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03)
2023(13415)
2022(11828)
2021(11185)
2020(9463)
2019(21691)
2018(21438)
2017(41213)
2016(22576)
2015(25258)
2014(25234)
2013(24756)
2012(22737)
2011(20105)
2010(20126)
2009(18273)
2008(17613)
2007(15237)
2006(13099)
2005(11383)
作者
(65706)
(54734)
(54318)
(51776)
(34755)
(26292)
(24774)
(21427)
(20744)
(19529)
(18756)
(18358)
(17384)
(17293)
(16932)
(16783)
(16294)
(16172)
(15568)
(15537)
(13712)
(13254)
(13233)
(12355)
(12229)
(12209)
(12020)
(12003)
(11041)
(10770)
学科
(87418)
经济(87329)
管理(63394)
(58916)
(49748)
企业(49748)
方法(43289)
数学(37960)
数学方法(37334)
(21953)
(21393)
中国(21043)
(20809)
业经(18037)
地方(17970)
理论(15991)
(14702)
贸易(14692)
农业(14466)
(14289)
(14255)
(14027)
环境(13955)
(13877)
财务(13804)
财务管理(13780)
技术(13629)
企业财务(13135)
(12586)
(12146)
机构
大学(314350)
学院(313349)
管理(123271)
(116655)
经济(113854)
理学(107700)
理学院(106398)
研究(105238)
管理学(104009)
管理学院(103437)
中国(75661)
科学(69289)
(67399)
(53230)
(52671)
(52131)
业大(50496)
研究所(49101)
中心(47294)
(44393)
财经(42609)
北京(42467)
(42130)
师范(41650)
农业(41505)
(39220)
(38779)
(36575)
技术(34444)
经济学(33878)
基金
项目(223578)
科学(174499)
基金(161452)
研究(158327)
(142696)
国家(141572)
科学基金(120904)
社会(96868)
社会科(91688)
社会科学(91665)
(87811)
基金项目(86084)
自然(82240)
自然科(80336)
自然科学(80311)
自然科学基金(78778)
(75016)
教育(73473)
资助(67780)
编号(64023)
成果(50953)
重点(50321)
(48093)
(46827)
(45881)
课题(44513)
科研(43408)
创新(42752)
计划(42216)
大学(41531)
期刊
(123607)
经济(123607)
研究(88133)
中国(56059)
学报(54783)
科学(49113)
(46722)
管理(44974)
大学(40728)
(38595)
学学(38531)
教育(36262)
农业(32988)
技术(28003)
(22963)
金融(22963)
经济研究(19921)
财经(19869)
业经(19800)
(17041)
(16854)
科技(16435)
图书(16355)
问题(15796)
(15266)
资源(15084)
业大(14661)
理论(14659)
技术经济(14622)
统计(14079)
共检索到443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睿智  
微气候舒适度是湿热气候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建筑景观的空间布局和材料是影响其微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以湿热气候区建筑景观为例,通过建筑景观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建筑墙体和屋面材料的选择,适应微气候舒适度,以期提供健康、舒适、自然、高效的空间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海  王雪  董丽  
选择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8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采用不舒适指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对人体舒适度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析了群落冠层特征对微气候和不舒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高温天气里,植物群落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相对湿度;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内的日均降温强度为1.6~2.5℃,增湿强度为2.9%~5.2%,遮光率为61.0%~96.9%;与对照点相比,植物群落都能降低一定的不舒适指数,降低不舒适指数率为2.5%~4.3%,不同植物群落间降低不舒适指数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树种的微气候效应具有差异。最后通过对微气候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璊璊  冯莉  郭松  田慧慧  
城市热舒适度的评价是判断热环境优劣的主要方式,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热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而温湿指数(THI)综合反映了温度和湿度两个因子对人体热感的影响,是衡量城市热舒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选取江苏省南京市作为研究区,以1994、2000、2010和2013年夏季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数据源,反演地表温度,并结合归一化水汽指数(NDMI)对传统温湿指数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南京市热舒适度的动态变化,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不同热舒适度分级下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统计了2.5 km尺度上单元格网温湿指数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并对其与景观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从微观尺度上探讨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热舒适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宏观上,从1994年到2013年景观格局对南京市热舒适度的影响不断加深,影响面积和强度都不断增大,城市热环境逐渐恶化;微观上,景观类型组成和结构对城市热舒适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体、耕地、林地能显著改善热舒适度,其中水体对热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最好,其景观优势度越大、分布越集中,效果越明显;反之,建设用地优势度越大、聚集度越高,热舒适度越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胜  田红  谢五三  唐为安  丁霞  
利用安徽省70个台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根据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安徽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插值对气候舒适度进行综合区划和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气候舒适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特征,季节上每年4-10月气候总体舒适,而11月-次年3月气候相对不舒适;空间上南部地区气候较为舒适,而北部气候相对不舒适。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年气候舒适天数逐年增多,且在1986年左右存在一次显著性增多的突变;年不舒适日数明显减少,并且在1997年左右也发生一次显著性减少的突变。综合区划显示,全省气候最舒适区主要位于沿江地区和江南南部,而气候最不舒适区位于淮北东北部、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美淑  李山  
气候舒适度表征了人体在外界气象环境综合作用下感觉舒适或不舒适的程度,其对建筑设计、人体健康、旅游活动等均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度假旅游地的发展意义深远。气候舒适度研究在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上百个评价模型,总体上可划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这两个大类。虽然以热平衡方程为基础的机理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在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理论研究"中日趋主流,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经验模型仍在"实践应用"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然而,由于缺乏对经验模型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在大量"引入性"实践应用中,对模型适用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朱妮娜   曾刚   史正燕   宋艳姣   陈鹏鑫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局部区域且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缺乏对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研究。文章基于气象站点数据,并结合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通过改进国际上典型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1961—2020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大陆的实际情况。时间上,中国大陆旅游气候舒适度在近60年中表现出非线性和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空间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天数呈减少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呈增加趋势。该结论为我国未来旅游气候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岑  彭尽晖  胡茜雅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怀化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植物群落夏季调节微气候舒适度能力差异,查找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存在的不足,提出植物群落优化措施,旨在为怀化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理论指导,为园林设计师科学配置植物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21年夏季对怀化4个公园26个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平面量模拟立体量”法计算乔木层、灌木层植物三维绿量值,采用覆盖面积乘以高度计算地被层植物三维绿量。实测植物群落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值,根据国家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采用温湿指数评价微气候舒适度。分析温湿指数降低率与植物群落高度、群落分层数量、三维绿量密度相关性。【结果】1)郊野公园植物群落高度平均为16.69 m、分层数量3.55层、三维绿量密度7.59 m3·m~(-2)、降温率20.50%、增湿率62.87%、温湿指数降低率10.49%;城市公园各指数分别为13.05 m、2.33层、3.60 m3·m~(-2)、20.50%、52.84%、8.57%。2)群落高度、分层数量、三维绿量密度与温湿指数降低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植物群落高度为19.00 m时,温湿指数降低率达10.11%;分层数量为4层时,温湿指数降低率达10.59%;三维绿量密度为7.22 m3·m~(-2)时,温湿指数降低率达10.74%。【结论】与郊野公园相比较,城市公园植物群落层次结构简单、三维绿量密度小、调节微气候舒适度能力弱。植物群落调节微气候舒适度能力强弱受群落高度、分层数量、三维绿量密度影响;其中,三维绿量密度大小对植物群落调节微气候舒适度能力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增加植物群落三维绿量密度、丰富层次结构、提升群落高度、保护自然林地等优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薪升  杨鑫  
当今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而来的是快速发展背后的诸多问题。伴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人们赖以栖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更加有效地进行城市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基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舒适度有哪些可以进行的设计策略来指引具体设计工作?以北京石景山北辛安地区的景观规划与环境更新为例,通过对规划前期北辛安地区小气候情况的模拟,以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太阳辐射四种气候要素为基础,运用小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作为直观的展示小气候水平的辅助手段,以此为城市更新的指导策略,进行北辛安地区的城市更新,基于小气候模拟情况建立慢行系统,再将后期模拟与前期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可行性的设计指导策略。从城市小气候与人居热舒适度关系的角度阐述新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使城市更新变得更加具有实用意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海英   安莉娟   代海燕   李瑞青   李多   李亿平   皇彦  
为全面了解草原地区旅游气象环境和气候资源状况。本文利用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基础上构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逐年各旬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草原景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分析草原景区旅游气候适宜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表现为舒适等级,着衣指数6-8月为舒适等级;乌兰察布市草原景区舒适期主要分布在5月中旬至9月上旬,而辉腾锡勒草原旅游区舒适期仅在6-8月期间,舒适期最短;夏季旅游舒适度高,为舒适期,冬季舒适度低,为不舒适期。全年旅游气候舒适度呈现倒“U”型,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北部比南部气候舒适度更加舒适,更适宜避暑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根年  马丽君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利用近30年气候资料,对西安及周边山地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适宜性等级和时段分布;结合2000—2002年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本地游憩客流量的年内变化,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和月指数;在对气候舒适度与特殊因子数值化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入境游客年内变化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3.44%;大雁塔和骊山国内旅游不仅受气候舒适性影响,还受“五一”和“十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马耀峰  王洁洁  
文章选取东部18个城市分析气候舒适度的年内时空变化,将其年内变化分为3种类型:倒"U"形、"M"形、宽"U"形。收集2005~2007年各城市入境客流量,分析其年内时空变化状况,将其年内变化分为4种类型:"W"形、倒"U"形、"M"形、"U"形。年内客流量重心变化与气候舒适度重心变化具有很强的时间同步性,说明气候舒适度是影响客流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的基础上,建立了入境旅游客流量月指数模拟模型。利用旅游资源丰度、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气候舒适指数3个因素,建立其与客流量地域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刘亚洲  
基于台湾中央气象局近30a(1971~200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3个指标,对台湾25个地区全年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台湾全省旅游气候舒适期较长,大部分地区可达8个月,旅游气候最舒适月份可从11月持续到翌年3月份,不适宜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7、8月,且受台风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台湾划分为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北部-中部山地区、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中部高山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度区域。其中,北部海滨近岸岛屿区的旅游适宜期主要分布在1~5月、10~12月,全年较舒适期长达8个月;北部-中部山地区旅游气候舒适期为全年,可开展的旅游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焕毅  张翘  商毅  魏海宁  
随着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人们对旅游地点的自然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景点的气候舒适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很多学者对一些旅游热门地区的气候舒适度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为游客出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主要以本溪满族自治县1958-2000年的气候资料为依据,运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确定本溪县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等级,结合本溪县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给出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选择的合理化建议,为本溪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游客对本溪县地区旅游时节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蔚丹丹  李山  
气候舒适度对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深远影响,相关的评价模型/指数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人体健康和旅游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体感分级标准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对模型效度有着重要的裁量权,也是实践应用中最终的度量衡工具。目前体感分级标准研究和应用中异地套用和局地实测的传统做法,在制定国家尺度普适性标准时遇到较大瓶颈。本文试图提出包含"定级—定名—定点—定宽"等基本环节的"季节锚点法"这一新的体感分级思路,并基于中国1981-2010年间814个基本(基准)气象站点的日值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给出了"暑—热—暖—温—凉—冷—寒"这一针对中国区域的7级体感划分标准,并具体给出了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在各体感等级上的阈值区间,进而在此基础计算评价了中国气候舒适期和不舒适期的时间长短、空间格局及其历时变化,得到一些有益发现。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就细分人群、测试模型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的体感分级标准开展更多深入探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志会  郑大玮  郭文利  赵新平  王志华  
北京山区面积为10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的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了各网格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由此推算出了1月~12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及不同舒适度等级的分布面积。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旅游气候适宜期较长,除1月、2月和12月份旅游气候不适外,其它时间均为旅游气候适宜期,其中旅游气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