下,其又可表现出一定的负反馈抑制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跃陵  林智建  李祖江  严芳  李远友  叶向群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清分别与溶藻酸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病原菌孵育,采用亲和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纯化、鉴定和确证其中可与病原菌直接结合的蛋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病原菌与虾血清孵育5h后均可与对虾血清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p75)的蛋白相结合,而孵育15h后既可与p75相结合,还可与分子质量约为77 000(p77)的蛋白以及0~4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蛋白相结合。经MALDI-TOF/MS分析和Mascot搜索引擎检索,p75和p77蛋白分别与凡纳滨对虾中分子质量约为75 000、77 000的2个血蓝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