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8.13.113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2)
2023(5146)
2022(4638)
2021(4184)
2020(3634)
2019(8335)
2018(8304)
2017(15185)
2016(8611)
2015(9712)
2014(9710)
2013(9710)
2012(9177)
2011(8616)
2010(8460)
2009(7959)
2008(7661)
2007(6927)
2006(6246)
2005(5653)
作者
(31126)
(26372)
(26153)
(24531)
(16457)
(12796)
(11819)
(10281)
(10004)
(9541)
(9006)
(8911)
(8735)
(8659)
(8538)
(7981)
(7938)
(7877)
(7617)
(7476)
(6922)
(6658)
(6577)
(5926)
(5908)
(5829)
(5813)
(5729)
(5570)
(5373)
学科
(36133)
经济(36093)
管理(23970)
(21688)
方法(17655)
(17044)
企业(17044)
数学(15548)
数学方法(15349)
(12819)
(9735)
地方(8989)
中国(8477)
(8128)
农业(6959)
业经(6878)
环境(6430)
(6105)
(5614)
贸易(5610)
(5449)
(5335)
技术(5277)
(5216)
金融(5214)
地方经济(5093)
(5033)
(5030)
银行(4971)
理论(4957)
机构
大学(132843)
学院(129965)
研究(53692)
(47434)
经济(46356)
管理(44274)
科学(39955)
中国(38660)
理学(38203)
理学院(37650)
管理学(36507)
管理学院(36350)
(35969)
(30960)
(30921)
业大(29063)
农业(28905)
研究所(28883)
中心(23190)
(20489)
(20065)
(20048)
北京(19743)
(19251)
农业大学(18823)
(18049)
科学院(17499)
(16617)
实验(16532)
师范(16246)
基金
项目(95941)
科学(72755)
基金(69439)
(66646)
国家(66195)
研究(58158)
科学基金(53186)
自然(39474)
自然科(38496)
自然科学(38475)
自然科学基金(37834)
(37218)
基金项目(36992)
社会(34886)
(33088)
社会科(32935)
社会科学(32925)
资助(29487)
教育(26234)
重点(22953)
计划(22454)
科技(21097)
(20463)
编号(20267)
(19900)
科研(19657)
(19051)
创新(18036)
专项(16862)
(16662)
期刊
(50603)
经济(50603)
学报(36169)
研究(34079)
(31700)
科学(29695)
中国(26961)
大学(25785)
学学(24875)
农业(21641)
管理(17149)
(14623)
(12210)
业大(11601)
技术(10740)
林业(10722)
教育(10378)
(9227)
金融(9227)
农业大学(8893)
(8605)
经济研究(8210)
科技(8206)
财经(8196)
资源(7713)
业经(7524)
(7074)
自然(6659)
问题(6559)
中国农业(6236)
共检索到19366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琳峰  李彦  王忠媛  陆世通  潘天天  陈森  谢江波  
【目的】干旱导致的树木衰退甚至死亡并不局限于干旱地区,湿润区树木干旱适应能力弱,更易因水力失效而死亡。建立湿润区树木器官水平上的木质部结构与水力功能性状(包括输水效率和安全)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湿润区树木干旱致死机制的关键。【方法】以湿润地区马尾松、日本五针松和湿地松为对象,测定其枝条、根的木质部水力功能性状(导水率与栓塞抗性)和结构性状(管胞、纹孔特征等)。结合已发表的其他松属树种相关数据,检验了松属枝条与根的水力效率-水力安全权衡;定量分析了木质部输水效率(K_s,单位边材面积的导水率)和栓塞抗性(P_(50),导水率损失50%时的木质部水势)的结构基础。【结果】1)对所研究的松属3个种,根比导率(K_(sr),根单位边材面积的导水率)>枝条比导率(K_(ss),枝条单位边材面积的导水率),根P_(50)>枝条P_(50);K_(ss)与K_(sr)正相关,枝条P_(50)与根P_(50)也呈正相关;3个种均属低效率低安全性树种。2)相关分析表明:K_(ss)与枝条P_(50)负相关,枝条存在效率-安全权衡;K_(sr)与根P_(50)的决定系数接近0(R~2=0.01,P=0.94),即根无效率-安全权衡。这种功能权衡关系由其解剖结构决定:K_(ss)与枝条P_(50)对结构的需求趋异(枝条有效率-安全权衡),而K_(sr)与根P_(50)对结构的需求趋同(根无效率-安全权衡)。3)冗余分析表明,枝条纹孔膜面积对K_(ss)解释度最高,枝条纹孔塞面积对枝条P_(50)解释度最高;根木材密度对K_(sr)解释度最高,根塞缘面积对根P_(50)解释度最高。【结论】枝条和根的输水效率、栓塞抗性主要由木质部结构决定,其中纹孔结构影响最大,木材密度与管胞壁厚度次之。马尾松、日本五针松和湿地松的枝条存在效率-安全权衡,而根不存在这种权衡,其相关的结构性状解释为:效率与安全的结构需求趋异存在权衡,趋同则无权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新生  林丽静  何科稣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法(GC-MS)分析圆叶乌桕、乌桕和山乌桕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圆叶乌桕中化学成分多样性相对较高,富含萜烯类化合物;乌桕以吡喃环类化合物为主;而山乌桕中β-谷甾醇的含量较高.三者根的化学成分差异与其生长基质和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刘卓玛姐  段而军  冯顺煜  
【目的】了解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群落的现状,为该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延安)的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小叶杨、白桦、油松、油松+小叶杨、油松+白桦林地林下植物生活型谱均以高位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白榆、刺槐、沙棘、茶条槭和侧柏林地则以非高位芽植物为主。(2)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刺槐林(22.22%~22.65%)>油松+小叶杨林、白桦林、白榆林(9.78%~14.11%)>侧柏林、沙棘林、茶条槭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大才  李双智  张锐  
受全球变化和外界干扰的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境趋向干旱化。生境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有何影响?本研究以藏东南东达山作为研究地点,沿海拔梯度设置9个样地,在每个样地设置10个1m×1m样方,5个位于湿润生境,5个位于干旱生境,调查样方内的物种组成。将样方中频度≤7的物种确定为偶见种,反之为常见种,分析所有种、偶见种和常见种α、β和γ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以Cody指数(βC)、倍性分配法(βW)和物种组成相似性随海拔距离的衰减速率(βslope)3种方法测度β多样性。样地中共记录种子植物160种,其中湿润生境132种,干旱生境107种。湿润生境中,所有种和偶见种的α和γ多样性随海拔的增加而下降,而干旱生境中呈现为增加趋势;常见种α和γ多样性在两种生境中均随海拔的增加而略增加。3种β多样性指数的分布格局不一致,湿润生境中βC和βW多样性高于干旱生境,偶见种βC和βW多样性高于常见种。高寒草甸湿润与干旱生境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不同,偶见种多样性高,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晶  李娜  丁品  付麟雲  王涛  杜文静  张建军  武建荣  刘锦霞  
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箭叶橐吾(L. sagitta)和藏橐吾(L. rumicifolia)均为青藏高原东缘退化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毒杂草。本研究从“变害为利”的角度出发,通过测定和对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幼虫的生物活性、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农药潜力开发价值。研究结果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提取物对受试害虫均有较强的胃毒、触杀和拒食作用,表现为藏橐吾>黄帚橐吾>箭叶橐吾。藏橐吾提取物浓度较低时(5 mg·mL~(-1)),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就分别在70%和50%以上;黄帚橐吾提取物浓度在10 mg·mL~(-1)以上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才能达到70%和50%;而箭叶槖吾提取物在20 mg·mL~(-1)时对粘虫幼虫的胃毒7 d累计校正死亡率和触杀7 d累计校正死亡率仍都不超过50%。此外,浓度高于2.5 mg·mL~(-1)时,粘虫幼虫对3种槖吾属植物提取物的拒食率均大于60%。同时,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藏橐吾和黄帚橐吾提取物的毒力相对较强,LC50分别为1.067和1.851 mg·mL~(-1),而箭叶槖吾提取物的毒力LC50为27.957 mg·mL~(-1)。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都呈现出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1)。综上表明,3种橐吾属植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农药开发潜力,本研究为草原毒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建霞  王丹  李建科  黄俊轩  刘玉冬  史燕山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用英国TPS-1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二色补血草(L.bicolor)、黄花补血草(L.aureum)和欧洲补血草(L.p erez ii‘B lue Sea’)3种补血草属植物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补血草属植物光合速率(P n)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次高峰远低于最高峰,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的P n在10: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在11:00时达到最高峰,黄花补血草的P n显著低于欧洲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后两者的P n无显著差异;3种植物叶片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日变化动态与其P n基本相似,胞间CO2浓度(C i)的日变化呈倒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常庆  赵西梅  杨臻  王琳  张海忠  
对女贞(Ligustrum lucidum)、小叶女贞(L. quihoui)和金叶女贞(L. vicaryi)的扦插繁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叶女贞和金叶女贞的扦插生根率很高,不同处理组合之间差异相对较小;女贞的扦插生根率较低,不同处理组合之间的生根率相差达50%以上;对于女贞的扦插,选择适当的处理组合可显著提高其生根率,应用200 mg/kg NAA溶液浸泡长度为10 cm的女贞插穗20 s,可获得53.33%的生根率;金叶女贞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为:15 cm长的插穗,200 mg/kg的IBA溶液浸泡20 s;小叶女贞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为:15 cm长的插穗,200 mg/kg N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楠南  房义福  吴晓星  葛忠强  王翠香  齐海鹰  
测定了自然条件下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复叶槭‘金叶’(Acer negundo‘Aurea’)、红花槭‘秋火焰’(A.rubrum×freema-nii‘Autumn Blaze’)、鸡爪槭‘红丝带’(A.palmatum‘Atropurpureum’)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表现为:红花槭‘秋火焰’>复叶槭‘金叶’>鸡爪槭‘红丝带’;复叶槭‘金叶’和红花槭‘秋火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鸡爪槭‘红丝带’净光合速率在7:00最高.槭树属3种彩叶植物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速率日变化呈"V"型,即先下降后上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申亚梅  钱超  范义荣  童再康  
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和描述了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Magnolia植物(望春玉兰M.biondii,武当木兰M.sprengeri,青皮木兰M.viridula,白玉兰M.denudata,玉灯玉兰M.denudata‘Lamp’,星花木兰M.stellata,景新玉兰M.×soulangeana‘Jingxin’,美丽紫玉兰M.concinna,腋花玉兰M.axilliflora,长花玉兰M.×soulangeana‘Changhua’,紫玉兰M.liliflora,多瓣紫玉兰M.polytepala)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12种(包括3品种)木兰属植物花粉粒均为舟形,具远极单沟,左右对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庆  李旸  潘云芬  邵建章  于英茹  方建民  
New record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ree wetland herbaceous plants were found in Anhui Province.These species are Elatine triandra Schkuhr.of Elatinaceae,Carex capricornis Meinsh.of Cyperaceae,and Thesium refractum Mey.of Santalaceae.The specimens are preserved in the Herbarium of Chinese Ac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夏珍  
Thirty-four characters of 11 species in Machilu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numerical taxonomy. The clustering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l 11 species were clustered into 2 sections. The cluster one includes M. thunbergii, M. thunbergii var. linlongshanensis, M. phoenicis and M. litsei...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艳梅  易自力  邓果特  杜凤  项伟  郑铖  刘清波  刘福来  肖亮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森  陆世通  李彦  谢江波  叶琳峰  王忠媛  
【目的】研究湿润地区杉科Taxodiacea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distichum var.imbricatum木质部水分运输、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定量关系,探讨木质部解剖结构与功能在器官和物种水平的权衡。【方法】以浙江省天目山北美红杉、落羽杉、池杉为研究对象,用空气注入法测量3种植物枝/根的比导率(K_s)和栓塞抗性(P_(50)),测量管胞壁厚度(T_t)、纹孔膜面积(A_(pm))、纹孔口面积(A_(pa))、纹孔膜直径(P_d)、纹孔口直径(A_d)、水力直径(D_h)、管胞密度(N_t)、纹孔开口比(R_(ap))、纹孔密度(N_(pm))等指标与水分运输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及木质部密度(D_w)、厚度跨度比(T_(tob))等与机械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分析了水力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3种植物根的输水效率高于枝,栓塞抗性低于枝;北美红杉枝和根、落羽杉根以及池杉枝和根的K_s与P_(50)均为正相关,落羽杉枝的K_s与P_(50)有微弱的负相关,差异不显著(R~2=0.03,P=0.35),因此,3种植物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在跨物种间,K_s与P_(50)存在权衡,遵循指数为-2.23的负幂函数关系(R~2=0.91,P<0.01)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3种植物枝与根的木质部安全性和效率均较低,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这是因为3种植物对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结构需求不同,即效率-安全权衡的结构基础并不存在。图7表1参48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森  陆世通  李彦  谢江波  叶琳峰  王忠媛  
【目的】研究湿润地区柏科Cupressacea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distichum var. imbricatum木质部水分运输、解剖结构和机械强度的定量关系,探讨木质部解剖结构与功能在器官和物种水平的权衡。【方法】以浙江省天目山北美红杉、落羽杉、池杉为研究对象,用空气注入法测量3种植物枝/根的比导率(K_s)和栓塞抗性(P_(50)),测量管胞壁厚度(T_t)、纹孔膜面积(A_(pm))、纹孔口面积(A_(pa))、纹孔膜直径(P_d)、纹孔口直径(A_d)、水力直径(D_h)、管胞密度(N_t)、纹孔开口比(R_(ap))、纹孔密度(N_(pm))等指标与水分运输有关的解剖结构,以及木质部密度(D_w)、厚度跨度比(T_(tob))等与机械强度相关的指标,同时分析了水力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3种植物根的输水效率高于枝,栓塞抗性低于枝;北美红杉枝和根、落羽杉根以及池杉枝和根的K_s与P_(50)均为正相关,落羽杉枝的K_s与P_(50)有微弱的负相关,差异不显著(R~2=0.03,P=0.35),因此,3种植物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在跨物种间,K_s与P_(50)存在权衡,遵循指数为-2.23的负幂函数关系(R~2=0.91,P<0.01)。【结论】3种植物枝与根的木质部安全性和效率均较低,在种内水平上没有效率-安全权衡,这是因为3种植物对高安全性和高效率的结构需求不同,即效率-安全权衡的结构基础并不存在。图7表1参4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敏  王燕  王思远  高国强  谷加存  
【目的】研究温带木质藤本植物细根的功能性状及其潜在吸收能力。【方法】选取中国东北温带3种代表性木质藤本植物,即缠绕类藤本狗枣猕猴桃和北五味子、卷须攀援类藤本山葡萄为材料,研究了1~5级细根的解剖、形态、分支结构和吸收根组成。【结果】随着根序的增加,狗枣猕猴桃和北五味子的皮层厚度有增加趋势,而山葡萄则呈降低趋势。3种藤本植物的中柱直径均随根序增加而显著增粗,但是皮层厚度与中柱直径比值显著下降。皮层的存留状态显示,所有树种吸收根的比例均随根序增加而明显下降,1级根是典型的吸收根。从1级根至5级根,3种藤本植物比根长显著降低,直径显著增粗,组织密度增加,但是分支比仅在山葡萄中呈现单调的降低趋势。树种对各根系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与根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与其他2个缠绕类藤本植物相比,卷须攀援类藤本山葡萄中柱直径较大,皮层厚度与中柱直径比值较低,而2、3级根的分支比明显更高。与本地区其他类群植物相比,3种藤本植物1级根的平均直径较粗、比根长较低,而平均组织密度介于草本蕨类和其他木本植物之间。【结论】细根解剖和形态性状在3种藤本植物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这些性状随根序变化的规律与其他木本植物较一致。与本地区其他类群植物相比,藤本植物1级根形态特征表现出了较为独立的特点。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